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从现代穿回民国 (完)
叶鹤栖的这番演讲, 最终被刊登在了《北大校刊》上。
毕业季,也是离别季。
第一个向叶鹤栖提出告别的,是桑佩珍。
她要拿着妇助会批的经费, 前往南方某县, 在当地女性互助会的协助下,建立妇助会第一小学,并于今年年底开始招生。
火车站里,桑佩珍提着一箱行李,穿着自己最喜欢的浅蓝色长裙, 与叶鹤栖、沈润书、黎溯一一拥抱。
拥抱过后,她长舒口气,故作洒脱:“各位,还有什么要叮嘱我的吗?”
沈润书:“记得好好吃饭。”
黎溯:“有空就给我们写信。”
桑佩珍连连点头,目光最后落到叶鹤栖身上,语气俏皮, 试图活跃气氛:“还有你呢?不抓紧时间跟我多说两句?”
叶鹤栖没有笑。
她将今早盛开的秋海棠别到桑佩珍发间, 温声道:“桑校长,珍重。”
桑佩珍眼眶瞬红, 抬手抚花:“叶主席,珍重。”
火车已经开始鸣笛, 催促上火车的声音此起彼伏, 桑佩珍没有再耽搁,提着行李, 顺着人流上了火车。
*
第二个告辞离开的, 是沈润书。
大学四年时光, 每个人都在极速成长。
沈润书本就是四人里极聪明极有主见的一个,在大二那年, 叶鹤栖凭着自己专业第一的成绩成为了陈嘉佑的助教,但最终,是沈润书脱颖而出,成为了陈嘉佑的弟子,得以跟在陈嘉佑身边学习。
夏日浓稠,蝉声渐凋,沈润书提着行李箱,从北大宿舍楼穿过北大教学楼。
黎溯有其它事情要忙,昨晚已经提前与沈润书告过别,所以今天只有叶鹤栖来送他。
两人沉默着走了一段路。
待到周围没什么人,叶鹤栖才轻声问:“沈润书,四年过去了,你的志向是否还一如当初?”
沈润书声音温和,阳光为他的发梢镀上一层金光:“我的志向,从来都没有变过。”
-我希望能做一个于国于民有用之人。
-为那些受到压迫与剥削的同胞奔走发言。
-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而献出自己的才智、力量乃至生命。
早在很多年前,在那间狭小的出租屋里,他就已经有了为革命杀身成仁的觉悟。
叶鹤栖说:“难怪陈嘉佑老师要收你为学生。”
她从来没有向沈润书确认过,但结合陈嘉佑的身份,不难猜到,沈润书应该早就在陈嘉佑的推荐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这次回沪市,与其说是返回家乡,不如说是奉组织的命令前往沪市潜伏。
沈润书笑了笑,听出了她话中未尽之意。
他没有解释,只是道:“还多亏了你写的那本《长城里的人民》。”
“嗯?”
“我很喜欢那本书里描述的一切。”
夏风带着一点儿潮湿与闷热,迎面吹得沈润书的眼睛湿润起来。
他穿着长衫,戴着金色眼镜,身材瘦高,气质清隽,左手提着行李箱,怀里还夹着一本书,像一位刚从讲台上走下来的教书先生。
可这个时代容不下一张安静讲课的书桌,于是教书先生将袖子一挽,就转身上了危机四伏的前线。
“你还记得我们是怎么认识的吗?”
