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亲征
新年过后,李贵妃发现自己又有了身孕。她发现自己运气很好,宫里的妃嫔越来越多,她就算为贵妃,也依然很难得到皇帝的临幸,可不多的几次奉召侍寝,却让她幸运的再次怀上龙种。
虽是朝鲜来的妃子,毕竟是贵妃之尊,加之她生的长子又是皇次子,子以母贵,她在宫里的地位比较超然。论出身,是朝鲜国王嫡出公主,论封号,是四妃之首的贵妃,位仅次于陆皇后,而且她还生下皇次子。
李贵妃之父朝鲜国王李珖不久前入京拜见大汉皇帝陛下,听说女儿又怀上了龙种,也不由的为女儿感到高兴。李珖此来,带来了许多朝鲜土产进贡,也顺便给女儿带来了许多家乡的物品。
李珖五十多岁了,本不想飘洋过海的跑一趟中土。但皇帝有召,他不得不来。不过当他踏上大汉的土地后,感叹万分,直叹不虚此行。
原本他以为,朝鲜这两年已经发展很快,十分繁华了。但与大汉一比,实在是相差太远。一路过来,他简直是看的目不暇接。
泱泱天-朝上国,果然名不虚传。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是四通八通的水陆交通,无数的城池,一座座的村庄,纵横的阡陌,到处都是商市集镇,哪怕是一个小渡口边,也能有一片集镇。集镇上商品种类齐全,似乎应有尽有,大汉的百姓也似乎个个都极为富裕。
一路走来,李珖都成了一个购物狂,走到哪买到哪。结果每到下一站,总能发现更多更好更精美的商品,到达京城的时候,李珖都已经采买了十几大车的商品。可等他在京城的前门和东西大街逛了一遍后,便大叹买亏了,这里的东西更多,而且居然并不贵。
李贵妃听着父亲涛涛不绝的讲述着自己的朝贡(购物)之旅,不由的忍不住轻笑。不过她听的很感兴趣。虽尊贵为贵妃,居住在最奢华的紫禁城中,可平时她却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繁华热闹。
在刘钧还没称帝的时候,那时她居住在宫外。还有几次随刘钧一起逛过京师。可入宫后,就再没这样的机会了,偶尔出宫的几次,也是皇帝带她去宫外的寺庙里进香拜佛,可出入都是侍卫护卫开道。隔绝百姓。
她知道皇帝经常微服出宫,宫里每个女人都很羡慕,可却没人会开口要求皇帝带她们一起微服出宫游玩,那不符合身份。
“京师确实繁华热闹,父王不如在京多住些日子。”
李珖摇了摇头,“我也不能离开朝鲜太久,再过两天我就回去了,征倭之战要开始了,我们朝鲜也要出兵协助帝国作战。”
说到攻打日本,李珖并没有显露半点忧虑沉重。
大汉帝国的实力摆在那里。强大无匹,日本人根本不是对手。尤其是帝国征讨日本,并没有给他们什么沉重负担。粮草虽有部份从朝鲜调集,但都是按市价购买的,朝鲜出兵协助,他们也没不满,反而期望着大汉能让他们多派些兵马入日本,好趁机抢上一把,狠狠报复下倭人。
朝鲜在没有了日本和女真的侵略压迫后,尤其是在大汉在一北一南两头驻军后。朝鲜人终于能够安心过上几天日子了。
朝鲜自号小中华,也是个比较发达的农耕文明。在全盛的新罗统一时代,新罗的都城甚至拥有近百万人口,成为当时世界最大规模的都城之一。
就算到了李朝时代。先后经历日本和女真的入侵,可人口数量依然很多。
现在朝鲜八道,拥有二十四万军队,另外还有好几支舰队。其中这些军队里,就有一支完全由汉式装备,并仿汉式编制建立的京畿近卫军。以及一支从大汉购买军舰战舰装备起来的朝鲜舰队。
