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下立嗣
长安,秦宫偏殿,十一月十七rì
陈设简朴而单调,气氛庄严而肃穆。区区一个偏殿,便已然尽显西秦朝廷的不凡威势。然而此时却没有任何人发声赞叹,场中气氛仿佛滴水成冰。
此时,赵国使节团正在面见秦帝——李默。
更详细地说,入秦使节团早已在十一月上旬便已经西至长安,然而却一直无法面见秦帝,递交国书。正使卢心亮几番交涉,无功而返,正是意识到秦人防备之心甚重,故而索xìng不再言语,坐等秦人安排,直到今rì。
场中赵国使团中卢心亮、姬鹍一行人等全数拜倒在地,却久久不闻“平身”之声,这让素以“礼仪之国”自谓的赵国使者们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卢心亮凝神片刻,略一思忖,落落大方地站起身子,看着秦帝李默,缓缓言道:“赵使卢心亮,奉主上之命,贺秦帝寿。”
“果然是礼仪之邦啊”,左侧一个清凉yīn冷的声音响起,声调不高,然而却重重地落在了每个殿中人得心头,“圣上未言,妄自起身,呵呵。”
卢心亮仿佛并不在意谁在发言,只是微微一笑:“阁下此言差矣,礼之用和为贵。上古圣帝入三苗而裸舞,近古汉皇示西狄以斧柄,此非圣贤不知礼仪,实为yù和谐万邦而已,岂可以礼害和?方才之事,若拘泥于常礼,不免尴尬。故弃礼而取和,此方为礼之大用也。”言谈之间丝毫不以为杵,挥洒自如侃侃而谈。
“哦,原来如此。在赵人心中,为了一时之利害,可以不顾人伦礼教。如此宏论,唯有是自诩礼仪之邦的赵国才能从经典中发掘出来,我等西秦穷乡僻壤,怕是永远也难及项背。在下佩服,佩服。”语调平和,暗藏机锋。
卢心亮深吸一口气,神sè肃然,凝眉不语。他并不后悔之前的举动,僵局迟早要打破,久拖下去对于赵国未必有利。但是这暗处嘲讽之人实在太过可恶,他忍不住想要在此处与那人好好辩论一番,可还是忍耐住了。
他是一国正使,举手投足之间代表大赵国威。之前之事可一不可再,与他对话的,应该是西秦帝王李默,而不是这个故意想要挑衅他的无礼之徒。
“怎么,贵使远赴千里而来,却是想要在这偏殿之上表演沉默是金吗?”
“藏头露尾之人,不足与言。”一字一顿,语调沉稳。姬鹍面沉如水,缓缓起身。
“哦,原来是赵七皇子姬鹍兄啊,久仰久仰。”嘲讽的语调又一次响起,与此同时,左侧屏风之后缓步走出一个身着白袍的青年。只见那青年眉眼细长而凌冽,犹如鹰隼,鼻梁直挺,顾盼生威。举止之间似乎恭敬严肃,却又有几分旁若无人的自在,却是与殿中气氛格格不入。
看到姬鹍,他仿佛是再遇旧友,显得十分热切地说:“听闻赵帝七子,具是人中龙凤。而这七人之中,在下心中七殿最为与众不同。”他右手拿着一把装饰用的铁骨纸扇,“唰
——”地一声打开,不住地扇动。
姬鹍一愣,虽说不知为何对方突然示弱,却还是挤出了一丝微笑。
那人神sè夸张,盯着姬鹍,仿佛细细搜寻着他到底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口中话语带上一丝特殊的笑意:“因为七殿下是赵帝七子中,唯一不曾封王的子嗣!能让赵帝如此特殊对待的幼子到底是有何特异之处,在下可是十分好奇啊。”
姬鹍的笑容僵持在脸上,紧握双拳,胸中无名怒火顿时燃起,仿佛要撕裂着自己的胸膛。在这秦殿之上,自己最不愿被人提起的事情被人拿来取笑,仿佛是再告诉所有人自己是个不受父皇宠爱的卑贱皇子。
咬紧牙关,脸侧的肌肉绷紧。肩头微颤,袖中的拳头紧握。他用力的呼吸,整个殿中仿佛都笼罩着他粗重的喘息。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他,看着他的反应。
仿佛过了好久,姬鹍紧闭双眼,“碰——”向着那高处的王座重重跪下,头颅贴着冰凉的地面,发出压抑而冷静的话语。
