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造反不能轻赦 上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事实上,若所犯之罪属于十恶不赦,则不在赦免之例。//\
在朱棣看来,造反属于广义的十恶不赦。但明太祖大约是因为自身经历与其他开国皇帝不同的缘故吧,他特别同情农民,因此农民起义的首领若是接受招安通常都会从轻处理。据说,明太祖在逝世之前交待朱允炆的最后一句话便是“善待子民”;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在煤山自缢时留下的也是类似的话。事实上,整个明朝,对待愿意投降的农民起义军有很多都是从轻发落的。
导致朱高炽挨批的那道奏折恰恰与农民起义军有关。
靖难之役虽说只是内战,但对平民的日常生活同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那伙农民起义军的前身只是一股普通的遭受天灾的流民,由于当时朝廷的重心在皇位争夺战上,因此在赈灾方面反应迟钝。朝廷赈灾迟一天,灾民的肚子就得相应地多饿一天——当流民之中已经有人饿死后,他们便攻占了官府的粮仓。当时知县试图镇压流民的暴乱,谁知道却引火烧身,导致连县衙也被暴民占领。
到了这种地步,朝廷自然是派兵前去镇压。
按时间顺序叙述便是:
建文朝派遣军队前往该县;
流民闻风而逃,躲入了山区;
因为朝廷当时的重心在于皇位争夺战的缘故,待流民退入山区并且等了一段时间却没任何消息后,建文皇帝又将封山的军队调往了与北军作战的前线;
建文朝崩溃,燕王登上皇位;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股流民又从山区走了出来;
当地知县急报;
朱棣派军队前去剿匪;
这伙农民起义军再次闻风而逃躲入山区,并且派人与领军将领联络,表达了投降的意图;
因为不敢擅自答应农民起义军提出的投降条件,领军将领便写了奏折请示。
应该说朱高炽处理这道奏折时思路也算正确。看到这道奏折后,朱高炽想了太祖皇帝对这类事一贯的处理方式;又想了父皇从前虽然严厉,但自从登基后却变得温和了许多;还想了今年是父皇登基的第一年,若是接受农民起义军的投降可以消除戾气,增加一些祥和气象……综合这些情况,朱高炽草拟了如下处理意见:
“若贼首诚意投降,则赦其无罪。凡投诚并确系为生活所迫的平民百姓,赏盐一斛、酒一坛,粮菜茶肉若干。”
当天晚上,朱高炽被召进了御书房。
朱高炽忐忑不安地进入御书房时,皇上正在宵夜。见太子来了,朱棣三两口将鱼头豆腐汤喝光,然后开始说正事。
“召你来,是为了关于那份山贼请求招安的奏折。”朱棣接过黄俨递过来的水漱了漱口,漫不经心地说道:“你的处理意见太过妇人之仁。”
朱高炽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朱棣,发现他的脸色很平静,于是壮着胆子说道:“儿臣以为,那伙贼人老弱妇孺加起来也不过五百……再者,儿臣想着今年是父皇登基的第一年,若是接受那伙贼人的投降可以消除戾气,增加一些太平熙和盛世景观的气象。”
朱棣沉思片刻,说道:“你能够从消除戾气,增加祥和气象的角度考虑倒也不错。不过,若贼人未曾攻击县衙,赦其无罪倒也无妨。然而贼人曾经攻占县衙,其性质已经属于造反。这种造反贼人的首领,理当遇赦不赦。”
朱棣平静的态度大大鼓舞了朱高炽的信心。
“父皇,贼首王水平自辩说,攻击粮仓以及县衙都是流民自发所为,他只是事后被众人推举成为首领的。按大明律,造反首领应处以剐刑且株连九族,若不减免王水平所犯罪行,他又怎么肯投降呢?朝廷的大军多花点时间固然能够将之围剿干净,但所费钱粮却是不菲,何不给他留条生路?”
