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民族情感与世界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民族情感与世界
“丑女孩”吕燕在法国一炮走红的消息传来,令人震惊。此事不仅引起了中国服装模特界的议论纷纷,更引发了对中国传统审美观的思考及与世界潮流的关系。就咱们普通老百姓的眼光来看,吕燕的确算不上美女,甚至是丑的。小眼睛、塌鼻梁、厚*、大脸庞,与我们心目中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薄*的美女相距甚远。虽说吕燕在法国获得了成功,但国内的服装界好像并不买账,中国的传统审美观根深蒂固,从封建社会开始就定下了美女的标准,虽然时代变了,说什么该与国际潮流接轨了,但从情感上还是咱中国林黛玉亲。你看,国内知名的服装杂志有几期是以洋模特作封面的,换来换去就是那几张老面孔。而与我们相反的是,法国人并没有以欧洲美女标准要求吕燕,而是从东方人特征角度接纳了吕燕。这种抛弃了感情束缚平等客观看待事物的理念是否值得我们学习呢?中国人在这方面的例子还很多。想起美声唱法刚刚*国内乐坛的时候,中国听众无法接受。竟有媒体称之为“胖女人的吼叫”。咱中国有京剧、样板戏,又亲切又有味,比你那不知所云的唱法好听多了。但从今天看来,正是有着一批有眼光的音乐人士抛弃了情感上的排斥,积极吸取了美声唱法中科学系统的发声方法,并将其成功巧妙应用于我国的民族唱法,使得今日的民族乐坛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大多数人沉溺于民族情感的牵绊,不能正确认识世界,但总会有一部分有识之士,会摆平情感与理智的天平,正确看待中国与世界,像林则徐、魏源、孙中山等,正是他们推动着中华历史车轮的一步步前进。抱着传统停滞不前,只能落后挨打。中国的近代历史不正是最好的典型吗?中国悠悠历史培养了我们每个人的民族感情,但世界的发展,更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勇敢地拥抱整个世界大家园![点评]文章从服装模特吕燕在法国获奖谈起,验证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中也谈到了东西方人审美观的差异,差异的原因在于情感因素的约束。然后,又谈到了美声唱法,以及中国历史上的有识之士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吸纳世界先进文化的例子。标题较为准确,分析的理由也较为充足,涉及面较广。

倾听爱的旋律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双耳朵能听到各种旋律:优美的、烦恼的、嘈杂的……在繁多的韵调中,只要用心倾听,便可获得那最动人的天籁之音爱的旋律。

——题记

用心倾听,树叶的低音絮语,那是对春雨滋润的感激;

用心倾听,夏蝉的吟唱,那是对夏季热情的欢迎;

用心倾听,果实坠落的声音,那是对冬季给予保护的谢意;

用心倾听,雪花飘落的气息,那是倾听爱的魅力。

“给我的眼睛,我将永远张望,无论凝视海洋,山谷,河流……”曾记得三毛写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中写给母亲的一段话,“守望天使啊,你们不远万里呵护我,等到我羽翼丰满了,又将飞象远方,你们老了,僵硬了翅膀,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安息呢?那么,我至亲至爱的母亲,我离开你时,你千叮万咛,是不是你的心跟我而来,魂也随我而去?”是的,每位母亲都是孩子的守护天使,用她们的全部力量为孩子撑起一片永远,永远万里无云湛蓝的天!感动于母爱,感动于爱中的无微不至,爱中的煞费苦心,爱中的千言万语,也感谢爱的天使带母亲来到人间,让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爱。

