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吹皱一池春水
太阳刚刚升起,内阁首辅赵昶府上的马车便沿着宽阔的天街,驰过燕京城。
相府的马车从外观看很朴素,乍一看根本不知道里面坐着的是整个大燕最尊贵的千金,不过,有明眼人看到跟车随侍的竟有大内侍卫,便知道了马车里定是即将成为皇上后妃的某位贵女。
赵婉仪身着水蓝色半袖襦衫,内着湖蓝色凤尾裙,分肖髻上簪了两根羊脂玉雕的凤钗,看上去文雅秀丽、满身书香,不带半分奢华气息,让人一看,想到的不会是内阁首辅家的千金,而是名士大儒的嫡孙女。
马车行得不快,仍然有些颠簸,她却始终在车厢里一丝不苟地端坐。两位宫里派来的教养嬷嬷随侍在侧,轮流盯着她。
作为皇后,即使在无人之处也不能失仪。
她虽然才十四岁,可自小便跟着祖父学那儒家养气之法,酷暑季节心静自然凉,寒冬腊月凌霜傲雪,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循规蹈矩,进退有度,因此选秀时立于殿前,唯她有母仪天下之姿,让各怀心思的两宫太后与稚气的皇帝毫不犹豫地都选了她。直到年少的皇帝将代表皇后的玉如意放进她手心,她才猛然醒悟,顿觉祖父虑事之远,思谋之深。当初决意栽培她时,皇上尚是垂髫童子,祖父隐忍十年,在内阁四平八稳,从不冒进,对摄政王的治国方略均表支持,终于借着摄政王之势成为内阁首辅,然后在皇上大婚选秀之前搭上两宫太后,彼此达成共识,一举将她推上皇后之位,自此开始反戈一击,成为忠君的纯臣、保皇派的领袖。
从宫里回来,她便听说了神鹰汗国的嫡出公主将来大燕和亲,若是入宫,必定要封贵妃。那是贵德淑贤四妃之首,乃是皇后之下第一人。她母亲深感忧虑,听说那位公主已年满十六,又是中宫嫡出,金尊玉贵,再加来自异国,不可由常理度之,怕她压制不住,反受其害。听说北地蛮夷不通礼仪,不知廉耻,父死子娶其母,兄亡弟纳其嫂,风俗鄙陋,令人不齿,若是真来个身份尊贵的粗鲁女子杵在她面前,她还真有点儿不知所措。
不等她婉转地向祖父表明自己的担忧,又有消息传来,皇上不会纳公主为贵妃,而是由摄政王娶其为正妃。她松了口气,细细推敲,也觉祖父这步棋走得极妙。先不说夫妻之像相差悬殊,只说公主来自异国,摄政王以后便得不到妻族的助力,因他将以原配嫡妃的礼仪迎娶公主,先王妃的娘家自然不悦,安阳王氏也会与他断绝联系。此消彼长,待皇帝大婚后即可亲政,但他毕竟年少,在国事上肯定会倚重首辅赵昶。赵家趁势而起,必定一冲飞天。
赵婉仪端坐在软垫上,目光始终盯着前面一尺处的羊绒毡毯,心里五味杂陈。
她没想到那位异国公主竟是这样的,不但是她感觉意外,也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她的确不懂诗书,不通文墨,不会弹琴,不喜弈棋,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听不明白讽喻暗示,虽远嫁异国,却并不悲悲凄凄、幽幽怨怨,也不小心翼翼地学着适应大燕的规矩,反而如炽烈的火,烧得京城各派人马都措手不及。
一向不好女色的皇甫潇将先王妃的嫁妆送还安阳王氏,又将正妃所居宫殿改名无双殿,老王妃送出传家之宝“桃夭”,皇甫潇又把栖霞庄归到她的名下……种种迹象表明,勇毅亲王府十分重视与公主的婚事,并为之拿出了最大诚意。这些做派令无数人深思,再联想到最初提议神鹰汗国公主和亲以换取大燕粮草援助之事的人,便是摄政王的心腹大臣,脑筋转得快的人便恍然大悟。公主虽远嫁千里,可并不意味着就失去了娘家支持,只要神鹰汗国派出铁骑,陈兵关前,不必说一个字,就已经为公主撑腰了。而摄政王成了公主的夫婿,这岂不是间接地有了更强劲的后盾?
赵昶有些懊悔,越发觉得局势艰难,却没告诉两宫太后和皇上,只琢磨着如何把不利局面扭转过来。而赵婉仪想了两天,便决定前去拜访公主,与她打好关系。
从老王妃那里论,赵婉仪要称皇甫潇表舅,从皇家这头论,皇甫潇是皇帝的大堂兄,左右都是亲戚,不如借这个由头搭上线,把关系理顺,先借摄政王与王妃之势,让皇上高看一眼,多宠着些,先怀上龙种,便能稳住形势,保赵家富贵荣华。
赵昶对孙女的打算击节称赞。他们的动作极快,其他贵女家中还没反应过来,赵婉仪的帖子就已经送到公主面前了。
马车渐渐走近大青山,外面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轻风拂起窗帘,带进青草的气息。赵婉仪纹丝不动,心里却浮想联翩。听说明月公主以前在草原上纵马驰骋,来去自如,从未学过什么闺训、女戒、女则,想起那日在安王府看到的少女,虽然穿着大燕的服饰,行动间仍带着勃勃英气,有着不同于燕国女儿的独特魅力。她会说流利的燕国官话,其中又有软软的江南口音,赵婉仪很明白,这种未加雕琢、自然而然的美一定会吸引见过百般绝色的勇毅亲王。最重要的是,公主的骨子里有股傲气,在安王府的赏花会上对任何人都冷淡疏离,显然不打算讨好任何人,是不是因为如此,原来对女子不假辞色的摄政王便开始上赶着宠爱她了?
