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北战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两个黑衣武士又来了,快保护将军!快,布阵后退,退往中军大营!”
西夏骑兵黑压压一片,将大宋军队冲撞的七零八落。这次本是双方开战以来,大宋军队第一次主动进攻。

这次进攻是由太原府地卫军二部大营发出,自三日前西夏军队渡过夏州与汾州之间的茂原壕堡防御线之后,西夏军队急行大军,闪电突袭,一万大宋守军节节败退,兵临黄河时,已几乎全军覆没。

汾州刺史吴彦与知州吴大成惊慌失措,一时无主,在派出州军一万五千人外,急命各县团练集中,向黄河岸边靠近。同时,三千里加急文报地师军总部驻地凤翔府。

夏州是西夏最靠近大宋西北边境的一座重镇,离大宋茂原壕堡防御线仅一百余里,而汾州是大宋西北离西夏最近的军事重镇,距防御线只有两百余里。

两镇各自紧守两国的边境,本来两镇都算不大镇,但自从七十五年前党项族立国,建大夏国〔①〕以来,双方的摩擦日渐增多。自从延州之战以来,宋夏边境战事不断,为了边境防御,双方都对边境重镇大兴土木,加高加厚加宽,挖沟掘渠,建堡筑垒。如今,汾州与夏州都成为各自的首要边境军事要镇。单从防御,这两镇完全可以用坚如磐石、固若金汤来形容。因而二者位列天下有数边镇之二。

本来,大宋为防御大夏军,在麟延庆环各州要地,修建很多军事据点,并挖壕疏浚近四百里,沿宋夏边境,形成一条壕堡防御地带。堑壕丈半,堡垒近百,防御不可谓不强,但大宋自庆历四年夏降以来,就对大夏国这弹丸之地轻视非常。

虽然宋帝屡对大夏加官封赏,但对党项族拓拔部接受前唐赐姓一事,仍暗自嘲笑不已。朝中大臣多认为夏乃大宋属国,国力弱小,族民贫弱,多未开化,对其可不予防范。甚至有人这样认为,大夏国若不是大宋时时照拂,早已被辽吃掉,因而其国民绝大多数对大宋持感激之心。只有夏国朝廷中的极少数人心怀异念,才不时导致夏宋边境之争。这种情况不足为虑,从到下,从朝廷到军队都未对大夏国持重视之心。

然而就在大宋天卫军团与北辽大军隔水对阵之际,大夏军队趁边境暴雨倾泻,出师兵马五万,冒雨潜伏,进犯宋境。

本来宋境堡垒近百,防御密度不可谓不严。壕沟遍插丈余高铁刺,地也遍布木栅、拒马绳、铁蒺藜等,堡弓箭火油俱备。

看似万事俱备,敌不敢犯的情形,却在大夏军的突袭下,完全失去作用。据侥幸逃得性命的士兵回报说,西夏军好像从天而降,当壕堡守军发觉时,近百壕堡几乎都已被夏军控制。

而后,局面完全成一面倒之势,夏军夺得壕堡后,部分人迅速冲进宋军大营,斩杀仍然睡意朦胧的宋军,另部分人除去壕沟内外障碍,填沟扑桥。

反抗的宋军只觉得不过一个时辰左右,足有四五万的西夏士兵奇迹般地出现在宋境一侧。敌众我寡,不成比例。未死伤的宋军边打边退,向黄河靠近。茂原地区本是一半平原,一半山区,而宋境却恰好在平原一带。如此,向来马战骁勇的夏军更是如龙如水,直追击宋军一溃千里。边境告急,大宋朝廷却犹不在意。

“齐护卫,绝对不可!中军大营已被夏军‘铁甲骑兵’所破,大人若回大营,恐怕……”护卫参军腾格道。此人身高八尺,紫色脸膛,浓眉横目,孔武强壮。

“啊!‘铁甲骑’?真的?腾护卫,你没看错?”

