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顾锦年作诗,异象再起,洪灾之难,献策良计【求月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夏书院。
三四百人浑身是泥。

顾锦年立在书桌面前,手中毛笔沾染一二墨色。

实际上,对于这堂课,顾锦年纯粹就是为了让他们好好体验一下农耕之苦。

没有特别的意义,就是让他们吃点苦头,也免得整日云云众生。

只是没想到把苏文景还有太子引来了。

不过这也无所谓。

刚好借此机会立威。

刹那间。

顾锦年凝聚才气,而后缓缓落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水墨落下,凝聚成字。

众人将目光看去,一瞬间皆然露出惊讶之色。

然而几乎同一时间。

麦田当中,一阵清风吹来,刹那间一缕缕的金色光芒,自诗词迸发。

轰。

“又是异象?”

“怎么又出异象了?”

“他为何写诗都有异象?”

“诗词显异象,这不可思议。”

一时之间,各种声音响起,那三百多名读书人在这一刻直接露出震撼之色。

对比文章异象,诗词的异象更为难得,毕竟文章字多,可蕴含诸多道理在其中。

然而诗词却不一样,只有寥寥不足百字,很难将精气神融入其中。

可顾锦年写的诗词,居然又出异象,这不可思议。

但,就在这一刻。

宣纸抖动,刹那间一束束光芒从纸张中迸裂而出。

异象爆发了。

比之前要凶勐十倍不止。

恐怖的光芒,席卷整个大夏书院,一道道才气,厚重如岳,宛若一条真龙一般,盘旋于书院之中。

所有人衣衫都被吹皱,狂风来袭,长发狂舞,书桌面前。

顾锦年静静地看着这可怕的异象。

他眼中没有丝毫惊讶,因为这首诗本身就流传千古,为悯农也。

“国运诗。”

这一刻,狂风当中,苏文景神色一变,根据这般异象,他瞬间知晓这是什么诗词。

被国运认可的诗词。

此时此刻,苏文景当真震惊了,他没想到顾锦年居然又作出一首国运诗来。

但细细体悟诗词。

应景应心,寥寥二十字,道尽百姓疾苦,也有劝解真意,望世人珍惜食物,不可作废。

这首诗若是推广下去,只怕会引来大夏境内所有百姓共鸣啊。

好诗。

当真是好诗。

不仅仅是苏文景。

一旁的太子也不由愣在原地。

他读过国运诗,但未曾想到今日能见证一篇国运诗诞生。

而且身为当今太子,他太明白这首诗的含义。

再者,这首诗更是无比犀利的针对铺张浪费。

权贵家中,一顿晚宴,菜肴七十二,美酒十二壶,可一顿饭下来,每盘菜只少十之一二。

多余的饭菜,全部倒入泔水之中,宁作猪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好。

好。

当真是好。

此时此刻,李高再望向顾锦年的目光,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没有这首诗之前,他认为顾锦年只是聪慧,着写千古文章,是大才,但终究是少年心性。

否则也不可能跟自己儿子闹腾起来。

可现在不一样了,能写出这般诗词之人,也必是将百姓放在心中,否则怎能写出如此诗词?

金色大龙盘旋大夏书院。

随后,一道龙吟之声响起。

京都瞬间沸腾。

“是龙。”

“你们快看,大夏书院出龙了。”

“怎么有龙?”

百姓之声纷纷响起。

所有人将目光看向大夏书院内。

“是国运诗,国运诗。”

“这是国运诗?谁着出国运诗了?”

“是文景先生吗?”

“千古文章这才过了多久,怎么又出现国运诗啊,难不成我大夏儒道当真要崛起吗?”

无数声音响起。

大夏京都内。

依旧在头疼江宁郡洪灾之事的永盛大帝,此时此刻也被惊动。

他有所感应,将目光看了过去。

“国运诗。”

永盛大帝有些惊愕,刹那间他目中闪烁精芒,注视而去。

很快他显得有些古怪。

“锦年?”