朱棣对朝廷轻易赦免造反的首领非常反感。崇祯年间,张献忠、李自成之流多次投降(张献忠反复次数较多,李自成也至少投降过一次),若当时朝廷不赦免已陷入绝境的贼首,那么张献忠后来就不可能屠杀那么多平民,而李自成也不会最终逼死崇祯。
对于具体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朱棣的看法是这样的:少了任何一个人,地球会照样转动;但少了某些人,历史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比如说,若刘邦很早就死了,将来会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吗?或许分封制度不如中央集权制度更适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对于这种观点,朱棣持怀疑态度),但即便有其他人挑战项羽(说不定没了刘邦,项羽根本遇不到挑战者),而且还能成功战胜项羽(在楚汉相争的初期项羽占据绝对优势,刘邦数次落荒而逃时都与死神擦肩而过,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多少也有些运气的成分),但新成立的王朝还会确定国名为“汉”吗?新王朝的各项制度也一定与汉朝一模一样吗?
所以说,朱棣认为如果在张献忠和李自成陷入绝境时就干掉他们,中国的最后一个汉人政权说不定能够缓过那口气。当然,由于为当时的小冰川气候导致中国北方大面积减产,农民在即将被饿死的威胁下还是会选择造反,少了张献忠、李自成或许会出现赵献忠、钱自成。但问题是并非每个造反者都拥有那么大的野心——忘了最初的陕西起义领袖到底是十八家还是三十六家,反正这些人当中除了张献忠和李自成外,其余诸人有没有相应的能力倒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相应的野心,因此对朝廷不具有根本性的威胁。
另外,朱棣如此反感轻赦农民起义军也与他的政治观点有关系。
朱棣小时候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里,黄巢是英雄、李自成是英雄、洪秀全是英雄……似乎凡是出身不高并且造反的都是英雄。
然而长大后朱棣却吃惊地发现:那些家伙别说没资格称之为英雄,是否能够将他们称之为人都不好说!
黄巢不说了,朱棣不知道黄巢的部队是否创下了吃人最多的世界纪录——这样一个人居然能够获得正面评价,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李自成呢?别说他在客观上帮助愚昧落后的满清政权入主中原,致使中华文明险些沉入深渊,即便假设李自成最终成功当上了皇帝,老百姓又能过上好日子吗?看看他手下大多数重要将领都是些什么货色吧!
至于说洪秀全……造反尚未成功便大兴土木建造皇宫,其他诸王也是怎么奢侈便怎么建造各自的王府;高层个个都拥有数不清的女人满足他们的*,却不允许百姓过正常的夫妻生活,若有违反便处死;百姓的收获全部缴入圣库,连吃饱穿暖都无法保证,可高层却成天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如果说当时满清政权散发着腐朽的臭味,那么太平天国的上层权力机构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恶臭!!!
除非脑袋被门夹过,否则朱棣绝不可能赦免这样的人。
当然,也不是说绝对不能赦免任何反贼首领。
以崇祯年间的反贼为例。如果在张献忠、李自成陷入绝境时彻底将之彻底剿灭固然是好,但郑芝龙应该怎么处理呢?朝廷确实有机会在张献忠、李自成发展壮大之前将之剿灭,但当时的朝廷对郑芝龙这样的海盗却没办法用武力彻底解决。固然,朱棣准备大力开展殖**动,也就是说大明帝国将会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但朱棣同时也知道,直到二十一世纪海盗也不曾绝迹,可以想象,想要在十五世纪彻底消灭海盗是多少困难的一件事——将来若是遇到大股难以剿灭的海盗,朱棣没准也会考虑剿抚并用,而不是单纯地只依靠武力。
