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东宫太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抱歉了,昨日没有更新,今日补上!今日还有一更~)
“这蔡居安之父,蔡元长,不是和曾相公相交甚恶么?怎么二人的衙内却如此亲近?”

“此事自有家严、长兄操心,吾等无心官场之人,何必如此勾心斗角,徒伤心神呢?”赵明诚不以为然地回答道,反正他也不想着当大官,只是在乎金石、古玩而已。enei。

丈夫既然漠不关心,李清照一妇人也不好说什么。两人逐开始往赵府走去……

“李姐姐!”

身后的一声童音让李清照停下了脚步;她回头看了看,却见不远处一总角小孩正向她挥手着。

“赵公子!”

赵明诚顺着妻子的声音回头一看,就见她已经走到了小孩的跟前。带着一丝不解,他朝二人走去。

走近一看,这小孩可称得上是粉雕玉琢,红扑扑的脸颊煞是可爱。身上一件一看便知价值不菲的短袍,和腰间斜挂的精美玉器,再加上身后耸立地三名高大侍卫;一看便知必然是出自大家之门。见这小孩与妻子谈笑甚欢,赵明诚好奇地听着二人的对话。

“妾身先谢过小郎君之重礼了。”

“哪有,那柄剑在小子手上是明珠暗投,不过一好玩之物而已……恐怕日久便遗忘,静静落在角落处无人知晓。如此次岂不是暴晒天物?所谓红粉送佳人,此物送与姐姐也是它之福分。”

短短几句就让赵明诚吓得不轻;看着小儿模样不过六、七岁,却怎料的谈吐如此老成?更没有想到妻子淘出来的春秋齐国的剑,竟然是这小孩送的!

要知道这把古剑无论是谁家得到,必然会视之珍宝,不肯轻易示人的……却怎料这小孩却随意地将价值千贯的宝物送给素未谋面的人……!

在他身上,赵明诚仿佛看到了古之孟尝君。1107

##########################################################

“殿下,这三千贯之钱,可是东宫一个月的支度啊?”

汴梁皇城内宫中,已经是入内内侍省少监的王贵在听到太子花了三千贯钱买了一把古剑,却转手送给一不知名的女子后,惊得连下巴都要掉了来了。

“内官莫慌,三千贯,不过小钱耳!”

之前与李清照谈话的小孩,此时坐在椅子上,满不在乎地说道。他自然便是赵桓了。从二年前他第一次出皇宫后,他便迷上了汴梁城的一切。

于是到如今,他已是每个月都要去上几次。当老爹赵佶听后,也不过是哈哈一笑,然后吩咐侍卫多家注意而已。甚至有时他也脱下黄袍,与儿子一起上街。在不尊礼法的赵佶眼里,赵桓的举措才有自己的风范!

屏退了王贵,赵桓一个人坐在东宫内。

自从他得到王贵效忠后,便开始了他的布局。首先是在于赵佶相处的时候不经意地提到王贵,并在言论中多有夸奖。很快王贵便被升为正八品的内府局令,然后等赵桓去年被封太子后,更是进官‘太子内坊局’令,兼入内内侍省少监,成了正五品的高级太监。

通过三年的拉拢打击,赵桓已经初步在内宫内建立起了属于他的班底。

试问在宫中有谁的宠信能比赵桓大?他的一句话足以让昨天还权倾内功的巨宦身败名裂,也能让默默无闻的小内侍突然成为新贵。

有了这样的影响力,又有哪个内侍敢不巴结他?更何况他还是太子,是他们这些内侍日后的主人,大宋未来的皇帝!

内宫内,赵桓已经赫然成为了威信不下于赵佶的人;得罪了官家,还可以向太子求援……可得罪了太子,就谁都救不了了。

内宫的基础已经打下,可以开始向外扩张了。在获得了太子的身份后,赵桓开始堂而皇之地对时局向赵佶提出他的见解。

初期赵佶还很不习惯和自己五岁大的儿子谈国事,甚至有些反感。

然而当他对曾布的去留困惑时,赵桓的一语却打消了他的疑惑:

“新、旧二党互相视之为死敌;此乃不可调和之争斗也。今若让新党之人占据宰相之位,必然会报复旧党,所谓党争将复起!曾布其人虽有才,却私心甚重,为宰相恐为祸四方。况且父皇一直支持寒暑派,众亦以皇党自居,正是父皇之心腹也!今曾布遭其党员背叛,正是扶植寒暑派之大好时机也!”

赵桓的一言,最终让曾布罢了相,也让赵佶第一次真正地重视起赵桓的意见。随着他态度开始认真起来,他惊讶地发现赵桓的许多设想虽然不免带了些孩童的天真,却往往能够突发惊人之言。待赵佶细细品味后,却总能从中发现许多奥妙之处。

就如同现在执行的农田水利法;鼓励农民开垦荒地、修建水利。当初此法被废的原因主要是农民为了争夺新开辟的农田而产生纠纷,而且地方官员往往为了升官考核而强迫农民开垦无法种植的贫地,修建多余的水利工程。

赵桓却提出关键在于解决农民之间的纠纷,和官员的考核。

以县为基础,每县、每县地联合县内各村力量由地方官的带领下联合开垦。此举不光是开垦的效率增加,在全县所有人的监督下,发生纠纷的几率也会大大减少。

至于官员为了考核而滥开垦、修建水利,则可以通过改变考核内容来遏制;比如可以规定不以数量,而是以增加了多少石粮食产量作为标准。

赵佶在朝堂上几乎是一分未动地以自己的名义提出了赵桓的意见,却遭到部分大臣的质疑;如何监督究竟灌溉面积。

对此,赵桓的解决方案是首先整理全国各地各县每年的粮食产量,然后分为;灾年、平年、丰年。以十年为限,用十年内的粮食产量换算出三等年份各自的正常产量。

以换算出来的产量为基础,来衡量一个县的产量是否增加。

当这个建议再一次被提出后,反对的大臣都沉默了。随后赵桓又提出不应该一举推向全国,而是应该在京畿道、河北道率先试行,成功后在缓缓推向全国。此举有数点好处;在试行时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纠正、当新政推展到全国时,朝廷将会拥有一大批对此已经有经验的官员。

当然,此法如此顺利的通过,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没有损害到地主的利益;收益的是百姓,而富户最多也不过是分担一点修水利的钱,并没有太大影响。既然于己无损,自然不便顶撞皇帝了。

可以说如今推行的‘新’农田水利法,完全就是赵桓的杰作。

如此一来,让赵佶养成了遇到大事喜欢和赵桓商讨的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赵桓不少影响。

应该说,赵佶能坚持勤政六年半,和赵桓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

看着窗外秋天的景色,赵桓忍不住对自己感到一阵骄傲;自己可是实实在在地在改变着大宋,而我这一世,还不到七岁!哈哈!等大宋强大了,北打女真、蒙古,东灭高丽、鬼子,南下越南、吕宋,西进西域、波斯!我要为大宋打下个大大的江山、为我自己打下个大大的后宫!

一阵脚步声打断了赵桓的意淫,只听门外一名年轻内侍低声道:

“官家有请殿下!”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宋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宋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