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痛骂施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西湖苏堤传来了一人的放声高吟。
紧跟随的是一声的赞叹,“贺季真的一首《咏柳》将柳树的柔美,表达的淋漓尽致……”
又一人道:“不仅如此,他借柳树歌咏春风,赞美春天,赋物入妙,语意温柔,正应了此情此景。”
正逢初春好时节,春游踏青会友时。
这江南美景,首推西湖。而西湖美景又以苏堤春晓为尊,在这景色宜人的季节中,少不了文人墨客的卖弄风骚。三五十人聚在一处,吟诗对对,观景赏花,正是纾解闭门苦读所带来烦闷的绝妙之事。
“几位好雅兴啊!”粗犷豪气的声音从一旁插入,一位魁梧的壮士笑盈盈的出现在了这群年轻文士的身侧,在他身旁还有几人,亲昵非常,显是带着家人出游来的。
同为游人,能相遇一景本是缘分,礼貌客套,基本礼节。
谁知这伙年轻文士见了来人,一个个神色微变,交头接耳,无人应会。
魁梧的壮士略显尴尬,随即坦然一笑,道:“看来你们对施某误会甚深……也罢,你们不是施某,哪里懂得施某人的感受?”他叹了一声,颇为感慨,转身欲走,却听身后传来一阵冷笑:“施大人背信弃义,背主求荣,你的感受,我李卫国确实不曾体会。”
施大人身子微微一颤,缓缓的转过来,面容严峻肃然。他姓施单名一个琅字,乃福建水师提督。他本是民族英雄郑成功麾下的将领,后投降清朝,受到重用。虽官运亨通,却无法避开天下悠悠之口。他常屈尊与文士往来,即是想借助他们之口,为自己洗刷“背信弃义,背主求荣”之名。今日与家人一到来西湖游玩,见文士聚会便上前亲近,却不想碰了一个钉子,让人揭了老底。
时正康熙七年,明朝早已灭亡多年,天下还算安定,唯独江南,风云暗涌,尤未安稳。
昔年吴三桂叛清,迎清兵入关,清军所向披靡,河山尽失。明军义军降的降,败的败,不堪一击。达江南时,清将大笑道:“江南暗弱,兵卒无能,一纸降书即可收服。”
他们哪里知道江南士子多如水中之鱼。士子们自幼学习孔孟之道,忠君爱国之心,可表天地,可照日月。他们并不强大,但却用血肉证明对故国的眷恋不舍。
清军在江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即便是是现在,天下基本大定。江南上下百姓士子也有大多数人不忘故国。哪怕钢刀在喉,哪怕清朝贵族叫嚣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江南百姓也面无惧色的表露自己的爱国心。
李卫国即是其中之一,他始终心存故国,便是现在依然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着襕衫,做明朝书生打扮。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卫国的一干好友大多都与他一般,对于施琅这种逆臣,充满了不屑与厌恶。
施琅一字一字的缓缓道:“背信弃义,背主求荣……”说了这八个字,他突然像是受到刺激一样,怒声道:“是我施琅背信弃义,还是那郑成功负我施琅在先?你们知道什么,我施琅少年便追随郑家,受他郑成功的召唤,为他出生入死。就是因为意见不合,他削我兵权,我不说二话。朝廷派马得功偷袭厦门,守厦主将郑芝莞正是郑成功的叔叔。他不顾全城百姓的安危,惊慌弃城溃逃。是我,是我施琅领着六十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朝廷兵马,为他保住了厦门。那一仗,我身负三十二处刀伤,致命伤高达六处。可郑成功他是怎么对我的……我的部下曾德犯了军法,他逃到了郑成功的军中,我只不过是将他擒来正法,以正军规,何错之有?”
李卫国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一行文士也无言以对。他们虽是文人,不通军略,却也知军法无情。
此时苏堤左右的行人都被施琅的话给吸引,他们悄悄的聚在四周,静观其变。听得施琅发问,有的人点头表示赞同,有的人暗自鄙夷,但鄙夷却也不得不承认施琅在这方面无错,不知如何反驳他。
施琅大声道:“说不出来了?因为我没错,错的是郑成功。他不问原因就下令抓我父子三人,我侥幸逃脱……可是、可是……”话至此处,他眼角含泪,双目赤红,拳头紧握,厉声道:“那心狠手辣的恶徒竟然将我无罪的父弟杀了……我施琅走到今天都是那恶徒一步步逼的,怪不得我。”
“哈哈……”施琅话音落下不久,围观的人群中,传来了一阵大笑。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一个弱冠少年,毫无风度的捧腹大笑,大失仪态。
施琅大怒:“少年郎,你笑什么?”