事实上,历史上的永乐皇帝对于大股海盗采取的是剿抚并用的策略。
以“抚”为例:
永乐三年(1405年)正月,也就是郑和首使西洋同一年的前几个月,明廷又遣“行人谭胜受、千户杨信等往旧港招抚逃民梁道明等”。梁道明,广东南海人,初贩爪哇,后挈家移居旧港数年。三佛齐为爪哇攻破,易名旧港,国中混乱,梁道明乘机起事据地,被众人推为首领,闽、广流移数千人相从。在谭胜受等人之前,指挥孙铉出巡海南,曾遇其子与二奴,孙铉将其挟持归朝。到此时,谭胜受因与梁道明同乡,带了梁的家奴赍敕招谕。道明受感化而入朝,获赐甚厚,其众改由施进卿代领。这次招谕梁道明,明廷煞费苦心,既有以同乡之谊的谭胜受为使,又以梁道明之子为质,迫其就范。而厚赐归者,正以激励来者。明廷招谕流人归国之愿于此可见一斑。
以“剿”为例:
明朝陈祖义祖籍广东潮州,明洪武年间,全家逃到南洋入海为盗。盘踞马六甲十几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海盗集团头目之一,成员最鼎盛时期超过万人。战船近百艘。活动在日本、台湾、南海、印度洋等地。劫掠超过万艘以上的过往船只,攻陷过五十多座沿海城镇,南洋一些国家甚至向其纳贡。明太祖曾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他。后来,他逃到了三佛齐(今属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国王死后,他召集了一批海盗,自立为王,陈祖义成为了渤林邦国的国王。明永乐五年,他诈降郑和,郑和识破他阴谋,施巧计发动突然袭击,当场杀死海贼5000多人,并将陈祖义活捉。永乐五年(1407)九月郑和回国,并把陈祖义押回朝庭,朱棣下令当着各国使者的面杀掉了陈祖义,并斩首示众,警示他人。
对于梁道明和陈祖义这类人,朱棣同样打算采用剿抚并用的策略——而且还是先抚再剿。
之前,朱棣颁布的《移民奖励办法》规定:自行移民关外、海外者,其移民首领依据所拥有的基本采邑领之多寡,将获得朝廷所册封的有邑贵族爵位。根据这个规定,宋代、元代以及明朝洪武年间因各种各样原因移民海外的汉人,将有资格成为大明帝国的有邑贵族——梁道明、陈祖义等人同样有这个资格。
朱棣提前了三年多时间,遣“行人谭胜受、千户杨信等往旧港招抚逃民梁道明等”。所谓的“抚”,并非是允许对方投降并率众回国,而是将其册封成有邑贵族。使其人成为大明帝国开拓海外的爪牙,使其所占之地成为大明帝国的海外殖民地。而所谓的“等”,也不仅仅是指旧港的梁道明等人,而是生活在海外的所有略有名气的华人首领。
相信海外华人不会拒绝这种好事。
另外,陈祖义之流接受册封后如果继续海盗生涯,只要别抢到华人头上,随便他们怎么烧杀抢掠都行。否则,朱棣将派出陈祖义宿命中的敌人郑和去维护秩序。
……
既然对海盗是可以抚的,那么为什么对内陆的贼寇就不能宽恕呢?难道是因为剿灭海盗较难,剿灭农民起义军相对容易些,而人性中欺软怕硬的本能导致自己形成了思维定势?
想到这里,朱棣不由产生了一丝动摇。可惜的是,这丝动摇在脑海里却仅仅只是一闪而逝,随后朱棣便立即推翻了刚才的想法:欺软怕硬确实不好听,但如果不欺软怕硬,难道去欺硬怕软?!
朱棣拍拍自己的脑袋暗自想道:刚才脑子里难道进了水?
ps:有个疑问需要求教大能。
已知五口之家保证温饱需二十八贯,移民花费主要是路上的食宿、到移民屯后的种子粮和基本口粮(官府移民还提供耕牛,但暂不考虑这类费用)。因为初期移民之中很多都是光棍,而且由于授田按户计算,原先家中成年男性超过一人者,必然会选择分家以便获得更多的免费土地。因此,移民的户均人口应该远远低于五人,暂且将之定为户均三人吧。这样算起来,从山西到辽东,五口温饱之家一年的生活费供三个人移民,应该够了吧?