“陛下,姬鹍以为礼仪之道,并非空谈,现于言谈举止之间。我赵使者入秦,风雪兼程,唯恐失期,此为敬长者之寿也;入就驿馆,多rì不召而不以为怨,此信秦大国之邦也;入非正殿,言多讽刺,而尤且忍耐,此惜西秦文教之未盛也!我大赵诚意如此,若依仗国力,继续相逼,所辱者恐非大赵一国,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沉默,一片寂静,落叶可闻。姬鹍不敢抬头,紧咬双唇,心中忐忑不安。
“诸位平身——”看似平常的声音响起。顿时,仿佛殿中所有人都呼出一口气,驱散了殿中的寒意。
“谢陛下。”姬鹍和着诸使者的话语,一同起身,却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人,心中的忌惮不住涌起。冬rì持扇本是附庸风雅的可笑之举,可由那人做来,却带给人一种说不出的yīn冷。
“在下李松,比起七殿来小上一岁,也差上一辈。若有冒犯之处,还望长辈海涵。”李松言谈之间极为自在,仿佛之前对姬鹍冷嘲热讽的是旁人而已。
“原来是皇长孙,失敬。姬鹍此番入秦求学,人地两生,还望多多扶照。”姬鹍面sè严肃,口气冷静得让人害怕。
“姬小子,这话你说得太早了。”那个声音依旧是如此的平常,可此时此刻没有人会忘记这个声音的主人——这殿堂的主人,刚刚给了赵国使节团下马威的秦帝李默。
姬鹍心中一紧,过早地得罪秦国这位不好惹的皇长孙已经让他极为不安,如今秦帝的话中之意让他不禁更为恐惧。他微微侧着头,望向卢心亮,只见对方给了个无奈的苦笑。
今rì冲动的不只是一个卢心亮啊!姬鹍心道。又有谁能够料到秦国皇室成员竟然一个比一个喜怒无常,连送上门来的人质都还不置可否。不行,自己不能回国,已经和燕王撕破脸了,回去等待着自己的不知是什么结局。无论如何,这个人质,自己是当定了!
“秦国的国子监可比不上赵国,怎么教得了礼仪之邦的皇子呢?”
说到这里,李默特地顿了顿,仿佛期待着卢心亮或是姬鹍迫不及待的插嘴。然而他失望了,底下人都是一副静待其言的样子。
“不过,寡人有三个问题,姬小子若是能答得让寡人满意,寡人便可为你引荐一位隐居大儒。”
“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南征北战,治政安民。七殿不过一未经世事之青年,学业未成,恐难答陛下之问。”卢心亮拱手言道。
“无妨,寡人之问,必是姬小子早就深思熟虑过的问题。若是连这些问题都答不好,那么也别进学了。”看似随便的答话,一下子将姬鹍逼到了悬崖尽头。
姬鹍拱手向前,说道:“愿闻陛下之问。”
“好。第一问,皇家立嗣,立贤,立嫡?何故?”
好个问题!任何一个皇子,都不可能不怀着无奈、犹豫、颤栗的心情思索过这个问题;都不可能不怀着侥幸、期盼、绝望的心情试探过自己的长辈。
姬鹍也不例外,在母妃刚死的那几年,在那还很幼稚的年岁时,他就不断地思考着这个问题。他不停地翻阅着史册,寻找着那一个个皇位传承的故事,幻想着也许有那么一天,父皇会记起这个仿佛早已扔到记忆尽头的幼子,把那颗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玉玺交到自己手中,把这万里河山交给自己统治。那强大的权力将扫去自己心中所有的恐惧,让燕王在自己脚下战栗匍匐。
然而年纪越大,看书越多,他就明白自己的幻想是多么的可笑。哪怕自己将这个问题想上一千遍一万遍想到无比透彻,也只能得出这个看似中正平和的答案,没有任何例外。
“大国立嫡长,小国重贤能。大国者,外患寡而内忧重,立嫡长,明尊卑,定人心,绝纷争,人君但依法度而行,可保无忧。小国者,外畏强国之逼,则宗族之中唯有团结一心以求存,故立贤,少萧墙之祸,有过人之君以补国力之不足,如中古赵襄子事。”
姬鹍低着头,极力收束着还有一句话。“无论立贤立嫡,均以护国为要,断无立幼之礼。敢言立幼者,必为权臣摄政,心怀不轨。”
李默皱了皱眉头,说道:“还算有些想法,算了。第二问,试问赵国立储,立贤,立嫡?若立贤,何以早定太子之位,辅佐之以东宫之卫?若立嫡长,何以封王余子,各有任用,使其得以培植羽翼,以为祸乱之源?”
