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刘允贞给父亲杯中加满酒,一面愤愤不平的说道。皇帝已经正式下诏,称楚国公朱慈烨功勋着著,特加升为京营总督,总督京营九镇兵马,授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掌中军都督府事。
皇帝的这道封赏诏书看似给刘钧又加官了,辽东提督升为京营总督,原本管四镇兵马,后来削了一镇,现在升为京营总督一下子又管九镇兵马。甚至还加了个中军左都督,掌中军都督府事。
不过刘允贞对这道诏书看的很明白,所谓封赏,实际上是明升暗降。辽东三镇兵马是实兵实权,升任京营总督,统领京营九镇,却是虚的。至于所谓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掌中军都督府事,更是虚的没边。
京师哪个不知道,如今五军都督府的职权早被兵部侵占。特别是如今随着天下卫所制的崩坏驰废,五军都督府也几乎成了一个摆设。随便一个游击将军,都有可能加一个都督佥事衔。
五军都督府的官职,几乎已经成了武将们的加衔,只起一个阶官之用。
现在朝廷在各地都在整顿卫所清理屯田,所谓整顿卫所,实际上就是在彻底的裁撤卫所,仅还保留一个卫所名字,剩下一些世袭的武官,实际上连兵都没了,全都转调到各地新军中,或者转为屯田屯丁。
地方卫所都没了,这管理天下卫所的五军都督府,自然也就成了一个空衙门。
朝廷又新颁布了军衔,使得原来武将们例加都督府和卫所职,都没必要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刘侨细细品着酒,却没多少不愤之色。相反,他觉得这是个好事。
如今锁口河刘家早已经与刘钧命运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刘钧得宠,刘侨自然地位稳固,刘钧若是失势,刘侨也当然会受到牵连。
当年刘钧想要认祖归宗。刘老太爷还不肯,生怕刘钧会抢了刘家的世袭千户职。现在想想,多么可笑。如今刘钧已经是皇帝义子了,有一个世袭国公爵位,甚至皇帝还特别给了刘钧娶朝鲜公主为平妻,许朝鲜公主为刘钧所生之子以后可以姓刘,承袭刘家香火。这个还不知道在哪里的小子,皇上已经说过等他出生之后,就让他承袭镇南侯的世袭爵位。
一门两爵位。一楚国公一镇南侯,这是何等的恩宠荣耀。大明二百余年,也就是当年开国元帅徐达的两国儿子一人得封一个公爵爵位,传承至今,魏国公定国公两支一支南京一支北京。可那也是特殊情况之下才有的,除此之外,再无他例。
这等恩宠荣耀,固然让人欣喜。可也让刘侨隐隐担忧。刘钧才二十一啊,就已经位极人臣了。这以后就怕难以长久。
现在皇帝下诏将侄子调入京中,虽然明摆着是明升暗降,可他却认为是好事。侄子升的太快了,一直握着一支精锐的大军,也是招祸。就算没有皇帝的这道旨意,刘侨都准备让侄儿想办法自污一下。
现在这样。很好。
刘侨举起酒杯,笑着对坐在对面还愤愤不平的儿子道,“吃亏是福,有时往前一步是万丈悬崖,退后一步反而是海阔天空。现在只要继业把辽东军权交出。那么皇帝就再不会猜忌他了。”
“话说如此,可总觉得心寒。二哥为朝廷南征北战,平流寇,征鞑虏,立下赫赫战功。况且还为陛下费尽心机筹措钱粮,这等忠心居然还被猜疑,这不是让人心寒嘛。”
“你懂个屁,所谓帝王心术,要的就是平衡。皇帝是不会把大权让臣子把持的,尤其是兵权,更不可能。”
