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船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咚咚锵,咚咚锵!”鞭炮声、锣鼓声闹翻天,二十多个赤着上身的汉子“嗨”一声大喊,冲到纸楼船底下,抬起船,在大地堂绕着大棚子转圈..26dd.Cn船上的玻璃珠一晃一荡的,叮叮当当响个不停。船头那个大纸人斜斜站着,握着他的橹,嘴边依旧似笑非笑。“嗨哟!嗨哟!嗨哟!”汉子大声喊着,满头满身汗珠亮晶晶的闪烁。
二三十个汉子,穿着红色上衣绿色裤子白色布鞋,头上绑着大红的带子,举着刀枪棍棒等十八番武器,跟在船后面,大力呼喊着跑。最后面跑着的是一百多个男孩子,持着褐色的竹竿,竹竿顶上是彩色布片拼凑的旗子,迎风猎猎飞舞。每一个男孩子出生的时候,就献给庙里一面彩旗,我的旗子忘记什么样子的了,五狗的旗子一下子就找到了,阿爸说过,是粉红色、天青色、白色、朱红色、天蓝色五色,边缘是粉红与天蓝,只有一面那样子的新旗。

“咚咚锵,咚咚锵!”敲锣打鼓的人拼尽力气,狠狠砸到牛皮鼓面和铜锣上,“咚咚锵,咚咚锵,咚隆咚隆锵锵锵!”“呜呜,呜呜——”几个戴红色鸡冠花一样帽子的道士,手里持着长长的法螺,鼓起嘴边吹着。地堂边上竖起几个三层楼高的竹架,上面满满挂着的红色鞭炮开花似的发光闪烁:“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灰白色的硝烟四处飘散,伴随着辛辣的味道,一直呛入你的肚子里。

安旺伯站在供桌之前,穿着黑色的道士袍,喃喃念着经,一手摇铃,一手拿着带叶子的长竹枝,时不时在桌上一只杯子里沾一点水,甩一甩。大家瞪大眼睛看着他,包括小孩子也将嘴巴紧紧闭上。

鞭炮终于放完,船停下来了,安旺伯拿着长竹枝走到船旁边,摇铃,大声念经,手中的主枝一摇一摇的。全场俱静,锣鼓声也停了,等着他将我们村的鬼驱赶进船里面。其他的道士走到他身后,举起法螺,时不时又呜呜吹一番。

念了好久,安旺伯终于转身,叫人去向菩萨磕头。

最先磕头的是出白花的九户人家,进前、平耀、平宗、阿爸等,满脸笑容,欢欢喜喜地磕头。然后是瑞如公、安和伯他们,一家家轮着来,按分支,不按辈分的,先男人,后女人。一个个虔诚无比地向华光大帝和土地公、土地婆许了愿,认认真真地磕头,祈祷来年的愿望实现。

阿爸将我按到草席上:“快磕头!”我实实在在磕了三个头,头都磕痛了,才起来。香烟萦绕中,我好像看到土地公、土地婆朝我微笑,华光大帝却还是威严地瞪着我。“菩萨保佑,菩萨保佑,保佑我家五狗平平安安,年头好到年尾,快高长大,伶伶俐俐。”阿爸抱着五狗,拢着他的小手拜了三拜。

男人拜完了,女人才一个个上场,颤巍巍的老太婆、壮壮实实的中年妇女、低眉顺眼的小媳妇、苗条俊俏的姑娘,一个个面容肃穆,认认真真地磕拜,比我们男的还到位。就连平日天不怕地不怕的春桃和大姐,都老老实实磕了头。进奇家的四个女儿,也一脸平静地磕头。

只有淑敏扶着安治奶出现时人群微微颤动了下。淑敏是个三十七八岁的老姑娘,安治伯早死,安治奶又病歪歪的,家里穷,没有嫁妆,嫁不出去,后来年纪一年年大起来,干脆死了嫁人的心,和男人一样耕田掘地,服侍安治奶。她家与我们旧屋在同一排,瑞如公的隔壁,在地主婆后面疯子安顺伯之前。安和伯说她是大孝女,要是在古代可以建一座牌坊的,村里的人都对她很尊重。

磕完头,锣鼓声又响,瑞如公双手端着一对牛角爻杯,跪在供桌前,拜了三拜,往下一摔。安和伯与安旺伯都在他背后,看不到具体的卦象,大家都伸着脖子,可照样看不清楚。瑞如公再捡起来,拜三拜,又一摔;又捡起来,再摔一次。然后将牛角爻杯恭恭敬敬地供在菩萨面前,转身,大声宣布:“大吉!”