赵婉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心里自嘲地笑了笑。她想,她的确对公主有一些羡慕了。她生下来就被关在相府后院,出嫁后便会在皇宫里待一辈子,一生见不到外面的天地,虽过得尊贵,终是不如明月公主那般舒心。
她闭了闭眼,感觉有些微倦意,然后便听到车外有人禀报:“大小姐,我们已经到了栖霞庄,马上就要进庄了。”
她平静徐缓地说:“知道了。”
一队大内侍卫护卫着马车驰进栖霞庄大门,顺着平坦的黄土道驶到专门用于招待贵客的山水院前,上面挂着匾额上镌刻着“高山流水”四字,却是潇洒出尘,应是名家手笔。
明月得报,已等在山水院前。她的穿着也很简单,大红色胡服上绣着浅青色雪莲花,头发仍然扎成几根辫子,由头至梢缀着一溜绿玉和玛瑙,鬓边贴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玉蝉,十分俏丽活泼。
马车缓缓停到她面前,里面先下来两个婆子,一丝不苟地对公主行了礼,然后才回身打开帘子,恭敬地说:“请大小姐下车。”
赵婉仪从车厢里出来,在两位嬷嬷的搀扶下踩着春凳下来,脸上带着五分柔和的微笑,温婉地上前两步,与公主以平礼相见:“劳公主久候了。”
明月还了礼,笑得大眼弯弯,直率地道:“没有,没有,我反正是在这儿散心,等你来了才出来相迎,并没有久等。”
果然心直口快,赵婉仪保持着合适的笑容,心里暗自思忖。公主没有心机,自是再好不过,她很容易笼络过来,大家也就成了自己人。
她看了看四周,眼中流露出几分赞赏:“早就听说栖霞庄灵秀大气,乃是燕京第一庄,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是呀,所以我一来就喜欢了。”明月笑嘻嘻地说,“这是我迄今为止收过的最合心意的礼物。”
赵婉仪抿嘴一笑:“人人都说王爷对公主情有独钟,这份深情厚谊,羡煞旁人。”
明月不甘示弱,调侃回去:“我也听说皇上对赵大小姐青眼有加,当日未有丝毫犹疑,便选了赵大小姐为后。”
赵婉仪尚未来得及羞涩,她身后的一个教引嬷嬷走上前来蹲身一礼,沉声道:“请公主殿下慎言,不可对皇上不敬,此乃大罪。”
明月顿时面色一冷:“好大胆的奴才!我与你家主子说话,哪有你插言的份儿?张口闭口规矩,其实你们这些刁奴才最没规矩!赵大小姐,咱们闺阁之中谈笑,可不需这等奴才秧子在旁看着。赵妈妈,你陪这两位妈妈去喝茶,可要好好款待。”
“是。”赵妈妈答应一声,立刻满脸是笑地带着几个婆子上前,半拉半拥地把两个板着脸的嬷嬷弄走了。
两个教引嬷嬷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无论身份多高的贵女,在她们面前都得低声下气,为了少挨些打骂折腾,当家主母还得与她们说好话、塞银子,几时见过似公主这般不留情面的人?两人一时怔住,待要说话,却已经被拉出很远了。
赵婉仪始终脸上带笑,却未发一言拦阻。等到两个教引嬷嬷的人影不见了,她脸上的笑容才有了一点儿变化,像是真实了一些。
除了两个教引嬷嬷外,跟着赵婉仪来的还有她的贴身大丫鬟白露与青霜,只是教引嬷嬷不让她们跟赵大小姐同一辆车,而是与其他婆子丫鬟一起,随在后面的马车里。看着两个嬷嬷走了,白露和青霜连忙赶上来服侍。
明月没有带赵婉仪去正院里坐,而是到荷塘边的凉亭,一边观赏刚刚含苞的荷花一边饮茶。
昨天下了一夜的雨,到清晨才停,池塘中的水涨了一些,在蓝天下泛着粼粼波光。几对鸳鸯、鹭鸶、白天鹅、绿头鸭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时而悠然自得地曲颈理一理身上的羽毛。生机盎然的青翠莲叶上都是露珠,不时有蜻蜓、蝴蝶轻盈地停在上面。淡淡的阳光里,池塘上现出了三道短短的彩虹,一直伸到水中,绚丽清逸的景象带着一股出尘的仙气。
赵婉仪微笑着赞叹:“在这里住着,简直犹如神仙。”
“是啊,我非常喜欢。”明月兴致勃勃地说,“不知道王府的花园有没有这般美,若是不如此处,等我嫁进去了,定要重修。”
赵婉仪只觉得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合规矩,却也不会扫她的兴,反而温言附和:“你做了王妃以后,自然在王府里当家做主,想怎么改都行。”
明月更加高兴,眉飞色舞地端起茶碗,欢喜地道:“这茶好像很稀罕,是王爷派人送来的,你尝尝。”
赵婉仪微呷一口,细品之下,心中暗叹如此稀世好茶却给了一个压根儿就不懂茶的人,真是牛嚼牡丹、明珠暗投。她放下茶盏,轻言细语地说:“这茶叫万年香珠,我也只喝过一次,是在宫中时太后娘娘赏的。据说这茶采自岭南深山里一棵已经活了三千年的古茶树,每年产量极少,若是气候好,大概能得二斤,若是老天爷不给好脸色,就连一斤都不到。每年的茶叶全部进上,在宫中也只有皇上和两宫皇太后那儿有,但顶多不过半斤,有时只得二三两,量太少了,便是用来赏臣子都拿不出手,就只在宫里赏人喝。当然,摄政王不同于一般人,什么好东西,都是要给他一份的。今儿我也沾了公主的光,能够喝到这等顶级好茶。”
明月微笑。这话说得,可真是包藏祸心啦。她一脸天真,愉快地点头:“原来是这样啊,我说这茶这么香呢,而且回味悠长,原来是古树上来的,的确珍贵。我母妃也托了商队带些茶树苗过去,都种在有地热温泉的山谷里,用来浇灌的泉水都是从冰川上流下的雪水,再过两年就能采茶了。母妃定会叫人给我送些来,到时候我送给你,看看与中原的茶是否不同。”
“不同是肯定的。”赵婉仪也很有兴趣,“即便是同样的茶树,栽种的环境不同,长出来后肯定品种各异,所以古人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便是这个理儿。”
她这话带着几分暗讽,可明月却恍若未觉,将茶碗一放,抚掌笑道:“我母妃也说过这样的话。”
暗喻暗讽暗示之类的,重在一个“暗”字,更重要的是对方要能领会,不然就像现在,俏媚眼做给了瞎子看,让赵婉仪心里颇觉无奈。
两个女孩坐在亭子里,都是笑靥如花,一个温婉,一个活泼,一个将是皇后,母仪天下,一个将为摄政王妃,富贵滔天,或许将来有一天,她们的丈夫将会走到你死我活的局面,而现在,她们已经身为局中。
文妈妈让丫鬟送来八碟细点,一半是燕京中达官贵人喜爱的点心,另一半是草原风格的奶味甜点。明月一点儿也不挑食,每样都尝了一个,吃得津津有味。赵婉仪挑了一个玫瑰酥,只吃了半个就搁下了。
拈着丝帕拭了拭嘴角,赵婉仪客气地问:“公主平日里都爱做些什么?”