沈润书很少会向他的挚友们剖析心境,如今分别在即,前路未卜之际,他倒是起了许多谈兴。
“我以前从来没买过《妇女时报》,直到有一天,我去报亭买报纸时,恰好翻到了《妇女时报》。”
“那时报纸正在连载《长城里的人民》第一期,我一看就看入迷了。”
“后来我在报纸上追完了这部小说,和黎溯去书店买《长城里的人民》实体书时,恰好遇到了你和桑佩珍。然后我们四个就这么认识了。”
沈润书轻轻一笑,似乎是在感慨命运之奇妙:“我对国家现状很失望,可我一直不知道,一个美好的国家应该是怎么样的。”
“直到我读到了《长城里的人民》,看到了里面描述的场景,我终于知道自己要追求的东西是什么了。”
从那一刻起,他有了革命的觉悟。
但是,有了觉悟还不够。
想要拯救这个国家,就必须寻找到拯救这个国家的道路和方法。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自晚清起,我们这个国家的有识之士,就将其它国家成功过的案例照搬到了华国。然后他们都失败了。”
“这些思想制度都救不了华国。”
“直到俄国十月革命,直到我在陈嘉佑老师那里读到了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我终于找到了一条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道路。”
说到这里的时候,沈润书的语气不免微微上扬:“我坚信,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直走下去,这个国家一定能够变成书中描述的那般摸样。”
他的眼底似乎亮着一点微弱的火光。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那点火光仿佛遇到了最好的催化剂,顷刻间熊熊燃烧起来,爆发出一股要将旧社会的压迫与不公都涤荡干净的气势。
叶鹤栖从来不知道自己写的文章,还在其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
不。
或许真正激励沈润书,促使沈润书走上这条道路的,并不是她的作品。
而是他一路走来,看到的各种苦难。
出身贫寒的少年,无法对苦难视而不见,于是他选择站出来向那些导致了苦难的敌人宣战。
叶鹤栖与沈润书对视,她轻声道:“沈润书同志,我可以很确定地告诉你,革命一定会成功的,你所期盼的未来也一定会实现的。”
听到她的称呼,沈润书愣了愣:“你……”
叶鹤栖知道他要问什么,摇头道:“我还没有。”
“不过我听说过一句话:你也不求回报吗,那我们就是同志。”
沈润书眼里染上笑意:“你说得对,叶鹤栖同志。”
无论叶鹤栖有没有加入他所在的党派,只要他们拥有着共同的志向,那他们就是可以并肩作战的同志。
北大校门已经出现在视野里,周围来往的人也渐渐变多,有很多话都不适合再说了。
所以沈润书道:“就送到这里吧,火车站太远了。”
叶鹤栖也没有坚持,她从斜挎包里掏出一朵开得正好的秋海棠,伸手递给了沈润书:“这是我送你的离别礼物。”
沈润书接过秋海棠,小心握住。
他正要告辞离开,叶鹤栖又叫住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这是我娘托我转交给你的。你贴身收好,到了安全的地方再拆开。”
沈润书惊讶:“姚姨给的?”
不等沈润书细问,已经有机灵的黄包车夫跑到两人面前,问他们要不要坐黄包车。
沈润书将信封贴身收好,与叶鹤栖轻轻拥抱,带着她送的秋海棠前往沪市。
一直到了沪市,与前来接他的同志完成接头,进入安全屋,沈润书才来得及拆开那封信。
信封里装着一封信和一把钥匙。
沈润书先将钥匙取了出来,才去读信。
纸张上,笔迹锋利。
第一行,是沪市某个银行的账户和保险箱。
第二行,则是——
“五万经费奉上,祝安。”
沈润书微微一愣,旋即明白,这五万银元不是给他的,而是在借他的手,转赠给他身后的组织,作为他们在沪市活动的经费。
*
第三个告辞离开的,是黎溯。
他也是走得最远的一个人。
在老师的推荐下,他要远渡重洋,赶赴他国进修数学。
面对叶鹤栖,黎溯笑得非常没心没肺。
“沈润书那家伙总说,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要出国留学,看看华国和其它国家的差距,看看其它国家是如何发展崛起的,其中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如今他暂时没这个机会了。”
“那就由我这个做兄弟的,代他去瞧上一瞧,看看我们国家和其它国家到底差在哪里,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叶鹤栖也忍不住笑了,将秋海棠别到他的中山装口袋上。
“什么时候回来?”
黎溯还在笑,语气却郑重了许多:“学成即归。”
他出国留学,不是为了逃避和享福,而是为了更好地,与他的友人并肩战斗。
两人拥抱,祝福,分别。
纤弱的花朵在火车和游轮的鸣笛声中,开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
需要送别的人都离开了,只有叶鹤栖还留在北平。
图书馆闭馆的铃声响起,催促着那些还不肯离去的学子回去休息。
叶鹤栖合上面前的书本,将它重新放回到书架上,两手空空,顺着人流走出图书馆。
这应该是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最后一次来北大图书馆学习了。
属于学生的生涯彻底结束,当她迈出这座承载着无数知识学说的殿堂时,她便和她的好友们一样,全身心投入到了新的战场。
这是一片注定没有硝烟的战场。
她要消灭的,不是敌人的生命,而是根深蒂固的陈腐思想。
这场战斗注定无比艰难,在精神纬度征服敌人,远比在物理纬度杀死敌人要困难百倍。
在千年时光的洗礼下,那些陈腐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了民族文化之中,她个人短短几十年的努力,可能看不出太多的成效。
但她甘愿做这颗星星之火。
图书馆的大门从身后合上,今晚的月色皎洁明亮,刻着名人名言的石碑旁,站着一位身穿旗袍的女士。
夜风微凉,姚容披着灰色披肩,胳膊上还搭着一件外套。
叶鹤栖笑容灿烂,向着姚容快步走去:“娘,你怎么来接我了?我不是说了今天会晚点回去吗。”
毕业季,也是离别季。
第一个向叶鹤栖提出告别的,是桑佩珍。
她要拿着妇助会批的经费, 前往南方某县, 在当地女性互助会的协助下,建立妇助会第一小学,并于今年年底开始招生。
火车站里,桑佩珍提着一箱行李,穿着自己最喜欢的浅蓝色长裙, 与叶鹤栖、沈润书、黎溯一一拥抱。
拥抱过后,她长舒口气,故作洒脱:“各位,还有什么要叮嘱我的吗?”
