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书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鬼怪故事,也被称为“齐谐”故事或者“夷坚”故事。“齐谐”和“夷坚”分别语出《庄子·:逍遥游》和《列子·:汤问》。可以说中国很早就有了写鬼怪之人。
战国时代的鬼怪书主要有:

《归藏》

《黄帝说》(4o篇)

《汲家琐语》

《穆天子传》

《山海经》(郭璞注)

《禹本纪》

《伊尹说》(27篇)

……

两汉时期的鬼怪书主要有:

《汉武洞冥记》(郭宪著。四卷六十则)

《汉武故事》(班固著。存一卷)

《汉武内传》(班固著。存一卷)

《括地志》

《列仙传》

《神仙记》

《神异经》(东方朔著,一卷)

《十洲记》(东方朔著,一卷)

《蜀王本纪》

《徐偃王志》

《玄黄经》

《虞初周说》(943篇)

《异闻记》

……

六朝时期的鬼怪书日益增多,主要有:

《博物志》(张华著,4oo卷)

《集灵记》(颜之推著)

《旌异记》(侯白著)

《列异传》(魏文帝著,3卷)

《灵鬼志》(荀氏著)

《灵异记》

《冥祥记》(王琰著,1o卷)

《齐谐记》(东阳无疑著,7卷)

《神仙传》

《神异记》(王浮著)

《拾遗记》(王嘉著,1o卷)

《述异记》(祖冲之著,2卷)

《搜神后记》(陶潜著,1o卷)

《搜神记》(干宝著,2o卷)

《续齐谐记》(吴均著,1卷)

《宣验记》(刘义庆著)

《研神记》

《异林》(6氏著)

《异苑》(刘敬叔著,存1o卷)

《幽明录》(刘义庆著,3o卷)

《冤魂志》

《甄异传》(戴祚著)

《志怪》(祖台之著)

……

唐代的鬼怪小说得以展,主要有:

《博异志》

《补江总白猿传》(1卷)

《传奇》(裴铏著)

《独异志》

《古镜记》(王度著)

《河东记》

《集异记》

《秦梦记》(沈亚之著)

《湘中怨》(沈亚之著)

《续玄怪录》(李复言著,1o卷)

《宣室志》

《玄怪录》(牛僧孺著,1o卷)

《异梦录》(沈亚之著)

《游仙窟》(张文成著,1卷)

《酉阳杂俎》(段成式著,2o卷)

《酉阳杂俎续集》(段成式著,1o卷)

《枕中记》(沈既济著,1篇)

《周泰行记》(韦瓘著)

……

宋代的鬼怪故事主要有:

《太平广记》(344种,含鬼4o卷)

《稽神录》(徐铉著,6卷15o事)

《江淮异人录》(吴淑著,3卷)

《乘异记》(张君房著)

《括异志》(张师正著)

《洛中纪异》(秦再思著)

《幕府燕闲录》(毕仲询著)

《睽车志》(郭彖著,5卷)

《夷坚志》(洪迈著,42o卷)

《唐太宗入冥记》

金元时期的鬼怪作品有:

《潮海新闻夷坚续志》

《诚斋杂记》

《续夷坚志》

《子不语》

……

明代神魔小说等作品盛行,主要有:

《汴京勼异记》

《封神传》(许仲琳著,1oo回)

《后西游记》(6卷4o回)

《剪灯新语》

《剪灯余话》

《三宝太监西洋记》(罗懋登著,1oo回)

《涉异志》

《四游记》(吴元泰《上洞八仙东游记传》、余象斗《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杨志和《西游记传》)

《松窗梦话》

《西游补》(董说著,16回)

《西游记》(吴承恩著,1oo回)

《续西游记》

《庚巳编》

《语林》

……

清代鬼怪小说则主要有:

《池上草堂笔记》(梁恭辰著,24卷)

《遁窟谰言》(王韬著,12卷)

《耳食录》(乐均著,12卷,《二录》8卷)

《耳邮》(俞樾著,4卷)

《后聊斋志》(王韬著)

《蕉轩摭录》

《客窗偶笔》(金捧阊著,4卷)

《聊斋志异》(蒲松龄著,8卷431篇)

《里乘》(许奉恩著,1o卷)

《**内外琐言》(黍食余裔孙,2o卷)

《觅灯因话》

《平妖记》

《三异笔谈》(许元仲著,4卷)

《淞滨琐话》(王韬著,12卷)

《淞隐漫录》(王韬著,12卷)

《挑灯新录》

《闻见异辞》(许秋垞著,2卷)

《昔柳摭谈》(冯起凤著,8卷)

《洗愁集》(邹弢著,8卷)

《谐铎》(沈起凤著,1o卷)

《新齐谐》(袁枚著,24卷,续1o卷)

《夜谭随录》(和邦额著,12卷)

《夜雨秋灯录》(宣鼎著,16卷)

《翼驹稗编》(汤用中著,8卷)

《蟫史》(屠绅著)

《印雪轩随笔》(俞鸿渐著,4卷)

《萤窗异草》(浩歌子著,3编12卷)

《影谈》(管世灏著,4卷)

《右合仙馆笔记》(俞樾著,16卷)

《阅微草堂笔记五种》(纪昀著,《滦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4卷、《槐西杂志》4卷、《姑妄听之》4卷、《滦阳续录》6卷)

&1t;:&1t;:聊斋>:>:

综而观之,鬼书汗牛充栋、不可胜数。这除了有一定的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及上层建筑诸因素的相互影响之外,相当重要的原因恐怕是鬼怪有其独特的诱惑力和鉴赏价值。

其一,鬼怪满足了人的求新好奇的心理。人的心理本能是好奇心强,这是人类展和社会展的需要。而鬼书则恰好能起到满足人的好奇心的作用。鬼书一般采用纪异、志怪、梦幻、想象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故事比较生动、曲折,富有感染力。以鬼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符合了文艺创作求新求异的展规律,也就相互得以促进。

其二,鬼怪便于寄托归属作者的情思。在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下,大兴文字狱。人们很难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于是人们采用非人间的形式隐晦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实际上也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抗争手段。因此上在繁多的鬼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谴责贪官污吏的、讥讽人情冷暖的、嘲笑世风淡薄的等等。

其三,鬼怪作品是人和社会的一面镜子。作者把人和社会的本质对象化在鬼怪之中,使人们在这些作品中能够观照自身,也观照到人间社会。瓮山逸士在给《斩鬼传》作的序中,就直白地写道:“若夫人而鬼矣,未鬼而为鬼,则不尽心人道,日趋鬼途,已非人类,焉得与安分化人之真鬼比?是必斩绝此等。”

可见,归属因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而得到作者的青睐,一些有见识的作者也充分运用这些价值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对于中华的鬼文化来讲,其内容包罗万象,鬼的起源、社会属性、鬼只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此外还涉及到大量其他的内容,诸如:鬼的分门别类、鬼的奇形怪貌、鬼的品行才情、鬼的居处所在、鬼的体制官阶等等;在此我们就不做更多的阐述了,毕竟我们应该反对迷信、崇尚科学,介绍前述的这些内容也是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鬼怪的本质,并合理地有所取舍地阅读鬼书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灵妻秘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灵妻秘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