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集结
虎带了多少军队攻打西夏?
兵力的多寡是进行决战的关键条件,但在这一点上西夏人至今没有准确的消息。//潜伏在大同的密探无法渗透进虎烈府,所以传回来的消息价值不大,而右厢各军虽然与虎烈军数次交战,但也只有一个大概数字,他们估计虎烈军大约有十万到十五万,扣除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实际兵力大约为七八万人,然而,随着虎烈军攻占顺化渡和红林渡,打通了黄河东岸的通道,这个数字至少要翻一番。
“虎烈军的总兵力大约有二十多万,李虎至少要留十万大军戍守大同,所以西进攻击的军队肯定有十几万。”李仁忠综合各方面的消息,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另外,还有耶律马哥的契丹军,这支军队有多少人我们不太清楚,但据仁多东光估猜,至少有五六万。”
“这么说,李虎带着二十万大军西进攻击?”李察哥对此表示怀疑,“虎烈府有这样强大的实力?代北的财赋可以支撑这么多军队?”
“李虎是大宋的藩镇,李虎的军队是大宋的军队,即使李虎和汴京有矛盾,但汴京为了利用李虎的武力维持北疆的稳定,会给予李虎足够的援助,比如给他提供军资。”梁乞申非常坚定地认为这是大宋动的西征,“西征既能给予我们以重创,又能削弱李虎的实力,汴京何乐而不为?”
“但从金国传来的消息看,大宋积极结盟,要联手女真人攻杀李虎。”李察哥把大宋国内的危机说了一下,接连不断的天灾、叛乱让汴京焦头烂额,自顾不暇,这时候大宋最担心的就是李虎背信弃义,乘机南下寇掠,所以大宋没有动西征的条件。
“我认为李虎已经知道了汴京正在结盟女真攻杀代北地事,他为了摆脱危机,于是动了西征。”
李察哥详细分析了北方局势,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李虎攻击西夏的最终目的可能是诱使金军南下入侵大宋。
=
皇帝李乾顺和一帮中枢大臣们都知道金国目前地两难处境。如果北伐大漠。金国目前地实力明显不够。而且形势对其不利。因为李虎盘驻代北始终是个威胁。金国必须先把他击败。金国愿意和夏国结盟攻击李虎。原因就在如此。但击败李虎之后呢?代北是谁地?金国当然要占据代北。这样才能确保在北伐大漠地时候自己后方地安全。可惜地是。大宋绝不会任由金军占据代北。汴京诛杀李虎地目地是控制代北。所以宋金必然要翻脸。
既然迟早都要翻脸。再加上黄龙府本身地危机。金国随即有了南下攻占燕云。寇掠大宋地想法。
夏国使者到黄龙府签订盟约地时候。金国皇帝就在盟约中明确约定。双方联手共抗大宋。当双方任何一国遭到大宋地攻击或者攻击大宋地时候。另外一国必须遵守约定。出兵相助。从这个盟约中就能看出来。金国已经有了南下地打算。
“我们地使者应该到了黄龙府。估计再有几个月就能返回。那时候就知道女真人是不是攻打大宋了。”
李察哥继续往下说。“如果金军决心占据燕云。这次是他们最好地机会。因为李虎地主力都在贺兰山一带。金军可以以西帐兵力牵制大同。以东帐主力攻打幽燕。幽燕失去大同地支援。河北宋军忙于平叛短期内有无力北上。山前七州丢失地可能性非常大。幽燕丢失。金军马不停蹄。随即就会南下河北。大宋为了阻御金军。会调集主力迎战。”
“到了那时候。李虎就要乘火打劫了。”李察哥笑道。“大宋急不可耐地诛杀李虎。事实上犯了一个致命地错误。”
=
李乾顺和中枢大臣们至此听懂了李察哥对局势地看法。
李察哥认为大宋没有动西征,这是李虎自救之策,由此推测,李虎这次攻击的目的不是兴庆府,而是再度打击夏国,因此他带来的军队数量不会太多,更不敢和夏军决战。夏军只要集结主力摆出决战态势,步步进逼,李虎必然后撤。