“哈哈哈!”满场轰动,大家笑哈哈的,兴奋地与旁边的人交头接耳。“放鞭炮咯!”出白花的九户人家有的竖着竹篙,竹篙上由上到下缠着红蛇般的鞭炮,有的捧着大簸箕,簸箕里一圈圈盘着的也是鞭炮。阿爸就是捧着簸箕,兴奋地满场放鞭炮。平宗跑着,双手牢牢搂住长竹篙,一面跑一面笑。小舅拉着我的手笑:“你们村就是热闹!”

满天红纸飞舞,好像无数的花瓣、蝴蝶在纷飞。我有些喘不过气来,走到一旁。瑞如公在与他的过继儿子安住小声说话。过年时安住没有回来,现在终于露面了。“真的,你看到了?”“其实也不是很确定,但是很像,她也有看看我,眼睛闪了闪,像看到熟人的样子。”安住搔搔头,“爱娣我以前也见得不多,但是感觉像。”

小妹!我一把揪住安住的手:“安住叔,你看到我小妹了?她好吗?”“傻仔!”安住大惊失色,“我是看到一个很像你小妹的女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不知道要不要和你爸妈说。她瘦了呢,穿的衣服倒不错。”

小妹!她的圆脸,大眼睛,嘴角的酒窝,潲水桶,水果糖,一张张的糖纸,肉红色的塑料娃娃腿,长长的黑头发,手里的龙眼枝……我眨眨眼,往家里就跑。不住有人问:“傻仔,你不看舞狮子?”“傻仔,你不看武术?舞剑那几个姑娘很不错呢。”“傻仔,今年有杂技表演啊。”

我不答,急匆匆往家里赶。小妹,安住叔看到小妹了!

我跟阿妈一说,阿妈倒没有我想象中的激动,她停下手中的活,眯着眼睛,静静想了好一会儿:“你个傻仔,小妹跟着城里人好食好住,不好过回来跟着我们熬?”“我们的日子好过了啊,阿婆都是这么说的。”我着急地说。

“比以前在大队时是好过了,可跟人家相比,还是相差得远,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你五狗又要满月了,摆满月酒的钱还不知道在哪里。”阿妈叹口气,“小妹有好的去处就让她去吧,何必要她回来跟我们一起熬?她日后读书考大学,继续在城市里做干部,我就当,没有生过这个女儿。”阿妈最后一句话有些抖抖的。

我生气了:“阿妈你不爱小妹!”我冲出门外去,阿妈没有出声喊我。本来以为我跟阿妈一说,阿妈就会去接小妹回来呢,我就可以看到小妹呢,阿妈居然说当没有生过这个女儿!我一想起阿妈那句话就一肚子火,胸口有什么东西要往外蹦,撞到我肋骨都一阵阵的痛。

我东游西荡了不知道多久,突然听见锣鼓声往这边来了。是船,船要冲出村尾,到田野里去收孤魂野鬼了。他们说田野里最多野鬼,还有好多瘟神,都要收进船里一起烧掉的。

那进奇老婆呢?她在哪里游荡?船能够收到她吗?阿婆又哪里去了呢?一阵紧急的叫喊喧闹,我睁着眼睛,高大的船直直地朝我冲过来了,后面是林立的刀枪棍棒、飞舞的彩旗。

“你个傻仔!”有人一把拉过我,直直揪到土墙边。船与刀枪、彩旗唰唰冲过去了。

是一袋,他敲我的头:“你个傻仔找死,谁会冲撞船的啊?也不怕晦气?船上多少鬼神啊。”我点点头,又摇摇头。“跟着吧,去看双喜!”他拉我的手。

我挥开。不想看。

双喜是我们村与大坡一起搞的,两个村子的船在田中央相遇,就开始相互跟着绕圈,一圈一圈团团地绕,拿着刀枪棍棒的汉子和持着彩旗的孩子围在外头。船绕着,绕着,就开始相撞,你撞我,我撞你,撞船头,撞塔楼,直到把一方船塔楼撞到倒塌为止。隔壁村上塘背、下塘背、三文岭、秀山四个村子一起闹社火,也撞船,不称双喜,称为“四大元”。