姬鹍定了定心,暗道秦帝此问似是寻常,却是道破了父皇的失策之处。为何英明一世的父皇会犯下如此失误,已无法细细求证。而今在秦殿之上,唯有强辩一二。
“我大赵武骑千群,幅员万里,泱泱大国,自是立储以嫡。然华夏之内,南有楚国,西有贵国;长城以北,夷狄柔然,屡屡进犯;故而宗族内外齐心协力,无忧祸起萧墙之事。九月邺城失火,储君陨难,燕王率军入城稳定危局而不自履尊位,寻皇侄于乱军,立以为储,明长幼嫡庶之道。此正为我大赵并取立贤立嫡之优,而弃二者之弊。诚明哉,吾皇!”
“哈哈——”李默放声大笑,看着匍匐在地的姬鹍,语义调侃,“小子却也难得。这一问也算答上了。”
“谢秦帝。”姬鹍抬起头,正视这位喜怒无常的君王,凝神静气,等待他的第三问。
“世间万物,自有天意。寡人为君王,自称天子。则皇天若yù于诸天子之中,立一储君,混一天地,囊括四方,当以贤耶?以嫡耶?”语调煌煌,气势荡荡,携着殿外的严寒西风,迫人而来。
姬鹍皱紧眉头,思忖片刻,又一叩首:“姬鹍敢问秦帝,皇天立储,以何为嫡,以何为贤?”
“嫡者,正统也!”
“贤者,国盛也!”
听着李默的几句解释,姬鹍顿时心如死灰。而此时,殿中也陷入了长久的寂静,在场之人,都在心中暗道:此等问题,又岂是在此时此刻能够回答!
自从洛河一战以来,天下三雄并立。北赵继承前朝礼仪典章,官员曲制,凡是所依,皆由古礼,自称天下正统。南楚文教兴盛,士子如云,自称华夏文教所在,且为前朝宗室,当为正统,北赵所为,不过是泥古不化的狄人行径而已。唯有西秦,其君李氏出自羯族,虽强行入宗陇西李氏,然终无力与南楚北赵争正统之名。若论国力,此时此刻,却是秦国最强。
这么一问,并不像前两问一样容易执中庸之道,势必有所倾向。若答国盛者为天下储,秦帝固然大喜,可自己身为赵国皇子,于众使节前弃赵国正统于不顾,阿从敌国所愿,必为天下耻笑,无论秦赵,皆无立锥之地。若答正统者为天下嗣,激怒秦帝,功亏一篑,前途更是惨淡。
姬鹍侧着头,撇一眼卢心亮,看看这位年长使节是否有所暗示。只见卢心亮直立殿中,看着姬鹍的目光,拱起双手,腕部向下叩了三叩。神sè淡然,目光清正,并无一丝忧虑之sè。
面无忧sè,说明此问不难;身形直立,说明要守正不屈;腕部下叩,暗示要顺从其意。这又如何算得上容易?姬鹍腹诽。
慢着,直立其身,不愿屈从。以手作势,其心已服。心虽服而身不动,何也?自重身份,不可轻易下于人也。姬鹍猛然回过神来,悄悄抬头望向李默。只见他虽说笑意盈盈,可神sè之间还是有几分不自然,略显尴尬。
原来如此,福祸相依,诚如古言。
“姬鹍以为,天意悠远,神机难测,其大智大能,非人力所及。故天所钟爱之正统,纵有困顿,终能龙腾四海,国运昌盛。所谓皇天立储,贤嫡具为一体。国势长盛者必为正统,正统之国终得全盛,正统、国力不可分也。”
“有意思,强国者为正统吗?好!不愧为为渊兄之子,松儿,带他去拜见你师父。”李默舒了一口气,轻快地说道。
“诺。”李松略一作答,便为姬鹍引路。
果然聪明,明白了秦帝其实yù收此人质,所提三问不过刁难一二而已。这第三问已经自知不妥,只要你说得过去,他便不会逼你说得太过分明。国盛者为正统,似言西秦;正统则国运终盛,仿佛北赵。两可之间,让人各取所愿,妙。
卢心亮看着姬鹍远去的背影,心中暗道。
只是,国盛正统为一体,并无立场。这究竟是你急智所思,还是本心所念?大将军让七殿入秦为质,是否太过大意了?崔文锦,真的能制住这位天资机敏,行事慎重,果于决断的七皇子吗?
还有,秦帝野心,蓬勃难抑;西秦国力,方兴未艾。天下立嗣,果可问耶?