沈润书:“记得好好吃饭。”
黎溯:“有空就给我们写信。”
桑佩珍连连点头,目光最后落到叶鹤栖身上,语气俏皮, 试图活跃气氛:“还有你呢?不抓紧时间跟我多说两句?”
叶鹤栖没有笑。
她将今早盛开的秋海棠别到桑佩珍发间, 温声道:“桑校长,珍重。”
桑佩珍眼眶瞬红, 抬手抚花:“叶主席,珍重。”
火车已经开始鸣笛, 催促上火车的声音此起彼伏, 桑佩珍没有再耽搁,提着行李, 顺着人流上了火车。
*
第二个告辞离开的, 是沈润书。
大学四年时光, 每个人都在极速成长。
沈润书本就是四人里极聪明极有主见的一个,在大二那年, 叶鹤栖凭着自己专业第一的成绩成为了陈嘉佑的助教,但最终,是沈润书脱颖而出,成为了陈嘉佑的弟子,得以跟在陈嘉佑身边学习。
夏日浓稠,蝉声渐凋,沈润书提着行李箱,从北大宿舍楼穿过北大教学楼。
黎溯有其它事情要忙,昨晚已经提前与沈润书告过别,所以今天只有叶鹤栖来送他。
两人沉默着走了一段路。
待到周围没什么人,叶鹤栖才轻声问:“沈润书,四年过去了,你的志向是否还一如当初?”
沈润书声音温和,阳光为他的发梢镀上一层金光:“我的志向,从来都没有变过。”
-我希望能做一个于国于民有用之人。
-为那些受到压迫与剥削的同胞奔走发言。
-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而献出自己的才智、力量乃至生命。
早在很多年前,在那间狭小的出租屋里,他就已经有了为革命杀身成仁的觉悟。
叶鹤栖说:“难怪陈嘉佑老师要收你为学生。”
她从来没有向沈润书确认过,但结合陈嘉佑的身份,不难猜到,沈润书应该早就在陈嘉佑的推荐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这次回沪市,与其说是返回家乡,不如说是奉组织的命令前往沪市潜伏。
沈润书笑了笑,听出了她话中未尽之意。
他没有解释,只是道:“还多亏了你写的那本《长城里的人民》。”
“嗯?”
“我很喜欢那本书里描述的一切。”
夏风带着一点儿潮湿与闷热,迎面吹得沈润书的眼睛湿润起来。
他穿着长衫,戴着金色眼镜,身材瘦高,气质清隽,左手提着行李箱,怀里还夹着一本书,像一位刚从讲台上走下来的教书先生。
可这个时代容不下一张安静讲课的书桌,于是教书先生将袖子一挽,就转身上了危机四伏的前线。
“你还记得我们是怎么认识的吗?”
