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用药,因病因、病程、病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其中,西药通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其副作用往往也很大。中医药方副作用虽然相对较小,但可选择性也不多。无论采取那种治疗手段或是同时采取,都应谨遵遗嘱。
第一节西医药物治疗
一、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目的
高尿酸血症的防治,不论是原发或继发性,除少数由于药物引起者可停用外,大多缺乏病因治疗,因此不能根治。
高尿酸的临床治疗要求达到这几个目的:
(1)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
(2)防止关节炎复发;
(3)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治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所引起的并发症;
(4)防止尿酸肾结石形成。
二、急性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急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应休息至关节痛缓解72小时后始可恢复活动。药物治疗越早越好,早期治疗可使症状迅速缓解,而延迟治疗则炎症不易控制。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
(1)秋水仙碱
对本病有特效,开始每小时0.5毫克或每2小时1毫克,至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道副反应时停用,一般约需4~8毫克,症状可在6~12小时内减轻,24~48小时内控制,以后可给0.5毫克每日二、三次维持数天后停药。秋水仙碱副作用比较大,症状一旦缓解即应停止服用。
(2)保泰松或羟基保泰松
有明显抗炎作用,且能促进尿酸排出,对发病数日者仍有效,初剂量为0.2~0.4克,以后每4~6小时0.1克,症状好转后减为0.1克每日3次,连服数日停药。本药可引起胃炎及水钠潴留,在活动性溃疡病患者及心脏功能不全者忌用。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副反应偶有发生。
(3)消炎痛
初剂量25~50毫克,每8小时一次,症状减轻后25毫克每日2~3次连服二、三日,疗效与保泰松相仿,副作用有胃肠道刺激、水钠潴留、头晕、头痛、皮疹等,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禁用。
(4)布洛芬
为非固醇类消炎止痛药,0.2~0.4克每日2~3次,可使急性症状在二、三天内迅速控制,本药副作用较小,对血象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偶有肠胃道反应及转氨酶升高。
(5)炎痛喜康
药效时间长,每日20毫克一次顿服,偶有肠胃道反应,长期用药应注意血象及肝肾功能。
(6)萘普生
非固醇类消炎止痛药,抗炎作用为保泰松的11倍,镇痛作用为阿司匹林7倍,胃肠道反应较小,口服每天500~750毫克,分两次服用。
三、慢性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慢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如男性血尿酸水平大于780umol/L,女性血尿酸水平大于600umol/L,则应给予降尿酸治疗,特别是经常出现痛风症状者。别嘌呤醇仍为首选药物。别嘌呤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来降低尿酸,继而使嘌呤的从头合成也降低。它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半衰期很长(约28小时),对维持效果起着主要作用。
对于痛风患者,用药前几个月痛风的发作次数可能要增加(可以用秋水仙碱预防),12~18个月后,发作次数会降低与利尿酸剂相比,别嘌呤醇减少尿内尿酸量,对于肾衰导致的高尿酸血症以及控制结石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它的作用不受水杨酸的阻断。在肾功能不全的时候,由于其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延长,别嘌呤醇的用量也要减少。
在极少数情况下,别嘌呤醇导致的黄嘌呤尿会引发黄嘌呤性肾结石。大多数人可很好地耐受别嘌呤醇,但也会有人有腹泻等胃肠道的症状,或者皮疹。约0.4%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使肾功能受损,或者出现肝炎。也有人出现严重的皮肤损伤,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的风险更大,尤其是没有调整用药量的时候。如果血尿酸水平能够保持在小于360umol/L,一些痛风结节将溶解,骨侵蚀也会减轻。
四、排泄尿酸的常见药物
目前,排泄尿酸的常用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羧苯磺胺
主要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而致利尿酸作用。为防止尿酸自肾脏大量排出时有引起肾脏损害及肾结石的副作用,应用此药。服用时常自小剂量开始,初用0.25克每日2次,两周内增至0.5克每日3次,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2克,约5%病人发生皮疹、发热、肠胃刺激、肾绞痛及激起急性发作等副作用。