都很野蛮,据说在解放前,撞船的除了抬船的汉子互殴以外,拿刀枪棍棒等武器的师父也跟着去打架,直接见血的,有时候血流成河,给人砍了平日也不许报仇,等下一年撞船时候找些会武功的朋友再上阵招呼,淑敏的阿爸安治伯就是这样没了的,一肚子的肠都给人家捅了出来。据说血出得越多,菩萨越高兴,整年就风调雨顺的。解放后不许撞船打架了,连闹社火也禁了,就这几年才又重新闹起来的,大坡人少,村里的余钱也不多,每次撞船都比不过我们村,不看也罢。

烧船倒要看看的,我想看看大家怎么烧了瘟神与鬼。

傍晚,酒席早早吃完,姑妈与小舅拿着一大袋鸡肉、猪肉、糖果回家了:“满月时一定过来,你放心吧。”天等了好久才黑,我偷偷跟在阿爸身后出了门。阿爸持着大火把,急匆匆往前走。火把是大竹筒做的,里面的竹节都打通了,倒进煤油,浸了棉花,一点燃,火轰轰烈烈的烧得热闹。

地堂那里拜神的大棚子拆了,神送回了庙里。地堂一边搭了戏台,上面的人挥舞着大大的袖子咿咿呀呀地唱,下面看的基本是老人和妇女,另一边竖起两根大楠竹拉了白屏幕放电影,人头涌涌挤成一团。

烧船的男人持着火把一个个往庙那头走去,阿爸发现了我,我硬要跟去,他不好在别人面前给我拳脚,只好由得我。

庙后边,白天高大巍峨的船已经变形,船舱千疮百孔,塔楼歪歪斜斜的,上面的珠子也七零八落了,但是船头那个大纸人居然毫发无损,依旧摇着他的橹,在摇晃的火光中歪着嘴巴。

我们村五十多户人家,每户的男人都持着火把,把船团团围住。天有些冷,我拉了拉衣领,看着火光中男人们凝重的脸,没人说话。

“瞄呜,喵呜!”远远的传来野猫的叫声。村里有些老猫离家出走,专门吃老鼠、蛇,爪子锐利,眼睛碧绿,都说它们成精了,有时候看到人也目光炯炯的逼视着。我心里凉凉的,往阿爸身上靠过去。

“没人敢开头,那就我先烧?”一袋无所谓地笑笑,“反正我又没有儿子,要衰也衰不了哪儿去。”烧船,第一个放火烧鬼神的人据说会有报应的。

“我喊一二三,大家一起扔火把。”安和伯说。瑞如公没有来,他的过继儿子安住叔持着火把。

“好!”大家一致回答。

“一二三!”安和伯话声落下,没人动手,他手中的火把往前伸了伸又缩回来。他看看别人,别人也看他。

“都怕鬼,我来吧!”阿年一声轻笑,将手中的火把直直扔到船舱上面,火轰的一声烧起来了,火吐出的舌头直接舔到了那个摇橹的大纸人,他的脸、帽子、手渐渐弯曲,垂下来,化为灰烬。阿年仰着头看火,气定神闲,脸上没有一丝惧怕。

“你个笨蛋!”阿生伯骂了一声。

“一二三,扔!”安和伯一声令下,火把纷纷朝船上扔去。

“走!不回头!”安和伯又一声令下,男人们都急急脚往村里跑回去。阿爸拉着我的手也跑:“不要回头!”

真是诡异的场面,我们一大群人,不管老少,高一脚第一脚在田野里奔跑,仿佛后面真的有什么东西追来一样。跑出一段,一转弯,火光没了,前面就一条灰白灰白的路,月光倒很清晰,照到每个人脸上苍白一片。没有人说话,只有大口大口的喘气,不住的奔跑,阿爸拖着我像拖着一只麻袋,到后来我已经不知道是自己的脚在跑还是直接给阿爸拖过去的。

一直零零落落跑到村口大榕树下,大家才停住脚,双手按在膝上呼噜呼噜地喘气。“还好,今年是大吉,大吉。”有人说。

“呵呵,大吉,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安和伯满足地说,“我家过了正月就建楼房。”

大家纷纷恭喜他。

连安和伯这么精明的人,也没有想到,大吉开头的八二年,天灾**,把全村的日子都打乱了。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给我一个死亡的理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给我一个死亡的理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