193章 汉唐船舶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氏企业健康标准12字,在“汉唐论坛”是有详尽解释的。譬如“合力”,对于全球的企业来说,都是一大难题,因为劳资双方真的很难统一到一起,这时,就需要理念与文化来帮忙了。
总之,杨夏即便想忽悠人,也得拿出一点真本事的。

1981年,杨家的发展开始与杨夏的事业接轨。

此前,杨夏想过由几个哥哥专职做建筑公司,在自己的帮助之下,甚至可以做到全球最大建筑公司。但是,如果让几个哥哥去做建筑公司的话,至少还要等几年才有机会。

原因就是华夏的私营建筑公司多是九十年代涌现出来的,在八十年代,即便你想做建筑,也不得不以乡镇企业的“红帽子”出现。而想到“红帽子”以后的麻烦,杨夏就决定换一条思路,所以在汉唐培训中,将三个哥哥以及堂姐夫董其兵都叫了过来。

半年培训结束后,杨夏成立了汉唐建筑。其中在股份构成方面,杨夏给了大伯杨光宗、二伯杨光华以及自己父亲杨光耀各自2%,杨家的杨崇文、杨崇武、杨崇荣以下8男3女包括董其兵在内共计12每人1%的分红股权外,除了国家的28%,家人拿走的18%,高管的5%,杨夏真的只有49%的小“半壁江山”了,好在至少自己的父母那2%的股份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会由自己做出安排,这样,这个算勉强拥有绝对控股权吧。

不过,汉唐建筑的股本并不多,更说只投入了1000万软妹币以及300万米金,合计690成米刀左右。其中。300万米刀,主要购买国内不能生产的建筑施工机械,只要国内能够生产的。杨夏一般坚持在国内购买。

给杨家亲人的股份,这是杨夏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为汉唐建筑对于技术的要求并不太高,杨家的人,包括东沟村的人,都可以加入进来做普通工人。如果进入汉唐建筑后,肯学肯干,以后也未必不能成为小施工头之类的人,进入21世纪后。一个月拿个上万元也不是难事。

杨夏在给这些股份的时候就在协议中说明了,所有人都只有“分红权”而没有表诀权,其表诀权将由杨夏代为行使,如果有人要造反或什么的,杨夏有权力取消其股权,因为这部分股权本身就带有“赠予”特点。

千万不要小看汉唐股本小,投资少,效益就不好。建筑公司,可以说是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相结合的企业,企业等级由低到高。分别是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总体上,建筑行业一般不涉及高精尖技术。如果真涉及到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大多称之为“工艺”,譬如在施工中,创立了某种新“工艺”,也是可能要获得国家和国际大奖的。

汉唐建筑是1981年7月正式成立的,到了1981年12月底,仅有1000人的建筑公司,就完成了1000万元的建安工程。这个数字,对于不懂建筑的人可能不太明白。简单地说,1000人在5个月中就创造了1000万的产值。这个数字,与后世相比确实是比较低的。但现在的情况呢,建筑成本不过才100块钱左右,也即按100元一米计算,只是半年时间,汉唐建筑就完成了10万平的建筑面积。

总之,这个速度华夏的国有公司肯定是达不到的,即便是海外建筑企业,也难以有这个速度。如果汉唐建筑不是卡在资质上面,就是这支刚刚成立不久的队伍,拉到国际市场也是能够挣到钱的。

在1981年,汉唐旗下企业,除汉唐食品和汉唐贸易呈井喷式发展,山鹰基金投机获利外,还有一家企业的成长速度也非常高,这家企业就是汉唐航运。

杨夏刚接手汉唐航运时,其总资本只有1.2亿港币,后来杨夏以公司资产去米国花旗银行贷款1000万米金也即8000万港币,再加上刘家再投资的2000万,让汉唐航运的股本达到了2.2亿港币。而当时,就有人估价汉唐航运的实际价值在6亿港币以上,而且这还是在两伊战争爆发前的价值。

两伊战争爆发后,汉唐投资一下子不差钱了,所以立即订购了5条2000吨标准货轮,4条5000吨标准货轮,以及2条1万吨标准货轮,其中5条2000吨级货轮1981年已经交货。

这样,让汉唐航运在1981年底就达到了2.5万吨船舶吨位,而在1982年底总吨位将达到6.5万吨,一跃成为香城港船舶吨位前五名的“船王”级大佬!