地卫军二部一师主将都监冯蔚面色惨白,浑身瑟瑟发抖,被两个贴身亲军托着。此刻,听说杀入中军大营的是西夏最精锐的骑兵“铁甲骑”,脸惶恐之色更浓。

“是,大人!不过,这次来袭的只是‘铁甲骑’中排名第三的‘黑甲骑’,只要我们再能捱过半个时辰,蒙寅将军当会赶回。那时,以我们的精锐营对抗大夏的‘黑甲骑’,应该旗鼓相当。而我们的兵力补给不断,只要大人组织各地来军,准叫夏军喋血黄河!”

冯蔚一听腾格所言,底气好象陡然足了几分,方想在下属面前,说几句面子的话,因为蒙寅之所以现在未归,完全是为他所逼,而现在他的身家性命又悬在蒙寅带去巡察的一师精锐,不得不对其换个态度。

蒙寅虽然高居地卫军二部一师副都监,在一师中官居第二位,但武人出身的他,血统不纯,乃汉羌混合之人。在宋军中,异族将领受到排挤。蒙寅虽然战功不菲,但在地卫军中仍然处处受人嫉妒、挤压。

都监冯蔚压下心中恐惧,正欲“作秀”一番,身后一亲卫突然扑了过来,边挥舞长刀边急叫道:“腾护卫,你快保护大人向蒙将军求援!那两人冲过来了,我们弟兄先阻挡一下!”

腾格闻言大惊,这二人的武功太骇人了。方才他们还离此足有半里之遥,中间又有宋军拦阻,不过两刻工夫,又被他们闯了过来。

腾格见冯蔚的亲卫营的将士都向那二人扑去,心中微微一动。大夏军队中何时出现身手如此高明的武士?三日来,这二人斩杀宋军十数将领,其中一人还与蒙寅将军力拼十五招,并使蒙将军受伤,这样的武功修为在江湖都不是很多,军队中怎又同时出现两人?

难道夏军像地卫军一样,也有武林高手参与进来。但地卫军所招募的武林人士多用来保护高级将领,而夏军怎会用武林高手为其冲锋陷阵?

身手高绝的武林名家一向回避军队,不论军方提供多么优厚的条件,即使是邪道中的武林高手,也多会一言拒之。

不过,十余年来,皇帝赵佶一改前代对夏辽卑躬屈膝的作风,态度逐渐主动强硬起来。然而此时,北辽的“狂战骑”与大夏的“铁甲骑”却相继出世,一时震惊天下,令远近国家的骑兵相形失色。

正为对抗辽夏军队而大张旗鼓的赵佶自然最为震惊。北辽为了对付完颜阿骨打的精锐“黄龙军”,令八千“狂战骑”,三过长春山“移魂坡”,裂杀黄龙军副将金兀脱脱,阵诛黄龙军战士五千,令完颜阿骨打颜面大失,而“狂战骑”仅失一千。不仅如此,呼仑大草原一战,“狂战骑”剿灭北辽望族的叛军,使一万大草原最强壮的乔巴古族壮丁折翼殆尽,桀骜不驯的乔巴古族长不得不低下头,俯首臣服。

大夏的“铁甲骑”,表面的情况是,人数在一万左右,但据湖州专做西夏、吐蕃等西境生意的风媒透露,大夏国的王牌军队“铁甲骑”,将士人数在一万五千到三万之间。“铁甲骑”也并不是单纯的持枪骑兵,而是分成三色铁甲,三个兵种。黑、黄、红,威力依次递增。“铁甲黑骑”的兵士持长枪,“铁甲黄骑”的兵士持长刀,而“铁甲红骑”的兵士持长剑。