明月拿起帕子擦了擦手,爽快地说:“我最喜欢的是骑马,也只有这里能跑一跑,回了城就不行了,不过,听说勇毅亲王府里有跑马场,虽不如这里宽敞,还是可以跑一跑。这几个月都待在迎宾馆里,每日里只能看看闲书,可把我闷坏了。”
赵婉仪轻笑:“公主眼看就要做亲王妃了,应该有王府的妈妈过来侍候吧?”
“你是指教引嬷嬷?”明月想起了刚才那两个一脸晦气的老婆子,轻轻哼了一声,神色傲然,“我在汗国是中宫嫡出的公主,在母妃跟前长大,什么规矩都学到了,有哪个奴才能比得过我汗国大妃,敢来教我规矩?”
赵婉仪一滞,然后缓缓地笑了出来:“说得也是。”
她总是忘了,明月的身份终究与她不同,只要一天没嫁,一天就是另一个国家的嫡出公主,即使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也必须以礼相待,如果不是她主动要求,谁派人去教规矩就是损伤神鹰汗国的体面,所以她在婚前能过得这么肆意无忌。而赵家是臣,皇上是君,所以赵家的千金即使嫁与皇上做正宫皇后,也依然是臣,宫里出来的教引嬷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却是皇恩浩荡,她不能有丝毫怨怼之色,言谈间必得带着感谢君恩的意思,就这样数着日子过,直到大婚。
她看着眼前的公主,见她眉目舒朗,笑容可掬,招手让人搬出两张矮榻来,快活地说:“坐久了累,咱们歪着说话吧。”赵婉仪很想放松一下,可是想起教引嬷嬷的话,又犹豫了。作为皇后,任何时候她都不能失仪。
明月好像知道她的顾忌,不由得挑了挑眉:“难道在你们大燕,靠一下就不端庄了吗?”
赵婉仪被她说得笑起来:“什么叫你们大燕,应该是咱们大燕。再过几日,公主便是咱们大燕的勇毅亲王妃了。夫妻一体,与国同休。”
明月笑嘻嘻地点头:“对,是我说错了,应该是咱们大燕。那咱们就歪着说话吧,也舒爽些。这儿又没有旁人,你不必担心。”
她天真烂漫地一轮紧逼,就让赵婉仪满腹的规矩道理都说不出来,竟是身不由己地起身,让丫鬟们搬走椅子,倚在了榻上。
明月很开心地掰着靠垫,挥手让亭外服侍的大丫鬟退后一些,然后满脸好奇地问:“赵小姐,你平日里除了学规矩,还喜欢做些什么?”
赵婉仪的嫁衣、凤冠、床帐、被褥等一向由女方准备的物事全都由内务府按祖制包办,等她做了皇后,更不必动针线,自有针线局供奉,所以她待嫁期间除了学规矩和弹琴弈棋,就是跟着祖父读书做文章,听他分析朝局,推测未来的大势变化。这些都与她息息相关,她不但要学着分析推断,还要学着做决定,因势利导,周密布局。看着明月没心没肺的快乐模样,她心里油然升起一丝自傲与庆幸。
她以前随着母亲到勇毅亲王府拜见过老王妃,后来在宫里宫外都听不少人说起,老王妃一生纯善,连后院中馈都不大会打理,半辈子都被先勇毅亲王捧在手心里护着,等到先勇毅亲王病逝后,现在的摄政王已成大器,又接着把母亲保护得风雨不透,总之是天下最有福气的女子,又是最不会争斗的女子。
凡是见过这位公主的人都觉得她跟勇毅亲王府的老王妃很像,多半也会让摄政王百般呵护,但是却不能为他增添任何助益,顶天了就是为他生个一儿半女,传续香火血脉。
赵婉仪想到这儿,顿时精神大振,底气变得很足,也不再羡慕这位无忧无虑的公主。见她即将过门了还懵懂无知的模样,她忍不住低声探问:“公主,再过几日就要成亲了,你怕不怕?”
这是闺中女儿的正常话题,两个手帕交在即将成亲前隐蔽地互相询问,企图探究洞房花烛的真相,带着一分惶恐、一分不安、一分甜蜜、一分羞怯再加一点点期待。赵婉仪本是想看公主窘迫的模样,自己却不由得想起了少年皇帝的清秀容颜与温柔目光,如玉般的脸颊渐渐泛起了红晕。
明月的脑海中也浮现出皇甫潇高大挺拔的身姿与锐利明亮的眼睛,她看着亭外泛着涟漪的一池春水,唇边露出喜悦的笑容,声音很低很低地说:“我不怕。”
赵婉仪在栖霞庄待到下午,然后在教引嬷嬷的三催四请下回了城。
明月公主仍然住在山庄里,钓鱼、骑马、打猎、赏花,玩得很是欢快,直到成亲前两天才回到迎宾馆。
皇甫潇已经放出狠话,谁要让他成亲期间不痛快,搅了他的婚典,他就让谁家子子孙孙都别想成亲。
于是整个燕京城忽然没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倒是越来越友好热闹,似乎都在盼着摄政王的婚礼。
亲王纳正妃,与民间嫁娶完全不同,有正规的典仪,不过经过范文同为首的送亲使团官员们的努力,这个典仪中掺杂了一定的草原习俗,以示对公主和神鹰汗国的尊重。
正式成亲前一天,是女家依常例送嫁妆的日子。
范文同绞尽脑汁,把嫁妆箱子做大了一半,里面塞得满满当当的,压了又压,仍有一百六十八抬。五匹千里马分别是黑、白、青、黄、红五色,马头上都扎了红绸花,各有一名马童站在旁边照料,确保它们不在半路上发飙。
那苏克率侍卫团整装待发,他们甲胄鲜明,腰佩弯刀,刀鞘上都镶满各种宝石,华丽异常。
神鹰汗国的大妃得到范文同详述婚典仪式的信后,便从草原上最擅歌舞的阿雅斯族征调了男女各五十人送到燕京,个个身段高挑、能歌善舞,男子英俊,女子美艳。他们今天都穿着本族的盛装,上面绣着金丝银线,缀着玉珠玛瑙,看着五彩缤纷、华丽喜庆。他们安静地列队站在侍卫团旁边,面上都带着欢乐的笑容。