他有些惊讶,未曾想到自己这个外甥竟然又写出一首国运诗。

这种诗词,可增加国运。

虽然不多,但一个硕大的王朝,哪怕增加一点国运,都是无法估量的价值。

国运,可影响王朝发展。

若有国运,风调雨顺,不受灾祸。

若无国运,连年灾祸,民不聊生。

历代王朝,帝王有三大功绩可入祖庙。

一为开疆扩土,二为王朝盛世,三为国运如山。

达到这三大功绩任何一个,都可入祖庙,受世代香火。

倘若达成两条,可为不世帝王,若三者全部达成,则为千古一帝也。

永盛大帝不奢望达成三条,开疆扩土是他的目标,盛世降临也是他的目标,至于国运如山,这个他不敢奢想。

但若有人为大夏增加国运,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只不过,江宁郡洪灾之事,让他实实在在高兴不起来。

一但江宁郡处理不好,只怕减少的国运,比这个要多百倍有余啊。

“来人,赐顾锦年文玉十二枚,着礼部为顾锦年准备爵位,拟好爵号,再来通报。”

不过虽然高兴不起来,但该给予的赏赐还是要赏。

他赐予爵位,算得上是重赏了。

虽是子爵,但已经是无上荣耀,毕竟顾锦年没有功名也没有及冠,就提前准备好爵位,大夏有几个人能做到?

“遵旨。”

魏闲出声,而后立刻着手去办。

顾家。

老爷子望向大夏书院。

神色也略显凝重。

“国运之诗。”

“大夏书院,果然卧虎藏龙啊。”

因有国运加持,他无法看清是谁着作,故而开口神色有些凝重。

“能着出国运之诗,想来也是当世才子,锦年遇到好对手了。”

一旁的顾千舟不由出声,心中有些沉重。

他们并不认为这首诗是顾锦年所着,虽然顾锦年着写出千古文章,可诗词方面并不是顾锦年的强项。

十年磨一剑,在他们看来已经是顾锦年最高标准了。

毕竟诗词这种东西,并非是儒道主学,而是一种技艺。

“这算什么对手?诗词而已,算的了什么?对比今年的千古文章,这算什么?区区国运诗罢了。”

听着顾千舟所言,顾老爷子有些没好气了。

他神色凝重,是觉得这风头不是顾锦年的。

但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事,可不兴做。

“父亲教训的是。”

“区区国运诗,算不了什么,儒道末流罢了。”

顾千舟也跟着点了点头,一起贬低这首诗。

然而下一刻,王管家却快速出现。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世子殿下着出国运诗了。”

随着王管家的声音响起。

刹那间,两人再一次愣住了。

“你说这诗是锦年写的?”

老爷子一愣,不禁开口问道。

“回老爷,是世子殿下所着,千真万确。”

王管家激动的点着头。

一瞬间,大喜之声响起。

“哈哈哈哈哈,国运之诗,好,好,好,锦年这孩子当真好。”

“竟然能着出国运之诗,不愧是我孙儿,快去抄录下来,挂去我书房。”

顾老爷子十分激动,一张老脸笑开了花。

“国运诗啊。”

“锦年居然能着出国运诗,看来他真的把我所有学问学走了。”

顾千舟呢喃开口,眼中是遮不掉的喜悦。

两人大喜,而后激动离开。

去请人过来喝酒。

发生这种大事,这不得宣传宣传?

至于大夏书院内。

金色大龙环绕书院数圈,而后涌入大夏京都内,化作璀璨金光,映照天穹。

前前后后一刻钟异象,最终消散。

卡察。

也就在这时。

书桌崩裂,宣纸浮于空中,被异象托着,这是一字千斤作用。

“字若千斤。”

有人咂舌,察觉出这是什么情况。

此时此刻,也在无人叫嚣一二。

方永等人一个个脸色难看,站在不远处,是彻底沉默啊。

鬼知道顾锦年真在作诗,而且还是一首国运诗。

一时之间,他们瞬间成为小人,有一种无地自容感。

也就在此时。

当异象彻底消失后,顾锦年神色澹然地看向这帮学子,随后又看向苏文景,语气平静道。

“文景先生。”

“昨日学生院中漫步,偶遇运泔车,发现有十二木桶,桶内皆是佳肴剩菜。”

“此番,江宁郡遭遇洪灾,难民成灾,无有饱腹者,故而看到这些佳肴剩菜,心感惭愧。”

“又临此地,见百姓丰收,联想之前,莫名有感,所以写下此诗。”

