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乱 第六十九章 离去
长风文学网 rg , 手里捏着竹笛走在路上,凌江不禁感动有些头疼。
奚瑶姑娘家在栖霞山,可他根本就不知道这栖霞山怎么走,也不知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把竹笛还给她。
此时已经是正午,小镇上没了外乡人,又变得和以往一样冷清。打鱼的人还没回来,下地干活的人也找个凉快点的地方歇息,至于住在镇上的百姓,也难得抽空打个盹。
这个时辰,也是太阳正猛烈的时候,却也是小镇一天之中难得的清净时刻。
凌江边走边想着自己今后该何去何从,还有便是关于自己身世的问题。
九叔如今生死未卜,虽然他的令牌已经摆在祠堂的灵位上,可凌江不相信九叔就这么死了。如今自己在镇就没什么亲近之人,想要寻到身世之谜,更是难上加难,除非是
“大哥哥!”正低头走着,忽然听到身前有人在叫唤他。
凌江抬头一看,只见一家茶铺下,一老一少坐在那儿喝茶,一位身着粉衣女子高兴地冲他挥手。
“徐道长,淼儿。”凌江上前问候道。
“小伙子几日不见,变得更精神了些呢。”徐道长放下茶杯,冲着凌江笑道。
凌江摇头道:“哪里,徐道长应该是看错了吧。”
“大哥哥,你没事真的是太好了!”淼儿笑嘻嘻地冲他说道,“我和徐伯伯一会就要回去了,若是你日后见到千城哥哥,记得替我跟他说声谢谢。”
“好,只要我见到他一定跟他说。”尽管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凌江还是有些惊讶。
原来,当时在鬼船上自己跟着奚瑶离开后,徐道长紧接着赶至鬼船,带着薛千城和淼儿一块离去。当时因为走得匆忙,淼儿也没机会跟薛千城说上话,两人便分开了。
所以这一句谢谢,也就没能说出口。
“小伙子,还记着这东西吗?”徐真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只秋毫,放在桌面上。
看着桌面上的这一只秋毫,凌江顿时感到有些尴尬。
当日还以为徐道长想要骗自己身上的钱财,结果闹出了一场乌龙。
“俗话说,缘分到了,自然就水到渠成。”徐真拉长语气说,“你与淼儿有几分缘分,这只秋毫,便赠与你罢。”
徐道长说着,喝净杯中茶水,将两枚铜钱压在茶杯下,缓慢起身。
淼儿见状,也跟着站了起来。
“大哥哥,我们走咯”淼儿冲着凌江挥了挥手。
目送两人消失在长街尽头,凌江这才回过神来,拿起桌上的那只秋毫,一脸疑惑。也不知这徐真道长究竟想要做些什么。
“这些外乡人的心思,真的是猜不透。”凌江心想道。
凌江走出茶铺,恰巧撞上了一位身着蓝衣的女子,她背着行囊,换上长途跋涉的鞋子,扬起风帽的那一霎与自己对视一眼。
“苏晓晓?”
“凌江?”
苏晓晓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这儿碰上他。这几日每次去草屋里寻凌江时,雅儿都说人不在,真不懂这酸秀才不读书之后到底想要干些什么。
“你这是要去哪?”凌江好奇地问道,这才发现苏晓晓身边还跟着一位身着黑衣的高大男子。
是他
这男子,曾在广寒楼欲要买下苏先生赠与的那本书。
“我要去京都。”苏晓晓轻声说道,“一直没见着你,就没机会向你辞行。”
“去京都?”江陵以北便是京都,据说那地方很冷,他们这些从小生长在南方的人去到那儿,压根就受不了。
“嗯。”苏晓晓点头,“京都有座东皇书院,我要到那儿去。”
对此,凌江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了。苏先生自己就是个读书人,想让自己的儿女去书院多看些书,这没什么不对的。只是苏晓晓身边这黑衣男子,明显是个外乡人,苏先生怎么会放心自己的女儿随这外乡人远走他乡呢?