友爱是无价的,当一次失败使你萎靡不振时,朋友热情的激励使你重整旗鼓;当一次次失败使你心灰意冷时,朋友们伸出援助之手,大家又一起携手共进。始终盘恒在心里的,也是朋友的这一席话:“当一切都沉于冷静,激励我们的是理想,理想不灭;振奋我们的是热情,热情不减!”于是,奋斗的勇气油然而生,我们努力,拼搏。感谢友情,感谢上苍赋人这最温柔的情感,让每个人都用留恋的情感,用心倾听,倾听友爱中的不离不弃,倾听友爱中的相扶相携,感谢友爱中的同舟共济。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当岳飞期待着雪耻灭恨“驾长车踏破贺兰缺”时,那是怎样一种轰轰烈烈的爱过之情!还有那“年年战鼓埋荒外”的勇士和那“入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勇者,与国家的一番热情,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华夏五千年,多少热血男儿血洒疆场,多少爱国志士奔走四方。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家祭毋忘告乃翁”的陆游;从“流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这是一片赤胆之心的最初情感是出于对祖国的爱。感动于这沉甸甸的爱,它是用烈士的鲜血和汗水拧成的一种力量,流淌了中国人身体里熠熠发光,永不泯灭!

用心倾听,母亲那不绝于耳的唠叨,其实是热切的关爱;

用心倾听,父亲那简短的教诲,其实是那深沉的爱护;

用心倾听,朋友那真诚的一句“近来好吗?”其实是温暖的问候;

用心倾听吧!倾听那最动人的“爱的旋律”。

石碑上的历史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大姑子,小舅子,远亲总比近邻好……”古老的儿歌在空气中来回地飘荡,倒映出无数轮回。石碑静默地立在村头看着几百年沧海桑田,而歌声依旧。三百年前,县官接到快马来报,滁州境内瘟疫泛滥,凡染病者半月之内咳血而死。县官立即下令全县戒严,不许任何来自滁州者入内。三百年后,村西的黄四娘接到儿子电话,说是在北京染了肺病,准备回村调养。历史的轨道以平行姿态延伸,前后追逐着;历史也按照同样的方式苏醒,今昔审视着。县官坐卧不安,自己膝下无子,只有在滁州城北的弟弟一家亲戚。倘若他们来县里避瘟疫,要不要开城门呢?黄四娘心里咯噔一下,忙问儿子是不是得了报纸上说的那个传染病。儿子在电话那头咳了两声就挂了。几天后,县官走向了城门,黄四娘走向了村口。历史的轨道也紧密地切合在一起。“伯父,我爹娘都染病死了,全家上下就剩我一个了。我拼了死才逃到您这儿来的。伯父,您开开城门吧。您不能见死不救啊!”门那边县官的侄子哭着。“妈,我回来了。”村外边儿子向着黄四娘走来。历史带着厚重的颜色重合在一起,沿着时间的墙流淌开来。门这边县官老泪纵横:“我已下了禁令,我得对全县百姓负责啊。”村这头黄四娘后退了几步:“儿子,听妈说句话,别往村里走。”村民们渐渐围上来,在黄四娘身后围成一个半圆。“伯父,您开开城门吧!您不能见死不救啊!要死也得死在亲人身边哪!”“妈,你让我进村吧!你不能见死不救啊!要死也不能死在外头哪!”理智与情感分别立于天平的两端,亘古的风吹过,历史在继续。门这边县官不断地踱着步,作着他这一生最大的抉择,理智与情感的天平逐渐倾斜,县官最终在夕阳西下时下令打开城门。村这头黄四娘流着泪从村民手中接过了扫把:“儿子,今天不是妈狠心,但只要妈今天在这儿,就不能让你进村。你看看妈身边这些乡亲,他们都是看着你长大的,你忍心把病传给他们吗?你还记得这村头石碑上刻的字吗?理智点吧——你是*儿子,可妈不能因为你而害了全村人哪!——你得照电视上说的做啊!妈已经打电话给了防疫局,他们马上就到了。”历史的轨道按照它熟悉的方式重合在一起,却最终折向两个方向。石碑上刻着:嘉庆七年,滁州瘟疫泛滥,本县县官内侄自滁州来县,县官开城迎侄,数月之内,全县死绝。亘古的风带着古老的气息拂过石碑上模糊的字迹,沿着时间的轨迹讲述着一个关于理智与情感的久远的故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大姑子,小舅子,远亲总比近邻好……”古老的儿歌在空气中来回地飘荡,倒映出无数轮回。石碑静默地立在村头听着几百年歌声依旧,只是历史再也不会重演了。简评:此文有“三贵”:一是采用“双轨式”结构,分合恰当,对比鲜明,起结新颖,符合今年“考纲”强调的“构思新巧”这一要求;二是知难而进,选用了对这个话题而言很不容易写的记叙文体;三是选材典型,巧合“**”,“以小见大”,立意深远——在“以情代理”根基深厚的中国农村里,一个村妇说出“你得照电视上说的做啊”,难道还不是对情感社会的反思、对理性社会的呼唤吗?这给人以一种历史使命的凝重感。文章还做到扣合“双题”(话题和文题),特别是话题:以“亲情”来扣“情感”,以“远亲总比近邻好”的历史变化来扣“亲疏”,以县官和黄四娘的选择来扣“认知”。另外,语言上能做到整散结合,文白兼举,通畅自然,足见功底;只是部分语句还欠斟酌,显得还稚嫩些。如果文章在展开古今两条叙述脉络时,做得更细致些,自然些,让读者感到舒畅,就更好了。