(2)苯磺唑酮
是保太松的衍生物,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排尿酸作用较丙磺舒强,自小剂量开始,50毫克每日2次,渐增至100毫克每日3次,每日最大剂量为600毫克,和丙磺舒合用有协同的疗效,此药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溃疡病患者慎用。
(3)苯溴马龙
为强有力的利尿酸药,在欧洲广泛应用已有多年,每日一次25~100毫克,毒性作用轻微,不影响肝肾功能,很少发生皮疹、发热,但可有肠胃道反应、肾绞痛及激发急性关节炎发作。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排尿酸药物治疗过程中,须口服碳酸氢钠每日3~6克,以碱化尿液,并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以利尿酸排出。
五、抑制尿酸的常用药物
目前,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只有异嘌呤醇。此药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为尿酸,其本身则在人体内渐渐氧化,生成易溶于水的异黄嘌呤经尿排出,并能在(磷酸核糖焦磷酸)存在下转变成相应核苷酸,消耗了,还可以抑制PRPPAT(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换酶),使(次黄嘌呤核苷酸)合成减少,因而能迅速降低血尿酸浓度,抑制痛风石及肾尿酸结石合成,并促使痛风石溶解。
服用此药时,剂量100毫克每日3次,可增至200毫克每日3次。与排尿酸药物合用可加强疗效,但一般不需联用。个别病人可有发热、过敏性皮疹、腹痛、腹泻、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甚至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停药及给予相应治疗一般均能恢复,偶有发生坏死性皮炎则病情严重,应即抢救治疗。用药期间也可发生尿酸转移性痛风发作,可辅以秋水仙碱治疗。
第二节中医药物治疗
一、急性痛风的治疗药方
对于急性发作的痛风,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较好。以下药方可以试用:
取藕节30克,土茯苓30克,蜂房6克,水蛭3克,当归30克,羌活3克,防风6克,葛根6克,炒苍术10克,茵陈10克,黄芩10克,苦参10克,知母10克,生甘草15克,桂枝3克,水红花子10克。水煎服。每天服用3次,连续服用15天即可完全控制症状。
注意,在服用药物期间,不要吃鱼虾海鲜,不要吃动物的内脏等发物,不能过量饮酒。可以使用外用药物。
二、急性关节炎的治疗药方
痛风的治疗,特别是急性关节炎的治疗,多辨证为湿热证或湿郁化热证。中药方以清热利湿为组方原则,用于治疗痛风病(湿郁化热证)。其药物组成是:黄柏,黄连,秦皮,泽泻,茯苓等。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黄柏,黄连,秦皮均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抑制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具有抗痛风作用;泽泻能够抑制人尿液中草酸钙结晶的生长等。
治疗急性关节炎的总原则是健脾益肾利尿,使尿酸从小便排出,中药萆薢,土茯苓,威灵仙排尿酸效果都不错。
(1)取萆薢15克,土茯苓15克,威灵仙15克,桃仁10克,红花5克,泽泻10克,泽兰10克,薏米30克,车前子15克,苍术10克,山慈姑5克,水煎服每次150毫升,每日三次。
(2)取黄茋20克,茵陈,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独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水煎服每次150毫升,每日三次。
三、十八味党参丸有效治痛风
十八味党参散,对治疗痛风有显著的效果。
十八味党参散是由十八中中药制成的,分别为党参、草乌、决明子、盐精、诃子、手掌参、毛诃子、**、麝香、安息香、儿茶、鸭嘴花、余甘子、木香等藏药组成,其功能是消炎止痛、杀虫、愈疮疡、除黄水。适用于痹病、足肿、肢体关节红肿疼痛、伸屈不利、湿疹等。
每日口服2~3次,餐后5~10分钟服用,每次1~2克,温开水送服。一般1个月为1个疗程。服用期间忌酸性、陈旧、酒类、海鲜以及各种生、冷食物。在平时生活起居方面应注意避免潮湿、阴冷的环境下居住或坐卧,同时防止着凉并预防感冒。
四、尿酸性肾病的治疗药方
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即为尿酸性肾病。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传统治疗药方有:
(1)车前子煎剂。车前子(布包)3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煮沸,频服代茶饮,每日1剂,适用于各型痛风患者。
(2)茯苓大黄煎。土茯苓30~60克,大黄6~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降低尿酸的作用。
(3)防风薏米粥。防风、薏米各10克,水煮每日1日,连服1周,能防治湿热痹阻性痛风。
