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紧张部署
河北大战是必败之局。”宇文虚中艰难开口,“小了,汴京更加混乱,汴京对地方的控制也更弱,地方上的形势随即更加紧张,有可能爆连番叛乱。这对大宋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如果不及时挽救,国祚恐怕败亡在即,所以……”宇文虚中下了很大决心,终于说出了他的想法,“我认为,虎烈军应该南下了,一味求稳可能会丧失最好的机会。”
童贯和宇文虚中观点一致,但董小丑和黄涉等人仔细权衡利弊后,还是坚持虎烈府的既定策略,在他们看来,虎烈府现在连西北都还没有控制住,仓促南下控制汴京根本就是一厢情愿的事,风险太大。
两种计策各有利弊,众人争论激烈。李虎一直保持沉默,认真聆听各方的意见。此刻时间紧迫,已经来不及召集长安的折彦直和大同的罗青汉共同商议了,必须在五月初拿出最终决策。
深夜,郓王赵楷赶到大元帅府,也参加了讨论。他当然倾向于尽快控制汴京,登基称帝。现在形势变化太快,稍一失误,可能全盘皆输。
虎烈府原定计策的实施前提基本上不存在了。老皇帝内禅,太子赵恒已经做了皇帝,郓王在皇统之争中失败;金军撤退的时间把握得非常好,虎烈军丧失了进入河北的最佳时机;小皇帝无力抵御金军的入侵,割地赔款,导致局面极度被动;汴京主战、主和两派的激烈斗争又导致河北大战有败无胜;大宋毁盟,拒绝割让三镇,河北大战一旦失败,金军势必再度攻打汴京……这一系列事实表明,虎烈军坚持实施既定的南下策略显然不行了,必须立刻调整策略。
策略的调整要依据形势的展而定,但李虎和虎烈府地一帮中枢官员对大宋了解不深,所以这个关键时刻,童贯、宇文虚中等人的建议非常重要。
=
大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五月。
=
五月初一,李虎决定修改南下策略,马上控制汴京,拥戴郓王登基称帝。
事实上。以虎烈府目前地财政来说。无法支撑三十万虎烈军地需要。如果几个月后。金军再度动攻击。虎烈府地财政状况可能更恶劣。虎烈军即使想进入河北作战。也需要汴京给予足够地钱粮支援。但显然。这是不现实地。汴京不会也没有能力给虎烈军强有力地援助。河北大战肯定要败。虎烈军主力又无法进入河北作战。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金军攻打汴京了。所以。虎烈军必须马上南下控制汴京。继而得到东南、荆湖一带地钱粮支援。这样虎烈军才能集结几十万大军和金军决战。收复河北幽燕。
决策拿出来了。接着就是制定具体地实施方案。
这个方案地重点就是西北地安全。西北是虎烈军和西北军地大后方。不能有丝毫地闪失。
虎烈军和西北军主力都要赶到京畿。这样留下来镇戍陕西和代北地军队就多了。而代北是宋金大战地一个主战场。能否守住代北直接关系到宋金大战地胜负。所以代北至少要留十万大军。太原要留几万大军以为策应。如果大同丢了。还要靠这些军队全力阻击金军。这样算下来。镇戍陕西边境地军队就非常少了。
西北军一部分由种师道、姚古带到河北战场了。剩下这一部分满打满算也只有十几万人。而这十几万人至少要调遣十万人马进入汴京。西北人无论如何都要防备李虎。十万大军可以有效钳制虎烈军。以防不测。
如此一来。陕西只有几万人马了。几万人马戍守数千里地边境。显然捉襟见肘。或者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无济如事。为此。李虎和童贯等人商议后。不得不把去年攻打西夏所占据地土地还给党项人。以此来换取和平。赢得时间。
和西夏人结盟议和,同时把戍守陕西边境的西北军主力火调到长安。折彦直、杨可世已经到了长安,童师闵和刘光世也带着胜捷军到了长安,折可求和王带着河东军到了河中府。三支军队加在一起,大约有十二万人。
虎烈府放弃前套和云内,把这些地方还给西夏,这样就能把铁鹰的军队调回大同。契丹大王府也一同迁到大同。罗青汉、侯概率十万大军守大同。
虎烈府南迁太原,同时从大同抽调五万大军南下,会同主力赶赴汴京。铁鹰和折可存留戍太原。
李虎统率虎烈军主力南下,这支军队地总兵力大约在十七万人左右。
=
