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亦传亦奇(上)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起二十四团的故事,那才叫有“故事”呢.既精彩纷呈,又跌宕起伏,既扣人心弦,又荡气回肠,甚至可说在一个历史时期风靡中国,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铁道游击队。
有篇文章是这样写的:“舟山警备区是抗日战争初期由山东省的鲁南、鲁中和滨海地区的抗日义勇总队、铁道游击队等数十支抗日武装和1939年秋入鲁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的。”据说这还是舟山警备区政治部供的稿件。我想,铁道游击队也不过是“几十支抗日武装”中的一支吧,但却能“脱颖而出站在前台”,足见这个角色非同寻常。

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家喻户晓,但这些故事多是来自小说和影视剧。严格地说,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一支名为“铁道游击队”的游击队。虽然这个故事是有真实原型的,那么“铁道游击队”本来面目是怎样的呢,与二十二军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还是让我们再回到烽火岁月。

人,都有个名字。同理,军队都有番号。番号就如同人的名字,即使不是正规军,总有个称呼。那么,铁道游击队的“大号”是什么呢?还真是一句话说不清,拉起来话就长。

1938年8月,苏鲁豫皖边区人民抗日义勇军总队三大队有两个排长突然脱下了军装,他们一个叫洪振海,一个叫王志胜,上级给他俩的任务是在枣庄组建一个情报站。此行当,按古人的说法就是探子,按现代的说法就是间谍,按时髦的说法就是007。可以说,“铁道游击队”的源头就是这样开始的。

这个说法可以见诸于正式出版的史料。但也有人认为这支抗日武装的雏形是以劫车谋生的绿林好汉起家的,而且还打着八路的旗号,因其行为不端,败坏了八路军声誉。为此,张光中亲自上门告诫。如果这是野史,不妨就作为另一个版本。

总之,这个情报站不断添人丁,一年之后,也就是到了1939年底,发展到了十几个人,终于有了“独立小队”的模样了,“冠名”枣庄铁道队。但我个人觉得,这支队伍与八路军似乎刻意的保持了一点“距离”。比如队长是众人推选的,这就有点像是江湖上的首领了,所以“枣庄铁道队”完全是自号。

也许这样与**“若即若离”,也是为了完成情报任务的需要。只是“独往独来”的日子并不长久,第二年的开春,一一五师苏鲁支队二大队副教导员杜季伟来“枣庄铁道队”任政委,接着又正式任命了队长和副队长。这样,一支**领导的抗日武装就名正言顺了。虽然,小小队伍有一个政委,但我不认为“枣庄铁道队”就是一个团级单位。从我军历史上来看,一些独立建制的营,政工干部任命政委也很常见。有了完整的领导体系,大名就不能免了,这支队伍的正式番号是“鲁南铁道队”。杜季伟是鲁南铁道队的第一任政委,建国后曾任济南军区炮兵副政委。

有了一支队伍,要干得“活”就多了,但还是悄悄的进行,大张旗鼓的没有。后来因一位队员疏忽大意“泄露天机”,鬼子把鲁南铁道队掩人耳目的碳场给端了。到了这份上,也不用再藏着掖着了。这支抗日武装乃正式向小鬼子公开“叫板”,时间是在1940年的5月。

也真是无巧不成书,因鲁南铁道队在铁道线上干得红红火火,竟启发了不少走投无路的穷哥们。在临城南北的津浦线上,各有一支以扒火车为生的“铁道队”,虽然和抗日斗争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可以扩大抗日武装的机会。1940年7月,三支铁道队“结盟”,统一合编为“鲁南铁道大队”,当时有人员150余人,领导关系转至由鲁南军区直接指挥,是一支像模像样的独立大队了。只是这样的好景不长,由于鲁南抗日形势的恶化,人马又很快跌回到了20余人。

1942年8月,新四军政委**回延安参加“七大”。是时,“鲁南铁道大队”担起了护送过线的任务。可能这一次给**同志有很深的印象,以后对鲁南抗日斗争作了专门的指示。

同年秋天,鲁南军区又有一个大动作,决定将“鲁南铁道大队”、微湖大队、滕峄大队和文晖大队合编为鲁南军区独立支队,共有4个大队,其中二大队就是由“鲁南铁道大队”编成。第二年春天,二大队兵力又发展到了150余人,编有3个长枪队和3个短枪队。长枪队加短枪队,就算是有6个小连吧。

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是1942年。所以。八年抗战以1942年作为抗战前期和后期的分野。据我父亲说他们运河支队那个时期只剩4个连队,所谓一二连,**连。就是鲁南的老五团也只保留了6个连队。但一过了这个坎,也就是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主力首先恢复元气,立马就充实起来。不过,我现在看来,主力团队的兵强马壮,有时候也是靠“吃小鱼”喂大的。

到1944年的秋天,“鲁南铁道大队”进入到了一个最为兴旺的时期,兵力最多时候有近400人,是独立支队的第一主力。但抗日形势日益好转,也意味主力更需要扩充力量。1944年10月,鲁南独立支队撤销编制,4个大队分别编入鲁南军区二分区的3个主力营中,二大队三个长枪队全部升级为主力。

就我能看到的史料而言,独立支队肯定可说是被“裁军”了,也就是说,部队“散伙”,人员补充给二分区主力部队。二大队,即“鲁南铁道大队”的长枪队全部拉走,去向有说是编入了二分区二营,但有没有保留建制,却是语焉不详。

看来“升级”也可以有两种说法,一是地方武装“散伙”,人员被当作兵员补充给主力,这在当年是常有的事,对个人来说,去了主力部队,也可算是升级,但对一支队伍来说却是终结;二是地方武装成建制转隶主力,这样的“升级”是部队的升级,一支部队的历史得到延续,也就是血脉不断。

“鲁南铁道大队”这一次升级,史料上笼统说是编入了鲁南二分区。这3个主力营在1945年8月又上一个台阶,那就是合编成八师二十四团。所以要说二十四团与“铁道游击队”的关系,也是有在这3个长枪队上。但长枪队有没有保留建制,我看是“凶多吉少”,如果有建制保留下来,所在部队,特别是各路媒体,是决不会放过可以“秀一把”的机会的。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遥想沙场之二十二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遥想沙场之二十二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