“听说,你是晓晓的义兄?”黑衣男子询问道。
凌江点头。
“我叫东方太乙,我会照顾好她的。”黑衣男子看着凌江说道。
“好。”凌江点头。
心想其实他没必要说这话的,自己虽然是苏晓晓的义兄,但也只是个徒有虚名的称谓罢了,这些年来,他又何曾尽过这份义兄的责任?
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究竟是怎样才和苏先生定下这一约定,或许他现在看来,应该会觉得有些荒唐吧?
“走吧。”苏晓晓抬头看着比自己高许多的东方太乙,轻声说道。
“嗯。”他点了点头,同样也是背着行囊,领着苏晓晓一同离去。
凌江长长呼出一口气,心中更是觉得十分空落落的。自己认识的人都走了,也不知再见面又会是什么时候。
艳阳高照,地面上只留下一圈黑乎乎的倒影踩在脚下。凌江孤零零一人回到草屋,他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有些无趣。
又或者,他一直是无趣的过着,只是自己从未察觉罢了。
他本就是个秀才,读书考举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如今他屏气本业,背道而驰,却不知要前往何方,这说起来到底是有些可笑。
草屋里空空如也,最近雅儿也不知怎么了,经常一个人外出。或许是因为不需要整日照顾自己了,所以便想四处走走吧。
凌江走进屋里,本想将竹笛和秋毫一块收好,但捏着手里的秋毫,心中却有些奇妙的想法。
索性翻找出了家里剩余的纸张,研磨些墨。倒也不是诗兴大发,只是总觉得要写些东西心里头才舒服。
他手执秋毫沾了些墨,面对着空白一片的素纸,不禁有些发愁。
思来想去,他决定写下一个“瑶”字。
呲呲
秋毫划过纸面,发出轻微地声响。
可奇怪的是,纸面上却是空白一片,并未留下丝毫墨迹。
“这怎么回事?”凌江不敢置信。
又沾了些墨,继续在纸上写下一笔。凌江瞪大眼睛看着干净的素纸,像极见了鬼一般的神情。
“这秋毫是假的?”凌江无奈地摇头。
他收起素纸,出门舀了一瓢水,想冲洗秋毫。
清透的水流冲刷而过,附在秋毫上的浓墨便如奔腾的洪流一般,汹涌地散去,这才用去了一小捧水,手中这只秋毫便洁净如此,压根看不出来刚沾了浓墨。
他将水瓢放回水缸,站在树荫下细细打量着这么秋毫,好半天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只见大黄一手扛着锄头,一手提着酒葫芦,挽起裤腿大步从小路走来,裤腿上还留着些许泥印。
“咦,凌江你也在啊!”大黄上前一看,冲着凌江笑道,“正好,我刚打了二两酒,我家里头还有些花生米,咱们喝一壶。”
“我”凌江本想说我不喝酒,但这话到了嘴边,还是给咽了回去。毕竟他也不知道自己失忆前酒量如何,若是不小心说漏了嘴,也不好挽回。
于是乎,凌江就被大黄拉扯着走进了他家的院子。
大黄放下锄头和酒壶,从屋子搬出一张木桌,两人就坐在屋檐下,配着一叠花生米,举杯畅饮。
凌江望着眼前清如水的白酒,散着一股浓香,让他很是好奇,下意识的灌了一大口。
水酒入喉,那简直是犹如火烧一般。
险些把他给呛着
大黄见状,连忙劝说道,“你说你酒量又不好,喝着么急做什么?”
凌江心头愣是哭笑不得,你早知道我酒量不好,还拉着我喝酒,你想谋害邻居啊?
三口酒入腹中,凌江便赶到有些晕乎,想必是这酒劲挺大,他得缓缓才行。
大黄也不强迫凌江,而是小口喝着杯里的酒,时不时塞进两粒花生米,“我说凌江啊,你今后打算做什么?”
“做什么”凌江有些迷糊地回答,“做什么我也不太清楚呢”
“实在不行,你来跟我种地也成啊,年底收成我分你一半。”大黄知道凌江除了读书识字,别的事什么都不会。
若说镇子上只有他一个读书人,去替人写封书信倒也还成,不过如今看来,还是挺难的,毕竟苏先生名头摆在那儿,谁家里要写信不去求苏先生帮忙?