吉时快到时,安王爷带着人过来,代表勇毅亲王府送上了催妆礼。
岳西岷的夫人代表女方收下礼物,待吉时一到,便带着送嫁妆的队伍出发了。
阿雅斯族分成两队,均是女在前,男在后,载歌载舞地沿着大街走出去。他们后面跟着抬嫁妆的队伍,四个大汉用裹了红绸的抬扛抬着雕着鸾凤和鸣的一个红木箱子,鱼贯而出,迤逦而行。一百六十八抬嫁妆后跟着五匹神骏非凡的宝马,赤兔打头,依次跟着雪青马、黄骠马、白色的追风驹、黑色的乌骓马。然后又是五十个美女俊男歌舞前行,长长的水袖挥出,圆圆的裙摆旋动,奔放的歌声唱出了对公主的真挚祝福,欢快的舞蹈传递着草原儿女的豪迈与热情。那苏克率领侍卫团最后压阵,他们军容严整,身躯挺直,一手执缰绳,一手按刀柄,就连每匹马迈出的步子长短与节奏都是一模一样。
长长的队伍自天街而出,在外城绕城一周,再回到内城绕了一圈,这才去往勇毅亲王府。
清亮欢乐的歌声一直在巨大城市的上空飘荡。
“南湖里的莲花哟,
长成十九节的藕,
在湖边出生长大的姑娘,
如今已长到出嫁的时候。
北湖栽的幼柳哟,
已长成一棵大树,
曾在树荫下玩耍的姑娘,
已经到了该出嫁的时候。
纯银打造的那枚戒指,
是姑娘手指上的好装饰,
明天就要出嫁的姑娘,
是娶亲人家的一份荣誉。
玛瑙琢成的那枚戒指,
是姑娘手指上的好装饰,
明天就要出嫁的姑娘,
是娶亲人家的一份福气……”
燕京城万人空巷,将各处都挤得水泄不通,看着这壮观而独特的送嫁妆场面,无数人为之赞叹、倾倒、羡慕、着迷。禁军、御林军、王府亲军和衙门的捕快、各处的暗卫全都倾巢而出,沿途警戒,确保无人捣乱。
岳夫人没有跟着队伍绕城,而是坐着轿子,随安王他们先到王府等候。他们最后出门,已经亲眼目睹了嫁妆队伍的组成与规模,都感觉很震撼。幸好这是嫁给亲王做王妃,若是嫁进宫去,即便有规制拘着,汗国也会来这么一下,只要这个送嫁的队伍出去走一圈,便足以震动九城,皇后就别想再抬头了。大燕从开国以来,无论谁成亲,都没有过这样的场面。
勇毅亲王府里已是宾客成群,主殿银安殿里坐满了高官显贵,皇甫潇在主位作陪,属于王妃的无双殿也打开大门,由老王妃在里面接待前来观礼的各位内眷。
今天有无数人想来奉迎巴结,但是五品以下的官员基本上是没资格进来的,没有入仕、志在学问、教书育人的名士大儒也有不少,文官武将济济一堂,都是一团和气,再没有朝堂上的针锋相对。后院的女眷们更是满口的吉祥话,奉承得老王妃笑得合不拢嘴。
岳夫人进来后,向老王妃行了礼。老王妃赶紧叫宋妈妈去扶起来,迫不及待地问:“怎样?听说他们送嫁妆有新花样?”
岳夫人笑着点头:“可不是,花样新着呢,前后都有歌舞,还有侍卫团列队跟着,威风得很。”
老王妃听得眼睛发亮,一迭声地说:“韩氏、杨氏,你们去找人问问,让他们安排个地儿,等队伍进门了,我也看看。”
正在帮着迎候安排官眷的两位侧妃答应一声,出门商量了一下。这里需要照应,根本缺不了人,杨氏想要趁此机会多结交一些诰命夫人,便提议韩氏去找齐世杰商议,让前来观礼的夫人们也都能看到送嫁队伍走进王府的情景。
韩氏知道杨氏的念头,自然不会驳她,答应着便往前面去了。她让人找到齐世杰,把这事告诉他,很快齐世杰就安排妥当。队伍从中门而进,直接去往无双殿,两旁有许多楼阁花园,正好供内眷们观看。
消息很快递进来,韩氏向老王妃做了禀报,便笑着安排府里的丫鬟婆子们侍候着各位内眷去前面各个楼阁的二楼上就座,一边喝茶一边等。
气氛更加热烈,不断有人拉着岳夫人打探送嫁队伍和嫁妆的情形,岳夫人左推右挡,含糊其辞:“你们啊,都急什么呢?这马上就到了,亲眼看着不就都明白了。我嘴笨,形容不出来。”
众夫人便打趣:“哪家儿女成亲不请你?你还嘴笨,那天下再找不到伶俐的了。”
说说笑笑间,府外隐隐传来歌声,接着便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歌词先用草原话唱一遍,再用燕国官话重复一遍,让大家都听得很明白。
“神鹰家族嫁来姑娘,明月皎洁花朵般美。黄金家族驰来新郎,英勇威武潇洒俊朗。姻缘天成群山起舞,一生美满快乐安康……”
明月公主与皇甫潇的名讳封号都嵌在歌中,完全违背了大燕为尊者讳的规矩,却是草原上对人最尊重的习俗。歌词善颂善祷,让人听着很是喜庆,却丝毫没有《诗经》的那种内敛含蓄。不过,大家都听得满面含笑,没人说什么扫兴的话。
女眷们从椅子上站起,聚到窗前站着。男人们纷纷走出银安殿,等在花园中。
皇甫潇一脸和煦,显得很是愉悦。齐世杰站在他身旁,笑眯眯地道:“公主的送嫁队伍果然不同凡响。”
歌舞队伍神采飞扬,抬嫁妆的汉子昂首挺胸,卫队方阵威风凛凛,跟着歌曲的节奏走进王府。那苏克抬手伸向空中,然后向下一挥。侍卫团一齐下马,动作整齐划一,非常好看。
老王妃满面红光,高兴地直点头;“好好,真好,真好。”
陪在她身旁的安王妃也跟着夸赞:“嫡出公主出嫁,果然有气派。”她虽未明说,但众人都心中雪亮,这种送嫁的阵仗,大燕还真没人家比得上。
一百六十八抬嫁妆更是气势如虹,将无双殿前的空地摆得满满的,有的还放在了前面的草地上。
