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针对性调伏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然已经得到上师瑜珈的全部修法心要,接下来的实践,就全凭个人的努力。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各人。
这是一个见效非常快的法门,据许多人说过,几乎在每个认真修法的弟子中,都出现各种现象。而对于我来说,最开始的第一步,却很难成功。

上师瑜珈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成功观想上师。在米拉日巴的传记中,他每当遇到难题或者困惑时,每当出现感情波动时,都会在打坐中观想起上师马尔巴,而马尔巴,也会在此时,给他指导,如果想梦见,那上师就真的出现在梦中,给予教授。

这有点像传说,有点类似于陈咬金三板斧的来源,是梦中的神仙告诉他的。但是,这事却清楚地记载在米拉日巴的传记中,是他的弟子惹琼巴亲耳听到师父这样说的。

别说上师在禅坐中托梦指导,就是观想上师达到栩栩如生的地步,都很难。因为这不是单纯的记忆,上师穿的什么衣服,笑容怎么样,而是一种直觉,就像你一旦想起你的母亲,母亲的形象就出现在你的脑海。

当然,每二步是一失去,也就是说,不管你在哪里在干什么,上师的形象始终在你脑海里,好像第三者视角一样,从未有离开。第三步才谈得上,上师在你禅坐中,如同在你身边说话,随时指导你的修行。

据说,经过了大约二十多天后,我们一起学习的师兄中,有两个人,几乎就达到这一步了,甚至还商量,到哪个深山石洞里去修行,如同历代伟大的圣者一样,如同祖师米拉日巴一样。为此,上师作了专门的训斥与指导。

“有些人喜欢坐在山洞或树下,这时鬼神就已经盯上他了,有些鬼神专门对此种人造违缘,以后极有可能会精神失常,这非常危险。虽然在佛经里说要依止寂静的地方,但其前提必须首先依止上师相当长的时间,断除一切疑惑,比如对宁玛巴的所有教典精通以后,才可依止寂静的地方掩关修持。否则,对教理一窍不通,对上师也没有虔诚的恭敬心,如此一个人在寂静的地方修持就不可能得到任何利益,甚至还会有生命的危险。”

为此,上师还专门讲了道理。“我们再对此问题深入探讨,一个修行人要到寂静处修持,需要具足相当多的条件和要求。首先,他必须要恭敬上师,恒常修上师瑜伽,若能一心一意地祈祷上师,就不会有任何鬼神的违缘;其次,对大悲心也必须要修持,如果相续中真正生起大慈大悲的菩提心,那鬼神也不会加害。我们不管是修断法还是修其他的任何法,依止上师都非常重要。”

最后,他好像为此对我们大家都宣布:“我希望大家不要一开始就住在山洞等无人寂静的地方,首先应该依止具有法相的上师,认真听闻佛法,最好不要离开闻思修。我这里意思并非让大家闻思一生而不要修行,但一辈子都在盲修瞎炼而不闻思,这也是一种邪道。”

所谓上师瑜珈,最后的目的,是把上师当成本尊当成菩萨,如果你设想自己就是本尊就是菩萨的话,这种设想太大胆太没有根据,于是,我们可以先把上师设想为菩萨,再设想自己与上师就是一体的,这种设想在心理及现实中,是稍微容易实现的步骤。

但问题来了,至少我本人,始终在观想时,总不能把自己与上师二者融合起来,按我问上师时上师的回答:有分别心。

“大多人都有分别心,这是修上师瑜珈的普遍问题。”上师虽然这样说,但是,我不敢肯定他是在安慰我,还是在陈述事实。

直到有一天,他真的以调伏分别心,给我们大众讲课时,我才发现,上师这样说,肯定是多数人的普遍现象。

“虽然众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分别念,但却无丝毫的实义,它们全都是烦恼和痛苦的本性。这些分别念就像是水中的波纹一样,如果不善加对治,而让它自然生起,那永远也没有尽头。就像是孩童用木块和沙石作游戏,始终没有满足,永远不会舍弃,就这样在无意义的分别念当中一直散漫着。所以对于以前恶劣的习气和所有的烦恼分别念,我们一定要用智慧立刻加以对治,将它们全部断除。”

这个意思当然很好理解。如果没有长期坚持精进修持,那无始以来的习气不但难以改掉,而且前面得到的少许智慧也难以巩固,非常容易消失。所以我们对善法和闻思修应当尽心尽力地去行持。

“如果仅是修持而不断除分别念,也不可能现前清净的禅定和智慧。所以为了将自己的境界越来越增上殊胜,务必要断掉一切恶劣的分别念,为此我们应住在寂静的地方,经常要观察自己的心。”