曾经比明朝还厉害的党争,如今也因为亲中派一家独大,因此成为中人党当政的局面。全面亲中,又无外患,兼之得以享受到与汉贸易的利润,朝鲜这两年确实有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味道。
朝鲜上下都自我感觉良好,这个时候大汉要教训下狂妄的倭人,朝鲜上下自然都是交口称赞,给大汉点完赞,他们还要亲自下场也狠狠的踩上两脚。
“朝鲜这两年发展很快,小中华盛世之景象啊,若有机会,你回朝鲜看看。”
李贵妃对父亲道,“朝鲜能有今日,父王能有今日,切莫忘记这一切都是来自于大汉和神圣皇帝陛下之恩。”
她希望朝鲜能够与大汉一直保持这种亲密关系,这样她在宫里也能地位更稳固。
“放心吧,我不会忘记大汉的恩德,朝鲜也不会忘记。”李珖很清楚,若不是大汉皇帝,他根本不可能当上朝鲜国王。若没有大汉护佑,朝鲜现在还被满清奴役。
午饭的时候,刘钧驾临,他让御膳房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然后也没有外人,就刘钧还有太上皇刘修父子,加上李贵妃和朝鲜王李珖父女,这顿饭也算是顿家宴,两个亲家公也还是头一次见面。
这样简单的家宴,却越发的让李珖感觉荣幸。
“听说你打算三天后返回朝鲜?”刘钧问李珖。
李珖忙点头。
“你干脆晚几天,过些天搭朕的船走。”
“陛下要去朝鲜?”李珖意外,不光是他,其它两人也意外无比。刘钧点了点头,“嗯,征倭战事出现可喜的变化,我准备亲自过去一趟。”
日本,九州。
肥前国佐贺藩佐贺城。
锅岛胜茂向汉使献上了自己的家传宝刀。
献上宝刀,也意味着锅岛氏终于踏出了那一步。从此,佐贺藩锅岛氏便背叛了江户幕府德川氏,投向了大汉。
“哎!”锅岛胜茂嫡长子锅岛忠直长长的叹息一声,这一声叹息放低了声音,可旁边还是有不少锅岛家臣们听到,一个个心里五味杂陈。
“别说话。”一名家老道。
这些家老都明白家主的选择。
锅岛家只站在胜者一边。
锅岛氏原本只是战国时肥前国最大的一个强藩龙造寺氏的家将,后来龙造寺家督患病后因嫡子年幼,为稳固势力,便想让胜茂的父亲直茂做自己的养子并改姓龙造寺氏。然后再把自己年幼的嫡子做直茂的养子。想以此来加固直茂辅佐儿子的忠诚。
不过直茂却没同意这一安排,他让自己的儿子胜茂直接做了龙造寺家的养子,然后最终算计了龙造寺家的三十多万石的领地。
在关原之战时,直茂就特别嘱咐自己的儿子胜茂。让带兵的他消极参战,暗中观望。结果就是他没有赶上关原会战,然后西军战败后,胜茂向德川家康请罪,等江户幕府立藩后。锅岛氏也便正式成为了佐贺藩主。
锅岛氏背叛是出了名的,只要背叛的筹码足够,他们能出卖任何人。
汉军给锅岛氏的压力很大,面对锅岛的主动归顺投靠,给出的筹码也相当诱人。
征倭大将军刘允升在奏报天子后,得到了皇帝的亲自批复,接受锅岛氏的归顺,并给他们开出了优厚的筹码,许给锅岛氏一百万石领地。
这是个相当诱人的价码。
锅岛氏的石高不过三十六万石,其中还包含了支藩以及家老们的领地。
在日本。石高是指授受封地或禄米以及承担军役的基准,比如说石高知行军役制,每百石出军役五人。按这标准,三十六万石,出军役将近两万人。
日本江户幕府两百多个藩,总共石高也只有三千多万石。
日本的稻米产量多少?此时上等水平的田平均产量为一反稻米一石五斗左右。
一反等于十日本亩,大约为一亩半汉市亩,因此这样算,日本的十亩相当于中国一亩半,其稻谷产量也差不多等于一市亩一石左右。
全日本的总石高不过三千万左右。其中幕府将军德川家直辖领地达到了六百八十万石,占有整个日本近四分之一的领地。德川将军又将其中的两百六十万左右做为采邑,赏赐给直属于德川将军的约五千个武士-旗本们。