岳夫人与安王妃扶着老王妃下楼,笑逐颜开地走向后院。到得银安殿前,送嫁队伍中的歌舞已经停下,会合到一处安静等待。抬嫁妆的大汉们守在自己抬的箱子两旁,个个站得笔直。那苏克的卫队停在银安殿前,没再往后院走,因都是女眷,冲撞了谁都不好。
等到女眷都回来,岳夫人笑着指挥大汉们打开箱盖,进行传统的晒妆。
阳光下,珠光宝气,琳琅满目,晃花了所有人的眼睛。
相府的马车从外观看很朴素,乍一看根本不知道里面坐着的是整个大燕最尊贵的千金,不过,有明眼人看到跟车随侍的竟有大内侍卫,便知道了马车里定是即将成为皇上后妃的某位贵女。
赵婉仪身着水蓝色半袖襦衫,内着湖蓝色凤尾裙,分肖髻上簪了两根羊脂玉雕的凤钗,看上去文雅秀丽、满身书香,不带半分奢华气息,让人一看,想到的不会是内阁首辅家的千金,而是名士大儒的嫡孙女。
马车行得不快,仍然有些颠簸,她却始终在车厢里一丝不苟地端坐。两位宫里派来的教养嬷嬷随侍在侧,轮流盯着她。
作为皇后,即使在无人之处也不能失仪。
她虽然才十四岁,可自小便跟着祖父学那儒家养气之法,酷暑季节心静自然凉,寒冬腊月凌霜傲雪,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循规蹈矩,进退有度,因此选秀时立于殿前,唯她有母仪天下之姿,让各怀心思的两宫太后与稚气的皇帝毫不犹豫地都选了她。直到年少的皇帝将代表皇后的玉如意放进她手心,她才猛然醒悟,顿觉祖父虑事之远,思谋之深。当初决意栽培她时,皇上尚是垂髫童子,祖父隐忍十年,在内阁四平八稳,从不冒进,对摄政王的治国方略均表支持,终于借着摄政王之势成为内阁首辅,然后在皇上大婚选秀之前搭上两宫太后,彼此达成共识,一举将她推上皇后之位,自此开始反戈一击,成为忠君的纯臣、保皇派的领袖。
从宫里回来,她便听说了神鹰汗国的嫡出公主将来大燕和亲,若是入宫,必定要封贵妃。那是贵德淑贤四妃之首,乃是皇后之下第一人。她母亲深感忧虑,听说那位公主已年满十六,又是中宫嫡出,金尊玉贵,再加来自异国,不可由常理度之,怕她压制不住,反受其害。听说北地蛮夷不通礼仪,不知廉耻,父死子娶其母,兄亡弟纳其嫂,风俗鄙陋,令人不齿,若是真来个身份尊贵的粗鲁女子杵在她面前,她还真有点儿不知所措。
不等她婉转地向祖父表明自己的担忧,又有消息传来,皇上不会纳公主为贵妃,而是由摄政王娶其为正妃。她松了口气,细细推敲,也觉祖父这步棋走得极妙。先不说夫妻之像相差悬殊,只说公主来自异国,摄政王以后便得不到妻族的助力,因他将以原配嫡妃的礼仪迎娶公主,先王妃的娘家自然不悦,安阳王氏也会与他断绝联系。此消彼长,待皇帝大婚后即可亲政,但他毕竟年少,在国事上肯定会倚重首辅赵昶。赵家趁势而起,必定一冲飞天。
赵婉仪端坐在软垫上,目光始终盯着前面一尺处的羊绒毡毯,心里五味杂陈。
她没想到那位异国公主竟是这样的,不但是她感觉意外,也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她的确不懂诗书,不通文墨,不会弹琴,不喜弈棋,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听不明白讽喻暗示,虽远嫁异国,却并不悲悲凄凄、幽幽怨怨,也不小心翼翼地学着适应大燕的规矩,反而如炽烈的火,烧得京城各派人马都措手不及。
一向不好女色的皇甫潇将先王妃的嫁妆送还安阳王氏,又将正妃所居宫殿改名无双殿,老王妃送出传家之宝“桃夭”,皇甫潇又把栖霞庄归到她的名下……种种迹象表明,勇毅亲王府十分重视与公主的婚事,并为之拿出了最大诚意。这些做派令无数人深思,再联想到最初提议神鹰汗国公主和亲以换取大燕粮草援助之事的人,便是摄政王的心腹大臣,脑筋转得快的人便恍然大悟。公主虽远嫁千里,可并不意味着就失去了娘家支持,只要神鹰汗国派出铁骑,陈兵关前,不必说一个字,就已经为公主撑腰了。而摄政王成了公主的夫婿,这岂不是间接地有了更强劲的后盾?
赵昶有些懊悔,越发觉得局势艰难,却没告诉两宫太后和皇上,只琢磨着如何把不利局面扭转过来。而赵婉仪想了两天,便决定前去拜访公主,与她打好关系。
从老王妃那里论,赵婉仪要称皇甫潇表舅,从皇家这头论,皇甫潇是皇帝的大堂兄,左右都是亲戚,不如借这个由头搭上线,把关系理顺,先借摄政王与王妃之势,让皇上高看一眼,多宠着些,先怀上龙种,便能稳住形势,保赵家富贵荣华。
赵昶对孙女的打算击节称赞。他们的动作极快,其他贵女家中还没反应过来,赵婉仪的帖子就已经送到公主面前了。
马车渐渐走近大青山,外面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轻风拂起窗帘,带进青草的气息。赵婉仪纹丝不动,心里却浮想联翩。听说明月公主以前在草原上纵马驰骋,来去自如,从未学过什么闺训、女戒、女则,想起那日在安王府看到的少女,虽然穿着大燕的服饰,行动间仍带着勃勃英气,有着不同于燕国女儿的独特魅力。她会说流利的燕国官话,其中又有软软的江南口音,赵婉仪很明白,这种未加雕琢、自然而然的美一定会吸引见过百般绝色的勇毅亲王。最重要的是,公主的骨子里有股傲气,在安王府的赏花会上对任何人都冷淡疏离,显然不打算讨好任何人,是不是因为如此,原来对女子不假辞色的摄政王便开始上赶着宠爱她了?