面对不幸

世间本无阴影,如果有的话,是你自己遮住了太阳。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界无论是花也好,叶也罢,只不过出发点不同而已。面对不幸也应如此。

王维是一个很会面对挫折的人。他的一生坎坷,正因为他敢于面对不幸,才有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千古佳句。也许荡舟出游的目的,顺流而下,水到了尽头而还没有达到目的地。若是常人,必会叹息而返,而王维却从舟中坐起,坐看云起,随遇而安,一切随缘的精神令人折服,无法猜测他返回时的心情,但我以为面对不幸这也许是对的。

古人云: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该有平常心。“去留随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任天上云卷云舒。”我也曾遇到过不幸,但一间独屋,一盏孤灯,一纸铅字,洋溢着淡淡的墨香,把烦恼拒之窗外,我不认为这是逃避,“世人皆醉我独醒”坦然倒不失为面对不幸的方法。

遇到不幸,请先不要一味的抱怨,而是庆幸。上天在提醒我们,我们什么地方做错了,应该改正,能够用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对待任何不幸,以良好的心态去算好人生的每一笔盈亏,用积极的态度应对每一次始料不及的变故。

人生短暂,走走停停,起起伏伏,一帆风顺的人生固然令人羡慕,但自古谁能?一波三折的人生固然让人悲叹,但有拼拼闯闯,一身汗水洒大地,足矣。人活着不能事事顺心,但我们可以尽力而为,勇于面对不幸。

我曾看过一则故事:面对同样半杯水,悲观的人说:“完了,只剩下半杯了。”而乐观的人说:“还好,还剩下半杯。”我想当我们面对不幸的时候,也许该换个角度去思考。

总之,我们要正确的看待,处理不幸,让人生之路更好走。

真的爱你

“都说养儿为防老,可儿他在外乡流,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老烟,久久等候……父亲是儿瞪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女儿将这首歌录满80分钟磁带,紧紧搂在怀里,踏上回路,思绪万千,似深潭的两汪秋水,却再也留不住那几滴热泉,瞬时两眼泪汪。

父亲是面镜子,照出我性格的否泰,扮演诤友的角色,点出我的过失缺点,担起天使的职责,给我扬长避短的机会。父爱是一份阳光,总普照我敏感*的心,迫使寒流从历史退出。

他的关爱抚慰,滋润我的的伤心处;他的言行举止,指引我的人生之路。如果我是鱼,父亲是海,即使听不见哭声,却一定能感觉到泪;如果我是水蒸汽,父亲一定是云,即使明知道远走高飞是我的未来,却仍坚持承担起我生命的全部。父亲的爱就是一湖清澈却望不见底的水,懵懂顽童时,我只看见微风荡起的波痕,长大成熟时,我看到的是父爱的惊涛拍岸,父爱的博大精深,父爱的辉煌灿烂,父爱的宽宏仁慈……那里还映着我的竹筏湖心飘荡的倒影。