当然,以现在我们的能力,所谓住在寂静的地方,也不可能是单独住在大山深处的荒野里。

“贪欲强烈的人,就像饿狗一样。大家知道,饿狗白天晚上都是在为了自己的饮食而到处奔跑。那些不知足少欲的人就是如此,其内心始终存有一个贪心或希求异性朋友、或名声、或财富等等,分别念层出不穷。追求而未得到时,心里异常苦闷痛苦,得到后心里也是一点不满足,犹如在火上浇油,贪欲的火焰反而愈加盛燃。也像梦中求水,喝了又喝,不管喝多少也非常干渴。若能将自己的贪心断掉,则没有如此剧烈的痛苦,所以我们应该精进于断除自己的贪心。”

饿狗这个比喻,相当严厉,但给我们警醒。由此推之,贪求是分别心的重要原因。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指出,听闻一堂课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由此有些人可能会想:善星比丘通达三藏,像他那样的听闻已相当不错,像他那样的精通我们也是不可能,但善星比丘最后还是堕入了三恶趣。其中的原因是,像提婆达多或善星比丘这样造五无间罪或是对上师生邪见的人,虽然他们已听闻了佛法,但他们的罪业已把听闻的功德摧毁了。比如念观音心咒的功德虽然非常大,但如果念咒之人杀了母亲,那此罪业已经胜伏其善根。希望大家不要造五无间罪,这样天天闻法,以后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

对上师不生邪见,这也是戒律之一。

“现在有些其他派别的弟子,认为不必努力闻思而热衷于修行,以为整天闭起眼睛坐在那里这才是究竟的修法,对此种说法我不大以为然。有些人说不需要闻思,就像普贤如来一样修就可以成就,但这种人也太不自量力了,也不琢磨一下,自己是否是普贤如来那样的根机!希望大家一定要再三地闻法,经常闻思轮回的痛苦、祈祷上师、对众生生起大悲心、修自他交换的菩提心,这就是最殊胜的一种修行。”

不需要闻思,以为拿一个密法就可以打天下,这有点类似于汉传佛教所批的那种: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

“在无边无际难以忍受的轮回痛苦大海中,虽然暂时呈现了少许安乐,但这些安乐实际上都在引诱迷惑我们的心,就像是妖女的微笑不能相信。在本师传中,释迦牟尼佛在往世曾是一位商主,他到了一个罗刹洲,彼洲上的许多妖女就使用各种伎俩和欲妙来引诱他,那些妖女暂时显得快乐姝丽,但其本性却都是痛苦和诱惑欺骗。这些暂时的快乐不仅是痛苦的本性,而且也在刹那刹那地变化,犹如闪电,这就是无常。我们今天所拥有的财产,明天是否还继续存在呢?如今身体健康强壮,将来是否仍然无病快乐,如是等等,这一切都是难以预料的,所以,可谓诸法如闪电”。

人们贪着世间法,如何享受也不会满足,犹如小孩贪吃甜美的糖果,再三地咀嚼也是尝不够。然而,世间上所有的法不管再美妙,也都不存在任何的可靠性。比如,梵天的财富在世间上属于最为上等精粹,但这些财物以及他们所享受的妙欲也不会永恒,不值得信赖,也没有任何实义。

“世间上的这些法不管如何千姿百态地显现,其实都是空性,我们怎么会对之生起贪心呢?有如是的贪心,便会有如是痛苦的因。所以华智仁波切说:“当生贪心的时候,立刻就要舍弃它。”佛子行中也讲,引起贪心的这个事物,必须马上抛弃。”

由此空性得知,贪心因为无所得,所以并无存在的必要。上师接下来,就继续打比方:“对于一棵芭蕉树,当我们以理智逐渐分析它时,就会发现它里面为空心,没有一丝一毫的精华实义。如是我们深入细致地观察轮回中的一切诸法,也会发现它们如同芭蕉树,所以在整个轮回中都不存在一个可靠的法。通过这样观察,得到定解时,自然就不会对善妙的事物生起贪心,对低劣粗鄙的事物也不会产生厌恶之心,对一切法就不会产生粗大的分别念和执着,相反我们会去希求无变的大乐,即原始的自然本智。”

暂时的轮回并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追求,真正值得我们希求的是永恒不变的殊胜智慧。因此我们一生当中所做的各种琐事,全都是徒劳无益。