赵婉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心里自嘲地笑了笑。她想,她的确对公主有一些羡慕了。她生下来就被关在相府后院,出嫁后便会在皇宫里待一辈子,一生见不到外面的天地,虽过得尊贵,终是不如明月公主那般舒心。
她闭了闭眼,感觉有些微倦意,然后便听到车外有人禀报:“大小姐,我们已经到了栖霞庄,马上就要进庄了。”
她平静徐缓地说:“知道了。”
一队大内侍卫护卫着马车驰进栖霞庄大门,顺着平坦的黄土道驶到专门用于招待贵客的山水院前,上面挂着匾额上镌刻着“高山流水”四字,却是潇洒出尘,应是名家手笔。
明月得报,已等在山水院前。她的穿着也很简单,大红色胡服上绣着浅青色雪莲花,头发仍然扎成几根辫子,由头至梢缀着一溜绿玉和玛瑙,鬓边贴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玉蝉,十分俏丽活泼。
马车缓缓停到她面前,里面先下来两个婆子,一丝不苟地对公主行了礼,然后才回身打开帘子,恭敬地说:“请大小姐下车。”
赵婉仪从车厢里出来,在两位嬷嬷的搀扶下踩着春凳下来,脸上带着五分柔和的微笑,温婉地上前两步,与公主以平礼相见:“劳公主久候了。”
明月还了礼,笑得大眼弯弯,直率地道:“没有,没有,我反正是在这儿散心,等你来了才出来相迎,并没有久等。”
果然心直口快,赵婉仪保持着合适的笑容,心里暗自思忖。公主没有心机,自是再好不过,她很容易笼络过来,大家也就成了自己人。
她看了看四周,眼中流露出几分赞赏:“早就听说栖霞庄灵秀大气,乃是燕京第一庄,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是呀,所以我一来就喜欢了。”明月笑嘻嘻地说,“这是我迄今为止收过的最合心意的礼物。”
赵婉仪抿嘴一笑:“人人都说王爷对公主情有独钟,这份深情厚谊,羡煞旁人。”
明月不甘示弱,调侃回去:“我也听说皇上对赵大小姐青眼有加,当日未有丝毫犹疑,便选了赵大小姐为后。”
赵婉仪尚未来得及羞涩,她身后的一个教引嬷嬷走上前来蹲身一礼,沉声道:“请公主殿下慎言,不可对皇上不敬,此乃大罪。”
明月顿时面色一冷:“好大胆的奴才!我与你家主子说话,哪有你插言的份儿?张口闭口规矩,其实你们这些刁奴才最没规矩!赵大小姐,咱们闺阁之中谈笑,可不需这等奴才秧子在旁看着。赵妈妈,你陪这两位妈妈去喝茶,可要好好款待。”
“是。”赵妈妈答应一声,立刻满脸是笑地带着几个婆子上前,半拉半拥地把两个板着脸的嬷嬷弄走了。
两个教引嬷嬷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无论身份多高的贵女,在她们面前都得低声下气,为了少挨些打骂折腾,当家主母还得与她们说好话、塞银子,几时见过似公主这般不留情面的人?两人一时怔住,待要说话,却已经被拉出很远了。
赵婉仪始终脸上带笑,却未发一言拦阻。等到两个教引嬷嬷的人影不见了,她脸上的笑容才有了一点儿变化,像是真实了一些。
除了两个教引嬷嬷外,跟着赵婉仪来的还有她的贴身大丫鬟白露与青霜,只是教引嬷嬷不让她们跟赵大小姐同一辆车,而是与其他婆子丫鬟一起,随在后面的马车里。看着两个嬷嬷走了,白露和青霜连忙赶上来服侍。
明月没有带赵婉仪去正院里坐,而是到荷塘边的凉亭,一边观赏刚刚含苞的荷花一边饮茶。
昨天下了一夜的雨,到清晨才停,池塘中的水涨了一些,在蓝天下泛着粼粼波光。几对鸳鸯、鹭鸶、白天鹅、绿头鸭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时而悠然自得地曲颈理一理身上的羽毛。生机盎然的青翠莲叶上都是露珠,不时有蜻蜓、蝴蝶轻盈地停在上面。淡淡的阳光里,池塘上现出了三道短短的彩虹,一直伸到水中,绚丽清逸的景象带着一股出尘的仙气。
赵婉仪微笑着赞叹:“在这里住着,简直犹如神仙。”
“是啊,我非常喜欢。”明月兴致勃勃地说,“不知道王府的花园有没有这般美,若是不如此处,等我嫁进去了,定要重修。”
赵婉仪只觉得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合规矩,却也不会扫她的兴,反而温言附和:“你做了王妃以后,自然在王府里当家做主,想怎么改都行。”
明月更加高兴,眉飞色舞地端起茶碗,欢喜地道:“这茶好像很稀罕,是王爷派人送来的,你尝尝。”
赵婉仪微呷一口,细品之下,心中暗叹如此稀世好茶却给了一个压根儿就不懂茶的人,真是牛嚼牡丹、明珠暗投。她放下茶盏,轻言细语地说:“这茶叫万年香珠,我也只喝过一次,是在宫中时太后娘娘赏的。据说这茶采自岭南深山里一棵已经活了三千年的古茶树,每年产量极少,若是气候好,大概能得二斤,若是老天爷不给好脸色,就连一斤都不到。每年的茶叶全部进上,在宫中也只有皇上和两宫皇太后那儿有,但顶多不过半斤,有时只得二三两,量太少了,便是用来赏臣子都拿不出手,就只在宫里赏人喝。当然,摄政王不同于一般人,什么好东西,都是要给他一份的。今儿我也沾了公主的光,能够喝到这等顶级好茶。”
明月微笑。这话说得,可真是包藏祸心啦。她一脸天真,愉快地点头:“原来是这样啊,我说这茶这么香呢,而且回味悠长,原来是古树上来的,的确珍贵。我母妃也托了商队带些茶树苗过去,都种在有地热温泉的山谷里,用来浇灌的泉水都是从冰川上流下的雪水,再过两年就能采茶了。母妃定会叫人给我送些来,到时候我送给你,看看与中原的茶是否不同。”
“不同是肯定的。”赵婉仪也很有兴趣,“即便是同样的茶树,栽种的环境不同,长出来后肯定品种各异,所以古人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便是这个理儿。”
她这话带着几分暗讽,可明月却恍若未觉,将茶碗一放,抚掌笑道:“我母妃也说过这样的话。”
暗喻暗讽暗示之类的,重在一个“暗”字,更重要的是对方要能领会,不然就像现在,俏媚眼做给了瞎子看,让赵婉仪心里颇觉无奈。
两个女孩坐在亭子里,都是笑靥如花,一个温婉,一个活泼,一个将是皇后,母仪天下,一个将为摄政王妃,富贵滔天,或许将来有一天,她们的丈夫将会走到你死我活的局面,而现在,她们已经身为局中。
文妈妈让丫鬟送来八碟细点,一半是燕京中达官贵人喜爱的点心,另一半是草原风格的奶味甜点。明月一点儿也不挑食,每样都尝了一个,吃得津津有味。赵婉仪挑了一个玫瑰酥,只吃了半个就搁下了。
拈着丝帕拭了拭嘴角,赵婉仪客气地问:“公主平日里都爱做些什么?”