弱冠少年笑声立止,抬头露出真容,是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郎,他冷笑道:“我笑你施琅恬不知耻……颠倒是非,混淆视听。明明是背主求荣,却表现的义薄云天……这当了婊子,还要挂贞洁牌坊,你说,我笑……呃,何错之有?”
施琅怒发冲冠,几欲动手,见四周人众,强压着怒气切齿道:“你倒是说说,我施琅如何的颠倒是非,混淆视听?”
少年郎扬声道:“先前你说叛明投清是因为郑成功杀了你的家人?”
施琅高声道:“正是如此。”
少年郎怒笑道:“回答的爽快,那我就要问一问施大人你了。你叛明投清可是有人用刀架着脖子强迫你的?还是你爸……父亲让你怎么做的?真是可笑……郑成功杀了你的家人,你若是条汉子,大可去杀了他。你成功了,没人怪你。为父报仇,天经地义。你失败了,也是条汉子,值得敬重。你呢,选择了降清。这是你的决定,本来也没什么。可你偏偏为了自己的名声,将一切都赖在郑成功的身上,说是郑成功逼你的,这跟挂贞洁牌坊的婊子有什么区别?”
少年郎一字重过一字,他手指施琅再次高声道:“现在我明打明的告诉你,是你自己选择了做汉奸走狗,哪怕你有天大的委屈,你——施琅,就是汉奸走狗,找再多的借口,也是汉奸走狗。”
“好,骂得好!”四周传来了一阵欢呼。
有人说江南暗弱,有人说江南多骑墙派,但历史却证明了江南是最重视故国的,就算到了乾隆年间,江南大部分地区还是保留着明朝的遗风。官降民不降,说的即是如此。
少年郎的这番话,说中了四周游客的心声。他们记起了自己是明朝的子民,忍不住为他高声喝彩。
施琅受如此痛骂,脸上就如打翻的五味瓶,又气又怒,各种表情都有,但眼帘之下无法瞧见的部分,充斥着浓浓的杀机。
西湖苏堤传来了一人的放声高吟。
紧跟随的是一声的赞叹,“贺季真的一首《咏柳》将柳树的柔美,表达的淋漓尽致……”
又一人道:“不仅如此,他借柳树歌咏春风,赞美春天,赋物入妙,语意温柔,正应了此情此景。”
正逢初春好时节,春游踏青会友时。
这江南美景,首推西湖。而西湖美景又以苏堤春晓为尊,在这景色宜人的季节中,少不了文人墨客的卖弄风骚。三五十人聚在一处,吟诗对对,观景赏花,正是纾解闭门苦读所带来烦闷的绝妙之事。
“几位好雅兴啊!”粗犷豪气的声音从一旁插入,一位魁梧的壮士笑盈盈的出现在了这群年轻文士的身侧,在他身旁还有几人,亲昵非常,显是带着家人出游来的。
同为游人,能相遇一景本是缘分,礼貌客套,基本礼节。
谁知这伙年轻文士见了来人,一个个神色微变,交头接耳,无人应会。
魁梧的壮士略显尴尬,随即坦然一笑,道:“看来你们对施某误会甚深……也罢,你们不是施某,哪里懂得施某人的感受?”他叹了一声,颇为感慨,转身欲走,却听身后传来一阵冷笑:“施大人背信弃义,背主求荣,你的感受,我李卫国确实不曾体会。”
施大人身子微微一颤,缓缓的转过来,面容严峻肃然。他姓施单名一个琅字,乃福建水师提督。他本是民族英雄郑成功麾下的将领,后投降清朝,受到重用。虽官运亨通,却无法避开天下悠悠之口。他常屈尊与文士往来,即是想借助他们之口,为自己洗刷“背信弃义,背主求荣”之名。今日与家人一到来西湖游玩,见文士聚会便上前亲近,却不想碰了一个钉子,让人揭了老底。
时正康熙七年,明朝早已灭亡多年,天下还算安定,唯独江南,风云暗涌,尤未安稳。
昔年吴三桂叛清,迎清兵入关,清军所向披靡,河山尽失。明军义军降的降,败的败,不堪一击。达江南时,清将大笑道:“江南暗弱,兵卒无能,一纸降书即可收服。”
他们哪里知道江南士子多如水中之鱼。士子们自幼学习孔孟之道,忠君爱国之心,可表天地,可照日月。他们并不强大,但却用血肉证明对故国的眷恋不舍。
清军在江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即便是是现在,天下基本大定。江南上下百姓士子也有大多数人不忘故国。哪怕钢刀在喉,哪怕清朝贵族叫嚣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江南百姓也面无惧色的表露自己的爱国心。