接下来,上师说得更具体了:“比如我们搞建筑做生意等世间法就是毫无意义,口中言说各种不如法的语言也没有任何意义,然后心里面产生的烦恼分别念贪嗔等心也全都是痛苦的因。对于这些身口意的一切世间琐事,我们应该全部舍弃,从此以后,身体应该作顶礼、转绕等善法,口应该念诵经咒,心中应该生起清净心、大悲心,观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

释迦牟尼佛在经中指出:若身体做各种世间的事业、口中讲各种非语不如法的语言、心生各种分别念,这些都有极大过患。为此,我们应当时时忆念大悲尊者释迦牟尼佛的金刚语,发愿从今以后,一定要好好护持自己的心,断恶行善。

“无风吹动的灯火端直又明亮,若远离分别念,那我们的心就如无风的灯火,如是在清净的心当中安住,幸福又快乐。若不远离分别念,那自己的心始终不会清净,因此我们的心应当尽量安住下来,不要寻伺、也不要跟随外境,这样所有的功德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犹如澄清的水才能显现月亮的影子,若一摇动,就现不出任何影像。”

这也是为我们宣讲一个禅定的修法:自心的分别念,就像是小猴子蹦蹦跳跳,当我们抓住它的时候,必须要以一根正念的绳子来捆住它,否则它一刹那也不会老实安份。因此我们对自己的心应时时刻刻地进行观察。

“如一个大国王,在同外境的敌人作战时,面对着敌人的千军万马,虽然也有失败的时候,但天天失败也不太可能。若事先预知将会失败,他可能更加小心翼翼周密策划安排。而心中的烦恼能毁坏所有的众生,此敌军更为凶猛,它远远超过外界的敌人。如果我们真正能依靠殊胜的对治力,与烦恼的敌军作战,那最终一定会取得彻底的胜利。可是对烦恼作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

在此时此地,这个所谓的殊胜的力量,最可靠的,就是上师了。接着他又打了一个家庭的比喻,让我们很意外。因为我们知道,上师本人并没有家庭。

“如在某家庭中,有一个性格恶劣的妻子,整天谩骂吵闹,家里人的生活就一直会陷于困境中。同理,如果烦恼存在心中,我们永远也不会有安乐。一个恶妻,不但会耗尽家财,而且有些男人也会因她而丧命。若我们心中的烦恼没有调伏,则其后果比一个恶妻更为可怕。欲想断除烦恼,自己有能力做到,而要舍弃恶劣的妻子,一般人不一定有这个能力。”

心没有调伏,则产生百般的痛苦。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痛苦都是从我执和未调伏自心而产生,调伏心则能制伏一切,否则什么都不能胜伏。所以为了调伏自己的心,我们应该精进努力地修持善法。

“在修持善法中,调伏自心最为重要。世间上有些人认为拥有某某非常重要,但这并没有什么可重要的。在释迦牟尼佛时代,阿难陀曾十分贪恋自己的妻子,但当佛陀把他带到天上后,他才知道妻子的容貌不及天女的千百万分之一,当时他就不再贪恋妻子了。所以,拥有美女并不可贵,所谓的美女也就是不净粪的口袋;登上王位也并不稀罕,所谓的王位也是痛苦和无常的本性。大多数人希望自己健康无病,永远青春年轻,但这些意义也不太大,如果能调伏自己的心,则其价值将远远超过世间上的一切。”

美女与权势,可以说是吸引男人最大的诱惑,如果这两者的诱惑抵御了,其它的东西,就很难干扰你的心了。

“我们听闻到佛法之后,应该依止寂静的地方来修持善法。萨迦班智达说:性格恶劣的人住在寂静的地方也暴躁凶猛,犹如森林当中的猛兽;若能调伏自己的相续,住在大城市里也是堪能温和。因此希求得到佛果的人,首先应好好地闻法,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生起修行的功德。”

这与我看过的一部文学作品的比喻有点相似,说一个烦恼炽盛的人,如同一头困兽。

“如果我们没有调伏自己的心,那即使长时修持,也不会得到太多的利益。对于痛苦不愿意接受,而对安乐则强烈地执着,在安乐当中放逸度日,这种希求安乐和舍弃痛苦的分别念一直在不断地涌现,我们作为修行人应断除这种分别念。正在痛苦的时候,最好安住在空性的境界当中,如果做不到,就修持自他交换的菩提心,这样一来,痛苦也就变成了产生功德的因。若我们不能转为道用,则一切痛苦和安乐都会成为修道的障碍。”