“今日,让所有同窗来此,就是为了将此事说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等生来富贵,锦衣玉食,既心系天下,念百姓疾苦,必须以身作则,知晓农耕之苦,方可励精图治,报效朝廷。”

顾锦年出声。

他没有怒意,也没有任何一点做作。

而是将自己心中的话,说给在场所有人听。

“好。”

刹那间,太子之声响起。

顾锦年所言之语,他太认可了。

“锦年。”

“你当真是让为兄刮目相看。”

“小小年纪,却能明白这等道理,为兄惭愧,为兄惭愧啊。”

“锦年,为兄今日前来,是想要向你求情,放过基儿。”

“可得知你之心意,为兄只有惭愧二字。”

“从今日开始,李基跟在你身旁,刻苦学习,倘若他有半点僭越,随意处置。”

“只要不打死,就往死里打。”

“李基,你给为父记住,顾锦年乃是你长辈,若你再敢胡言乱语,仗着自己身份,出言不逊,为父决不轻饶。”

李高的声音响起。

他身子颤抖,这是发自肺腑之言。

同时对自己这个儿子更是气愤不已。

李基来这里做什么?他不可能不知道,不就是想要找顾锦年麻烦吗?

可人家顾锦年老老实实教学,你跑过来恶心人?

被打了一顿后,还觉得自己委屈?

顾锦年有才有德,这种人你来招惹?你不是有病?

再说了,顾锦年背后是谁?是顾家。

自己这个儿子,当真是被宠傻了,但凡有点脑子,都知道不要招惹顾锦年。

想到这里,李高直接抽出玉带,看着被吊在树上的李基,一顿狂抽。

李基再度鬼哭狼嚎起来,人都麻了。

而且顾锦年打起来还会收着点,毕竟自己是太孙。

可自己老爹抽起来可真的一点情面都不说,玉带抽一下,一条血痕出现,是真正的皮开肉绽,痛彻心扉啊。

“爹,别打了,别打了,我听,我听。”

“锦年叔,锦年叔,年叔,求求你,救救我啊。”

“锦年叔,我求你了,我保证以后一定听你话,求求你救救我啊。”

李基撕心裂肺起来,浑身抽搐,真的会把屎拉出来的。

“太子殿下,没必要如此,以后让他跟着我就好。”

顾锦年看傻了。

还真亲爹狠啊,一鞭子就是一条血痕,看着都痛。

“锦年,这事与你无关,不好好收拾他一顿,他没记性。”

“还有,莫要叫我太子,叫哥。”

李高开口,义正言辞。

而且谁劝都没用,往死里抽,他要给李基一个狠痛的教训,让他一次记住。

所有人都看沉默了。

谁能知道,一向温和的太子,居然如此恐怖?

玉带一遍遍抽着,李基是真的被抽傻了,但明眼人也看得出来,抽打的都是背部,虽然一条条血迹看起来触目惊心,但没有伤到内脏骨头,无非就是皮肉伤罢了。

哭天喊地的声音响起。

苏文景却不以为然。

打一顿也不是什么坏事。

“锦年,这首诗入百草堂如何?”

他看向顾锦年,如此问道。

而顾锦年还看着李基挨抽,听到苏文景之声,马上回过神来。

“全由先生决定。”

顾锦年开口。

入不入百草堂都是小事,能看到太孙被抽这才是大事啊。

看着顾锦年如此随意。

苏文景也没说什么,而是看向李基。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不由看向李基。

足足一刻钟。

李基被抽晕过去了。

李高依旧满脸怒气。

“这就晕过去了,一点出息都没有。”

“来人,把他泼醒。”

李高出声,晕过去了还要抽。

不过这也是气话,众人都保持沉默,谁敢真端水啊。

只是苏怀玉动起来了。

想去提桶水。

顾锦年立刻拉住苏怀玉,这节骨眼上还是不要抖机灵了。

没必要啊。

“太子殿下息怒。”

“该罚已罚,莫要动怒了。”

关键时刻,苏文景出声,给太子一个台阶下。

“唉。”

“吾儿顽劣,还望先生见谅。”

李高出声,有些难受,毕竟对比一下人家顾锦年,再对比一下自己儿子。

都是权贵,也都是十六七岁,自己这个儿子当真是一点用都没。

“锦年贤弟。”