当父亲把学费用颤微微的手塞给老师时,用坚毅的眼神望着我,坚信我可以创造辉煌人生,而代价,现在的付出,是父亲辛勤的耕耘,以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为图象;是父亲蹉跎勤俭节约,以衣物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为周期,几年之后呢?几十年之后呢?最终是以父亲的一生为代价的,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因此我敢说,父亲从没想过将来会有一天,与女儿有福同享。天下的父亲,时时擎着“一切免费”的牌号,以父爱为养料,设法享着儿女将来的幸福的佳肴,不难想到,父亲是我登天的梯。

当我用手捋着父亲蓬乱且银丝缕缕的头发时,我满脸的无奈,而父亲忘却了此时的自己,已经被生活*衰老不堪。他竟神采飞扬起来,他满足于女儿这份小小的关爱。如果可以,我会倾其所有回报给父亲。

当《父亲》这首老歌飘荡起来时,那感人而真实的歌词。深沉而感动的曲调,便是催我前进的旋律,我激动、昂奋。顿时,我信心百倍,因为感觉到父亲的形象更加伟大。想向深爱的父亲、天下人所深爱父辈呐喊:真的爱你。

2003级7班肇文华

评语:作者用华丽的语言阐明话题,使“爱心”这一平凡的情感在人们心中得到许多升华,对正处于青春年龄段的同学门很有感染力。强烈的呼吁使我们感悟,让我们共同寻觅心灵的净土。共同放飞梦想,使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指导教师倪姝

执着

在我的面前有一座看起来风景很秀丽的高山,让我为之怦然心动,但我同时也知道在这座看似怡人的山上,也必有其曲折的一面,只是一切外表的美好与温馨掩盖住了其中的荆棘与砺石。然而,我仍然想越过它,攀登到它那最美丽的顶峰。我不知道我的这一选择是我人生旅程中一道未实现的风景还是一种悲哀的执着?

当我对未来的路作出种种不幸的设想时,旅途中的和平与安静真的出乎我的意料。“原来是我多虑了。”我独自暗忖。于是便不再担心,欢欢喜喜地迈向前方。

当我沉浸在愉悦之中时,我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我瘫坐在地上,望着膝盖上不断流出的鲜血,泪水滑落出来。原来,在幸福中待久了,猛然经历此番挫伤,竟是这般钻心的痛。

但是,我并未因此而却步,反而更坚定地向前,用我所有的真诚和认真对待我所走过的每一步。宁静的日子没有几天,我的世界便又风起云涌:树叶在狂笑着,小鸟在大叫着,所有的一切都充斥在我耳边,我感到疲劳而又无奈;各种流言像石块一样向我砸来,我感到痛苦而又无助。我强忍着泪水默默地站在山腰,心里却在狂喊:“为什么?美丽的树叶,可爱的小鸟,你们也不欢迎我吗?”到底是人言可畏啊!我除了沉默还能说什么呢?

既然已选择了这座高山的冷峻,我早已不再在意别的山川的挺拔与秀美。无论我的选择是对是错,无论我的结局是好是坏,我只想坚守我的执着,至死不悔!

我和妈*点滴

我的妈妈今年四十岁了,如大多数的农村妇女那样,岁月的流逝夺走了她的容颜;阳光的炽热晒黑了她的肌肤,可我就是觉得她美,总是爱她爱不够。妈妈不会整天整天的陪我,有时我也会和妈妈发生点误会,不过没有太大的冲突。我和妈妈之间就是这么平平淡淡,点点滴滴。

对妈*依恋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有几天特别地想念我的妈妈,那时我早、中、晚是都在家里吃的,可是那天早上我去上学,刚出大门我就回去了,妈问我:“怎么回来了?”我说:“忘东西了。”我在那磨蹭半天不肯走,妈就说:“你快迟到了!”没办法我只好去上学,不过走到三分之一的路程我就又折了回来,妈觉得特别纳闷,问我:“你怎么又回来了?”我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只说了“我想你”三个字。

待到上初三时,为了多些时间学习我住校了,但是我总会找些理由回家,不为别的就是希望能见到我妈,能跟她说话,能吃到她给我做的不丰盛却美味的饭菜。只要能够在妈妈身边我就觉得很满足。