明月拿起帕子擦了擦手,爽快地说:“我最喜欢的是骑马,也只有这里能跑一跑,回了城就不行了,不过,听说勇毅亲王府里有跑马场,虽不如这里宽敞,还是可以跑一跑。这几个月都待在迎宾馆里,每日里只能看看闲书,可把我闷坏了。”
赵婉仪轻笑:“公主眼看就要做亲王妃了,应该有王府的妈妈过来侍候吧?”
“你是指教引嬷嬷?”明月想起了刚才那两个一脸晦气的老婆子,轻轻哼了一声,神色傲然,“我在汗国是中宫嫡出的公主,在母妃跟前长大,什么规矩都学到了,有哪个奴才能比得过我汗国大妃,敢来教我规矩?”
赵婉仪一滞,然后缓缓地笑了出来:“说得也是。”
她总是忘了,明月的身份终究与她不同,只要一天没嫁,一天就是另一个国家的嫡出公主,即使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也必须以礼相待,如果不是她主动要求,谁派人去教规矩就是损伤神鹰汗国的体面,所以她在婚前能过得这么肆意无忌。而赵家是臣,皇上是君,所以赵家的千金即使嫁与皇上做正宫皇后,也依然是臣,宫里出来的教引嬷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却是皇恩浩荡,她不能有丝毫怨怼之色,言谈间必得带着感谢君恩的意思,就这样数着日子过,直到大婚。
她看着眼前的公主,见她眉目舒朗,笑容可掬,招手让人搬出两张矮榻来,快活地说:“坐久了累,咱们歪着说话吧。”赵婉仪很想放松一下,可是想起教引嬷嬷的话,又犹豫了。作为皇后,任何时候她都不能失仪。
明月好像知道她的顾忌,不由得挑了挑眉:“难道在你们大燕,靠一下就不端庄了吗?”
赵婉仪被她说得笑起来:“什么叫你们大燕,应该是咱们大燕。再过几日,公主便是咱们大燕的勇毅亲王妃了。夫妻一体,与国同休。”
明月笑嘻嘻地点头:“对,是我说错了,应该是咱们大燕。那咱们就歪着说话吧,也舒爽些。这儿又没有旁人,你不必担心。”
她天真烂漫地一轮紧逼,就让赵婉仪满腹的规矩道理都说不出来,竟是身不由己地起身,让丫鬟们搬走椅子,倚在了榻上。
明月很开心地掰着靠垫,挥手让亭外服侍的大丫鬟退后一些,然后满脸好奇地问:“赵小姐,你平日里除了学规矩,还喜欢做些什么?”
赵婉仪的嫁衣、凤冠、床帐、被褥等一向由女方准备的物事全都由内务府按祖制包办,等她做了皇后,更不必动针线,自有针线局供奉,所以她待嫁期间除了学规矩和弹琴弈棋,就是跟着祖父读书做文章,听他分析朝局,推测未来的大势变化。这些都与她息息相关,她不但要学着分析推断,还要学着做决定,因势利导,周密布局。看着明月没心没肺的快乐模样,她心里油然升起一丝自傲与庆幸。
她以前随着母亲到勇毅亲王府拜见过老王妃,后来在宫里宫外都听不少人说起,老王妃一生纯善,连后院中馈都不大会打理,半辈子都被先勇毅亲王捧在手心里护着,等到先勇毅亲王病逝后,现在的摄政王已成大器,又接着把母亲保护得风雨不透,总之是天下最有福气的女子,又是最不会争斗的女子。
凡是见过这位公主的人都觉得她跟勇毅亲王府的老王妃很像,多半也会让摄政王百般呵护,但是却不能为他增添任何助益,顶天了就是为他生个一儿半女,传续香火血脉。
赵婉仪想到这儿,顿时精神大振,底气变得很足,也不再羡慕这位无忧无虑的公主。见她即将过门了还懵懂无知的模样,她忍不住低声探问:“公主,再过几日就要成亲了,你怕不怕?”
这是闺中女儿的正常话题,两个手帕交在即将成亲前隐蔽地互相询问,企图探究洞房花烛的真相,带着一分惶恐、一分不安、一分甜蜜、一分羞怯再加一点点期待。赵婉仪本是想看公主窘迫的模样,自己却不由得想起了少年皇帝的清秀容颜与温柔目光,如玉般的脸颊渐渐泛起了红晕。
明月的脑海中也浮现出皇甫潇高大挺拔的身姿与锐利明亮的眼睛,她看着亭外泛着涟漪的一池春水,唇边露出喜悦的笑容,声音很低很低地说:“我不怕。”
赵婉仪在栖霞庄待到下午,然后在教引嬷嬷的三催四请下回了城。
明月公主仍然住在山庄里,钓鱼、骑马、打猎、赏花,玩得很是欢快,直到成亲前两天才回到迎宾馆。
皇甫潇已经放出狠话,谁要让他成亲期间不痛快,搅了他的婚典,他就让谁家子子孙孙都别想成亲。
于是整个燕京城忽然没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倒是越来越友好热闹,似乎都在盼着摄政王的婚礼。
亲王纳正妃,与民间嫁娶完全不同,有正规的典仪,不过经过范文同为首的送亲使团官员们的努力,这个典仪中掺杂了一定的草原习俗,以示对公主和神鹰汗国的尊重。
正式成亲前一天,是女家依常例送嫁妆的日子。
范文同绞尽脑汁,把嫁妆箱子做大了一半,里面塞得满满当当的,压了又压,仍有一百六十八抬。五匹千里马分别是黑、白、青、黄、红五色,马头上都扎了红绸花,各有一名马童站在旁边照料,确保它们不在半路上发飙。
那苏克率侍卫团整装待发,他们甲胄鲜明,腰佩弯刀,刀鞘上都镶满各种宝石,华丽异常。
神鹰汗国的大妃得到范文同详述婚典仪式的信后,便从草原上最擅歌舞的阿雅斯族征调了男女各五十人送到燕京,个个身段高挑、能歌善舞,男子英俊,女子美艳。他们今天都穿着本族的盛装,上面绣着金丝银线,缀着玉珠玛瑙,看着五彩缤纷、华丽喜庆。他们安静地列队站在侍卫团旁边,面上都带着欢乐的笑容。
吉时快到时,安王爷带着人过来,代表勇毅亲王府送上了催妆礼。
岳西岷的夫人代表女方收下礼物,待吉时一到,便带着送嫁妆的队伍出发了。