最新全本:、、、、、、、、、、
在朱棣看来,造反属于广义的十恶不赦。但明太祖大约是因为自身经历与其他开国皇帝不同的缘故吧,他特别同情农民,因此农民起义的首领若是接受招安通常都会从轻处理。据说,明太祖在逝世之前交待朱允炆的最后一句话便是“善待子民”;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在煤山自缢时留下的也是类似的话。事实上,整个明朝,对待愿意投降的农民起义军有很多都是从轻发落的。
导致朱高炽挨批的那道奏折恰恰与农民起义军有关。
靖难之役虽说只是内战,但对平民的日常生活同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那伙农民起义军的前身只是一股普通的遭受天灾的流民,由于当时朝廷的重心在皇位争夺战上,因此在赈灾方面反应迟钝。朝廷赈灾迟一天,灾民的肚子就得相应地多饿一天——当流民之中已经有人饿死后,他们便攻占了官府的粮仓。当时知县试图镇压流民的暴乱,谁知道却引火烧身,导致连县衙也被暴民占领。
到了这种地步,朝廷自然是派兵前去镇压。
按时间顺序叙述便是:
建文朝派遣军队前往该县;
流民闻风而逃,躲入了山区;
因为朝廷当时的重心在于皇位争夺战的缘故,待流民退入山区并且等了一段时间却没任何消息后,建文皇帝又将封山的军队调往了与北军作战的前线;
建文朝崩溃,燕王登上皇位;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股流民又从山区走了出来;
当地知县急报;
朱棣派军队前去剿匪;
这伙农民起义军再次闻风而逃躲入山区,并且派人与领军将领联络,表达了投降的意图;
因为不敢擅自答应农民起义军提出的投降条件,领军将领便写了奏折请示。
应该说朱高炽处理这道奏折时思路也算正确。看到这道奏折后,朱高炽想了太祖皇帝对这类事一贯的处理方式;又想了父皇从前虽然严厉,但自从登基后却变得温和了许多;还想了今年是父皇登基的第一年,若是接受农民起义军的投降可以消除戾气,增加一些祥和气象……综合这些情况,朱高炽草拟了如下处理意见:
“若贼首诚意投降,则赦其无罪。凡投诚并确系为生活所迫的平民百姓,赏盐一斛、酒一坛,粮菜茶肉若干。”
当天晚上,朱高炽被召进了御书房。
朱高炽忐忑不安地进入御书房时,皇上正在宵夜。见太子来了,朱棣三两口将鱼头豆腐汤喝光,然后开始说正事。
“召你来,是为了关于那份山贼请求招安的奏折。”朱棣接过黄俨递过来的水漱了漱口,漫不经心地说道:“你的处理意见太过妇人之仁。”
朱高炽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朱棣,发现他的脸色很平静,于是壮着胆子说道:“儿臣以为,那伙贼人老弱妇孺加起来也不过五百……再者,儿臣想着今年是父皇登基的第一年,若是接受那伙贼人的投降可以消除戾气,增加一些太平熙和盛世景观的气象。”
朱棣沉思片刻,说道:“你能够从消除戾气,增加祥和气象的角度考虑倒也不错。不过,若贼人未曾攻击县衙,赦其无罪倒也无妨。然而贼人曾经攻占县衙,其性质已经属于造反。这种造反贼人的首领,理当遇赦不赦。”
朱棣平静的态度大大鼓舞了朱高炽的信心。
“父皇,贼首王水平自辩说,攻击粮仓以及县衙都是流民自发所为,他只是事后被众人推举成为首领的。按大明律,造反首领应处以剐刑且株连九族,若不减免王水平所犯罪行,他又怎么肯投降呢?朝廷的大军多花点时间固然能够将之围剿干净,但所费钱粮却是不菲,何不给他留条生路?”