天子的封赏诏书已经明旨发出,京师尽知。宣旨天使已经快马出了京师,一路赶往天津,自港口乘船往辽东而去。不出意外,三天后刘钧就会接到圣旨,然后把辽东军务做番交接,就要回京上任了。
科道言官弹劾刘钧之事,也就到此为止。虽然周延儒和吴甡都对这个结果难以接受,但那些还想要趁机继续的言官们的后续弹章,无一例外的都被皇帝给留中不发了。其中一个弹劾措词比较激烈的给事中,还被皇帝下旨训斥了一顿,被罚了一个月俸禄。
皇帝并不想治刘钧的罪,更不想因为刘钧获罪,而引发辽东兵马的动乱。
“其实皇上的恩宠已经无比厚重了,二十出头,就已经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已经足够了。”刘侨叹道,侄子这辈子就算以后什么都不干,天天坐着享受,挣下的这份封赏,也够子孙享受了。一个世袭公爵一个世袭侯爵,再加上四海银行、江南钱庄以及东印度公司的钱财,真的足够了。
“吴三桂也才二十多岁,也一样任辽西提督,总领关宁锦三镇,也没见言官弹劾啊。郑芝龙原来还是一个海贼,现在不也是海军提督,总领三镇水师舰队吗?也没见言官弹劾啊。”刘允贞还是有些愤愤不平。
“当然有弹劾,只是没闹的人尽皆知而已。而且他们的情况也和你二哥不一样,吴三桂任提督,那是吴祖两家族在辽西军中的影响力,必须得用辽人统辽兵。而且吴三桂就算任提督,对辽西三镇的控制也不可能如你二哥在楚军中的影响一样。况且,现在辽西军正节节胜利呢,这个时候谁会多说什么,就跟当初你哥封侯封公之时,谁又能说什么。但以后,吴三桂也不可能长久坐着辽西提督位置的。”
“父亲,你说二哥真的会奉诏吗?”
刘侨轻笑,“除非你二哥真的头脑发昏,想要造反,不然,他当然会奉诏,也只能奉诏。”
父子两说着话,这时管家小跑着进来。
“福伯,何事慌张?”
“二公子回来了”福伯忙道。
刘侨二子刘允文有举人功名。刘侨没急着让他考进士,而是有意让几个儿子多磨磨。后来又让老二刘允文跟随老大刘允升一起去了刘钧军中效力。如今老大刘允升已经官任辽东镇下北洋水师总兵官,老二刘允文也任着一个四品提调官,负责辽东第八镇的后勤粮饷。这个时候二儿子突然回来,也是让刘侨有些意外。
“老二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刘允文一入京,就先回了刘府。他先去了自己的院里见过妻子。换了身衣服,然后就来书房拜见父亲。
“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刘侨问。
“我回来报捷!”刘允文笑道。
“报捷?”刘允贞疑惑,他问刘允文,“哥,你回京的时候,有没有遇到朝廷的使者?”
刘允文在刘侨对面坐下,一脸平静的道,“你说的是往辽东宣旨的使者吧,遇到了。”
“那你也知道皇上新封二哥为京营总督了?”
“嗯。听他们说了。”
刘侨瞪了小儿子一眼,他咳嗽一声,问,“你还没说报什么捷呢?”
“我们刚刚拿下盖州,以三万兵攻五万人把守之城,仅用了半个月时间,没折损一兵一卒,就歼敌四千余。迫其余五万余人开城投降。”刘允文说的很平淡,仿佛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不是歼灭了清虏五万汉军。
“真的?”刘允贞惊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哥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刘侨也坐不住了,“天啊,这.....这....”