和妈*误会

上小学五年时,有一天妈妈起的比平时晚了些,我就赌气,没吃饭就去上学了,其实从我家到学校只有4分钟的路程,而且每天我都会比其他同学早到20多分钟,但是年少的我就是那么不懂事,硬是没吃妈为我做的早饭。下早自习后,妈来了而且还给我带来了一个大面包(妈是绝对不会让我空着肚子上课的)当着全班的面她把面包塞给我,站了一会儿像是在期待什么。我却一直不开口,然后妈说了一句“我走了”。事后妈对我说:“你那天在同学面前连一句妈都没叫。”*眼睛里闪过一丝忧伤,其实那天我只是耍耍小脾气,没想到竟伤了*心。

高一上学期时,我和妈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冷战状态。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很想她。我总是往家里打电话,基本上每次都是妈接电话,而我总是嘴硬,偏说是找爸的其实我只是想听一听*声音。

那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看杂志,看到了许多关于“子欲孝而母不在”的故事,我突然感觉很害怕,人生只有短短几时年,我还在和妈生气而浪费这宝贵的时间。我决定打电话,向妈认错,电话打通了,是妈接的,我只说了一个妈字,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我妈听我在哭,就焦急地问:“怎么了?是不是和同学发生矛盾了?”我感觉更加对不起妈了,妈是这样关心我,我还在和她耍脾气。我仍是哭,她更急了,问我:“到底怎么了?快跟妈说呀!”过了一会儿我好不容易能够稍微控制自己的情绪,哽咽的问了一句:“妈,你还生我气吗?”她说:“傻孩子,妈什么时候也不会生你的气的。”突然我感觉自己轻松了许多。

妈,我爱你

去年妈过生日那天,我给妈打电话祝她生日快乐,快挂电话时我对妈说了一句:“妈,我爱你。”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直接表达了我对*爱,妈很惊喜,过了一会儿妈说:“妈妈也爱你。”我幸福地笑了,但觉得有个东东悄悄的从眼中滑到脸颊上,我想妈也应该是吧。

我和*点点滴滴是平凡而又可贵的,是我生命的一个个音符,有欢乐,有泪水,最多的还是那份爱,爱将点点滴滴穿成一挂五彩项链,藏在我的心里。

放飞心中的爱

放飞心中的爱

爱心似春天中一束清香四溢的花,

爱心是盛夏中一泓甘之如饴的泉,

爱心似深秋中一片浓情似火的枫叶,

爱心似寒冬中一份冰清玉洁的问候。

——题记

鲜花绽开自己美丽的笑脸,把微笑放飞;雄鹰展开自己强健的翅膀,把梦想放飞;大海敞开自己的胸怀,把宽容放飞。亲爱的朋友,那么我们每个人不应打开自己美丽的心扉,放飞自己心中的爱吗?

帮助一位老人过马路,给一个正在哭泣的女孩擦眼泪,为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捶捶背……这都是爱的奉献,即便这些都是曾被人们一度认为是最低俗的小事。

我们的一颗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粗糙而世俗,我们凭什么把自己的意志霸道地强加在日渐老迈的父母身上?我们的爱是自私的。然后他们的爱,他们无私而博大的爱,会使他们轻易放弃了自己的愿望。这种爱让我们有恃无恐,却让他们隐忍退让,我们这些为人子女的,真的以为自己读懂了这个大写的“爱”字吗?

爱是不开空头支票的,一旦有需要,决不吝啬。

我们应该对别人付出自己的爱心,虽不能救人于水火之中,但却真挚感人。不要总是理所当然地接受别人的爱心,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有责任对另一个人始终如一的。任何一份爱,都是恩赐,我们没有权利奢求永恒。

请放飞一份爱心,你就会有一份生活的诚信,少一些人情的圆滑世故;请放飞一份爱心,你就会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请放飞一份爱心,你就会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

朋友们,请放飞自己心中的爱吧!我们的生活会如夏花般绚烂。

我是梦想我自豪

我是虚幻的,我又是真实的。我是领奖台上献给冠军的鲜花,我是奥运赛场上燃起的火炬,我是灰姑娘梦寐以求的舞鞋,我是小姑娘翘首企盼的雨后的彩虹。我是所有人的梦想,我托起每个人的希望。作为有志者的梦幻,我感到自豪。