“我啊”凌江又灌了一口酒,似乎有些上瘾,喃喃说道,“其实我有点想去长安”
奚瑶姑娘家在栖霞山,可他根本就不知道这栖霞山怎么走,也不知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把竹笛还给她。
此时已经是正午,小镇上没了外乡人,又变得和以往一样冷清。打鱼的人还没回来,下地干活的人也找个凉快点的地方歇息,至于住在镇上的百姓,也难得抽空打个盹。
这个时辰,也是太阳正猛烈的时候,却也是小镇一天之中难得的清净时刻。
凌江边走边想着自己今后该何去何从,还有便是关于自己身世的问题。
九叔如今生死未卜,虽然他的令牌已经摆在祠堂的灵位上,可凌江不相信九叔就这么死了。如今自己在镇就没什么亲近之人,想要寻到身世之谜,更是难上加难,除非是
“大哥哥!”正低头走着,忽然听到身前有人在叫唤他。
凌江抬头一看,只见一家茶铺下,一老一少坐在那儿喝茶,一位身着粉衣女子高兴地冲他挥手。
“徐道长,淼儿。”凌江上前问候道。
“小伙子几日不见,变得更精神了些呢。”徐道长放下茶杯,冲着凌江笑道。
凌江摇头道:“哪里,徐道长应该是看错了吧。”
“大哥哥,你没事真的是太好了!”淼儿笑嘻嘻地冲他说道,“我和徐伯伯一会就要回去了,若是你日后见到千城哥哥,记得替我跟他说声谢谢。”
“好,只要我见到他一定跟他说。”尽管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凌江还是有些惊讶。
原来,当时在鬼船上自己跟着奚瑶离开后,徐道长紧接着赶至鬼船,带着薛千城和淼儿一块离去。当时因为走得匆忙,淼儿也没机会跟薛千城说上话,两人便分开了。
所以这一句谢谢,也就没能说出口。
“小伙子,还记着这东西吗?”徐真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只秋毫,放在桌面上。
看着桌面上的这一只秋毫,凌江顿时感到有些尴尬。
当日还以为徐道长想要骗自己身上的钱财,结果闹出了一场乌龙。
“俗话说,缘分到了,自然就水到渠成。”徐真拉长语气说,“你与淼儿有几分缘分,这只秋毫,便赠与你罢。”
徐道长说着,喝净杯中茶水,将两枚铜钱压在茶杯下,缓慢起身。
淼儿见状,也跟着站了起来。
“大哥哥,我们走咯”淼儿冲着凌江挥了挥手。
目送两人消失在长街尽头,凌江这才回过神来,拿起桌上的那只秋毫,一脸疑惑。也不知这徐真道长究竟想要做些什么。
“这些外乡人的心思,真的是猜不透。”凌江心想道。
凌江走出茶铺,恰巧撞上了一位身着蓝衣的女子,她背着行囊,换上长途跋涉的鞋子,扬起风帽的那一霎与自己对视一眼。
“苏晓晓?”
“凌江?”
苏晓晓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这儿碰上他。这几日每次去草屋里寻凌江时,雅儿都说人不在,真不懂这酸秀才不读书之后到底想要干些什么。
“你这是要去哪?”凌江好奇地问道,这才发现苏晓晓身边还跟着一位身着黑衣的高大男子。
是他
这男子,曾在广寒楼欲要买下苏先生赠与的那本书。
“我要去京都。”苏晓晓轻声说道,“一直没见着你,就没机会向你辞行。”
“去京都?”江陵以北便是京都,据说那地方很冷,他们这些从小生长在南方的人去到那儿,压根就受不了。
“嗯。”苏晓晓点头,“京都有座东皇书院,我要到那儿去。”
对此,凌江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了。苏先生自己就是个读书人,想让自己的儿女去书院多看些书,这没什么不对的。只是苏晓晓身边这黑衣男子,明显是个外乡人,苏先生怎么会放心自己的女儿随这外乡人远走他乡呢?
“听说,你是晓晓的义兄?”黑衣男子询问道。
凌江点头。
“我叫东方太乙,我会照顾好她的。”黑衣男子看着凌江说道。
“好。”凌江点头。
心想其实他没必要说这话的,自己虽然是苏晓晓的义兄,但也只是个徒有虚名的称谓罢了,这些年来,他又何曾尽过这份义兄的责任?