花了好一会功夫,刘侨才从儿子口里听到了盖州之战的完整过程。从突袭盖州,成功将孔有德五万余人马堵在盖州。再到步步为营,用壕沟土墙加炮台,一步步逼到盖州城下,再到如何用大炮把盖州城墙轰破,瓦解守军的防御。逼他们一步步退入内堡,再到最后叛军无路可退,被迫开城投降,一切娓娓到来,听的刘侨父子两惊叹连连。
“嘿嘿,朝中一群言官刚刚才弹劾继业消极避战,说他拥兵自重,养贼自重,结果刚说完呢,继业就把盖州给攻破了。哈哈,这脸打的,真是啪啪响,过瘾!”刘侨一阵哈哈大笑,让儿子给自己倒满一杯酒,一饮而尽。喝完一杯不过瘾,又连喝了两杯。
“这事你禀报兵部了没有?”刘侨红着脸痛快的问儿子。
刘允文也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痛快的一饮而尽。闻父亲问,摇头道,“我在路上听说了弹劾和封赏之事,一回京就先到家里来了。”
刘侨想了想,“你马上去兵部报捷,别把这正事耽误了。”
“急什么,圣旨都下了,使者也已经去了辽东,追不回来了。”刘允贞道。
“为父会不知道这些么,但既然继业让允文回来报捷,就不能耽误正事。”
刘允文起身,“是,父亲,儿子这就去报捷。”
刘侨也站了起来,“为父跟你一起出门,我也要去向皇帝报捷,不知道皇上听到这捷报之后,会是什么表情。”
周延儒刚从宫中出来,坐在八抬大轿中回府路上。坐在轻轻摇晃的暖轿里,周延儒正和吴昌时一边喝茶一边谈话。
“这次失算了,皇上对刘继业很信任。”周延儒叹道。费了半天功夫,刘钧虽然被从辽东调回来了,可却升任京营总督,明面上还升了官。虽说这是明升暗降,可旁人看来是实打实升官了。
尤其是在皇帝处置了一名继续弹劾刘钧的言官后,这已经明白无误的在透露一个信息,刘继业恩宠依在。
“一步步来,大人莫急。既然皇上把刘钧从辽东调回来,终还是说明皇上确实对刘钧有所猜忌的,要不然也不会临阵换将了。”吴昌时笑着说道。
这个时候,街道上传来一阵阵欢呼之声。
“怎么回事?”周延儒掀开轿帘一角问旁边随行的家丁。
“回大人,是辽东捷报,楚国公攻破了盖州,孔有德尚可尚等四汉奸带着五万叛军开城投降了,大捷!”
周府家丁兴匆匆的禀报着,说着说着他发现首辅大人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半点高兴之色,反而脸色阴沉沉的,家丁茫然不解,后面的话说不出来了,知趣的闭上了嘴。
轿帘被放下,里面传来周延儒恼怒的哼声。(未完待续。)
刘允贞给父亲杯中加满酒,一面愤愤不平的说道。皇帝已经正式下诏,称楚国公朱慈烨功勋着著,特加升为京营总督,总督京营九镇兵马,授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掌中军都督府事。
皇帝的这道封赏诏书看似给刘钧又加官了,辽东提督升为京营总督,原本管四镇兵马,后来削了一镇,现在升为京营总督一下子又管九镇兵马。甚至还加了个中军左都督,掌中军都督府事。
不过刘允贞对这道诏书看的很明白,所谓封赏,实际上是明升暗降。辽东三镇兵马是实兵实权,升任京营总督,统领京营九镇,却是虚的。至于所谓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掌中军都督府事,更是虚的没边。
京师哪个不知道,如今五军都督府的职权早被兵部侵占。特别是如今随着天下卫所制的崩坏驰废,五军都督府也几乎成了一个摆设。随便一个游击将军,都有可能加一个都督佥事衔。
五军都督府的官职,几乎已经成了武将们的加衔,只起一个阶官之用。
现在朝廷在各地都在整顿卫所清理屯田,所谓整顿卫所,实际上就是在彻底的裁撤卫所,仅还保留一个卫所名字,剩下一些世袭的武官,实际上连兵都没了,全都转调到各地新军中,或者转为屯田屯丁。
地方卫所都没了,这管理天下卫所的五军都督府,自然也就成了一个空衙门。