李察哥一番话,彻底否定了皇帝和中枢对形势的判断和由此制定的策略,这让皇帝李乾顺极其不快,梁乞申和李仁忠等人更是马上反驳。
李察哥地观点很多都是来自于他的推测,没有事实依据,由推测而做出判断显然站不住脚,这让人觉得他别有居心,为了能调集更多主力进行决战,他似乎有意在欺骗皇帝和中枢。
梁乞申地反驳则非常有说服力。最简单的一个事实是,大宋自建国以来,先是立志收复燕云,澶渊之盟不过是宋辽为了喘口气而已,但接下来西北出事了,党项人自立,由此大宋陷入
战。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大宋竭尽全力攻打党就是八十多年。现在契丹人败亡了,大宋乘机收复了燕云,那么大宋接下来要干什么?还用得着猜吗?大宋为了避免再次陷入两线作战地窘境,当然要乘着金国还没有统一北方的时候,全力收复西陲。
至于金国地南下构想,因为其自身实力的原因,因为与一统北方策略的相悖,女真人付诸实施的可能性很小。至于大宋要结盟金国诛杀李虎的事,估计是大宋为了确保北疆稳定而想出的计策。大宋国内不稳,假能让女真人攻打李虎,让两虎相争,那大宋的目的就达到了。
女真人勇敢而富有智慧,李虎更是狡诈之徒,大宋这种小伎俩根本不算什么,他们不会上当,所以大宋就要改变策略,把李虎拖进西北战场,这样即使女真人边,但因为李虎和西夏互相牵制,大宋人就可以集中所有力量阻御金军了。
=
一番争论之后,皇帝还是坚持中枢对形势的判断,认为大宋肯定要出兵,而大宋出兵的时机估计就是夏军和虎烈军决战之刻。
“陛下,我们兵力有限,国库更是空竭,不管大宋是不是出兵,对于我们来说,扭转形势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击败李虎。”李察哥强忍愤怒,极力劝说。
“如果我们败了呢?我们兵力有限,国库空竭,战败了就再也翻身的机会了。”
李乾顺很坚决,他觉得自己把李察哥召回来是一个错误。李察哥根本不考虑国祚安危,这种形势下他依旧认为大宋没有攻击西夏的可能,这太荒谬了,由此可见李察哥的目的就是想控制军队,继而控制军权,这个人不能再相信了。
李乾顺采纳了决战之策,但他请李察哥返南线,全力防御宋军。
李察哥无奈,只好重返横山前线。离开前,他把自己所拟定的决战之策交给了李仁忠,希望李仁忠能有所借鉴。李仁忠是文臣,在进入中枢之前他在尚书省,对兵事并不熟悉,但他很自负,认为自己文武双全,此次正是大展身手的机会,所以他草草看了一遍,随即丢到了一边。
李乾顺很快下旨,任命李仁忠为大军统帅,仁多保国为副帅,率军迎战李虎。
李仁忠拟制决战之策。
此刻虎烈军前部已经逼近怀州一线,所以他决定把战场放在黄河东岸的月牙湖附近。月牙湖紧靠黄河,向东是草原戈壁,接着就是坏水沙漠(毛乌素沙漠)。这是一个极其开阔平坦的地带,无险可守,但如果两军决战,却是一个最好的战场。
李仁忠请求调遣十万擒生军、五万贺兰山军,五万灵州军做为决战兵力。李乾顺同意了,并要求宰相梁乞申竭尽全力给予配合。
调用二十万大军已经是兴庆府的极限了。目前东北路的右厢军戍守克夷门。三万卫戍军戍守京都。李察哥统率的左厢军防御宋军。西北路还有三个监军司,虽然隶属于右厢军,但他们要防御吐蕃和西州回鹘,不能调用。本来李察哥的意思是把左厢军的主力也拉到决战战场,这样夏军的总兵力至少可以达到二十五万左右,但没人同意,谁也不敢冒险。
七月底,擒生军和贺兰山诸军从五个渡口开始渡河,并迅在月牙湖一带集结。灵州军则急北上,与主力会合。
=
八月初一,红崖渡。
李虎接到了耶律马哥的急报,闻知夏军在月牙湖集结,做出决战态势,马上急告耶律马哥,停止前进,和夏军保持距离,不要接触。
“党项人要决战了。”董小丑望着地图,思索良久,转头问柴云,“我们还有多少军队没有渡河?”
