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报负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十二章:报负
次日,关平又送郝昭归家,两人都知道,在这乱世之中,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二人并辔而行,一直走到当时二人相遇的小山下,望着当时二人御敌相逢之地,一时间都是沉默不语,心中感慨当时之战的凶险。.26dd.Cn

良久,关平从怀中取出一信,递给郝昭说:“太仆赵岐,曾与我外公交好,昨夜外公修得荐书一封,郝兄若有意,可持此书拜见,希望能对郝兄有所帮助。”

郝昭连忙双手接过,说:“胡老大人之德,昭铭记于心,请定国代昭谢过胡老大人。”

关平点头道:“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郝兄,我就送到这里,还请郝兄一路保重。”

郝昭听完赞叹道:“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定国,说的好,来日再见。”说罢策马飞驰而去。

关平看着郝昭渐渐远去,直到消失不见,才方欲转身离开,忽见十数骑自西南方向弛来,看看方向,正是向自己这面,关平心中疑惑,不由驻马静待那数骑驰近。

那十数骑奔近关平,放慢了速度。关平见这些人身穿皮甲,腰悬单刀,手持长戈,都为大汉官兵装扮。其中一人似是头领的,年龄看起来和关平不差上下,看脸上文质彬彬,似一书生,但身披铁甲,手持长矛,浑身上下,干练利落。从外相上看,给人感觉此人必是文武双全之人。

这几人看见关平,停下马来,那少年头领催马向前,朝着关平抱了抱拳,说道:“这位小哥儿,请问前往胡家庄,是这条路么?”

关平才知道这些人是竟要往胡家庄的,便问道:“正是,请问你们往胡家庄何事?”

那少年说:“多谢小哥儿了。胡家庄主与某家祖父为至交好友,某离家之时,祖父特意交待,路过此地,要某前去探视。”

关平听了施礼道:“在下关平,胡庄主正是在下外祖,先在此多谢兄台。在下在前面带路,请兄台随在下前行。”

少年喜道:“如此甚好。在下郭淮,多谢小哥儿了。”

关平听见他自报郭淮,不由多看了两眼,“穿越”而来的记忆中此人可谓大才,以后前途远大,身前身后,一门高官。郭淮见关平看向自己,报之以微笑,关平也轻轻颌首,二人并辔向胡家庄驰去。

来到胡家,胡华见关平送郝昭出门,却又带数人归家,再看郭淮与关平年龄相若,人材气质不凡,心道我这外孙倒是能交朋友。

关平对郭淮说:“这便是我家外公。”

郭淮听到,纳身拜倒,口称:“晚辈郭淮拜见。”

胡华忙扶起,问起才知道乃前大司农郭全的嫡孙郭淮郭伯济。当时郭全与时任议郎的胡华交好,因此这次郭淮举孝廉,被任命为平原府丞,要去上任,路过此地,特来拜见。

关平听了,心中一动,不由问道:“你被任命为平原府丞?”

郭淮见关平脸现惊愕,心中不解,却听胡华笑道:“这真是巧了。平儿父亲现在平原相刘备手下任职,我先前打算让平儿去平原找他父亲,却又担心他一人上路不安全。改日伯济前去平原上任之时,正好同去,路上也有个照应。”

关平却没有想到事情变成这样,一直以来,他对父亲的感情,又敬又恨,想到母亲的惨死,再想到那句:互杀妻子,断已退路。关平虽然有时的时候想当面质问父亲为何如此狠心,却又知道若是关羽知道自己欲杀张飞为母亲报仇,必定阻拦。

这时听到外公说要让自己同郭淮一起去见父亲,心中着急,接口道:“外公,我想再等些日子再去见父亲。”

胡华听了,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转头与郭淮说话,问了些郭全的近况,然后对郭淮说:“伯济远道而来,先休息一下,老夫晚上设宴为伯济接风洗尘。”郭淮连忙拜谢。

等郭淮离去,胡华对关平说:“平儿,你父子十多年未曾相见,如今你已长大成长,又武艺有成,知道父亲消息,正要千里寻父,父子相聚,寻求建功立业,方为人子之道,才是男儿本色。”

关平听了,说:“可是,外公,我……”。

“可是因为蔡家姑娘之事?”胡华一挥手,止住关平的话,说,“这自古以来,男女婚嫁,当由父母之命,我虽是你外公,但你父亲尚在,我也不能擅专,你还是要问过你父亲,经过你父亲的同意的。”

关平不愿离开胡家,却也有一点蔡琰的原因,想若蔡琰有来消息,自己却离开,在这乱世之中,真的会结果如何,谁也无法预料。对于关羽的意见,关平却从没考虑过,纵是他反对,关平也绝不会听从。此时“父亲”这两个字,在关平心中,只能是埋在最深处了。只是现在关平听外公如此说自己,倒一时也不好反驳。