我自豪,因为他们有着无比的信念。

他们的目光总是期待着尚未解开的选题,他们的心船永远驶向未来的航线。无论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真心的他们定会携手走过。小小的挫败算什么,一蹶不振、志气辱没不属于他们,逆风扬沙才是他们的性格。

我自豪,因为他们的灵魂是潇洒的。

青春的年华,无限的风光,心田无愁,思绪无忧。年轻的时光,放荡而洒脱,心灵轻松的无需承载一爿乌云。他们拼搏、奋斗,只为了一个前方的理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此,潇洒而高亢。而后,他们会无愧地对着翻过的日历狠狠地唾上一句“我无悔!”而肩上那种傲骨依然留于身上。

我自豪,因为他们怀着一颗绿色的心。

他们的心中永远都闪着一盏黎明的灯。“青”字是他踏行的节拍,“春”字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理念。他们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一道绚丽辉煌的彩虹。他们永葆青春,乐观向上。诚然春是万物生灵的天使,但他们相信同样是一种充溢生命色彩和**生机的壮美。

他们如此的坚毅、潇洒、达观,他们为追求心中的理想发愤图强,所以,我自豪!

没有泪水的人,眼睛是干涸的。

没有梦想的人,夜晚是黑暗的。

太阳总在有梦想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想的地方朦胧。梦想会使你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梦想使你双眼永远澈亮澄明。

朋友,拥有梦想吧,我会用永恒的微笑等待您的到来。赶快整装待发,用美梦打扮。等到你抵达秋天的果园,轻轻擦去夏天留在脸上的汗水,摘下美梦成真的果实,我,更加为你自豪!

照海倚天

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地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去聆听和*这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一串串的姓名在大漠的鸣沙中突兀,回荡。

如烟往事,似水流年,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为人所倚赖,为人所唾弃,为人所敬佩,为人所鄙薄的名字——曾国藩。

数峰无语立斜阳,也许曾国藩本人留给后人的,也是一块默默的无字碑。一个年少时就才学出众的天才,一个二十多岁就考取进士的少儒,一个当清政府在太平天国打击下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时挺身救驾的勇者。他曾在官场上春风得意,官至极品,也曾饱受倾轧,郁居乡里;曾在战场上带甲百万,挥斥方遒;也曾一败涂地,差点投水自尽。这截然不同谜一般的身世,也许也正是他一生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融合在一起的折射吧。

内圣外王,不错,这正是国藩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翻开《曾国藩家书》,翻开《冰鉴》,翻开属于国藩内心的那一页,我为之所震惊,这难道就是扬名政坛,决战沙场,坚忍果断的清廷柱石?不!不像啊!湿润隽永的文辞,语重心长的告诫,诚挚由衷的认错;一派慈和,一派忍让,更有一份曹植的“烈士多悲心”。我不由惊叹,我不由折服,我不由反思。历览前贤,有秦皇汉武的风骚,有唐宗宋祖的文采,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弯弓和大雕。可又有谁,能像内圣外王的曾文正一样,为官则清正无私,举贤若渴,为将则机智沉稳,步步为营,奇正相佐,为儒则谦和内敛,毫无文人的狂傲之气,为父为兄则严于律亲,不使一人得道,鸡犬*。曾国藩是一个永远让人无法读明白的人,是一个文人,是一位儒将,是一个好官。也许也只有*主席的评价最中肯:“曾国藩是地方阶级里最厉害的人物。”

无可奈何花落去,毕竟人无完人,安庆城破,大辟三日;天京陷落,大辟十日;投靠外国……这些是事实,不知是有意,还是不得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薛宝钗魂断大观园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伴着哀怨的泣声,宝钗从大观园门口缓缓走来。金钗银饰足显她的富贵,脂粉却掩盖不了她眼角的皱纹。

二十年如一日。往昔的青春容貌已不在,那微微闪现的白发便是最好的印证;往日热闹的大观园也是残败不堪,那满地的落叶便是极好的说明与诠释。

宝钗支开了丫头,独个坐在池边一块小石上。儿子如今是朝廷重臣,家道兴盛,早已另选他址建大院。而她,在费尽心血把儿子扶养大的同时,早已变得空荡。

二十年的独守空房,几千个夜晚无尽的相思,都化作那滚烫的泪水洗掉脂粉,那脸上的坑坑洼洼便是岁月的最好诠释。

泪落连珠子。

宝钗惨笑。一直以来,她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世人皆怪她无情,害死了林妹妹,然而又有谁悲悯她二十年的孤寂呢?