陈设简朴而单调,气氛庄严而肃穆。区区一个偏殿,便已然尽显西秦朝廷的不凡威势。然而此时却没有任何人发声赞叹,场中气氛仿佛滴水成冰。
此时,赵国使节团正在面见秦帝——李默。
更详细地说,入秦使节团早已在十一月上旬便已经西至长安,然而却一直无法面见秦帝,递交国书。正使卢心亮几番交涉,无功而返,正是意识到秦人防备之心甚重,故而索xìng不再言语,坐等秦人安排,直到今rì。
场中赵国使团中卢心亮、姬鹍一行人等全数拜倒在地,却久久不闻“平身”之声,这让素以“礼仪之国”自谓的赵国使者们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卢心亮凝神片刻,略一思忖,落落大方地站起身子,看着秦帝李默,缓缓言道:“赵使卢心亮,奉主上之命,贺秦帝寿。”
“果然是礼仪之邦啊”,左侧一个清凉yīn冷的声音响起,声调不高,然而却重重地落在了每个殿中人得心头,“圣上未言,妄自起身,呵呵。”
卢心亮仿佛并不在意谁在发言,只是微微一笑:“阁下此言差矣,礼之用和为贵。上古圣帝入三苗而裸舞,近古汉皇示西狄以斧柄,此非圣贤不知礼仪,实为yù和谐万邦而已,岂可以礼害和?方才之事,若拘泥于常礼,不免尴尬。故弃礼而取和,此方为礼之大用也。”言谈之间丝毫不以为杵,挥洒自如侃侃而谈。
“哦,原来如此。在赵人心中,为了一时之利害,可以不顾人伦礼教。如此宏论,唯有是自诩礼仪之邦的赵国才能从经典中发掘出来,我等西秦穷乡僻壤,怕是永远也难及项背。在下佩服,佩服。”语调平和,暗藏机锋。
卢心亮深吸一口气,神sè肃然,凝眉不语。他并不后悔之前的举动,僵局迟早要打破,久拖下去对于赵国未必有利。但是这暗处嘲讽之人实在太过可恶,他忍不住想要在此处与那人好好辩论一番,可还是忍耐住了。
他是一国正使,举手投足之间代表大赵国威。之前之事可一不可再,与他对话的,应该是西秦帝王李默,而不是这个故意想要挑衅他的无礼之徒。
“怎么,贵使远赴千里而来,却是想要在这偏殿之上表演沉默是金吗?”
“藏头露尾之人,不足与言。”一字一顿,语调沉稳。姬鹍面沉如水,缓缓起身。
“哦,原来是赵七皇子姬鹍兄啊,久仰久仰。”嘲讽的语调又一次响起,与此同时,左侧屏风之后缓步走出一个身着白袍的青年。只见那青年眉眼细长而凌冽,犹如鹰隼,鼻梁直挺,顾盼生威。举止之间似乎恭敬严肃,却又有几分旁若无人的自在,却是与殿中气氛格格不入。
看到姬鹍,他仿佛是再遇旧友,显得十分热切地说:“听闻赵帝七子,具是人中龙凤。而这七人之中,在下心中七殿最为与众不同。”他右手拿着一把装饰用的铁骨纸扇,“唰
——”地一声打开,不住地扇动。
姬鹍一愣,虽说不知为何对方突然示弱,却还是挤出了一丝微笑。
那人神sè夸张,盯着姬鹍,仿佛细细搜寻着他到底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口中话语带上一丝特殊的笑意:“因为七殿下是赵帝七子中,唯一不曾封王的子嗣!能让赵帝如此特殊对待的幼子到底是有何特异之处,在下可是十分好奇啊。”
姬鹍的笑容僵持在脸上,紧握双拳,胸中无名怒火顿时燃起,仿佛要撕裂着自己的胸膛。在这秦殿之上,自己最不愿被人提起的事情被人拿来取笑,仿佛是再告诉所有人自己是个不受父皇宠爱的卑贱皇子。
咬紧牙关,脸侧的肌肉绷紧。肩头微颤,袖中的拳头紧握。他用力的呼吸,整个殿中仿佛都笼罩着他粗重的喘息。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他,看着他的反应。
仿佛过了好久,姬鹍紧闭双眼,“碰——”向着那高处的王座重重跪下,头颅贴着冰凉的地面,发出压抑而冷静的话语。