沈润书很少会向他的挚友们剖析心境,如今分别在即,前路未卜之际,他倒是起了许多谈兴。
“我以前从来没买过《妇女时报》,直到有一天,我去报亭买报纸时,恰好翻到了《妇女时报》。”
“那时报纸正在连载《长城里的人民》第一期,我一看就看入迷了。”
“后来我在报纸上追完了这部小说,和黎溯去书店买《长城里的人民》实体书时,恰好遇到了你和桑佩珍。然后我们四个就这么认识了。”
沈润书轻轻一笑,似乎是在感慨命运之奇妙:“我对国家现状很失望,可我一直不知道,一个美好的国家应该是怎么样的。”
“直到我读到了《长城里的人民》,看到了里面描述的场景,我终于知道自己要追求的东西是什么了。”
从那一刻起,他有了革命的觉悟。
但是,有了觉悟还不够。
想要拯救这个国家,就必须寻找到拯救这个国家的道路和方法。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自晚清起,我们这个国家的有识之士,就将其它国家成功过的案例照搬到了华国。然后他们都失败了。”
“这些思想制度都救不了华国。”
“直到俄国十月革命,直到我在陈嘉佑老师那里读到了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我终于找到了一条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道路。”
说到这里的时候,沈润书的语气不免微微上扬:“我坚信,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直走下去,这个国家一定能够变成书中描述的那般摸样。”
他的眼底似乎亮着一点微弱的火光。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那点火光仿佛遇到了最好的催化剂,顷刻间熊熊燃烧起来,爆发出一股要将旧社会的压迫与不公都涤荡干净的气势。
叶鹤栖从来不知道自己写的文章,还在其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
不。
或许真正激励沈润书,促使沈润书走上这条道路的,并不是她的作品。
而是他一路走来,看到的各种苦难。
出身贫寒的少年,无法对苦难视而不见,于是他选择站出来向那些导致了苦难的敌人宣战。
叶鹤栖与沈润书对视,她轻声道:“沈润书同志,我可以很确定地告诉你,革命一定会成功的,你所期盼的未来也一定会实现的。”
听到她的称呼,沈润书愣了愣:“你……”
叶鹤栖知道他要问什么,摇头道:“我还没有。”
“不过我听说过一句话:你也不求回报吗,那我们就是同志。”
沈润书眼里染上笑意:“你说得对,叶鹤栖同志。”
无论叶鹤栖有没有加入他所在的党派,只要他们拥有着共同的志向,那他们就是可以并肩作战的同志。
北大校门已经出现在视野里,周围来往的人也渐渐变多,有很多话都不适合再说了。
所以沈润书道:“就送到这里吧,火车站太远了。”
叶鹤栖也没有坚持,她从斜挎包里掏出一朵开得正好的秋海棠,伸手递给了沈润书:“这是我送你的离别礼物。”
沈润书接过秋海棠,小心握住。
他正要告辞离开,叶鹤栖又叫住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这是我娘托我转交给你的。你贴身收好,到了安全的地方再拆开。”
沈润书惊讶:“姚姨给的?”
不等沈润书细问,已经有机灵的黄包车夫跑到两人面前,问他们要不要坐黄包车。
沈润书将信封贴身收好,与叶鹤栖轻轻拥抱,带着她送的秋海棠前往沪市。
一直到了沪市,与前来接他的同志完成接头,进入安全屋,沈润书才来得及拆开那封信。
信封里装着一封信和一把钥匙。
沈润书先将钥匙取了出来,才去读信。
纸张上,笔迹锋利。
第一行,是沪市某个银行的账户和保险箱。
第二行,则是——
“五万经费奉上,祝安。”
沈润书微微一愣,旋即明白,这五万银元不是给他的,而是在借他的手,转赠给他身后的组织,作为他们在沪市活动的经费。
*
第三个告辞离开的,是黎溯。
他也是走得最远的一个人。
在老师的推荐下,他要远渡重洋,赶赴他国进修数学。
面对叶鹤栖,黎溯笑得非常没心没肺。
“沈润书那家伙总说,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要出国留学,看看华国和其它国家的差距,看看其它国家是如何发展崛起的,其中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如今他暂时没这个机会了。”
“那就由我这个做兄弟的,代他去瞧上一瞧,看看我们国家和其它国家到底差在哪里,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叶鹤栖也忍不住笑了,将秋海棠别到他的中山装口袋上。
“什么时候回来?”
黎溯还在笑,语气却郑重了许多:“学成即归。”
他出国留学,不是为了逃避和享福,而是为了更好地,与他的友人并肩战斗。
两人拥抱,祝福,分别。
纤弱的花朵在火车和游轮的鸣笛声中,开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
需要送别的人都离开了,只有叶鹤栖还留在北平。
图书馆闭馆的铃声响起,催促着那些还不肯离去的学子回去休息。
叶鹤栖合上面前的书本,将它重新放回到书架上,两手空空,顺着人流走出图书馆。
这应该是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最后一次来北大图书馆学习了。
属于学生的生涯彻底结束,当她迈出这座承载着无数知识学说的殿堂时,她便和她的好友们一样,全身心投入到了新的战场。
这是一片注定没有硝烟的战场。
她要消灭的,不是敌人的生命,而是根深蒂固的陈腐思想。
这场战斗注定无比艰难,在精神纬度征服敌人,远比在物理纬度杀死敌人要困难百倍。
在千年时光的洗礼下,那些陈腐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了民族文化之中,她个人短短几十年的努力,可能看不出太多的成效。
但她甘愿做这颗星星之火。
图书馆的大门从身后合上,今晚的月色皎洁明亮,刻着名人名言的石碑旁,站着一位身穿旗袍的女士。
夜风微凉,姚容披着灰色披肩,胳膊上还搭着一件外套。
叶鹤栖笑容灿烂,向着姚容快步走去:“娘,你怎么来接我了?我不是说了今天会晚点回去吗。”
言情推荐阅读:
快穿之我是你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快穿之我是你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