这个道理,我估计人人都有体会和观察。有时候某一种痛苦结束了,自己觉得轻松安乐,但另一种痛苦可能会接踵而至。如我想只要心脏病治好了,那其他的病不要紧;但在头痛的时候,又以为此实在是一大痛苦,若我的头痛好了,另外一个病也不要紧。实际上,我们面临的往往是这种情形,自身上一种病痊愈了,接着又产生另外一种病,这样不断地遭受各种痛苦。

“我们的心就像是恶狗一样,无论怎么喂养善待它,它都会伤害我们。但如果我们用菩提心来摄持,观想代受所有众生的痛苦,并将功德和安乐回向,这样一次的修法也可以积累千百万劫的资粮并可减轻自己的痛苦。”

我再次听到他强调菩提心,所以说,菩提心是修法的基础,一点也不为过。

“整个世间上,希求安乐和厌离痛苦的分别念,乃至我执未尽之前始终没完没了。根登群佩大师说:乃至小蚂蚁在内的所有动物,都是为了自己的利乐而奔波。所以我们不要再等待,不要想我明年、后年再修学,现在就立即要开始调伏自己的心。”

当然,以我有限的知识,我也知道,我们的心狡猾多端,不可能从外面来调伏它,自己应该观察心的本性,然后在没有任何希冀和疑惑的境界中安住。我们应约束自己的心,不要去希求今生当中的世间八法,成天追求财产,天天生起各种贪心,这样并没有很大的必要,应经常使心安住在一个善法当中。

“我们狂乱的心就好比熊熊烈火、飞卷的狂风、海中的波涛或是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直接制止和对抗它则是困难重重,让它自然停止也不可能,所以我们应该依靠种种的善巧方便来对治自己的心。”

这就有点文学色彩了,上师精通汉藏两种语言,但我没想到,他修辞手法也用得非常好。

“修心的方法应该是不紧不松,希望大家对三宝应该生起信心,特别是对自己的根本上师要作猛厉祈祷:祈祷上师您心中的智慧完全融入我的心间,愿我将来能弘法利生,请好好地加持我的相续。这样,哪怕是一刹那祈祷自己的传承根本上师,上师的大悲加持也会对我们有很大的意义。”

修上师瑜珈的目的,就是要获得上师的加持力,但需要能够将自己与上师融入一体。如果有分别心,就无法融入了。

“分别念犹如空中的云雾漫无边际,也像无有阻挡不断下流的河水一样连绵不绝,如是我们不应追随未来的分别念,而应自然安住于当下内心之本性。分别念,犹如空中鸟迹或平原上豺狼的脚印,既寻觅不到,跟随它又有何义?也如梦中的买卖,虽然有时赢利、有时亏本,但这都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要全部断尽这些无实义的分别念,就必须观察自心,然后自然安住。”

这只是在观念上的改变,但在实践中,却很难实现。

“若自己的分别念如风起云涌越来越增上,就好像连整个虚空界也无法容纳,但只要我们以观察的智慧去断除它,那分别念在刹那间将全部消失无踪。作为一个大修行者,当他一开始观察自心时,所有的分别念就都融入于心的本性虚空当中,一切烦恼也就消于法界。”

作为方法,观察自心,就可以断除分别。这一点,有点像禅宗中看自己的心,法门大致差不多吧。

“心如幻化的军队,与这个幻化的军队对垒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畏惧,应充满信心,因为它本无自性。如果没有调伏自心,则在三界中会感受无量痛苦,而今生又像闪电非常短暂不可靠,所以希望大家再也不要往后拖延,应该尽快去行持。如果心中存有世间八法,这样仅在表面上修持正法、持守戒律或是具有一定的智慧,那实际上并无太大意义,所以我们应当一心一意地观察自己的心。若自心不能安住,就注视释迦牟尼佛的心间,若产生昏沉,就往上观他的肉髻,在大手印当中,也有观文字或标帜,这样观想佛在心里面,就容易调伏自己的心。”

这就很具体了,这就是师父领进门。如果我们观佛时出现分别心,几种具体情况的调伏与对治,都有操作办法了。

“当我们安住的时候,就像水泡融入水中,所有的分别念全部融入于心的本性当中。以前热穹巴与米拉日巴相逢的时候,米拉日巴就幻化出一百匹野马,然后又从中幻化出了成千上万的野马,接着一刹那间这些野马全都变成一匹,最后这匹马也融入了法界。当时热穹巴已经看愣了,米拉日巴就给他唱了一首金刚歌,意思是讲凡夫的一切分别念即是如此。”

我之所以这样记,是想用笔记下惹琼巴另一个音译名字:热穹巴。

“若心真正能安住,那所有的分别念就会消于法界;我们若没有认识其本性,那分别念就会越来越强大。比如对一个年轻的女子,最好一开始就不要看她,然后不要去想她,也不要与她讲话,不要跟她接触,当内心产生小小的贪心时,就应该立即断掉。否则若你跟她接近,与她说话,然后与她一起做一些不清净的行为,最后你们的后果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在一切分别念萌发之际,我们就应立即加以斩掉。若有分别念,就不能成就寂止,因为所谓的寂止,就是指断灭分别念而言。”

难道上师也经历过心动的爱情?要不然,他怎么会形容得如此真切?