阿雅斯族分成两队,均是女在前,男在后,载歌载舞地沿着大街走出去。他们后面跟着抬嫁妆的队伍,四个大汉用裹了红绸的抬扛抬着雕着鸾凤和鸣的一个红木箱子,鱼贯而出,迤逦而行。一百六十八抬嫁妆后跟着五匹神骏非凡的宝马,赤兔打头,依次跟着雪青马、黄骠马、白色的追风驹、黑色的乌骓马。然后又是五十个美女俊男歌舞前行,长长的水袖挥出,圆圆的裙摆旋动,奔放的歌声唱出了对公主的真挚祝福,欢快的舞蹈传递着草原儿女的豪迈与热情。那苏克率领侍卫团最后压阵,他们军容严整,身躯挺直,一手执缰绳,一手按刀柄,就连每匹马迈出的步子长短与节奏都是一模一样。
长长的队伍自天街而出,在外城绕城一周,再回到内城绕了一圈,这才去往勇毅亲王府。
清亮欢乐的歌声一直在巨大城市的上空飘荡。
“南湖里的莲花哟,
长成十九节的藕,
在湖边出生长大的姑娘,
如今已长到出嫁的时候。
北湖栽的幼柳哟,
已长成一棵大树,
曾在树荫下玩耍的姑娘,
已经到了该出嫁的时候。
纯银打造的那枚戒指,
是姑娘手指上的好装饰,
明天就要出嫁的姑娘,
是娶亲人家的一份荣誉。
玛瑙琢成的那枚戒指,
是姑娘手指上的好装饰,
明天就要出嫁的姑娘,
是娶亲人家的一份福气……”
燕京城万人空巷,将各处都挤得水泄不通,看着这壮观而独特的送嫁妆场面,无数人为之赞叹、倾倒、羡慕、着迷。禁军、御林军、王府亲军和衙门的捕快、各处的暗卫全都倾巢而出,沿途警戒,确保无人捣乱。
岳夫人没有跟着队伍绕城,而是坐着轿子,随安王他们先到王府等候。他们最后出门,已经亲眼目睹了嫁妆队伍的组成与规模,都感觉很震撼。幸好这是嫁给亲王做王妃,若是嫁进宫去,即便有规制拘着,汗国也会来这么一下,只要这个送嫁的队伍出去走一圈,便足以震动九城,皇后就别想再抬头了。大燕从开国以来,无论谁成亲,都没有过这样的场面。
勇毅亲王府里已是宾客成群,主殿银安殿里坐满了高官显贵,皇甫潇在主位作陪,属于王妃的无双殿也打开大门,由老王妃在里面接待前来观礼的各位内眷。
今天有无数人想来奉迎巴结,但是五品以下的官员基本上是没资格进来的,没有入仕、志在学问、教书育人的名士大儒也有不少,文官武将济济一堂,都是一团和气,再没有朝堂上的针锋相对。后院的女眷们更是满口的吉祥话,奉承得老王妃笑得合不拢嘴。
岳夫人进来后,向老王妃行了礼。老王妃赶紧叫宋妈妈去扶起来,迫不及待地问:“怎样?听说他们送嫁妆有新花样?”
岳夫人笑着点头:“可不是,花样新着呢,前后都有歌舞,还有侍卫团列队跟着,威风得很。”
老王妃听得眼睛发亮,一迭声地说:“韩氏、杨氏,你们去找人问问,让他们安排个地儿,等队伍进门了,我也看看。”
正在帮着迎候安排官眷的两位侧妃答应一声,出门商量了一下。这里需要照应,根本缺不了人,杨氏想要趁此机会多结交一些诰命夫人,便提议韩氏去找齐世杰商议,让前来观礼的夫人们也都能看到送嫁队伍走进王府的情景。
韩氏知道杨氏的念头,自然不会驳她,答应着便往前面去了。她让人找到齐世杰,把这事告诉他,很快齐世杰就安排妥当。队伍从中门而进,直接去往无双殿,两旁有许多楼阁花园,正好供内眷们观看。
消息很快递进来,韩氏向老王妃做了禀报,便笑着安排府里的丫鬟婆子们侍候着各位内眷去前面各个楼阁的二楼上就座,一边喝茶一边等。
气氛更加热烈,不断有人拉着岳夫人打探送嫁队伍和嫁妆的情形,岳夫人左推右挡,含糊其辞:“你们啊,都急什么呢?这马上就到了,亲眼看着不就都明白了。我嘴笨,形容不出来。”
众夫人便打趣:“哪家儿女成亲不请你?你还嘴笨,那天下再找不到伶俐的了。”
说说笑笑间,府外隐隐传来歌声,接着便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歌词先用草原话唱一遍,再用燕国官话重复一遍,让大家都听得很明白。
“神鹰家族嫁来姑娘,明月皎洁花朵般美。黄金家族驰来新郎,英勇威武潇洒俊朗。姻缘天成群山起舞,一生美满快乐安康……”
明月公主与皇甫潇的名讳封号都嵌在歌中,完全违背了大燕为尊者讳的规矩,却是草原上对人最尊重的习俗。歌词善颂善祷,让人听着很是喜庆,却丝毫没有《诗经》的那种内敛含蓄。不过,大家都听得满面含笑,没人说什么扫兴的话。
女眷们从椅子上站起,聚到窗前站着。男人们纷纷走出银安殿,等在花园中。
皇甫潇一脸和煦,显得很是愉悦。齐世杰站在他身旁,笑眯眯地道:“公主的送嫁队伍果然不同凡响。”
歌舞队伍神采飞扬,抬嫁妆的汉子昂首挺胸,卫队方阵威风凛凛,跟着歌曲的节奏走进王府。那苏克抬手伸向空中,然后向下一挥。侍卫团一齐下马,动作整齐划一,非常好看。
老王妃满面红光,高兴地直点头;“好好,真好,真好。”
陪在她身旁的安王妃也跟着夸赞:“嫡出公主出嫁,果然有气派。”她虽未明说,但众人都心中雪亮,这种送嫁的阵仗,大燕还真没人家比得上。
一百六十八抬嫁妆更是气势如虹,将无双殿前的空地摆得满满的,有的还放在了前面的草地上。
岳夫人与安王妃扶着老王妃下楼,笑逐颜开地走向后院。到得银安殿前,送嫁队伍中的歌舞已经停下,会合到一处安静等待。抬嫁妆的大汉们守在自己抬的箱子两旁,个个站得笔直。那苏克的卫队停在银安殿前,没再往后院走,因都是女眷,冲撞了谁都不好。
等到女眷都回来,岳夫人笑着指挥大汉们打开箱盖,进行传统的晒妆。
阳光下,珠光宝气,琳琅满目,晃花了所有人的眼睛。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