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一门三公
“哥,这钱太多了。”
“钱多还咬手啊?”李超瞪了牛见虎一眼。
“钱多倒是不咬手,只是真没想到,咱这肥料厂还真能赚这么多钱。”
务本坊,西北隅,赵国公府。
长安城的坊,其余都差不多,最北边的各坊面积最大,中城区的坊面积最小。俗话说东贵西富,李家所在的务本坊紧挨着春明门大街,北面就是皇城前的广场。坊虽然不如东西两边的坊大,但坊内有国子监,也算是不错的地方。
尤其是如今这坊里还住着玄武门六位首功功臣中的三个,因此使得务本坊最近房价是蹭蹭蹭的上涨。
李府已经把后面的那片宅子全给纳入了自家,这是皇帝御赐,将作监亲自出面建成了花园。
李超对这片后花园很满意,时值三月初,可后花园里却成了一片花海。要看花,都不需要出门,家里都能看。
今天牛见虎四个上门来拜访,主要还是来感谢下李超。
因为李超上次玄武门一直把他们四个带身边,这四个家伙现在人人都封了个伯爵,还居然是个百户实封伯爵。另外今天大舅子崔琰也在,他也沾了李超的光,升伯爵了,实封百户。
李超老爹李铁枪,玄武门当天,一直为李世民守着他老婆孩子呢,因此论功,也授了个实封郡公,通前共三百户真封。李超估计这里面有他的一些功劳,要不然光凭老爹也不可能直接从伯就升到了郡公,三百户,这可是很高的封了。
李世民这次是真的很大方,一口气封了一百零多位实封贵族,虚封的更是封了三百多个。简直是封了一样,但随着封赏的颁诏,新的封爵规则也出来了。不管虚封实封,首先都能分到一份永业田,这份爵位永业田还是标准爵位永业田的两倍之多。
一个国公本来是四千亩爵位永业田,直接就能封八千亩。
一个县男,本来只有五百亩,也直通能得到一千亩。
而实封贵族们,封户换永业田,一户换五十亩。
一开始,不少人都兴奋的差点尖叫。这太子也太豪爽了吧,不过看到后面的备注时,大家又有点傻眼,因为这些永业田,全都要抽签,但不管怎么抽,都是在大唐的边疆各地。
过也正因如此,所以这次才封了这么多实封、虚封贵族,爵位还都封的较偏高。
李超他们六个并列第一的玄武门首功之臣,都封了国公,李世民还嫌不够,这次又下了道诏书,六位玄武门第一功臣,各赐一子郡公爵位。
还是实封郡公爵,三百户真封。
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都有儿子,李超儿子还有娘胎里呢。但李世民不管,爵位已经封了,李超有妻妾四人怀孕了,若正妻这次生的是儿子,那就正妻儿子封郡公。若是正妻没生儿子,那其它妾侍生了儿子,谁先生,谁的儿子就封这个郡公。
李超儿子的爵位封号都有了,临洮郡公。
不得不说,李世民的这一手,确实让朝野上下都振奋不已。一次性大封了四百多个贵族,简直就是普天同庆啊。
虽然实封没有以前好了,但毕竟实封的人少,而且这次明显封的较高,因此最后大家也就都接受了。
唯一不太高兴的,还是李家的那些宗室,他们爵位没升,可永业田、食封丁税这些要换成边疆的永业田。
现在李家是一门三爵,一个赵国公,一个上洛郡公一个临洮郡公。
如今大唐的大大小小一千多贵族,都在等着抽签呢。
按新出来的封爵规定,不管实封虚封,爵位大小,都要抽签。抽到哪块边疆,那么再时再在那里抽自己的封地。
陇西、甘南、河西、燕北、代北、辽西、以及岭南、剑南等许多边疆之地,各有不同,谁也不知道自己抽到的那一块就更好。
反正看运气,但大家也想早点抽下这个签来,看看自己运气如何。到时也能早点安排人过去看看,顺便看能不能经营起来。
其实不少人也想透了,比较原来实封的贵族相当少,一二百户实封已经较难得,一年算下来也没多少租税可收。现在爵位封的高点,实封给的高些,地多给些,就算那地不好,荒着也无所谓。
毕竟贵族又不只是那点实封租赋的好处,贵族的好处主要还是特权。比如免课,比如子孙承荫出仕,比如封妻封母,追赠先人等等。
反正拿到一个贵族爵位,得到的好处远不止那点采邑封户收入,那仅只是其中一小部份好处。