当贾府被抄时,是她,冒着被人羞耻的不正身份协助处理。

当宝玉出家时,是她,压抑自己的苦楚稳住了王夫人。

当儿子出世时,是她,丢弃大小姐脾性,拼命挣钱让他吃好穿好。

多少个无眠之夜,多少次绣花针扎进她雪白的肌肤——那曾经令宝玉出神忘形的肌肤,又有多少回她梦中搂着儿子哭泣。一切的一切,在今天全部化为泪水。

宝钗擦了擦眼里的泪水,头上的珠玉在风儿拂动下发出清脆的响声。一只蝴蝶飞过,她举起扇子刚要拍下时,她顿住了。岁月不饶人,往日的情趣已无,甚至力气也用尽了。那《春花少女赴蝶图》早已在岁月的腐蚀下消失殆尽。

她痛苦地闭上双眼,想起小时候父母的教诲。封建礼教扼杀了她的天性,她不惜一切追求荣华富贵,她得到了,然而她又失去了。她不甘心,她的爱情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她甚至间接逼死了疼爱的林妹妹。一切那么顺其自然,却又惹人心伤。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碧空中远远传来林妹妹的声音。

宝钗吃惊地四望。难道幻觉吗?她再次坐下。如今她已无牵无挂,儿子事业有成。可她有无限的悔恨,到底她得到了什么?难道她也不过是贾家传宗接代的工具?想到这,她又忿恨了:为什么要她活在这个朝代,没有亲情,没有爱情。腐朽的王朝在堕落,儿子?她又惨笑。

急走几步,她忽然明白林妹妹当初的无奈。都是这个腐朽的王朝。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伴着惨淡的哀鸣,一阵水花溅起,一缕香魂随即消逝。

世人皆怪太圆滑,

哪知身世多浮沉。

香魂一断辞世去,

只怨朝代太腐朽。

忠与义的交织

“山东及时雨,孝义黑三郎”,“仗义疏财,忠肝义胆”,“梁山呼保义,郓城宋公明”,这一切的声音,都在共同呼喊着一个名字——宋江。一个父兄眼中“孝字为先”的孝子,一个朝廷眼中“水泊草寇”的顽劣之徒,一个由“忠”和“义”交织而成的历史碑文。

施耐庵笔下的宋江是《水浒》中矛盾的中心,在报效朝廷和建设梁山中,在尽孝道和上梁山中,他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但最核心的是他在“忠君”与“仁义”间的选择。

宋江是“仁义”的,“及时雨”的称谓非他人能及,“救晁盖”、“济武松”、“杀阎婆”、“三打祝家庄”,这一幕幕至今仍然历历在目。“生死之交一碗酒”是他的人生信条,“急人之所急”是他的做事准则,这一切,都树立了他在一百零八将中的地位,位列天罡,执掌地煞,何等的荣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何等的畅快;劫富济贫,攻城略地,何等的威风。

但这恰恰是施耐庵为宋江吹响挽歌前的空响,宋江毕竟还是一个郓城小吏,在他的骨子里,透着的是对大宋王朝忠贞报国的志向。“敢笑黄巢不丈夫”是宋江留在望江楼的诗,看似轻视朝廷,实为他因报国无门而空自叹息。不论是晁盖打曾头市后的私见宿太尉,还是水淹高太尉后的盛情款待,亦或是晁盖死后,替换“聚义厅”为“忠义堂”大匾,处处透着他对朝廷招安的渴望。然而他却忘了,在腐朽的赵宋王朝里,哪有他一个郓城小吏的生存空间。可悲呀,可叹!可怜梁山一百单八将盛极一时,最后却落得死散凋零。