李卫国即是其中之一,他始终心存故国,便是现在依然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着襕衫,做明朝书生打扮。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卫国的一干好友大多都与他一般,对于施琅这种逆臣,充满了不屑与厌恶。
施琅一字一字的缓缓道:“背信弃义,背主求荣……”说了这八个字,他突然像是受到刺激一样,怒声道:“是我施琅背信弃义,还是那郑成功负我施琅在先?你们知道什么,我施琅少年便追随郑家,受他郑成功的召唤,为他出生入死。就是因为意见不合,他削我兵权,我不说二话。朝廷派马得功偷袭厦门,守厦主将郑芝莞正是郑成功的叔叔。他不顾全城百姓的安危,惊慌弃城溃逃。是我,是我施琅领着六十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朝廷兵马,为他保住了厦门。那一仗,我身负三十二处刀伤,致命伤高达六处。可郑成功他是怎么对我的……我的部下曾德犯了军法,他逃到了郑成功的军中,我只不过是将他擒来正法,以正军规,何错之有?”
李卫国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一行文士也无言以对。他们虽是文人,不通军略,却也知军法无情。
此时苏堤左右的行人都被施琅的话给吸引,他们悄悄的聚在四周,静观其变。听得施琅发问,有的人点头表示赞同,有的人暗自鄙夷,但鄙夷却也不得不承认施琅在这方面无错,不知如何反驳他。
施琅大声道:“说不出来了?因为我没错,错的是郑成功。他不问原因就下令抓我父子三人,我侥幸逃脱……可是、可是……”话至此处,他眼角含泪,双目赤红,拳头紧握,厉声道:“那心狠手辣的恶徒竟然将我无罪的父弟杀了……我施琅走到今天都是那恶徒一步步逼的,怪不得我。”
“哈哈……”施琅话音落下不久,围观的人群中,传来了一阵大笑。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一个弱冠少年,毫无风度的捧腹大笑,大失仪态。
施琅大怒:“少年郎,你笑什么?”
弱冠少年笑声立止,抬头露出真容,是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郎,他冷笑道:“我笑你施琅恬不知耻……颠倒是非,混淆视听。明明是背主求荣,却表现的义薄云天……这当了婊子,还要挂贞洁牌坊,你说,我笑……呃,何错之有?”
施琅怒发冲冠,几欲动手,见四周人众,强压着怒气切齿道:“你倒是说说,我施琅如何的颠倒是非,混淆视听?”
少年郎扬声道:“先前你说叛明投清是因为郑成功杀了你的家人?”
施琅高声道:“正是如此。”
少年郎怒笑道:“回答的爽快,那我就要问一问施大人你了。你叛明投清可是有人用刀架着脖子强迫你的?还是你爸……父亲让你怎么做的?真是可笑……郑成功杀了你的家人,你若是条汉子,大可去杀了他。你成功了,没人怪你。为父报仇,天经地义。你失败了,也是条汉子,值得敬重。你呢,选择了降清。这是你的决定,本来也没什么。可你偏偏为了自己的名声,将一切都赖在郑成功的身上,说是郑成功逼你的,这跟挂贞洁牌坊的婊子有什么区别?”
少年郎一字重过一字,他手指施琅再次高声道:“现在我明打明的告诉你,是你自己选择了做汉奸走狗,哪怕你有天大的委屈,你——施琅,就是汉奸走狗,找再多的借口,也是汉奸走狗。”
“好,骂得好!”四周传来了一阵欢呼。
有人说江南暗弱,有人说江南多骑墙派,但历史却证明了江南是最重视故国的,就算到了乾隆年间,江南大部分地区还是保留着明朝的遗风。官降民不降,说的即是如此。
少年郎的这番话,说中了四周游客的心声。他们记起了自己是明朝的子民,忍不住为他高声喝彩。
施琅受如此痛骂,脸上就如打翻的五味瓶,又气又怒,各种表情都有,但眼帘之下无法瞧见的部分,充斥着浓浓的杀机。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