(4)桃仁粥。桃仁15克,粳米60克,现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为稀粥,即可服用,能防治痰阻血瘀型痛风。
第一节西医药物治疗
一、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目的
高尿酸血症的防治,不论是原发或继发性,除少数由于药物引起者可停用外,大多缺乏病因治疗,因此不能根治。
高尿酸的临床治疗要求达到这几个目的:
(1)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
(2)防止关节炎复发;
(3)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治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所引起的并发症;
(4)防止尿酸肾结石形成。
二、急性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急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应休息至关节痛缓解72小时后始可恢复活动。药物治疗越早越好,早期治疗可使症状迅速缓解,而延迟治疗则炎症不易控制。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
(1)秋水仙碱
对本病有特效,开始每小时0.5毫克或每2小时1毫克,至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道副反应时停用,一般约需4~8毫克,症状可在6~12小时内减轻,24~48小时内控制,以后可给0.5毫克每日二、三次维持数天后停药。秋水仙碱副作用比较大,症状一旦缓解即应停止服用。
(2)保泰松或羟基保泰松
有明显抗炎作用,且能促进尿酸排出,对发病数日者仍有效,初剂量为0.2~0.4克,以后每4~6小时0.1克,症状好转后减为0.1克每日3次,连服数日停药。本药可引起胃炎及水钠潴留,在活动性溃疡病患者及心脏功能不全者忌用。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副反应偶有发生。
(3)消炎痛
初剂量25~50毫克,每8小时一次,症状减轻后25毫克每日2~3次连服二、三日,疗效与保泰松相仿,副作用有胃肠道刺激、水钠潴留、头晕、头痛、皮疹等,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禁用。
(4)布洛芬
为非固醇类消炎止痛药,0.2~0.4克每日2~3次,可使急性症状在二、三天内迅速控制,本药副作用较小,对血象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偶有肠胃道反应及转氨酶升高。
(5)炎痛喜康
药效时间长,每日20毫克一次顿服,偶有肠胃道反应,长期用药应注意血象及肝肾功能。
(6)萘普生
非固醇类消炎止痛药,抗炎作用为保泰松的11倍,镇痛作用为阿司匹林7倍,胃肠道反应较小,口服每天500~750毫克,分两次服用。
三、慢性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慢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如男性血尿酸水平大于780umol/L,女性血尿酸水平大于600umol/L,则应给予降尿酸治疗,特别是经常出现痛风症状者。别嘌呤醇仍为首选药物。别嘌呤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来降低尿酸,继而使嘌呤的从头合成也降低。它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半衰期很长(约28小时),对维持效果起着主要作用。
对于痛风患者,用药前几个月痛风的发作次数可能要增加(可以用秋水仙碱预防),12~18个月后,发作次数会降低与利尿酸剂相比,别嘌呤醇减少尿内尿酸量,对于肾衰导致的高尿酸血症以及控制结石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它的作用不受水杨酸的阻断。在肾功能不全的时候,由于其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延长,别嘌呤醇的用量也要减少。
在极少数情况下,别嘌呤醇导致的黄嘌呤尿会引发黄嘌呤性肾结石。大多数人可很好地耐受别嘌呤醇,但也会有人有腹泻等胃肠道的症状,或者皮疹。约0.4%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使肾功能受损,或者出现肝炎。也有人出现严重的皮肤损伤,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的风险更大,尤其是没有调整用药量的时候。如果血尿酸水平能够保持在小于360umol/L,一些痛风结节将溶解,骨侵蚀也会减轻。
四、排泄尿酸的常见药物
目前,排泄尿酸的常用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羧苯磺胺
主要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而致利尿酸作用。为防止尿酸自肾脏大量排出时有引起肾脏损害及肾结石的副作用,应用此药。服用时常自小剂量开始,初用0.25克每日2次,两周内增至0.5克每日3次,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2克,约5%病人发生皮疹、发热、肠胃刺激、肾绞痛及激起急性发作等副作用。
(2)苯磺唑酮