大夏的“铁甲骑”能够震惊天下,实为一役为之。十年前,西州回鹘趁夏辽发生摩擦之机,竟开动回鹘大军兵临大夏。五万大军三日内就已深入大夏境内三百余里。夏王震怒,启动秘密筹建多年的精锐骑兵“铁甲骑”。一万“铁甲骑”横空出世,与回鹘大军在夏境沙洲大战两天一夜。最后,回鹘军溃败千里,负责追敌的四千“铁甲黄骑”昼夜行军,直将打到回鹘首府高昌城东三百里的松泉镇。一路行军,杀敌无数,自损却不足一千。此一役,直让回鹘百年内不敢向大下用兵。而后,回鹘人一闻“铁甲骑”,无不闻风丧胆,如见狼虎之师。

宋帝赵佶派出无数细作,打探辽夏两军中的王牌骑兵的底细,然而尽管使出百般手段,奈何夏辽两国对他们各自的精锐之中的精锐保护太严密,不要说打听出那些兵士的训练手段,就是连他们的影子也见不到丝毫。

如此一来,从不愿坐以示弱的赵佶急命文武大臣筹商对策,最后只想出一个方法,那就是凭借大宋的人多物博,大力扩充军队。从至下,几乎所有大臣都相信,若大宋屯军陡增一倍,不会惧怕任何国家的军队。

在大宋皇帝颁旨急征之下,十年来宋军形成五大区禁军,十五路厢军,近百州县乡军的规模。若以数量论,五大区禁军和分布各地的禁军总和已不下一百二十万。

每当小国夷邦来朝贡时,宋帝无不派文武大臣引领各邦使者观看号称百万之师的禁军武演。皇帝赵佶并不是善于承袭旧制的帝王,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为了更好的戍守边关以及为收复燕云与西境失地,自登基起就打破常规,进一步放松“抑武”的禁制。到此时的政和四年,“武禁”已经基本名存实无。

虽然自本朝太祖帝立国以来,丧命在“重文抑武”的政策下的正邪两道高手,不计其数。但自皇帝赵佶登大宝起,蔡京初任宰相后,积极开发西北边疆。为报童贯的提携之恩,蔡京遂推荐童贯入内供奉官“走马承受”公事,在西北的边境地区展开开疆阔土收复失地的活动。

“武禁”既除,军队就成为各道流浪江湖的武林人士的谋生渠道。不分正邪,只要身具武功,就可以到军队里谋取一官半职。武功高者,可高居副将之职,武功低者也可居一队校尉之职。朝廷出台这样的政策,对武林中人来说,可是百年难遇之事。在军队里既可以逃避强敌的追杀,又可以获得不菲的饷银,如此待遇,顿使中原内外众多武林中人争相投奔。

然而大宋军制却有一条,凡军事正印官,一律由文官兼任,武人只能充当副职。就连正宗武将无论是否会武功几乎都必须屈居各级副职,何况那些来自江湖的带着野性的武林人。就这一条,就使很多武功超绝的枭雄高手望而却步。而对于那些名扬天下的正邪两道中的武道绝顶高人,则不屑于放下超然的江湖地位,对束缚性情的军队高职,置若罔闻。

武林名家高人绝少涉足军队的情形,在夏辽等国也是如此。不过,这也不是绝对,军队之中一向藏龙卧虎,身负超绝武功的将领也为数不少。但他们都行得正做得直,真正的武将绝不会藏头露尾。他们不仅代表着一营一军的高级统帅,同时也代表着武人的一种品格。战场的武人,遵守的原则并不下于江湖的那套准则。血战沙场、光明磊落、为国捐躯、生死不屈!

此时,腾格内心仍然电转不停,暗忖:“然而,然而这两人为何始终把全身裹在黑布里呢?依他们的身手,说他们是夏军中地位高贵的将领,他们却蒙着黑布,不露一丝肌肤,根本不是穿盔带甲的将帅;说他们是武技高超的江湖高手,他们却不顾江湖规矩,见人就杀。如此身手超强的敌人究竟是什么人呢?”

