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震救灾委员会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六月份,渤海地震,京师、奉天、齐鲁等地震动,海城受到波及。
城内房屋倒塌甚多,人员多有伤亡,流民四起,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武牧家里的房子没有倒塌,周围几家就没有这么幸运,已经搬到院子里露天而居。

幸亏房子大部分都是茅草房,砸到人也不至于重伤。

否则,海城怕是已经遍地哀鸿,这个社会组织效率极端低下的年代,会出什么事真不好说。

酒楼里客人明显减少,只有武牧负责的桌子有一桌客人。

四个人各据一方,边吃边聊。

一名商贾模样的摇头咂舌:“今年这光景怕是不行了,现在外面不安定,商队都不敢出门,商道能不能保住还不敢说。”

旁边一名地主摸样的接上话茬:“张老板,你就知足吧。我这里才是麻烦,收成多少不说,外面流民这么多,怕是根本收不上来,等不到收割就已经给抢光了。”

一名书生摸样的摇头晃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是苍天对我等的考验,诸位切莫自误。”

最后一个师爷摸样的叹气:“我家东主本指望这一任能平安度过,现在看起来怕是凶多吉少啊!”

几人一起叹气,有点食不下咽。

武牧实在忍不住,轻声说道:“何不以工代赈?”

师爷耳朵好使,回头看武牧一身跑堂打扮,略略皱眉:“你说什么?说明白一点。”

武牧施一礼,往前一步,略微提高声音:“何不以工代赈?首先请县里大户人家出资赈灾,再把流民编制起来,用做工领薪代替赈灾。既让流民得到约束,稳定局面;又能赈济灾民,顺便维修房屋、平整道路。此可谓一举多得,灾民得到了安置,大户得到了名声,上报州府也是官声。”

几名客人目瞪口呆,师爷更是连连击掌:“大善,想不到你小小年纪,一个跑堂能有如此见识,你是哪家的孩子,怎么落到这般田地。”

武牧再施一礼:“劳烦过问,小子武牧,祖上曾称素封,近年家道中落。小子出来做工,也好孝敬母亲,照顾妹妹。”

除了师爷都连连点头,武向东的故事自然是耳熟能详,这已经成为管教子女的最好材料。

东主的问题得到解决,师爷心怀大畅:“果然是个孝子,又有这般见识,待我回去报告东主,举荐你上孝廉方正科,到时许你一个前程。”

清代,把“举孝廉”发展成科制,设立孝廉方正科,是清代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之一。

武牧表情不变:“父母在不远游,母亲已经年迈,妹妹尚且年幼。多谢先生美意,小子怕是要让先生失望了。”

武牧不明白孝廉方正科是什么,明白了也不会去,动不动就下跪,一开口就“奴才”,还是算了吧,除了受虐狂没人愿意干这个。

几个人都连连点头,心里更是嘉许,那书生看上去更是有点敬佩。。

自汉代“举孝廉”以来,拒绝推举的人,基本都能名留青史,口口传诵。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面对功名利禄,有几个能不动心?不动心的都不是一般的贤人,那是大贤。

更何况武牧看起来尚未及冠,更是难得。

有了主意,酒就没心思喝了,几个人拱手作别,再对武牧温言勉励几句,就此散去。

武牧刚要收拾桌子,张福过来:“牧哥儿,掌柜的请您过去。”

武牧有点惊讶,张福平时可是都喊自己“小武”或者“小牧”的。自己刚表现一把,这酒还没凉呢,张永贵就要见自己,张福跟自己说话都用上了敬语,转变实在太快,有点不习惯。

张永贵不在柜台后面呆着,去了后院客厅,客厅家具都是木质结构,古朴典雅,美观大方。张永贵坐在主位,含笑看着武牧。

武牧进门,深施一礼:“张叔,找小子有何吩咐?”

张永贵对武牧也多有照顾,武牧心存感激,这些不用说出来,以后张永贵需要帮助的时候,关键时候帮一把比什么都有用。

张永贵让武牧坐下说话:“牧哥儿,你在海市蜃楼做工一个多月,你做的很好,我都看在眼里。”

武牧站起身来,想要说话。

张永贵伸手阻止:“这次地震,我也要为乡邻出一份力,我决定出资200个鹰洋,就由你出头负责和官府接洽,好好做事,做得好了,自然会有好报。”

张永贵也是人jīng,武牧有这样的见识,就不可能在酒楼继续干跑堂。好人做到底,索xìng再推一把,看看这个少年有多大出息,也算是一份投资,如果有回报,那就不是200个鹰洋的事情了。

武牧内心激动,深施一礼:“小子自从来酒楼做工,多受张叔照顾。张叔既然抬爱,小子一定竭尽全力,定然不负张叔厚望。”

不用说太明白,点到为止。

三天后,海城地震赈灾委员会成立。

武牧作为海市蜃楼的代表,提议使用这个名字,与会者纷纷同意,出钱的大户每家出一个代表,组成预算部,审议每一笔资金支出。

武牧和两名年轻人组成执行部,负责具体执行。

这两名年轻人一个叫陈凤玉,一个叫张树声。

陈凤玉就是当rì酒桌上地主家的长子,张树生则是那个商人的次子。

武牧有意外收获,海城县令听说武牧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孝廉方正科上学,大加赞赏。赏赐武牧官银50两,棉布一匹;又给武牧补了个生员身份,让武牧能见官不跪。

武牧大喜,这两样可是雪中送炭,虽然银子到手只有30两,生员身份可不是那么好补的。

有机会对这位县令也要表示一番。

既然已经分配任务,武牧喊上陈凤玉和张树生,要开个小会,商量一下。

陈凤玉身体有些文弱,他家是地主,要名声,主动提出去施粥;张树生家是商人,就提出去修路;武牧无可无不可,那自己就来修葺房屋。

流民众多,武牧三人一共领到600人的名额,也就是说大约有600个家庭能够得到救助。

武牧三人简单分配,施粥用的人最少,只要50个人,主要是用来维持秩序,防止灾民哄抢。修路用人最多,张树生大手一划拉,就要走400个名额。武牧不争辩,150就150,效率不是人多就行的。

分配完毕,各自出去招募人手。

武牧不着急,先找人分配任务,张永贵怕武牧人手不够用,让张福和侯三过来帮忙。

张福的任务是去寻找几个会烧砖窑的人,侯三的任务是喊人开会,召集县城内需要维修房屋的家庭下午开会。

开会的地方就在城门口,县城内需要维修房屋的家庭,每家都是家主过来参加。遭此大难,大家聚在一起都愁眉不展,现在还好说,要是到了冬天,没有房子怕是难熬。

武牧看着黑压压的人头,清清嗓子:“好了,人都到齐了,我就说几句。在场的都是家里要维修房屋的,我这里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土坯房,茅草屋;一个是青砖红瓦。愿意要哪一个你们自己选择。选择青砖红瓦的要到我的窑厂去做工,用工钱顶替砖瓦钱。砖瓦分配的次序看出力多少,出力大的,先拿到砖瓦,回去就能建房;出力小的,就要轮到后面,等别人建好了才能建。好了,方案就是这两种,选择青砖红瓦的现在就到这边报名,三天后开始烧砖,等砖一出炉马上就开始建房。”

有伶俐的,话音刚落就冲过来,其他人一拥而上,报名的桌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一代是怎么练成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一代是怎么练成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