此外皇室、公卿贵族、寺社占有的领地加起来约有四五十万石左右。
其余的领地则全都授封给两百七十余个藩主大名。
这些藩主多的有一百多万石,少的只有一万石。但达到五十万石以上的。只有七个。二十万到五十万石的有十五个,十至二十万的三十二个,五至十万的四十六个,五万以下的有一百六十六个,多数都不多。
而且这些大名也跟幕府将军一样,除了少量直辖领地外。还得把大多数领地分封,分封给支藩,分封给家老家臣们,家老家臣们也还要分封给自己的武士。
这样层层的分封,形成了一个金字塔。
整个江户幕府的分封制,都是通过丈量土地面积,然后计算收获量,以此为基准,将所有的农业生产力都换算成米,然后以米的形式表现出来。
不过所有分封出去的土地,都仅仅是土地的地租-石高。土地所有权依然还是归属于幕府将军的,因此德川氏经常能够很轻易的对大名减封削封甚至夺封。
分封给他们的领地,不能转让和买卖,而且名义上只有一代的所有权,下一代得继续得到将军的分封许可。而大名们分封给家臣们的采邑也是如此。
一个武士一般有一百石高的采邑。
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四到六口人耕种一町或者一町五反,能够收获十到十五石粮食。一町就是一百日本亩,一反是十日本亩,一日本亩的稻米产量只有一斗左右。六亩半左右日本亩,约等于一汉市亩地,日本的亩产量比中国南方的稻谷产量要偏低,只达到亩产一石左右。
不过日本百姓的税赋却非常高,他们纳的年贡,通常达到四公六民,或者五公五民。
相比起大汉现在的十五税一左右的田赋,日本农民二税一的税率可高的多,而且日本百姓还得承受藩主们的大量劳役任务,而大汉百姓则已经丁役摊银,摊丁入亩了,并不需要再承受繁重的劳役。
大汉的百姓跟日本的一对比,简直生活在天上。
此时的日本也跟朝鲜一样,农耕国家,绝大多数的人口都是农民。因此领主们的地位或者收益,也通通都是按着领地来的,石高就是一切的基准。
锅岛氏原本石高三十六万左右,现在大汉许诺给他们一百万石高,是相当惊人的,除了幕府将军德川家直辖的领地多达好几百万,其余的越过五十万的都只有七家,其中超过百万的,也只有加贺藩的前田家有一百二十万石,其余第二高的就是萨摩港藩的七十二万石了。
而且大汉还许诺,将来给他们分封更富裕的领地。
既能保存家名,还能扩大数倍领地,锅岛还有什么犹豫的。
佐贺城门口聚焦了大批的武士和百姓,他们目睹着家督向汉使奉上家传武士刀的场面。
空气中飘荡着渔腥味,围观的不论是百姓还是武士,都很安静,甚至不少人还松了口气。
武士们只效忠自己的家督,当大名做出归顺大汉的决定后,他们只能遵从。日本的幕府领主制度,与中国的春秋时代很像,周王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士大夫,大家都只对自己的封君效忠,而不对封君的封君负责。
诸侯的封臣士大人只效忠诸侯,而并不听令效忠于周王。
日本大名的家臣武士们,也只对领主们效忠,此外,既不效忠幕府将军,也不直接效忠天皇。
汉使高兴的代皇帝陛下收下了这把锅岛家的家传之剑,然后把锅岛的效忠书收起,他挥手,让随从拿出一个烟花点燃。
烟花飞窜向天空,然后猛然爆炸开来,在空中炸出一朵红色的花。
许多佐贺藩的百姓还仰头看着这朵美丽的烟花,忽然从海上传来几声震天霹雳。
汉使笑着对目露惊讶之色的锅岛道,“不用惊慌,这是帝国海军的回应,他们已经知道锅岛氏归顺帝国了。”
又是三声炮响传来,汉使又道,“帝国海军在问我们,是否已经可以进港登陆了?”