纵然面对这些,宋江在忠与义之中放下了曾经紧握的刀枪,在忠与义中作出了最后的选择,对于宋朝的毒酒,他一饮而尽,想以死“表明忠义”,更令人惋叹的是,为防止李逵再反朝廷,也让他服毒酒随他而去。留下的只有“茫茫乾坤方圆几何,成大任,重大义,男儿本色……”的悲歌。

宋江在施耐庵的笔下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在忠与义的交织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只能淹没在宋王朝的浪花之中,在“忠君”与“仁义”之中,他选择了忠君,选择了一条看似美丽却永无出头之日的道路。他走了,或许他依然会笑对朝廷,依然毫无怨恨,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感慨。

如果可以重来,我愿看到那个真正“笑黄巢”的宋江,那个水泊里“替天行道”的宋江。听,他又唱起了那首歌,在芦苇水道中飘得很远,很远:“生死至交一碗酒……”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京剧舞台上,白脸曹*冠带辉煌,高唱:“世人害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

世人口中的“奸雄”,京剧当中的白脸,《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把曹*堆砌成奸诈的化身。然而,即便是“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为曹的才情与智勇所折服,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出身官宦,十六岁举孝廉任城门典校卫。设十二色杖,不分贵*一旦违犯出入城规,皆与杖责。这体现他的“忠信”。黄巾作乱,曹*任骠骑都尉奋力破敌也是“忠勇”表现。

董卓当权,败坏纲纪。*夜带七星宝刀只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荆轲,行刺失败,董卓怀疑他时他又随机应变说是来献宝刀,骗过董卓后星夜飞离京城。这一些不都说明他有勇有谋吗?

我相信倘若曹*生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汉朝的气数已尽,朋党、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事实证明只有曹*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哪个人及得上曹*这样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诸葛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会有宦官黄皓坏计;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甫吟》抒志;没有严格的惩罚制度,让李严延误的军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

曹*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曹公,生而不能与之交游,真人生一大憾也!

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

在绿树遮映的弘一法师骨塔下,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高耸的碑石上,“悲欣交集”四个红色耀眼的大字在萧瑟的松声中屹然不动,年复一年,它又在告诉人们些什么呢?这样密而不宣的内心轨迹,我是没有能力揭示它的任何光片羽,也许你也不能——但我想起来了,那年大师正在书斋中打坐,有一位女子携友而来——那是大师出道前认识的,也许有十几年不见面了,当满山门的弟子都期待一次亲情上演时,大师却执意下令把她赶走,这一举动曾经引来世人唏嘘不已,只有大师自己清楚,只有那“悲欣交集”能告诉我们一些只言片语。

人生的境界是自己的意识组成,浮华的世界仿佛越来越模糊这一点,太多的外人期望,众目已待,太多的众望所归充实进我们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这样的空白太宽太大,如栖鸟飞过汪洋,使人言语起来陷入了犹豫,在夜阑时分清醒地想象,什么是你孩提时的憧憬和梦想,如今它们在你生命的哪个角落?

同样存在着人的空间里,我们不免发现古人的自我认识相当清醒。太多的文人骚客,仿佛除了写作与习画,其他的事顾及很少。李贺说:“我生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才二十岁的人,心旌已经褴褛,像他这样的年龄,正是旁人急于升官进仕,正是他人期望宦达的年代,而他却不顾暇这些,当后人抽丝剥茧地打开他固守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发现,凄美与惊艳——这样令人惊讶的精神果实,惟独没有蒙翳。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只是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我们不禁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寻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业家劳心劳神,政治家殚精竭虑,只有有心人才会追源溯流,从自己认定的精神家园中打捞成功的鱼群,最终他会像渔家拉动海带一样,将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绵长,最终拉动整个大海。

阅卷老师点评

该文分别选取了两组人物,他们面对别人过高或过低的期望,通过自我认识,有的坚守自我,有的“走向辉煌”,充分地证明了“自我认识”在人生命运中的重要性,主旨突出。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生动丰富。

诗人·明月·黄花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爱的另一种诠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爱的另一种诠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