当日,李虎命令卢俊
兰率虎烈第七军急东进,赶赴河北战场,救援岳飞援队伍的力量太薄弱了,但五月初一,河北各路宋军已经展开攻击,金军马上就要分兵阻击,岳飞有突围地机会。此时李虎的目标是汴京,河北战场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李虎命令罗思南、罗青汉,马上把虎烈府迁到太原,同时调五万大军南下。
李虎急书铁鹰,放弃前套和云内,率军撤回大同。虎烈军既然南下了,再想保全代北根本不可能,只能固守大同。大同守不住,还有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寨。
只要能把金军挡在雁门关,李虎就能足够地时间控制全局。
李虎书告长安折彦直,河中折可求,虎烈府已经做出南下汴京的决策,西北军没有选择了,依计行事吧。
从李虎下达命令,到长安、大同完成部署,这个时间至少需要一个月,所以李虎命令毛军、耶律马哥和高宝龙指挥各自的军队,慢慢向河中府集结,只待一切就绪,则即刻渡河攻击西京洛阳,直杀汴京。
=
五月初二,李虎约见李察哥,答应了李察哥的条件。
这对李察哥来说,是个惊天之喜,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李虎不但把前套、平夏路和河南南部州县全部还给了西夏,还把天德军、云内和武胜州也给了西夏,这太不可思议了,李虎要干什么?他在代北辛辛苦苦经营了数年,两次攻打西夏,两次击败女真人的攻击,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局面,却突然宣称,要放弃代北。到底是什么原因迫使李虎放弃代北?
“你能告诉我原因吗?”李察哥太激动了,他难以想象有这样的好事,他勉强稳定情绪,强作镇定地问道,“你如果不告诉我原因,我恐怕不敢进驻天德军和云内。”
“你如果不拿,那就便宜了女真人。”李虎笑道,“女真人拿到了云内和天德军,恐怕也不会放过前套。以你现在的实力,你抵挡不了金军。”
“你要南下了?”李察哥看到李虎不说,主动问道,“你是不是要乘机攻占汴京?”
李虎摇摇头,“事情比你想象的复杂,但我也没必要隐瞒你,我的确要南下了,我希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遵守盟约,不要互相攻击。”
“多长时间?三年?五年?或者在我们有生之年,一直保持兄弟关系?”
李虎稍加沉吟,慢慢说道:“这次南下,我要控制汴京,如果失败了,我还要回来。我回来后,还要在代北扎根。”李虎抬头看看他,“有些地方,我可以还给你,但有些的地方,你只能暂时给我代管。我赢了,我也看不上那几块地方,送给你也无所谓,但我输了,你就得还给我。”
李察哥目露惊色。他估猜到李虎要对汴京下手。金军都能杀到汴京城下,虎烈军想来也不会太差,但大宋弟底子厚啊,虽然现在内忧外患焦头烂额,看上去摇摇欲坠,但这是一个庞然大物,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女真人和李虎的实力,未必可以掀翻它,搞得不好反而被这头庞然大物吃掉了。不过,李虎这个人一向兵行险着,他既然有放弃代北的决心,那想必要倾尽全力打汴京。
这些对西夏来说都是个好消息,西夏人终于赢得了喘息时间,只要西夏人活过来,继续保持三足鼎立之势还是可以的嘛。
李虎给出了丰厚的条件,甚至答应归还一部分西夏人口,李察哥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双方会谈非常成功,第二天就进入了细节商谈。
=
五月上,大同的罗思南接到李虎的书信后,马上开始南迁虎烈府。虎烈府经过数年的展,已经十分庞大,机构众多,迁移需要时间,一个月远远不够。
折彦直接到书信后,担心过早南下会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但李虎的决心已经下了,和西夏也已经结盟了,虎烈府也正在南迁,来不及阻止了,何况郓王非常支持。王这些年辛辛苦苦为什么?还不就是为了一个皇位嘛,南下汴京正是他急切盼望的事。李虎动太原兵变的时候,他以为一切都完了,谁知仅仅过了两个月,李虎迫于形势,不得不尽快南下。早知如此,不如早在二月就南下,那时的机会比现在更好。