突然,方才心中猛然触及到的想法,更加清晰起来,而此时那两名黑衣武士中的其中一个已然突破数十名亲军及护卫参军的阻拦,向这方奔来。

腾格,急忙托起不会武功的一师都监冯蔚,运转体内真气向北方奔去:“大人,卑职想到一事……”

冯蔚被腾格抱着,气急败坏地连忙打断:“腾护卫,住口!快带本官向蒙将军方向求援,有事等逃得性命再说!”

已奔出二十余丈的腾格一听,差点停了下来,他以为自己听错了,疑惑地探问道:“大人,你说我们是在逃?”

冯蔚丝毫没有犹豫地道:“是啊。本官才到任不到三个月,怎知夏军如此厉害!只要逃得性命之后,才能再图后计!若咱们没了性命,谁还来指挥他们?”

冯蔚这次没有听错,心下已经了然。朝廷派这个文官来做地卫军二部一师的都监,看来还是不愿放权给这里真正的武将。这个冯蔚与次他所护卫的那个都监蒋文彬如出一辙,不懂军事还装模做样,贪生怕死却自觉理所当然。

忽然一股强猛的劲风从背后袭来,腾格斜跨半步,避了开去,正欲转过身躯,右侧又突然受到掌风侵袭。腾格的身形去势已老,再想移形变位已然不及。

在这躲无所躲之际,腾格突然放松全身,将冯蔚抱在左侧,同时伸出右掌,脸色异常肃然,迎向来袭之掌。

“嘭”,仅仅一声闷哼过后,腾格连退五步方稳住身形,而与他对掌的黑衣人只是微退半步。虽然黑衣人用的是双掌,腾格出的只是右掌,且受怀抱一人所累影响发挥,但黑衣人能够在快速奔行中,隔空于一丈远处出掌将他击退五步,可见黑衣人的武功比腾格至少高两个档次。

如此骇人的身手,让腾格既惊又骇。虽然,出身羌族的他,流着羌人不畏强敌,奋死拼杀的血液,但黑衣人恐怖的修为,仍是让他心生恐惧。黑衣人前几次闯营,他都未遇,这刻亲身体会,方知二人身手之高。

身躯一颤,内腑血气突然涌。腾格一惊,急忙运功压住血气,不使它涌出喉咙。若让身前的黑衣人发现他受了伤,自己的气势会顿时矮三分不说,对方当会全力向他攻击,不会再持托大之心。

腾格从黑衣武士的眼神及方才一掌的感受判断出,对方并未急于将他们杀掉,而是轻视他的武功,对方不屑的眼神即可说明。

黑衣武士眼中的赞许神色一闪之后,冷哼一声,随即发出一道沙哑难听的声音:“嘎嘎,腾格,你还记得在你族神佛前立的誓言吗?你看你是如何保卫自己的族人的?我大夏子民才是你们古羌人的嫡系后代,不是它大宋!”

腾格浑身一颤,三日来只知杀人不发一言的夏军神秘武士,竟于此时向他质问起来。对面武士的声音仿佛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听不出年龄程度。

“你……你是何人?你怎会认出我来?你到底是谁?”

“哈哈……呜……,腾格,年龄三十二,十五年前,拜在冷龙岭玉佛大师门下。五年前,改投王姓世家,任二级护院,三年前投军从戎,从从九品副卫直升至正七品副尉!”

见腾格色变,冯蔚以为二人定有关系,忙挣脱腾格手臂下来,战战兢兢地道:“好汉……将军既然……既然与腾格副尉相识,就请放过我们……下官一马,他日下官定当齐备车马,厚礼酬报!”

腾格还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突听冯蔚竟出乞命之言,顿时勃然大怒,又手指着冯蔚叫道:“你,你说什么?你知道玉佛是什么人?他是狼心狗肺的佛门败类,你知道我娘怎么死的?你知道吗?她老人家受了那老淫僧三天的折磨而死,死后还被丢在荒野为野狼啃得尸骨无存!我与玉佛老秃驴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你说我还能认识这个藏头露尾的大夏走狗吗?玉佛是大夏的国师,你知道吗?不报此仇,我腾格誓不为人!”