朱棣对朝廷轻易赦免造反的首领非常反感。崇祯年间,张献忠、李自成之流多次投降(张献忠反复次数较多,李自成也至少投降过一次),若当时朝廷不赦免已陷入绝境的贼首,那么张献忠后来就不可能屠杀那么多平民,而李自成也不会最终逼死崇祯。
对于具体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朱棣的看法是这样的:少了任何一个人,地球会照样转动;但少了某些人,历史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比如说,若刘邦很早就死了,将来会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吗?或许分封制度不如中央集权制度更适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对于这种观点,朱棣持怀疑态度),但即便有其他人挑战项羽(说不定没了刘邦,项羽根本遇不到挑战者),而且还能成功战胜项羽(在楚汉相争的初期项羽占据绝对优势,刘邦数次落荒而逃时都与死神擦肩而过,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多少也有些运气的成分),但新成立的王朝还会确定国名为“汉”吗?新王朝的各项制度也一定与汉朝一模一样吗?
所以说,朱棣认为如果在张献忠和李自成陷入绝境时就干掉他们,中国的最后一个汉人政权说不定能够缓过那口气。当然,由于为当时的小冰川气候导致中国北方大面积减产,农民在即将被饿死的威胁下还是会选择造反,少了张献忠、李自成或许会出现赵献忠、钱自成。但问题是并非每个造反者都拥有那么大的野心——忘了最初的陕西起义领袖到底是十八家还是三十六家,反正这些人当中除了张献忠和李自成外,其余诸人有没有相应的能力倒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相应的野心,因此对朝廷不具有根本性的威胁。
另外,朱棣如此反感轻赦农民起义军也与他的政治观点有关系。
朱棣小时候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里,黄巢是英雄、李自成是英雄、洪秀全是英雄……似乎凡是出身不高并且造反的都是英雄。
然而长大后朱棣却吃惊地发现:那些家伙别说没资格称之为英雄,是否能够将他们称之为人都不好说!
黄巢不说了,朱棣不知道黄巢的部队是否创下了吃人最多的世界纪录——这样一个人居然能够获得正面评价,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李自成呢?别说他在客观上帮助愚昧落后的满清政权入主中原,致使中华文明险些沉入深渊,即便假设李自成最终成功当上了皇帝,老百姓又能过上好日子吗?看看他手下大多数重要将领都是些什么货色吧!
至于说洪秀全……造反尚未成功便大兴土木建造皇宫,其他诸王也是怎么奢侈便怎么建造各自的王府;高层个个都拥有数不清的女人满足他们的*,却不允许百姓过正常的夫妻生活,若有违反便处死;百姓的收获全部缴入圣库,连吃饱穿暖都无法保证,可高层却成天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如果说当时满清政权散发着腐朽的臭味,那么太平天国的上层权力机构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恶臭!!!
除非脑袋被门夹过,否则朱棣绝不可能赦免这样的人。
当然,也不是说绝对不能赦免任何反贼首领。
以崇祯年间的反贼为例。如果在张献忠、李自成陷入绝境时彻底将之彻底剿灭固然是好,但郑芝龙应该怎么处理呢?朝廷确实有机会在张献忠、李自成发展壮大之前将之剿灭,但当时的朝廷对郑芝龙这样的海盗却没办法用武力彻底解决。固然,朱棣准备大力开展殖**动,也就是说大明帝国将会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但朱棣同时也知道,直到二十一世纪海盗也不曾绝迹,可以想象,想要在十五世纪彻底消灭海盗是多少困难的一件事——将来若是遇到大股难以剿灭的海盗,朱棣没准也会考虑剿抚并用,而不是单纯地只依靠武力。