折彦直一边从陕西边境火调兵,一边全力囤积粮草,准备进攻汴京。
童贯和宇文虚中观点一致,但董小丑和黄涉等人仔细权衡利弊后,还是坚持虎烈府的既定策略,在他们看来,虎烈府现在连西北都还没有控制住,仓促南下控制汴京根本就是一厢情愿的事,风险太大。
两种计策各有利弊,众人争论激烈。李虎一直保持沉默,认真聆听各方的意见。此刻时间紧迫,已经来不及召集长安的折彦直和大同的罗青汉共同商议了,必须在五月初拿出最终决策。
深夜,郓王赵楷赶到大元帅府,也参加了讨论。他当然倾向于尽快控制汴京,登基称帝。现在形势变化太快,稍一失误,可能全盘皆输。
虎烈府原定计策的实施前提基本上不存在了。老皇帝内禅,太子赵恒已经做了皇帝,郓王在皇统之争中失败;金军撤退的时间把握得非常好,虎烈军丧失了进入河北的最佳时机;小皇帝无力抵御金军的入侵,割地赔款,导致局面极度被动;汴京主战、主和两派的激烈斗争又导致河北大战有败无胜;大宋毁盟,拒绝割让三镇,河北大战一旦失败,金军势必再度攻打汴京……这一系列事实表明,虎烈军坚持实施既定的南下策略显然不行了,必须立刻调整策略。
策略的调整要依据形势的展而定,但李虎和虎烈府地一帮中枢官员对大宋了解不深,所以这个关键时刻,童贯、宇文虚中等人的建议非常重要。
=
大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五月。
=
五月初一,李虎决定修改南下策略,马上控制汴京,拥戴郓王登基称帝。
事实上。以虎烈府目前地财政来说。无法支撑三十万虎烈军地需要。如果几个月后。金军再度动攻击。虎烈府地财政状况可能更恶劣。虎烈军即使想进入河北作战。也需要汴京给予足够地钱粮支援。但显然。这是不现实地。汴京不会也没有能力给虎烈军强有力地援助。河北大战肯定要败。虎烈军主力又无法进入河北作战。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金军攻打汴京了。所以。虎烈军必须马上南下控制汴京。继而得到东南、荆湖一带地钱粮支援。这样虎烈军才能集结几十万大军和金军决战。收复河北幽燕。
决策拿出来了。接着就是制定具体地实施方案。
这个方案地重点就是西北地安全。西北是虎烈军和西北军地大后方。不能有丝毫地闪失。
虎烈军和西北军主力都要赶到京畿。这样留下来镇戍陕西和代北地军队就多了。而代北是宋金大战地一个主战场。能否守住代北直接关系到宋金大战地胜负。所以代北至少要留十万大军。太原要留几万大军以为策应。如果大同丢了。还要靠这些军队全力阻击金军。这样算下来。镇戍陕西边境地军队就非常少了。
西北军一部分由种师道、姚古带到河北战场了。剩下这一部分满打满算也只有十几万人。而这十几万人至少要调遣十万人马进入汴京。西北人无论如何都要防备李虎。十万大军可以有效钳制虎烈军。以防不测。
如此一来。陕西只有几万人马了。几万人马戍守数千里地边境。显然捉襟见肘。或者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无济如事。为此。李虎和童贯等人商议后。不得不把去年攻打西夏所占据地土地还给党项人。以此来换取和平。赢得时间。
和西夏人结盟议和,同时把戍守陕西边境的西北军主力火调到长安。折彦直、杨可世已经到了长安,童师闵和刘光世也带着胜捷军到了长安,折可求和王带着河东军到了河中府。三支军队加在一起,大约有十二万人。
虎烈府放弃前套和云内,把这些地方还给西夏,这样就能把铁鹰的军队调回大同。契丹大王府也一同迁到大同。罗青汉、侯概率十万大军守大同。
虎烈府南迁太原,同时从大同抽调五万大军南下,会同主力赶赴汴京。铁鹰和折可存留戍太原。
李虎统率虎烈军主力南下,这支军队地总兵力大约在十七万人左右。
=
当日,李虎命令卢俊
兰率虎烈第七军急东进,赶赴河北战场,救援岳飞援队伍的力量太薄弱了,但五月初一,河北各路宋军已经展开攻击,金军马上就要分兵阻击,岳飞有突围地机会。此时李虎的目标是汴京,河北战场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李虎命令罗思南、罗青汉,马上把虎烈府迁到太原,同时调五万大军南下。