“陛下,姬鹍以为礼仪之道,并非空谈,现于言谈举止之间。我赵使者入秦,风雪兼程,唯恐失期,此为敬长者之寿也;入就驿馆,多rì不召而不以为怨,此信秦大国之邦也;入非正殿,言多讽刺,而尤且忍耐,此惜西秦文教之未盛也!我大赵诚意如此,若依仗国力,继续相逼,所辱者恐非大赵一国,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沉默,一片寂静,落叶可闻。姬鹍不敢抬头,紧咬双唇,心中忐忑不安。
“诸位平身——”看似平常的声音响起。顿时,仿佛殿中所有人都呼出一口气,驱散了殿中的寒意。
“谢陛下。”姬鹍和着诸使者的话语,一同起身,却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人,心中的忌惮不住涌起。冬rì持扇本是附庸风雅的可笑之举,可由那人做来,却带给人一种说不出的yīn冷。
“在下李松,比起七殿来小上一岁,也差上一辈。若有冒犯之处,还望长辈海涵。”李松言谈之间极为自在,仿佛之前对姬鹍冷嘲热讽的是旁人而已。
“原来是皇长孙,失敬。姬鹍此番入秦求学,人地两生,还望多多扶照。”姬鹍面sè严肃,口气冷静得让人害怕。
“姬小子,这话你说得太早了。”那个声音依旧是如此的平常,可此时此刻没有人会忘记这个声音的主人——这殿堂的主人,刚刚给了赵国使节团下马威的秦帝李默。
姬鹍心中一紧,过早地得罪秦国这位不好惹的皇长孙已经让他极为不安,如今秦帝的话中之意让他不禁更为恐惧。他微微侧着头,望向卢心亮,只见对方给了个无奈的苦笑。
今rì冲动的不只是一个卢心亮啊!姬鹍心道。又有谁能够料到秦国皇室成员竟然一个比一个喜怒无常,连送上门来的人质都还不置可否。不行,自己不能回国,已经和燕王撕破脸了,回去等待着自己的不知是什么结局。无论如何,这个人质,自己是当定了!
“秦国的国子监可比不上赵国,怎么教得了礼仪之邦的皇子呢?”
说到这里,李默特地顿了顿,仿佛期待着卢心亮或是姬鹍迫不及待的插嘴。然而他失望了,底下人都是一副静待其言的样子。
“不过,寡人有三个问题,姬小子若是能答得让寡人满意,寡人便可为你引荐一位隐居大儒。”
“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南征北战,治政安民。七殿不过一未经世事之青年,学业未成,恐难答陛下之问。”卢心亮拱手言道。
“无妨,寡人之问,必是姬小子早就深思熟虑过的问题。若是连这些问题都答不好,那么也别进学了。”看似随便的答话,一下子将姬鹍逼到了悬崖尽头。
姬鹍拱手向前,说道:“愿闻陛下之问。”
“好。第一问,皇家立嗣,立贤,立嫡?何故?”
好个问题!任何一个皇子,都不可能不怀着无奈、犹豫、颤栗的心情思索过这个问题;都不可能不怀着侥幸、期盼、绝望的心情试探过自己的长辈。
姬鹍也不例外,在母妃刚死的那几年,在那还很幼稚的年岁时,他就不断地思考着这个问题。他不停地翻阅着史册,寻找着那一个个皇位传承的故事,幻想着也许有那么一天,父皇会记起这个仿佛早已扔到记忆尽头的幼子,把那颗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玉玺交到自己手中,把这万里河山交给自己统治。那强大的权力将扫去自己心中所有的恐惧,让燕王在自己脚下战栗匍匐。
然而年纪越大,看书越多,他就明白自己的幻想是多么的可笑。哪怕自己将这个问题想上一千遍一万遍想到无比透彻,也只能得出这个看似中正平和的答案,没有任何例外。
“大国立嫡长,小国重贤能。大国者,外患寡而内忧重,立嫡长,明尊卑,定人心,绝纷争,人君但依法度而行,可保无忧。小国者,外畏强国之逼,则宗族之中唯有团结一心以求存,故立贤,少萧墙之祸,有过人之君以补国力之不足,如中古赵襄子事。”
姬鹍低着头,极力收束着还有一句话。“无论立贤立嫡,均以护国为要,断无立幼之礼。敢言立幼者,必为权臣摄政,心怀不轨。”
李默皱了皱眉头,说道:“还算有些想法,算了。第二问,试问赵国立储,立贤,立嫡?若立贤,何以早定太子之位,辅佐之以东宫之卫?若立嫡长,何以封王余子,各有任用,使其得以培植羽翼,以为祸乱之源?”