冯蔚立刻傻眼了,这样的关系还求什么命!黑衣武士听腾格称他是大夏的“走狗”,顿时羞怒成凶,哑声厉喝道:“好!你那两下对付一般人还可以,在老夫眼里却根本不眼!哼,竟敢辱骂国师与老夫,你算是活到头了!这就让你见识老夫的厉害!”

正在此时,一连数声惨叫传来,随后传来一声长啸,啸声震得人耳嗡嗡作响,气血浮动。腾格面色骤变,一片煞白。他明白另一个黑衣武士也闯过了围阻,向这方奔来。

“老二,磨蹭什么,快点!干掉了这个贪生怕死的一师都监,咱们就可以拿足五百两银子!哈哈!”

这人的声音与前一个一般无二,也是沙哑沉闷难听至极,估计也是压着嗓子变了嗓音。

腾格更觉骇然,这二人处处透着玄乎。全身裹得严实,故意变声,杀人还有银子奖赏,他们究竟是什么人?

前一个黑衣武士一整身形,整个人立时散发出逼人的气势。另一个黑衣人已抛开后面追兵十余丈,站在前一人身后。

气势迫人,腾格不敢稍动。冯蔚早已瘫伏在地,蜷作一团。身前黑衣人突然一动,伸起带着黑丝套的双手。

刚才一掌,腾格已受了轻伤。此刻只得硬着头皮死战,若能拖延到蒙寅到来,或许才能保得性命。他不敢逃跑,不要说他一动就要失去先机,就算可以逃开也躲不过两个黑衣高手地追击。

正在危在旦夕的时刻,正北方突然射来两道黑影。黑影几乎不分先后分向那两个黑衣武士射去。黑影细长,从远处射来!

“老二快躲,这是宋军的神臂弩箭!他***,这个杂种竟然赶来了!快撤!”

※※※

襄阳城位于金州西北、唐州东北、夔州西南、光州东南等四州交界,鄂北主要水道汉水横穿城区而过,许多小河道密布其周围,而从京都开封到大宋西南境以及吐蕃、大理,也必经此地,因而水陆交通极其重要。

在大宋境内有八大军事重地边境重镇除外,即襄阳、洛阳、金陵、长安、杭州、江陵荆州、开封。这些都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而襄阳不仅地理位置突出,物产也极其丰富。大宋最大的兵器制造厂就位于此地,因为大宋的一条产铁的矿脉即在这里。

本朝皇帝十分推崇道教,宋境随处可见道观,道山也为之甚多。而最出名的道山之一武当山就在襄阳西北两百里处。“归元古琴双璧辉,武当赤壁道古寻。”武当山、归元寺都是千百年来的道佛圣地,古琴台、赤壁则是盛名远播的幽幽古迹。大江南北的求道朝圣者,若要到这四处,襄阳又是他们的集中地。

更为可贵的是,汉江南接长江,而长江则是大宋最重要的水运通道。汉江本身就是罕见的水道,汉江长江连通,实是全宋境独一无二的水陆组合。

水运陆运的诱惑,历代都吸引了无数的势力在此立帮结派。然而外来的势力再强大,也要让着本地的帮派三分。因为好汉难惹地头蛇。

襄阳最大的帮派就是清水帮,十多年前该帮还是一个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小船帮,然而十年来,水传英坐该帮帮主后,大力招揽各路好手,这些好手已不局限于水中高手,很多武林高手也是它的招揽对象。随着帮众的增多,该帮的野心也似乎越来越大,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就把汉江的其他船帮通吃掉。

在清水帮称霸整个汉江之后,又把目光瞄向南面的长江。长江的西段数十年来被翔龙堡控制,清水帮不敢轻触虎须,就向长江东段侵进。这五年来,清水帮已把东段的传统大船帮铜陵帮紧逼到铜陵一带,铜陵以西的部分基本被清水帮所占据。