胡华见关平低头不语,以为关平担心与蔡琰的事情关羽会有意见,就安慰关平说:“平儿切勿担心,你去之时,我会给你父亲写上一封信,你和蔡家姑娘的事,你父亲必定不会为难你的。”

关平见外公言以至此,也就不再多想,只得打算:母仇是一定要报的,虽然现在还非那仇人对手,但若有机会接近他,借机杀之,虽非英雄行径,但为报母仇,即使不择手段,亦不为过。想到这里,关平点头说:“是,外公,平儿听您的,去平原。”

胡华见关平点头同意,喜道:“这才对了,人生在世,当以孝为先。生为男儿大丈夫,以忠孝节义来扬名当世,绝不可沉迷女色之中,惹人耻笑。更何况,若蔡家有消息传来,我会派人把消息送到平原的,你且放心去就是了。”

关平无奈,只得点头说:“有劳外公费心。”

第二日,郭淮就动身前往平原,关平只得收拾了行李,随同郭淮往平原进发。一路上郭淮见关平提枪背刀,腰悬弓箭,气宇轩昂,又乃是胡华外甥,与自己年龄相若,虽不知道关平的武艺文才,却也没有轻视关平,诚意接纳。

关平走在路上,满怀心事,想着面对父亲时该如何应对,又如何为母亲报仇。郭淮见关平路上默默无语,只以为关平乃是第一次离家,心中不舍,就寻些话头,安慰关平。

“定国,你这表字的含义,可是平定之意?”郭淮问道。

“正是。”关平不知郭淮何意,随口应道。

“那定国的抱负是什么?”郭淮问道。

“抱负?”关平听到郭淮问话,忽然间感觉很迷茫,他是真的没有想过自己的抱负。小的时候,关平想长大了,要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大英雄。可是,十多年前那一夜,醒来的关平心中,只有两个字:“报仇!”

关平从来没有想过报完仇自己要去做什么,也许,在他的潜意识当中,对自己报仇成功的可能性,想得很低吧,毕竟那个仇人,是当世唯一和父亲并称万人敌的人物。

更何况,报仇,就是杀了自己父亲的结义兄弟,纵是报仇成功了,父亲,他会容得下自己么?难道要与父亲为敌才好?关平正心中两难,眼前闪过了蔡琰美丽的面宠和那如水般的柔情。

“报仇!”关平转过头来,对郭淮说。心中接着想到:再就是让自己心爱的人,过上幸福的日子。

“报仇?”郭淮闻言一惊。没想到自已这随口一问,却问出这句话来。

关平见郭淮不解,想到自己跟随郭淮到平原,若是刺杀张飞成功,也许会连累这个对自己不错的人,便解释说:“杀母之仇,不共戴天,关某母仇未报,其它的未曾想过。”想到让郭淮知道这些,以便到时了解自己处境,能够脱去干系,不被自己牵连。

当汉一朝,乃是以孝治国,万事以孝为先,孔子也曾说过,父仇不共戴天。因此郭淮听关平这样说,赞叹道:“定国真孝子也。”

关平转移话题道:“伯济有何打算?”

“郭淮看来,男儿在世,当效张骞、傅介子立功外族,扬名后世。”郭淮听到关平问话,慨然道。

“我知道那张骞出使西域,立不世之功,却不知傅介子……”。关平听到郭淮的话,不知傅介子旧事,张口问道。

“傅介子虽无张骞有名,但他以百人入虏廷,取番王首及如拾芥。是何其的智勇双全。”郭淮见关平不知,便对关平说道,“孝武皇帝之时,为击溃匈奴,傅介子就曾为汉使出使西域各国。昭帝始元年间,四夷宾服,可是当时西域的龟兹、楼兰等国,在大汉和匈奴之间首鼠两端,摇摆不定,甚至杀害我大汉的使者,为匈奴刺探大汉军情。当时为了杀一儆百,安定西域,傅介子受命出使西域,安定各国。傅介子只带了百名随从,就远至楼兰,诱杀了当时的楼兰国王,重立楼兰新君,平定了楼兰,西域各国无不惊措,纷纷遣子到长安为质,向汉臣服,大扬了我大汉天威。”

说到这里,郭淮道:“纵观我大汉,开国四百余年,自孝武皇帝以来,我汉人即使只有数人,在西域也识胡虏一国为草芥一般。想当年定远候班超更是以三十六人即能平定西域,安定西域五十多个国家,是何等的令人神往。”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三国丹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三国丹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