事实上,历史上的永乐皇帝对于大股海盗采取的是剿抚并用的策略。
以“抚”为例:
永乐三年(1405年)正月,也就是郑和首使西洋同一年的前几个月,明廷又遣“行人谭胜受、千户杨信等往旧港招抚逃民梁道明等”。梁道明,广东南海人,初贩爪哇,后挈家移居旧港数年。三佛齐为爪哇攻破,易名旧港,国中混乱,梁道明乘机起事据地,被众人推为首领,闽、广流移数千人相从。在谭胜受等人之前,指挥孙铉出巡海南,曾遇其子与二奴,孙铉将其挟持归朝。到此时,谭胜受因与梁道明同乡,带了梁的家奴赍敕招谕。道明受感化而入朝,获赐甚厚,其众改由施进卿代领。这次招谕梁道明,明廷煞费苦心,既有以同乡之谊的谭胜受为使,又以梁道明之子为质,迫其就范。而厚赐归者,正以激励来者。明廷招谕流人归国之愿于此可见一斑。
以“剿”为例:
明朝陈祖义祖籍广东潮州,明洪武年间,全家逃到南洋入海为盗。盘踞马六甲十几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海盗集团头目之一,成员最鼎盛时期超过万人。战船近百艘。活动在日本、台湾、南海、印度洋等地。劫掠超过万艘以上的过往船只,攻陷过五十多座沿海城镇,南洋一些国家甚至向其纳贡。明太祖曾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他。后来,他逃到了三佛齐(今属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国王死后,他召集了一批海盗,自立为王,陈祖义成为了渤林邦国的国王。明永乐五年,他诈降郑和,郑和识破他阴谋,施巧计发动突然袭击,当场杀死海贼5000多人,并将陈祖义活捉。永乐五年(1407)九月郑和回国,并把陈祖义押回朝庭,朱棣下令当着各国使者的面杀掉了陈祖义,并斩首示众,警示他人。
对于梁道明和陈祖义这类人,朱棣同样打算采用剿抚并用的策略——而且还是先抚再剿。
之前,朱棣颁布的《移民奖励办法》规定:自行移民关外、海外者,其移民首领依据所拥有的基本采邑领之多寡,将获得朝廷所册封的有邑贵族爵位。根据这个规定,宋代、元代以及明朝洪武年间因各种各样原因移民海外的汉人,将有资格成为大明帝国的有邑贵族——梁道明、陈祖义等人同样有这个资格。
朱棣提前了三年多时间,遣“行人谭胜受、千户杨信等往旧港招抚逃民梁道明等”。所谓的“抚”,并非是允许对方投降并率众回国,而是将其册封成有邑贵族。使其人成为大明帝国开拓海外的爪牙,使其所占之地成为大明帝国的海外殖民地。而所谓的“等”,也不仅仅是指旧港的梁道明等人,而是生活在海外的所有略有名气的华人首领。
相信海外华人不会拒绝这种好事。
另外,陈祖义之流接受册封后如果继续海盗生涯,只要别抢到华人头上,随便他们怎么烧杀抢掠都行。否则,朱棣将派出陈祖义宿命中的敌人郑和去维护秩序。
……
既然对海盗是可以抚的,那么为什么对内陆的贼寇就不能宽恕呢?难道是因为剿灭海盗较难,剿灭农民起义军相对容易些,而人性中欺软怕硬的本能导致自己形成了思维定势?
想到这里,朱棣不由产生了一丝动摇。可惜的是,这丝动摇在脑海里却仅仅只是一闪而逝,随后朱棣便立即推翻了刚才的想法:欺软怕硬确实不好听,但如果不欺软怕硬,难道去欺硬怕软?!
朱棣拍拍自己的脑袋暗自想道:刚才脑子里难道进了水?
ps:有个疑问需要求教大能。
已知五口之家保证温饱需二十八贯,移民花费主要是路上的食宿、到移民屯后的种子粮和基本口粮(官府移民还提供耕牛,但暂不考虑这类费用)。因为初期移民之中很多都是光棍,而且由于授田按户计算,原先家中成年男性超过一人者,必然会选择分家以便获得更多的免费土地。因此,移民的户均人口应该远远低于五人,暂且将之定为户均三人吧。这样算起来,从山西到辽东,五口温饱之家一年的生活费供三个人移民,应该够了吧?
最新全本:、、、、、、、、、、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