姬鹍定了定心,暗道秦帝此问似是寻常,却是道破了父皇的失策之处。为何英明一世的父皇会犯下如此失误,已无法细细求证。而今在秦殿之上,唯有强辩一二。
“我大赵武骑千群,幅员万里,泱泱大国,自是立储以嫡。然华夏之内,南有楚国,西有贵国;长城以北,夷狄柔然,屡屡进犯;故而宗族内外齐心协力,无忧祸起萧墙之事。九月邺城失火,储君陨难,燕王率军入城稳定危局而不自履尊位,寻皇侄于乱军,立以为储,明长幼嫡庶之道。此正为我大赵并取立贤立嫡之优,而弃二者之弊。诚明哉,吾皇!”
“哈哈——”李默放声大笑,看着匍匐在地的姬鹍,语义调侃,“小子却也难得。这一问也算答上了。”
“谢秦帝。”姬鹍抬起头,正视这位喜怒无常的君王,凝神静气,等待他的第三问。
“世间万物,自有天意。寡人为君王,自称天子。则皇天若yù于诸天子之中,立一储君,混一天地,囊括四方,当以贤耶?以嫡耶?”语调煌煌,气势荡荡,携着殿外的严寒西风,迫人而来。
姬鹍皱紧眉头,思忖片刻,又一叩首:“姬鹍敢问秦帝,皇天立储,以何为嫡,以何为贤?”
“嫡者,正统也!”
“贤者,国盛也!”
听着李默的几句解释,姬鹍顿时心如死灰。而此时,殿中也陷入了长久的寂静,在场之人,都在心中暗道:此等问题,又岂是在此时此刻能够回答!
自从洛河一战以来,天下三雄并立。北赵继承前朝礼仪典章,官员曲制,凡是所依,皆由古礼,自称天下正统。南楚文教兴盛,士子如云,自称华夏文教所在,且为前朝宗室,当为正统,北赵所为,不过是泥古不化的狄人行径而已。唯有西秦,其君李氏出自羯族,虽强行入宗陇西李氏,然终无力与南楚北赵争正统之名。若论国力,此时此刻,却是秦国最强。
这么一问,并不像前两问一样容易执中庸之道,势必有所倾向。若答国盛者为天下储,秦帝固然大喜,可自己身为赵国皇子,于众使节前弃赵国正统于不顾,阿从敌国所愿,必为天下耻笑,无论秦赵,皆无立锥之地。若答正统者为天下嗣,激怒秦帝,功亏一篑,前途更是惨淡。
姬鹍侧着头,撇一眼卢心亮,看看这位年长使节是否有所暗示。只见卢心亮直立殿中,看着姬鹍的目光,拱起双手,腕部向下叩了三叩。神sè淡然,目光清正,并无一丝忧虑之sè。
面无忧sè,说明此问不难;身形直立,说明要守正不屈;腕部下叩,暗示要顺从其意。这又如何算得上容易?姬鹍腹诽。
慢着,直立其身,不愿屈从。以手作势,其心已服。心虽服而身不动,何也?自重身份,不可轻易下于人也。姬鹍猛然回过神来,悄悄抬头望向李默。只见他虽说笑意盈盈,可神sè之间还是有几分不自然,略显尴尬。
原来如此,福祸相依,诚如古言。
“姬鹍以为,天意悠远,神机难测,其大智大能,非人力所及。故天所钟爱之正统,纵有困顿,终能龙腾四海,国运昌盛。所谓皇天立储,贤嫡具为一体。国势长盛者必为正统,正统之国终得全盛,正统、国力不可分也。”
“有意思,强国者为正统吗?好!不愧为为渊兄之子,松儿,带他去拜见你师父。”李默舒了一口气,轻快地说道。
“诺。”李松略一作答,便为姬鹍引路。
果然聪明,明白了秦帝其实yù收此人质,所提三问不过刁难一二而已。这第三问已经自知不妥,只要你说得过去,他便不会逼你说得太过分明。国盛者为正统,似言西秦;正统则国运终盛,仿佛北赵。两可之间,让人各取所愿,妙。
卢心亮看着姬鹍远去的背影,心中暗道。
只是,国盛正统为一体,并无立场。这究竟是你急智所思,还是本心所念?大将军让七殿入秦为质,是否太过大意了?崔文锦,真的能制住这位天资机敏,行事慎重,果于决断的七皇子吗?
还有,秦帝野心,蓬勃难抑;西秦国力,方兴未艾。天下立嗣,果可问耶?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