当然,到了1982年底时,公司的净资产也将达到13亿港币以上。

汉唐航运买船的钱,只需要在订船时由汉唐投资代交订金,待交船时,汉唐就差不多有余力交清余款了。如果交不清,汉唐航运完全可以将这些船用来向银行抵押,以贷款来结清船款。

汉唐航运与汉唐投资的资金关系,最多是还订金和按规定向总公司支付利息罢了。当然,根据汉唐航运的赢利情况,到1982年底时,肯定不可能赚到高达4万吨船舶的船款,但是,只要汉唐航运能赚到其中的30%,就完全可以了,因为余下的70%完全可以找银行贷款。

这实际上是海外办企业与华夏大陆办企业最大的不同。在华夏办企业,除非你有非常过硬的官方背景,否则,你投资1亿元实业,很难以其1亿贷出0.7亿现金,也即,你想在大陆利用银行来滚动发展,想法有可能实现不了。即便最后银行通过了你的贷款申请,想要拿到钱也不知是猴年马月了。

而如果你有了强大的官方背景,哪怕你只是画了一个饼子出来,银行也是可以给你贷款的。一句话,华夏的银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贷的是人情款,进入21世纪,也贷的政治款,真正意义的商业贷款,在华夏银行贷款比例中并不算高。

但无论怎样,汉唐航运的这种发展速度也非常骇人的。1980年底,实际资产2.2亿;1981年低,实际资产6.2亿;而到了1982年底,其实际资产竟然可达13.5亿以上,即便到时可能要欠银行5个亿的现金,但这个发展速度也是非常恐怖的。

这个速度,在外人看来是比较快的,但外人又哪会知道,接下来的华夏,马上就是井喷式的发展了。杨夏所订船舶,吨位愈来愈大,就是迎合华夏井喷似发展的举措。

而杨夏接下来的举动,更是让人想要预测或预感一个什么。

1982年元旦,杨夏在汉唐投资的酒会上,向与会嘉宾公布了1982年汉唐的投资计划,其中最闪亮的一个项目是与华夏官方在南粤汕头设立合资的汉唐船舶有限公司。

预计汉唐船舶总投资为80亿米元,其中仅米元净投资就高达20亿米元,该项目华夏官方占41%股份,汉唐投资占股59%,预计10年完全建成。到时,将形成年产船舶50万吨的生产能力。

这个投资计划一出台,就遭到了香城港上下媒体的置疑,甚至香城港几大造船厂背后的老板,都开始打起了口水仗:“这是神马节奏啊,难道汉唐要挤垮香城港的造船产业?”

当然,有些理性的经济人士,分析汉唐此举,估计与华夏近年经济政策有关,也即汉唐投资以及华夏官方,对于华夏航运的增长持非常乐观的态度,在未来的十年内,每年的增长至少在5%以上,华夏与汉唐才敢斥巨资投资造船行业。

杨夏无意搞垮神马公司,但杨夏前世对香城港的船舶产业也颇有意见,那就是这伙人最终并没有想像的那样主动与华夏合作什么的,他们考虑问题,更多的还是资本本位。与其受制于人,为何不自己造船呢?

当然,对于那个乐观地估计华夏未来航运需求将呈5%以上的速度增长的人,主要只能报以善意的笑容了。华夏未来航运能以什么样的增长速度,历年来的进出口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当华夏驶入高速发展轨道后,哪一年的进出口数据不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向上猛窜,甚至在2012年就成了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其进出口总额跃超老米而成世界第一。这些货物,需要多少船只才能拉出去啊!2011年,仅华夏的手机就生产了11亿只,其中多半是用来出口呢。

其实,最初杨夏并没有想投资船舶,主要原因是后世的华夏也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而且同样产能严重过剩。

但是,如果不自己造,杨夏要在80年代之际要用船就得买,这样想起来,杨夏觉得很不合适,再说,造船业还可以造军舰吧,到时说不定自己的造船厂能为华夏造几条航母,作为重生者那就千值万值了,仅仅为了这个理想,都值得投入,大大地投入。(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梦幻大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梦幻大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