李虎急书铁鹰,放弃前套和云内,率军撤回大同。虎烈军既然南下了,再想保全代北根本不可能,只能固守大同。大同守不住,还有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寨。
只要能把金军挡在雁门关,李虎就能足够地时间控制全局。
李虎书告长安折彦直,河中折可求,虎烈府已经做出南下汴京的决策,西北军没有选择了,依计行事吧。
从李虎下达命令,到长安、大同完成部署,这个时间至少需要一个月,所以李虎命令毛军、耶律马哥和高宝龙指挥各自的军队,慢慢向河中府集结,只待一切就绪,则即刻渡河攻击西京洛阳,直杀汴京。
=
五月初二,李虎约见李察哥,答应了李察哥的条件。
这对李察哥来说,是个惊天之喜,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李虎不但把前套、平夏路和河南南部州县全部还给了西夏,还把天德军、云内和武胜州也给了西夏,这太不可思议了,李虎要干什么?他在代北辛辛苦苦经营了数年,两次攻打西夏,两次击败女真人的攻击,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局面,却突然宣称,要放弃代北。到底是什么原因迫使李虎放弃代北?
“你能告诉我原因吗?”李察哥太激动了,他难以想象有这样的好事,他勉强稳定情绪,强作镇定地问道,“你如果不告诉我原因,我恐怕不敢进驻天德军和云内。”
“你如果不拿,那就便宜了女真人。”李虎笑道,“女真人拿到了云内和天德军,恐怕也不会放过前套。以你现在的实力,你抵挡不了金军。”
“你要南下了?”李察哥看到李虎不说,主动问道,“你是不是要乘机攻占汴京?”
李虎摇摇头,“事情比你想象的复杂,但我也没必要隐瞒你,我的确要南下了,我希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遵守盟约,不要互相攻击。”
“多长时间?三年?五年?或者在我们有生之年,一直保持兄弟关系?”
李虎稍加沉吟,慢慢说道:“这次南下,我要控制汴京,如果失败了,我还要回来。我回来后,还要在代北扎根。”李虎抬头看看他,“有些地方,我可以还给你,但有些的地方,你只能暂时给我代管。我赢了,我也看不上那几块地方,送给你也无所谓,但我输了,你就得还给我。”
李察哥目露惊色。他估猜到李虎要对汴京下手。金军都能杀到汴京城下,虎烈军想来也不会太差,但大宋弟底子厚啊,虽然现在内忧外患焦头烂额,看上去摇摇欲坠,但这是一个庞然大物,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女真人和李虎的实力,未必可以掀翻它,搞得不好反而被这头庞然大物吃掉了。不过,李虎这个人一向兵行险着,他既然有放弃代北的决心,那想必要倾尽全力打汴京。
这些对西夏来说都是个好消息,西夏人终于赢得了喘息时间,只要西夏人活过来,继续保持三足鼎立之势还是可以的嘛。
李虎给出了丰厚的条件,甚至答应归还一部分西夏人口,李察哥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双方会谈非常成功,第二天就进入了细节商谈。
=
五月上,大同的罗思南接到李虎的书信后,马上开始南迁虎烈府。虎烈府经过数年的展,已经十分庞大,机构众多,迁移需要时间,一个月远远不够。
折彦直接到书信后,担心过早南下会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但李虎的决心已经下了,和西夏也已经结盟了,虎烈府也正在南迁,来不及阻止了,何况郓王非常支持。王这些年辛辛苦苦为什么?还不就是为了一个皇位嘛,南下汴京正是他急切盼望的事。李虎动太原兵变的时候,他以为一切都完了,谁知仅仅过了两个月,李虎迫于形势,不得不尽快南下。早知如此,不如早在二月就南下,那时的机会比现在更好。
折彦直一边从陕西边境火调兵,一边全力囤积粮草,准备进攻汴京。
言情推荐阅读:
大宋帝国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大宋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