锅岛脸上极为维持着平静,“当然可以,我们佐贺藩锅岛家非常欢迎帝国海军到来!”(未完待续。)
虽是朝鲜来的妃子,毕竟是贵妃之尊,加之她生的长子又是皇次子,子以母贵,她在宫里的地位比较超然。论出身,是朝鲜国王嫡出公主,论封号,是四妃之首的贵妃,位仅次于陆皇后,而且她还生下皇次子。
李贵妃之父朝鲜国王李珖不久前入京拜见大汉皇帝陛下,听说女儿又怀上了龙种,也不由的为女儿感到高兴。李珖此来,带来了许多朝鲜土产进贡,也顺便给女儿带来了许多家乡的物品。
李珖五十多岁了,本不想飘洋过海的跑一趟中土。但皇帝有召,他不得不来。不过当他踏上大汉的土地后,感叹万分,直叹不虚此行。
原本他以为,朝鲜这两年已经发展很快,十分繁华了。但与大汉一比,实在是相差太远。一路过来,他简直是看的目不暇接。
泱泱天-朝上国,果然名不虚传。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是四通八通的水陆交通,无数的城池,一座座的村庄,纵横的阡陌,到处都是商市集镇,哪怕是一个小渡口边,也能有一片集镇。集镇上商品种类齐全,似乎应有尽有,大汉的百姓也似乎个个都极为富裕。
一路走来,李珖都成了一个购物狂,走到哪买到哪。结果每到下一站,总能发现更多更好更精美的商品,到达京城的时候,李珖都已经采买了十几大车的商品。可等他在京城的前门和东西大街逛了一遍后,便大叹买亏了,这里的东西更多,而且居然并不贵。
李贵妃听着父亲涛涛不绝的讲述着自己的朝贡(购物)之旅,不由的忍不住轻笑。不过她听的很感兴趣。虽尊贵为贵妃,居住在最奢华的紫禁城中,可平时她却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繁华热闹。
在刘钧还没称帝的时候,那时她居住在宫外。还有几次随刘钧一起逛过京师。可入宫后,就再没这样的机会了,偶尔出宫的几次,也是皇帝带她去宫外的寺庙里进香拜佛,可出入都是侍卫护卫开道。隔绝百姓。
她知道皇帝经常微服出宫,宫里每个女人都很羡慕,可却没人会开口要求皇帝带她们一起微服出宫游玩,那不符合身份。
“京师确实繁华热闹,父王不如在京多住些日子。”
李珖摇了摇头,“我也不能离开朝鲜太久,再过两天我就回去了,征倭之战要开始了,我们朝鲜也要出兵协助帝国作战。”
说到攻打日本,李珖并没有显露半点忧虑沉重。
大汉帝国的实力摆在那里。强大无匹,日本人根本不是对手。尤其是帝国征讨日本,并没有给他们什么沉重负担。粮草虽有部份从朝鲜调集,但都是按市价购买的,朝鲜出兵协助,他们也没不满,反而期望着大汉能让他们多派些兵马入日本,好趁机抢上一把,狠狠报复下倭人。
朝鲜在没有了日本和女真的侵略压迫后,尤其是在大汉在一北一南两头驻军后。朝鲜人终于能够安心过上几天日子了。
朝鲜自号小中华,也是个比较发达的农耕文明。在全盛的新罗统一时代,新罗的都城甚至拥有近百万人口,成为当时世界最大规模的都城之一。
就算到了李朝时代。先后经历日本和女真的入侵,可人口数量依然很多。
现在朝鲜八道,拥有二十四万军队,另外还有好几支舰队。其中这些军队里,就有一支完全由汉式装备,并仿汉式编制建立的京畿近卫军。以及一支从大汉购买军舰战舰装备起来的朝鲜舰队。
曾经比明朝还厉害的党争,如今也因为亲中派一家独大,因此成为中人党当政的局面。全面亲中,又无外患,兼之得以享受到与汉贸易的利润,朝鲜这两年确实有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味道。