“分别念就像盗贼,一旦认识了它的本来面目之后就再也不会危害我们。又如一个恶人,我们对他越来越好,他就会越来越变本加厉加害我们,如果惩治他或彻底断绝关系,这个恶人就再也无能为力了。同样,对于分别念,若我们去对治,它就会软弱无能,若因害怕而逃遁,那它反而会紧追不舍,直到击倒我们为止。”

上师以盗贼来形容,我可以以此类推,分别念就像恶人,当它来到面前时,如果我们用无分别的智慧去观察对治,那它就失去了肆虐的能力,也没有其他帮凶,它就会束手就擒。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肯下功夫,调伏心也并不困难,只不过我们没有在这方面痛下苦功而已。

“当年我在石渠求学的时候,有一天托嘎如意宝说:如果我们没有去调伏,心的力量就会非常凶猛可畏,但如果去调伏它,则会发现它只不过是一只假老虎。他又说:如果你们七天当中,好好地祈祷上师,认真地调伏自己的心,那心的状况也会与从前有极大的不同。我对金刚上师的话深信不疑,如果大家真正依此修持七天,到时就会知道这个教言确实非同凡响。”

法王如意宝是上师多次提到的名字,这是白教的法王,也代表着上师的法系源流。

“如前一段时间,天寒地冻、寒风凛凛、枯枝籁籁,有如八寒地狱,但过了九九之后到现在开春的时候,就逐渐暖和起来了。分别念也如此,没有对治时,它是异常冥顽不化,但修持过后,就像今天的天气,它就慢慢地变得温暖祥和了。获得地下的各种宝藏,并无深远广大的意义,但如果我们能调伏心,获得轻安,则其意义非同寻常。”

这是他第一次以天气作比喻,很有诗意的样子。

“有些人说,我已经闭关九年了,但修行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和收益。这可能是他们并不通达修法的窍诀,调心的最佳窍诀就是以心来观察心,这也是大圆满的窍诀。当然也还有观佛像、观文字等其他很多修法。观察自己的心,祈祷三大传承上师,让历代传承上师的加持融入你的心间。这个修法就比较简单易行,并不那么困难,否则,大圆满的法就不殊胜了。”

闭关九年,我的天!我还没真看出来,我们在坐的师兄们,原来还有这等高手。

“比如在肮脏的洞穴中隐藏有一条毒蛇,如果我们去靠近和贪求它,那痛苦立即就会出现并缠绕着我们。分别念就像是毒蛇,若不将它抛弃,暂时和究竟、今生来世它都会让我们饱受无穷的痛苦。因此,我们不应随顺这些恶劣的分别念。”

“分别念犹如猛火,要扑灭这种猛火就必须具有清净的智慧水。禅定和胜观好像清净的甘露水和天人的花园,如果我们去饮用和享受,暂时和究竟的安乐都会得到。即使希望得到天人或人间转轮王的果位,都需要有一颗寂静安祥的心,因此我们不应去思维一切世间八法,而对即生和来世都有意义的事情,尤其是现见法界和清净禅定的法,我们应当去思维。正念犹如甘露水,我们应该饮用,分别念犹如毒药,我们应该断绝。”

上师的教言大致如此,对于我来说,却得到了很多感慨。我们的分别念飘忽不定,不可捉摸,有时候生起欢喜之心,有时候生起痛苦之心,有时候则生起迷茫无记的世俗意念。如果我们不想方设法对治,那它就在无意义当中永远地流转,因此为了断除分别念,我们应精进修持寂止。

若不如是精进地修持,则无始以来串习的分别念很难以疗治,若没有专注修持,始终不可能成就清净的禅定。因此当内心生起各种分别念,不管是粗的还是细的,我们都不能跟随,应该坚定专注地修持,立即断除之。

无始以来串习的分别念犹如抽烟或者嗜酒等恶习,已经成为习惯之后要想直接断掉决非易事。因此我们要像调驯野马一样,通过各种方法逐渐调伏自己的心,经常要以正知正念来守护自己的心,努力使自己现前无有分别的无二智慧。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