“虎烈第二军和怨军第四、第六将还在对岸。”柴云说道。
“娄博贝那边可有什么消息?”董小丑追问道。
“斥候回禀说,阿拉善的夏军撤退了,目前没有现夏军有攻击娄博贝的迹象。”
董小丑稍加沉吟,抬头望向正在帅帐内来回踱步的李虎,“总帅,是不是叫虎烈第二军暂缓渡河,观察一下娄博贝方向的动静。”
“你担心夏军攻占娄博贝,威胁我们的侧翼?”李虎停下了脚步。
“我们必须考虑到党项人可能分兵,继而迫使我们在克夷门西北方向部署军队,这样我们部分兵力就被牵制住了。”董小丑说道,“射粮军毕竟不是正规军,一旦佯攻之计被党项人识破,那后果就严重了。”
兵力的多寡是进行决战的关键条件,但在这一点上西夏人至今没有准确的消息。//潜伏在大同的密探无法渗透进虎烈府,所以传回来的消息价值不大,而右厢各军虽然与虎烈军数次交战,但也只有一个大概数字,他们估计虎烈军大约有十万到十五万,扣除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实际兵力大约为七八万人,然而,随着虎烈军攻占顺化渡和红林渡,打通了黄河东岸的通道,这个数字至少要翻一番。
“虎烈军的总兵力大约有二十多万,李虎至少要留十万大军戍守大同,所以西进攻击的军队肯定有十几万。”李仁忠综合各方面的消息,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另外,还有耶律马哥的契丹军,这支军队有多少人我们不太清楚,但据仁多东光估猜,至少有五六万。”
“这么说,李虎带着二十万大军西进攻击?”李察哥对此表示怀疑,“虎烈府有这样强大的实力?代北的财赋可以支撑这么多军队?”
“李虎是大宋的藩镇,李虎的军队是大宋的军队,即使李虎和汴京有矛盾,但汴京为了利用李虎的武力维持北疆的稳定,会给予李虎足够的援助,比如给他提供军资。”梁乞申非常坚定地认为这是大宋动的西征,“西征既能给予我们以重创,又能削弱李虎的实力,汴京何乐而不为?”
“但从金国传来的消息看,大宋积极结盟,要联手女真人攻杀李虎。”李察哥把大宋国内的危机说了一下,接连不断的天灾、叛乱让汴京焦头烂额,自顾不暇,这时候大宋最担心的就是李虎背信弃义,乘机南下寇掠,所以大宋没有动西征的条件。
“我认为李虎已经知道了汴京正在结盟女真攻杀代北地事,他为了摆脱危机,于是动了西征。”
李察哥详细分析了北方局势,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李虎攻击西夏的最终目的可能是诱使金军南下入侵大宋。
=
皇帝李乾顺和一帮中枢大臣们都知道金国目前地两难处境。如果北伐大漠。金国目前地实力明显不够。而且形势对其不利。因为李虎盘驻代北始终是个威胁。金国必须先把他击败。金国愿意和夏国结盟攻击李虎。原因就在如此。但击败李虎之后呢?代北是谁地?金国当然要占据代北。这样才能确保在北伐大漠地时候自己后方地安全。可惜地是。大宋绝不会任由金军占据代北。汴京诛杀李虎地目地是控制代北。所以宋金必然要翻脸。
既然迟早都要翻脸。再加上黄龙府本身地危机。金国随即有了南下攻占燕云。寇掠大宋地想法。
夏国使者到黄龙府签订盟约地时候。金国皇帝就在盟约中明确约定。双方联手共抗大宋。当双方任何一国遭到大宋地攻击或者攻击大宋地时候。另外一国必须遵守约定。出兵相助。从这个盟约中就能看出来。金国已经有了南下地打算。
“我们地使者应该到了黄龙府。估计再有几个月就能返回。那时候就知道女真人是不是攻打大宋了。”
李察哥继续往下说。“如果金军决心占据燕云。这次是他们最好地机会。因为李虎地主力都在贺兰山一带。金军可以以西帐兵力牵制大同。以东帐主力攻打幽燕。幽燕失去大同地支援。河北宋军忙于平叛短期内有无力北上。山前七州丢失地可能性非常大。幽燕丢失。金军马不停蹄。随即就会南下河北。大宋为了阻御金军。会调集主力迎战。”
“到了那时候。李虎就要乘火打劫了。”李察哥笑道。“大宋急不可耐地诛杀李虎。事实上犯了一个致命地错误。”
=
李乾顺和中枢大臣们至此听懂了李察哥对局势地看法。
李察哥认为大宋没有动西征,这是李虎自救之策,由此推测,李虎这次攻击的目的不是兴庆府,而是再度打击夏国,因此他带来的军队数量不会太多,更不敢和夏军决战。夏军只要集结主力摆出决战态势,步步进逼,李虎必然后撤。
李察哥一番话,彻底否定了皇帝和中枢对形势的判断和由此制定的策略,这让皇帝李乾顺极其不快,梁乞申和李仁忠等人更是马上反驳。