朝鲜上下都自我感觉良好,这个时候大汉要教训下狂妄的倭人,朝鲜上下自然都是交口称赞,给大汉点完赞,他们还要亲自下场也狠狠的踩上两脚。
“朝鲜这两年发展很快,小中华盛世之景象啊,若有机会,你回朝鲜看看。”
李贵妃对父亲道,“朝鲜能有今日,父王能有今日,切莫忘记这一切都是来自于大汉和神圣皇帝陛下之恩。”
她希望朝鲜能够与大汉一直保持这种亲密关系,这样她在宫里也能地位更稳固。
“放心吧,我不会忘记大汉的恩德,朝鲜也不会忘记。”李珖很清楚,若不是大汉皇帝,他根本不可能当上朝鲜国王。若没有大汉护佑,朝鲜现在还被满清奴役。
午饭的时候,刘钧驾临,他让御膳房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然后也没有外人,就刘钧还有太上皇刘修父子,加上李贵妃和朝鲜王李珖父女,这顿饭也算是顿家宴,两个亲家公也还是头一次见面。
这样简单的家宴,却越发的让李珖感觉荣幸。
“听说你打算三天后返回朝鲜?”刘钧问李珖。
李珖忙点头。
“你干脆晚几天,过些天搭朕的船走。”
“陛下要去朝鲜?”李珖意外,不光是他,其它两人也意外无比。刘钧点了点头,“嗯,征倭战事出现可喜的变化,我准备亲自过去一趟。”
日本,九州。
肥前国佐贺藩佐贺城。
锅岛胜茂向汉使献上了自己的家传宝刀。
献上宝刀,也意味着锅岛氏终于踏出了那一步。从此,佐贺藩锅岛氏便背叛了江户幕府德川氏,投向了大汉。
“哎!”锅岛胜茂嫡长子锅岛忠直长长的叹息一声,这一声叹息放低了声音,可旁边还是有不少锅岛家臣们听到,一个个心里五味杂陈。
“别说话。”一名家老道。
这些家老都明白家主的选择。
锅岛家只站在胜者一边。
锅岛氏原本只是战国时肥前国最大的一个强藩龙造寺氏的家将,后来龙造寺家督患病后因嫡子年幼,为稳固势力,便想让胜茂的父亲直茂做自己的养子并改姓龙造寺氏。然后再把自己年幼的嫡子做直茂的养子。想以此来加固直茂辅佐儿子的忠诚。
不过直茂却没同意这一安排,他让自己的儿子胜茂直接做了龙造寺家的养子,然后最终算计了龙造寺家的三十多万石的领地。
在关原之战时,直茂就特别嘱咐自己的儿子胜茂。让带兵的他消极参战,暗中观望。结果就是他没有赶上关原会战,然后西军战败后,胜茂向德川家康请罪,等江户幕府立藩后。锅岛氏也便正式成为了佐贺藩主。
锅岛氏背叛是出了名的,只要背叛的筹码足够,他们能出卖任何人。
汉军给锅岛氏的压力很大,面对锅岛的主动归顺投靠,给出的筹码也相当诱人。
征倭大将军刘允升在奏报天子后,得到了皇帝的亲自批复,接受锅岛氏的归顺,并给他们开出了优厚的筹码,许给锅岛氏一百万石领地。
这是个相当诱人的价码。
锅岛氏的石高不过三十六万石,其中还包含了支藩以及家老们的领地。
在日本。石高是指授受封地或禄米以及承担军役的基准,比如说石高知行军役制,每百石出军役五人。按这标准,三十六万石,出军役将近两万人。
日本江户幕府两百多个藩,总共石高也只有三千多万石。
日本的稻米产量多少?此时上等水平的田平均产量为一反稻米一石五斗左右。
一反等于十日本亩,大约为一亩半汉市亩,因此这样算,日本的十亩相当于中国一亩半,其稻谷产量也差不多等于一市亩一石左右。
全日本的总石高不过三千万左右。其中幕府将军德川家直辖领地达到了六百八十万石,占有整个日本近四分之一的领地。德川将军又将其中的两百六十万左右做为采邑,赏赐给直属于德川将军的约五千个武士-旗本们。
此外皇室、公卿贵族、寺社占有的领地加起来约有四五十万石左右。
其余的领地则全都授封给两百七十余个藩主大名。