“别的就不说了,为兄这劣子就交给你了,要是他有一点不听话的,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若贤弟能将他教好,此等恩情,为兄没齿难忘。”

李高神色严肃,极为郑重道。

他是认真。

身为太子,他需要治理国家,以致于对自己这个儿子略微宽松,再加上其母宠溺,再加上自己母亲也对这个孩子宠爱有加。

以致于无法无天,生性顽劣。

若是不好好教育教育,他担心有朝一日,自己这个儿子要出大事。

所以他这番话是真心话。

“请兄长放心,弟,定会好好教育。”

打都打了,太子都把话说到这份上,顾锦年也不装愣,直接答应下来了。

不过要是这个李基当真不听话。

那就只能劝自己这位老哥重练个号吧。

毕竟,谁家没个没出息的老大?

“好。”

李高十分兴奋。

而此时,苏文景看向众人,不由缓缓开口。

“尔等还有怨言否?”

他出声,如此问道。

三百多位学子这一刻彻底没有怨言了。

先不说顾锦年一番话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无懈可击。

光是说顾锦年今日所着诗词,也让他们惭愧无比。

同样都是人,顾锦年这般年纪,却能作出这样的诗词。

再看看自己。

这一刻,方永第一个走了出来,看向顾锦年,而后深深一拜。

“多谢夫子指点。”

“学生羞愧难当。”

“愿夫子能接受学生三拜。”

方永走了出来,他连续拜了顾锦年三下,眼神当中是惭愧,但更多的也是钦佩。

之前他怒。

是因为顾锦年让他割麦。

然后发现顾锦年自己跑去偷懒。

他很不服。

心中有气,这才找顾锦年麻烦。

如今发现,顾锦年的品格之后,他惭愧至极,也是真心作礼,希望得到顾锦年的原谅。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顾锦年微微开口。

这句话一说,又引得不少人惊讶。

这简直是出口成章,妙句自来啊。

“我等请夫子原谅。”

其余人也纷纷开口,即便有人心中还是不服,但面临这般情况,不服不行。

只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心服口服。

看到这般情况。

突兀之间。

苏文景也来了兴致。

“既如此。”

“那老夫设一道新题。”

“也算是会考尔等了。”

苏文景出声。

眼见着大家都明白道理了,索性不如出个题,让大家解答一二,也免得闹得太僵。

果然。

随着苏文景出声,众人纷纷好奇,将目光看去,不知道苏文景要出什么题。

“江宁郡洪灾爆发,百姓颠沛流离,如今江宁郡内,难民四起,官府之中也无太多粮食。”

“运粮主道被毁,故而以此为题,尔等解答,看看有何良策,能解决此难。”

“答题最优者,老夫可直接送入宫中,让陛下采取,待科举过后,可保送为官。”

苏文景缓缓开口。

他这般做,倒不是为了分担压力,主要是用这件事情,来测一测众人的实力。

读书,是读死书。

眼前这批人迟早要入朝为官,光靠书中的东西,想要当个好官是不可能的。

等他们写完之后,自己再一一点评,也算是一种进步。

只不过此言一出。

在场众人一个个眼中有光。

献良策可入圣上法眼?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要知道,朝廷出了一件事情,自然是群臣献策,只不过能到皇帝手中的计策几乎是万里挑一。

倘若献的不好,无伤大雅。

但若是献的不错,那就相当于在皇帝心中留下印象。

对未来的仕途,可谓是如鱼得水。

当然,他们心里也清楚,这么大的事情,自己献的策略肯定不行,只不过万一呢?

万一就选中自己的呢?

那岂不是血赚?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兴奋了。

唯独顾锦年显得很平静。

为啥?

原因很简单啊。

苏文景想白嫖自己啊。

这还看不穿?

唰。

随着苏文景一挥手,数百张书桌出现在过道之上。

文房四宝皆有。

众学子纷纷走了过去,一个个显得无比激动。

“献策之论,老夫就不设立时间。”

“尔等可以慢慢构思。”

苏文景出声,随后看向顾锦年,发现后者压根就没有动笔的念头,不由略显好奇。

“锦年为何不动笔?”