是保太松的衍生物,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排尿酸作用较丙磺舒强,自小剂量开始,50毫克每日2次,渐增至100毫克每日3次,每日最大剂量为600毫克,和丙磺舒合用有协同的疗效,此药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溃疡病患者慎用。
(3)苯溴马龙
为强有力的利尿酸药,在欧洲广泛应用已有多年,每日一次25~100毫克,毒性作用轻微,不影响肝肾功能,很少发生皮疹、发热,但可有肠胃道反应、肾绞痛及激发急性关节炎发作。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排尿酸药物治疗过程中,须口服碳酸氢钠每日3~6克,以碱化尿液,并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以利尿酸排出。
五、抑制尿酸的常用药物
目前,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只有异嘌呤醇。此药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为尿酸,其本身则在人体内渐渐氧化,生成易溶于水的异黄嘌呤经尿排出,并能在(磷酸核糖焦磷酸)存在下转变成相应核苷酸,消耗了,还可以抑制PRPPAT(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换酶),使(次黄嘌呤核苷酸)合成减少,因而能迅速降低血尿酸浓度,抑制痛风石及肾尿酸结石合成,并促使痛风石溶解。
服用此药时,剂量100毫克每日3次,可增至200毫克每日3次。与排尿酸药物合用可加强疗效,但一般不需联用。个别病人可有发热、过敏性皮疹、腹痛、腹泻、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甚至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停药及给予相应治疗一般均能恢复,偶有发生坏死性皮炎则病情严重,应即抢救治疗。用药期间也可发生尿酸转移性痛风发作,可辅以秋水仙碱治疗。
第二节中医药物治疗
一、急性痛风的治疗药方
对于急性发作的痛风,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较好。以下药方可以试用:
取藕节30克,土茯苓30克,蜂房6克,水蛭3克,当归30克,羌活3克,防风6克,葛根6克,炒苍术10克,茵陈10克,黄芩10克,苦参10克,知母10克,生甘草15克,桂枝3克,水红花子10克。水煎服。每天服用3次,连续服用15天即可完全控制症状。
注意,在服用药物期间,不要吃鱼虾海鲜,不要吃动物的内脏等发物,不能过量饮酒。可以使用外用药物。
二、急性关节炎的治疗药方
痛风的治疗,特别是急性关节炎的治疗,多辨证为湿热证或湿郁化热证。中药方以清热利湿为组方原则,用于治疗痛风病(湿郁化热证)。其药物组成是:黄柏,黄连,秦皮,泽泻,茯苓等。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黄柏,黄连,秦皮均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抑制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具有抗痛风作用;泽泻能够抑制人尿液中草酸钙结晶的生长等。
治疗急性关节炎的总原则是健脾益肾利尿,使尿酸从小便排出,中药萆薢,土茯苓,威灵仙排尿酸效果都不错。
(1)取萆薢15克,土茯苓15克,威灵仙15克,桃仁10克,红花5克,泽泻10克,泽兰10克,薏米30克,车前子15克,苍术10克,山慈姑5克,水煎服每次150毫升,每日三次。
(2)取黄茋20克,茵陈,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独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水煎服每次150毫升,每日三次。
三、十八味党参丸有效治痛风
十八味党参散,对治疗痛风有显著的效果。
十八味党参散是由十八中中药制成的,分别为党参、草乌、决明子、盐精、诃子、手掌参、毛诃子、**、麝香、安息香、儿茶、鸭嘴花、余甘子、木香等藏药组成,其功能是消炎止痛、杀虫、愈疮疡、除黄水。适用于痹病、足肿、肢体关节红肿疼痛、伸屈不利、湿疹等。
每日口服2~3次,餐后5~10分钟服用,每次1~2克,温开水送服。一般1个月为1个疗程。服用期间忌酸性、陈旧、酒类、海鲜以及各种生、冷食物。在平时生活起居方面应注意避免潮湿、阴冷的环境下居住或坐卧,同时防止着凉并预防感冒。
四、尿酸性肾病的治疗药方
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即为尿酸性肾病。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传统治疗药方有:
(1)车前子煎剂。车前子(布包)3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煮沸,频服代茶饮,每日1剂,适用于各型痛风患者。
(2)茯苓大黄煎。土茯苓30~60克,大黄6~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降低尿酸的作用。
(3)防风薏米粥。防风、薏米各10克,水煮每日1日,连服1周,能防治湿热痹阻性痛风。
(4)桃仁粥。桃仁15克,粳米60克,现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为稀粥,即可服用,能防治痰阻血瘀型痛风。
言情推荐阅读:
富贵病防治手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富贵病防治手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