李察哥地观点很多都是来自于他的推测,没有事实依据,由推测而做出判断显然站不住脚,这让人觉得他别有居心,为了能调集更多主力进行决战,他似乎有意在欺骗皇帝和中枢。
梁乞申地反驳则非常有说服力。最简单的一个事实是,大宋自建国以来,先是立志收复燕云,澶渊之盟不过是宋辽为了喘口气而已,但接下来西北出事了,党项人自立,由此大宋陷入
战。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大宋竭尽全力攻打党就是八十多年。现在契丹人败亡了,大宋乘机收复了燕云,那么大宋接下来要干什么?还用得着猜吗?大宋为了避免再次陷入两线作战地窘境,当然要乘着金国还没有统一北方的时候,全力收复西陲。
至于金国地南下构想,因为其自身实力的原因,因为与一统北方策略的相悖,女真人付诸实施的可能性很小。至于大宋要结盟金国诛杀李虎的事,估计是大宋为了确保北疆稳定而想出的计策。大宋国内不稳,假能让女真人攻打李虎,让两虎相争,那大宋的目的就达到了。
女真人勇敢而富有智慧,李虎更是狡诈之徒,大宋这种小伎俩根本不算什么,他们不会上当,所以大宋就要改变策略,把李虎拖进西北战场,这样即使女真人边,但因为李虎和西夏互相牵制,大宋人就可以集中所有力量阻御金军了。
=
一番争论之后,皇帝还是坚持中枢对形势的判断,认为大宋肯定要出兵,而大宋出兵的时机估计就是夏军和虎烈军决战之刻。
“陛下,我们兵力有限,国库更是空竭,不管大宋是不是出兵,对于我们来说,扭转形势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击败李虎。”李察哥强忍愤怒,极力劝说。
“如果我们败了呢?我们兵力有限,国库空竭,战败了就再也翻身的机会了。”
李乾顺很坚决,他觉得自己把李察哥召回来是一个错误。李察哥根本不考虑国祚安危,这种形势下他依旧认为大宋没有攻击西夏的可能,这太荒谬了,由此可见李察哥的目的就是想控制军队,继而控制军权,这个人不能再相信了。
李乾顺采纳了决战之策,但他请李察哥返南线,全力防御宋军。
李察哥无奈,只好重返横山前线。离开前,他把自己所拟定的决战之策交给了李仁忠,希望李仁忠能有所借鉴。李仁忠是文臣,在进入中枢之前他在尚书省,对兵事并不熟悉,但他很自负,认为自己文武双全,此次正是大展身手的机会,所以他草草看了一遍,随即丢到了一边。
李乾顺很快下旨,任命李仁忠为大军统帅,仁多保国为副帅,率军迎战李虎。
李仁忠拟制决战之策。
此刻虎烈军前部已经逼近怀州一线,所以他决定把战场放在黄河东岸的月牙湖附近。月牙湖紧靠黄河,向东是草原戈壁,接着就是坏水沙漠(毛乌素沙漠)。这是一个极其开阔平坦的地带,无险可守,但如果两军决战,却是一个最好的战场。
李仁忠请求调遣十万擒生军、五万贺兰山军,五万灵州军做为决战兵力。李乾顺同意了,并要求宰相梁乞申竭尽全力给予配合。
调用二十万大军已经是兴庆府的极限了。目前东北路的右厢军戍守克夷门。三万卫戍军戍守京都。李察哥统率的左厢军防御宋军。西北路还有三个监军司,虽然隶属于右厢军,但他们要防御吐蕃和西州回鹘,不能调用。本来李察哥的意思是把左厢军的主力也拉到决战战场,这样夏军的总兵力至少可以达到二十五万左右,但没人同意,谁也不敢冒险。
七月底,擒生军和贺兰山诸军从五个渡口开始渡河,并迅在月牙湖一带集结。灵州军则急北上,与主力会合。
=
八月初一,红崖渡。
李虎接到了耶律马哥的急报,闻知夏军在月牙湖集结,做出决战态势,马上急告耶律马哥,停止前进,和夏军保持距离,不要接触。
“党项人要决战了。”董小丑望着地图,思索良久,转头问柴云,“我们还有多少军队没有渡河?”
“虎烈第二军和怨军第四、第六将还在对岸。”柴云说道。
“娄博贝那边可有什么消息?”董小丑追问道。
“斥候回禀说,阿拉善的夏军撤退了,目前没有现夏军有攻击娄博贝的迹象。”
董小丑稍加沉吟,抬头望向正在帅帐内来回踱步的李虎,“总帅,是不是叫虎烈第二军暂缓渡河,观察一下娄博贝方向的动静。”
“你担心夏军攻占娄博贝,威胁我们的侧翼?”李虎停下了脚步。
“我们必须考虑到党项人可能分兵,继而迫使我们在克夷门西北方向部署军队,这样我们部分兵力就被牵制住了。”董小丑说道,“射粮军毕竟不是正规军,一旦佯攻之计被党项人识破,那后果就严重了。”
言情推荐阅读:
大宋帝国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大宋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