他询问道。

“回先生,学生才疏学浅,写文章诗词还行,写策略有些牵强。”

顾锦年开口。

没有人可以白嫖自己,苏文景也不行。

“优劣无谓,尽心即可,策略差劣,权当绵薄之力,若策略优等,陛下也会恩赐不少,锦年你喜爱银两,若真有才华,老夫愿找陛下商谈一二,折换金银,赏赐于你。”

苏文景看得出来,顾锦年纯粹就是没有好处不干活的人。

而且他也有些好奇,堂堂国公之子,为何对金银情有独钟?

只不过苏文景也只是随便说了一声。

当然万一真有什么好的策略,那肯定是血赚的。

“折换金银?”

“文景先生,能换多少?”

提到金银顾锦年来劲了,你要说什么加官进爵他就觉得没意思。

靠顾家,自己以后起步也是个二品官员吧?

还真不缺。

但金银这方面,顾家也有,只不过自己要太多银两也会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倒不如靠自己双手去赚。

“写了再说。”

苏文景笑了笑,随后看着李高道。

“太子殿下。”

“叙谈一二。”

他出声。

李高立刻点了点头,随着苏文景一同过去了。

很快。

两人来到远处。

苏文景脸色略显凝重。

“敢问太子,江宁郡如今怎样?”

苏文景出声,询问对方。

“郡守送来奏折,当地米商早已串通一气,他们各自捐赠粮食,做好了表面功夫,但背地里封锁粮仓,意图明显。”

“只等官府粮仓沽空,再大肆高价贩卖。”

“龙舟已遣派出去,但孤细细想来,即便是所有龙舟运输,也撑不了多久,已有探子来报,所有难民全部聚往江宁郡府。”

“有人在暗中散播谣言,蛊惑民心,使得难民聚集,天大的麻烦要来了。”

李高出声,也是头疼,尤其是最后一句话。

他意简单。

并不是江宁郡的麻烦。

而是接下来朝廷的旨意。

苏文景神色凝重,他明白李高所言。

永盛大帝已经确定了意思。

倘若当真到了关键时刻,进退两难之下,必会杀商放粮。

而李高也知道这个消息。

自然而然感到担忧。

太平盛世,杀商放粮,于民来说这是好事,但对于大夏王朝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

到时候所有人都会被卷入其中。

光是这其中的利益,就不知道牵扯多少人,而且所有明眼人都知晓。

这背后肯定是有人在搞鬼。

很有可能,他们就在等杀商旨意到来。

敌人挖了个洞。

摆明了就是等你跳进去,这如何不让人忧虑?

“老夫会去劝言陛下。”

“至于粮食之事,我亲自去一趟江宁郡,看看这帮人愿否卖老夫这个面子。”

苏文景出声。

他想不出什么办法。

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自己这个准半圣之名,打一打感情牌。

只是此话一说,李高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不是他打击苏文景。

莫说苏文景是准半圣,就算是圣人去了,只怕也没用。

一个王朝,一切形形色色围绕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金钱利益。

这些商贩本就唯利是图,不侵犯他们利益,苏文景过去,就是座上宾,没有一个人敢忤逆苏文景。

可侵犯利益,就算是他这位大夏太子去了,估计也是一鼻子灰。

你圣人。

你了不起。

你清高。

可他们呢?就是想赚银子,那里会给什么薄面。

只不过,苏文景有这个心意,李高佩服。

“太子殿下。”

“江宁郡能坚持几日?”

突兀间,苏文景继续问道。

“目前来说,最多坚持七日,倘若难民全部聚集,三日都坚持不住。”

“朝廷即便送到第一批粮食,也最多再坚持五日。”

李高出声,这是一个绝望的数字。

然而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响起。

“先生。”

“写完了。”

随着声音响起。

李高与苏文景不由看了过去。

是顾锦年。

一瞬间,所有人都惊了。

这才刚刚开始。

你就写完了?

要不要这么快?

不过好在的是,没有异象。

让众人彻底松了口气。

---------

---------

首订求月票啊!!!!!

然后下一更七月会防盗。

四五点的样子,不会影响大家,请大家放心。

------题外话------

下一更,估计要很晚,三四五点左右。

一万两千字。

我是真没存稿,不用喷。

真没。

熬夜码!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大夏文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大夏文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