朝廷又新颁布了军衔,使得原来武将们例加都督府和卫所职,都没必要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刘侨细细品着酒,却没多少不愤之色。相反,他觉得这是个好事。
如今锁口河刘家早已经与刘钧命运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刘钧得宠,刘侨自然地位稳固,刘钧若是失势,刘侨也当然会受到牵连。
当年刘钧想要认祖归宗。刘老太爷还不肯,生怕刘钧会抢了刘家的世袭千户职。现在想想,多么可笑。如今刘钧已经是皇帝义子了,有一个世袭国公爵位,甚至皇帝还特别给了刘钧娶朝鲜公主为平妻,许朝鲜公主为刘钧所生之子以后可以姓刘,承袭刘家香火。这个还不知道在哪里的小子,皇上已经说过等他出生之后,就让他承袭镇南侯的世袭爵位。
一门两爵位。一楚国公一镇南侯,这是何等的恩宠荣耀。大明二百余年,也就是当年开国元帅徐达的两国儿子一人得封一个公爵爵位,传承至今,魏国公定国公两支一支南京一支北京。可那也是特殊情况之下才有的,除此之外,再无他例。
这等恩宠荣耀,固然让人欣喜。可也让刘侨隐隐担忧。刘钧才二十一啊,就已经位极人臣了。这以后就怕难以长久。
现在皇帝下诏将侄子调入京中,虽然明摆着是明升暗降,可他却认为是好事。侄子升的太快了,一直握着一支精锐的大军,也是招祸。就算没有皇帝的这道旨意,刘侨都准备让侄儿想办法自污一下。
现在这样。很好。
刘侨举起酒杯,笑着对坐在对面还愤愤不平的儿子道,“吃亏是福,有时往前一步是万丈悬崖,退后一步反而是海阔天空。现在只要继业把辽东军权交出。那么皇帝就再不会猜忌他了。”
“话说如此,可总觉得心寒。二哥为朝廷南征北战,平流寇,征鞑虏,立下赫赫战功。况且还为陛下费尽心机筹措钱粮,这等忠心居然还被猜疑,这不是让人心寒嘛。”
“你懂个屁,所谓帝王心术,要的就是平衡。皇帝是不会把大权让臣子把持的,尤其是兵权,更不可能。”
天子的封赏诏书已经明旨发出,京师尽知。宣旨天使已经快马出了京师,一路赶往天津,自港口乘船往辽东而去。不出意外,三天后刘钧就会接到圣旨,然后把辽东军务做番交接,就要回京上任了。
科道言官弹劾刘钧之事,也就到此为止。虽然周延儒和吴甡都对这个结果难以接受,但那些还想要趁机继续的言官们的后续弹章,无一例外的都被皇帝给留中不发了。其中一个弹劾措词比较激烈的给事中,还被皇帝下旨训斥了一顿,被罚了一个月俸禄。
皇帝并不想治刘钧的罪,更不想因为刘钧获罪,而引发辽东兵马的动乱。
“其实皇上的恩宠已经无比厚重了,二十出头,就已经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已经足够了。”刘侨叹道,侄子这辈子就算以后什么都不干,天天坐着享受,挣下的这份封赏,也够子孙享受了。一个世袭公爵一个世袭侯爵,再加上四海银行、江南钱庄以及东印度公司的钱财,真的足够了。
“吴三桂也才二十多岁,也一样任辽西提督,总领关宁锦三镇,也没见言官弹劾啊。郑芝龙原来还是一个海贼,现在不也是海军提督,总领三镇水师舰队吗?也没见言官弹劾啊。”刘允贞还是有些愤愤不平。
“当然有弹劾,只是没闹的人尽皆知而已。而且他们的情况也和你二哥不一样,吴三桂任提督,那是吴祖两家族在辽西军中的影响力,必须得用辽人统辽兵。而且吴三桂就算任提督,对辽西三镇的控制也不可能如你二哥在楚军中的影响一样。况且,现在辽西军正节节胜利呢,这个时候谁会多说什么,就跟当初你哥封侯封公之时,谁又能说什么。但以后,吴三桂也不可能长久坐着辽西提督位置的。”
“父亲,你说二哥真的会奉诏吗?”
刘侨轻笑,“除非你二哥真的头脑发昏,想要造反,不然,他当然会奉诏,也只能奉诏。”
父子两说着话,这时管家小跑着进来。
“福伯,何事慌张?”