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究竟是怎样才和苏先生定下这一约定,或许他现在看来,应该会觉得有些荒唐吧?
“走吧。”苏晓晓抬头看着比自己高许多的东方太乙,轻声说道。
“嗯。”他点了点头,同样也是背着行囊,领着苏晓晓一同离去。
凌江长长呼出一口气,心中更是觉得十分空落落的。自己认识的人都走了,也不知再见面又会是什么时候。
艳阳高照,地面上只留下一圈黑乎乎的倒影踩在脚下。凌江孤零零一人回到草屋,他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有些无趣。
又或者,他一直是无趣的过着,只是自己从未察觉罢了。
他本就是个秀才,读书考举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如今他屏气本业,背道而驰,却不知要前往何方,这说起来到底是有些可笑。
草屋里空空如也,最近雅儿也不知怎么了,经常一个人外出。或许是因为不需要整日照顾自己了,所以便想四处走走吧。
凌江走进屋里,本想将竹笛和秋毫一块收好,但捏着手里的秋毫,心中却有些奇妙的想法。
索性翻找出了家里剩余的纸张,研磨些墨。倒也不是诗兴大发,只是总觉得要写些东西心里头才舒服。
他手执秋毫沾了些墨,面对着空白一片的素纸,不禁有些发愁。
思来想去,他决定写下一个“瑶”字。
呲呲
秋毫划过纸面,发出轻微地声响。
可奇怪的是,纸面上却是空白一片,并未留下丝毫墨迹。
“这怎么回事?”凌江不敢置信。
又沾了些墨,继续在纸上写下一笔。凌江瞪大眼睛看着干净的素纸,像极见了鬼一般的神情。
“这秋毫是假的?”凌江无奈地摇头。
他收起素纸,出门舀了一瓢水,想冲洗秋毫。
清透的水流冲刷而过,附在秋毫上的浓墨便如奔腾的洪流一般,汹涌地散去,这才用去了一小捧水,手中这只秋毫便洁净如此,压根看不出来刚沾了浓墨。
他将水瓢放回水缸,站在树荫下细细打量着这么秋毫,好半天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只见大黄一手扛着锄头,一手提着酒葫芦,挽起裤腿大步从小路走来,裤腿上还留着些许泥印。
“咦,凌江你也在啊!”大黄上前一看,冲着凌江笑道,“正好,我刚打了二两酒,我家里头还有些花生米,咱们喝一壶。”
“我”凌江本想说我不喝酒,但这话到了嘴边,还是给咽了回去。毕竟他也不知道自己失忆前酒量如何,若是不小心说漏了嘴,也不好挽回。
于是乎,凌江就被大黄拉扯着走进了他家的院子。
大黄放下锄头和酒壶,从屋子搬出一张木桌,两人就坐在屋檐下,配着一叠花生米,举杯畅饮。
凌江望着眼前清如水的白酒,散着一股浓香,让他很是好奇,下意识的灌了一大口。
水酒入喉,那简直是犹如火烧一般。
险些把他给呛着
大黄见状,连忙劝说道,“你说你酒量又不好,喝着么急做什么?”
凌江心头愣是哭笑不得,你早知道我酒量不好,还拉着我喝酒,你想谋害邻居啊?
三口酒入腹中,凌江便赶到有些晕乎,想必是这酒劲挺大,他得缓缓才行。
大黄也不强迫凌江,而是小口喝着杯里的酒,时不时塞进两粒花生米,“我说凌江啊,你今后打算做什么?”
“做什么”凌江有些迷糊地回答,“做什么我也不太清楚呢”
“实在不行,你来跟我种地也成啊,年底收成我分你一半。”大黄知道凌江除了读书识字,别的事什么都不会。
若说镇子上只有他一个读书人,去替人写封书信倒也还成,不过如今看来,还是挺难的,毕竟苏先生名头摆在那儿,谁家里要写信不去求苏先生帮忙?
“我啊”凌江又灌了一口酒,似乎有些上瘾,喃喃说道,“其实我有点想去长安”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