从新野城出发,经过两天一夜的赶路,李笑天、南宫品兄妹、柳怜卿主仆、伊刚、南宫明安、卫小影等八人来到了襄阳城。

襄阳城与三年前相比,没有多少变化。八年前,襄阳王赵升的义子赵密公然起兵反抗这位以贤达出名的襄王,造成襄阳百姓尸骨遍野,哀鸿百里。李笑天与至今难忘的女伴孟莹儿,就是在那次兵变中失散。当时赵密带领私兵与早就互相勾结的襄阳禁军一起包围襄王王府,襄王逃出王府后,赵密追寻不着,就在襄阳城大肆搜捕襄王旧交好。

李笑天的襄阳李家在城北,襄王府邸在城南,李笑天与孟莹儿在李家火焚血劫后,惊慌地向南逃遁。当他们逃到襄阳王府大街时,恰值赵密起兵反抗襄王。就这样,两个十来岁地孩子受了鱼池之灾,在大街被慌乱的人群冲散,从此二人失散,八年来李笑天一直没有孟莹儿的消息!

“哥哥,还有多远呀?咱们都走了五条街了,怎么还未到呢?是不是你记错了?”嘟囔了一路,南宫心菲仰着俏脸,问道。

“菲妹,咱们刚踏进此第,就被魔教跟了梢。为了减少麻烦,咱们只得抄小道进来。放心,襄阳城的街道虽多,小兄还能记得一点不差。别急,过了这条街,下一条街的街尾就是了!”

李笑天知道众人被他带的路走烦了,只好向南宫心菲软声细语,以使众人中“最不安分”的她安心。

“飞盗”卫小影已成为他们的好,以李笑天的为人,当卫小影说他盗取柳怜卿的钱袋只是为了揭穿柳怜卿女扮男装的身份后,他自然站出来第一个为卫小影说情。有李笑天带头,其余人很快也附和起来。

李笑天不知,柳怜卿本就未对卫小影的行为多么气愤。魔教中人,多喜欢直率之人,卫小影事后一五一十的交代清楚了,又见李笑天带头为卫小影说情,自然对卫小影不再追究。其实,以柳怜卿魔教圣女的身份,以她往昔刁蛮的性情,当不会如此轻易放过卫小影。然而她此来全是为了能与李笑天在一起,只要李笑天向她提出要求,她就怎么也刁蛮不起来。这一点不仅令她身边的丫鬟秀儿奇怪,就连她本人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卫小影哈哈一笑,瘦小的身子一纵,围着李笑天转了一圈,迷着眼道:“本盗看李兄弟一踏进襄阳城就仿佛蒙一层心事,不知李兄弟有何为难之处,若用得着本盗的地方,敬请出口。”

李笑天一怔,还没等他转过神来,众人已绕到下一条街,而出口正是街尾。

“啊,这怎么可能?三年半前还是原来的样子,现在竟然……竟然……”

众人见李笑天一脸惊异之色,大张着嘴巴,仿佛看到难以置信的一幕似的,瞪着眼睛盯着前方。

注①:北宋宝元元年103年,党项族主李元昊公开反宋,称帝自立,建大夏国,史称西夏。北宋为防御夏军,在主要防御方向的麟今陕西神木北、延今延安、庆今甘肃庆县、环今甘肃环县各州要地,修建近百个军事据点,并挖竣深宽各1。5丈之堑壕30余里,沿宋夏边境,形成一条壕堡防御地带。宝元三年至庆历二年1042年,李元昊三次大规模攻宋,均获胜利。后因某原因后文再详细交代,李元昊向宋请和。四年,宋夏签订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赐岁币宋夏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此后夏仍不断攻扰宋边,但均属边界冲突。不过,西夏国实质从1032年就已开始,国龄跨度为1032年—1227年。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苍穹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苍穹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