“二公子回来了”福伯忙道。
刘侨二子刘允文有举人功名。刘侨没急着让他考进士,而是有意让几个儿子多磨磨。后来又让老二刘允文跟随老大刘允升一起去了刘钧军中效力。如今老大刘允升已经官任辽东镇下北洋水师总兵官,老二刘允文也任着一个四品提调官,负责辽东第八镇的后勤粮饷。这个时候二儿子突然回来,也是让刘侨有些意外。
“老二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刘允文一入京,就先回了刘府。他先去了自己的院里见过妻子。换了身衣服,然后就来书房拜见父亲。
“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刘侨问。
“我回来报捷!”刘允文笑道。
“报捷?”刘允贞疑惑,他问刘允文,“哥,你回京的时候,有没有遇到朝廷的使者?”
刘允文在刘侨对面坐下,一脸平静的道,“你说的是往辽东宣旨的使者吧,遇到了。”
“那你也知道皇上新封二哥为京营总督了?”
“嗯。听他们说了。”
刘侨瞪了小儿子一眼,他咳嗽一声,问,“你还没说报什么捷呢?”
“我们刚刚拿下盖州,以三万兵攻五万人把守之城,仅用了半个月时间,没折损一兵一卒,就歼敌四千余。迫其余五万余人开城投降。”刘允文说的很平淡,仿佛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不是歼灭了清虏五万汉军。
“真的?”刘允贞惊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哥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刘侨也坐不住了,“天啊,这.....这....”
花了好一会功夫,刘侨才从儿子口里听到了盖州之战的完整过程。从突袭盖州,成功将孔有德五万余人马堵在盖州。再到步步为营,用壕沟土墙加炮台,一步步逼到盖州城下,再到如何用大炮把盖州城墙轰破,瓦解守军的防御。逼他们一步步退入内堡,再到最后叛军无路可退,被迫开城投降,一切娓娓到来,听的刘侨父子两惊叹连连。
“嘿嘿,朝中一群言官刚刚才弹劾继业消极避战,说他拥兵自重,养贼自重,结果刚说完呢,继业就把盖州给攻破了。哈哈,这脸打的,真是啪啪响,过瘾!”刘侨一阵哈哈大笑,让儿子给自己倒满一杯酒,一饮而尽。喝完一杯不过瘾,又连喝了两杯。
“这事你禀报兵部了没有?”刘侨红着脸痛快的问儿子。
刘允文也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痛快的一饮而尽。闻父亲问,摇头道,“我在路上听说了弹劾和封赏之事,一回京就先到家里来了。”
刘侨想了想,“你马上去兵部报捷,别把这正事耽误了。”
“急什么,圣旨都下了,使者也已经去了辽东,追不回来了。”刘允贞道。
“为父会不知道这些么,但既然继业让允文回来报捷,就不能耽误正事。”
刘允文起身,“是,父亲,儿子这就去报捷。”
刘侨也站了起来,“为父跟你一起出门,我也要去向皇帝报捷,不知道皇上听到这捷报之后,会是什么表情。”
周延儒刚从宫中出来,坐在八抬大轿中回府路上。坐在轻轻摇晃的暖轿里,周延儒正和吴昌时一边喝茶一边谈话。
“这次失算了,皇上对刘继业很信任。”周延儒叹道。费了半天功夫,刘钧虽然被从辽东调回来了,可却升任京营总督,明面上还升了官。虽说这是明升暗降,可旁人看来是实打实升官了。
尤其是在皇帝处置了一名继续弹劾刘钧的言官后,这已经明白无误的在透露一个信息,刘继业恩宠依在。
“一步步来,大人莫急。既然皇上把刘钧从辽东调回来,终还是说明皇上确实对刘钧有所猜忌的,要不然也不会临阵换将了。”吴昌时笑着说道。
这个时候,街道上传来一阵阵欢呼之声。
“怎么回事?”周延儒掀开轿帘一角问旁边随行的家丁。
“回大人,是辽东捷报,楚国公攻破了盖州,孔有德尚可尚等四汉奸带着五万叛军开城投降了,大捷!”
周府家丁兴匆匆的禀报着,说着说着他发现首辅大人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半点高兴之色,反而脸色阴沉沉的,家丁茫然不解,后面的话说不出来了,知趣的闭上了嘴。
轿帘被放下,里面传来周延儒恼怒的哼声。(未完待续。)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