这些藩主多的有一百多万石,少的只有一万石。但达到五十万石以上的。只有七个。二十万到五十万石的有十五个,十至二十万的三十二个,五至十万的四十六个,五万以下的有一百六十六个,多数都不多。
而且这些大名也跟幕府将军一样,除了少量直辖领地外。还得把大多数领地分封,分封给支藩,分封给家老家臣们,家老家臣们也还要分封给自己的武士。
这样层层的分封,形成了一个金字塔。
整个江户幕府的分封制,都是通过丈量土地面积,然后计算收获量,以此为基准,将所有的农业生产力都换算成米,然后以米的形式表现出来。
不过所有分封出去的土地,都仅仅是土地的地租-石高。土地所有权依然还是归属于幕府将军的,因此德川氏经常能够很轻易的对大名减封削封甚至夺封。
分封给他们的领地,不能转让和买卖,而且名义上只有一代的所有权,下一代得继续得到将军的分封许可。而大名们分封给家臣们的采邑也是如此。
一个武士一般有一百石高的采邑。
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四到六口人耕种一町或者一町五反,能够收获十到十五石粮食。一町就是一百日本亩,一反是十日本亩,一日本亩的稻米产量只有一斗左右。六亩半左右日本亩,约等于一汉市亩地,日本的亩产量比中国南方的稻谷产量要偏低,只达到亩产一石左右。
不过日本百姓的税赋却非常高,他们纳的年贡,通常达到四公六民,或者五公五民。
相比起大汉现在的十五税一左右的田赋,日本农民二税一的税率可高的多,而且日本百姓还得承受藩主们的大量劳役任务,而大汉百姓则已经丁役摊银,摊丁入亩了,并不需要再承受繁重的劳役。
大汉的百姓跟日本的一对比,简直生活在天上。
此时的日本也跟朝鲜一样,农耕国家,绝大多数的人口都是农民。因此领主们的地位或者收益,也通通都是按着领地来的,石高就是一切的基准。
锅岛氏原本石高三十六万左右,现在大汉许诺给他们一百万石高,是相当惊人的,除了幕府将军德川家直辖的领地多达好几百万,其余的越过五十万的都只有七家,其中超过百万的,也只有加贺藩的前田家有一百二十万石,其余第二高的就是萨摩港藩的七十二万石了。
而且大汉还许诺,将来给他们分封更富裕的领地。
既能保存家名,还能扩大数倍领地,锅岛还有什么犹豫的。
佐贺城门口聚焦了大批的武士和百姓,他们目睹着家督向汉使奉上家传武士刀的场面。
空气中飘荡着渔腥味,围观的不论是百姓还是武士,都很安静,甚至不少人还松了口气。
武士们只效忠自己的家督,当大名做出归顺大汉的决定后,他们只能遵从。日本的幕府领主制度,与中国的春秋时代很像,周王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士大夫,大家都只对自己的封君效忠,而不对封君的封君负责。
诸侯的封臣士大人只效忠诸侯,而并不听令效忠于周王。
日本大名的家臣武士们,也只对领主们效忠,此外,既不效忠幕府将军,也不直接效忠天皇。
汉使高兴的代皇帝陛下收下了这把锅岛家的家传之剑,然后把锅岛的效忠书收起,他挥手,让随从拿出一个烟花点燃。
烟花飞窜向天空,然后猛然爆炸开来,在空中炸出一朵红色的花。
许多佐贺藩的百姓还仰头看着这朵美丽的烟花,忽然从海上传来几声震天霹雳。
汉使笑着对目露惊讶之色的锅岛道,“不用惊慌,这是帝国海军的回应,他们已经知道锅岛氏归顺帝国了。”
又是三声炮响传来,汉使又道,“帝国海军在问我们,是否已经可以进港登陆了?”
锅岛脸上极为维持着平静,“当然可以,我们佐贺藩锅岛家非常欢迎帝国海军到来!”(未完待续。)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