一个原来的开国子开国男实封贵族,和一个现在的开国侯开国县公,哪个更有吸引力,大多数人都宁愿选一个开国侯开国县公。毕竟以前的制度,实封太难,而且还得降等袭封,甚至有的虚封还是个终身的,子孙降等袭爵,一般实封采邑也很难继承,得要特旨。
现在太子给大家封这么多贵族封号,其中就有一项,实封贵族多是世袭罔替,能够代代承袭的,那些永业田也不会收回。
而虚封的爵位,也可以降等袭爵,同样能够直接由子孙承袭永业田。
总之,反正太子给的好处很多,让步也不少。贵族们得到的好处也不少,因此便也就不再纠结那点禄米、封户租赋收入了。
反正对于这些贵族们来说,要赚钱的机会实在太多。
新晋为开国伯的牛见虎五个,年纪轻轻,他们就不在意百户真封的那点租赋。他们光是给李超做白酒的大区经销商就赚了不少钱了。
何况,李超刚刚告诉他们,他们的长安肥料厂,居然也有这么多的分红。
“其实呢,肥料厂现在口碑已经打起来了,几千贯的红利确实不少,但也不算多。我们这个产业,前景无限好。朝廷已经打算明年努力推广肥料肥田,以提高耕地粮食产量。这是我们的大好机会,我打算今年就不分红了,咱们把红利再投入到生产规模的扩大上去,多招人,多收肥,多加工肥,也把销售区域扩张更大,把肥料卖的更多更好。”
灞上张家沟去年梯田的丰收,可是着实震惊了关中的百姓,连朝廷的官员都惊动了。没半分,这年头,你们一亩地多收个一两斗,都足以得到官府重视,甚至是批红挂彩的奖励,让你去推广传播经验了,何况还在灞上种出了水稻,还产量如此之高。
简直是颠覆他们的认知。
就算今年李世民不上台,李渊也一样会让朝廷全面推广肥料。
“哥,我们都听你的,要不咱们把醉仙楼的红利也拿来投入肥料厂。”
去年,李超刚弄肥料厂的时候,这几个家伙可是嫌弃的很。根本不信这东西能有什么前景钱途。
但现在,事实说话。
“你们舍得投钱是好事,不过我打算建一个种子厂。”
“啥种子厂?”
“就是专门优先种子,麦种、稻种、粟种、豆种啊这些。精选出最上等的种子,然后卖给种地的百姓。”
“这个种子不都是大家自己种粮食成熟后留个种就是吗?”
“种子可也是门大学问的,种子好,自然就粮食长的好,产量高。”
后世的农民种地,可是很少自己留种的,多是购买种子公司的种。不说别的,就一个杂交水稻,就是相当的了得。一亩地种上一两千斤稻子,自己留种,可是种不出这样的杂交高产水稻的。
李超就打算也涉足这行,慢慢来,一点点来。
可以建一个育种基地,培养出更优良的种子,精选出上好的种子,然后出售给农民,让这庄稼,一开始就更好。
不过这得是个长期项目,得慢慢来。估计钱得投不少,见效不会那么快。但李超相信,一旦做出来了,那也肯定会非常了得的。
“哥,我们也不懂这些,但我们都听你们的。要多少钱,直接说,我们都投。”程处默相当豪气的道。
这几小子,如今一个个也是身家不菲了。跟着李超,也投了不少项目,钱真没少赚。
“回去问你们老子,还有没有闲钱,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做糖买卖。”
李超对几人道。
“做糖买卖?那不是你原来卖给张尹两家的买卖吗?”
“他们把这买卖还给我了。”
“哦,这样啊,算他们识趣。不过既然这买卖都给你们了,那以后自然你们家的,我们怎么也掺一脚分你的利呢。”李感笑着道。
“放心吧,糖买卖很大的,再多些人一起做,也不会对李家有影响,相反,还会更加的赚钱。”
李超的想法也很好,糖产业很大,李超控制关键的部份就好了。比如,大家都来建甘蔗园,都来种甘蔗,甚至李超可以交给他们榨取蔗糖的技术。
他们做甘蔗,甚至把甘蔗粗加工提炼出蔗糖后,李超再直接收购,然后精炼加工成白糖红糖冰糖。
各家是最上游的部份,李家掌握的是中间最有技术的部份,自然也是最赚钱的部份。然后他还能和各家一起做糖的贸易,内销外贸。
这生意,人越多越好,加入的人越多,甘蔗园就越多,甘蔗糖就越多,李家能加工的原材料就越多,就能加工出越多的产品。
真的让李家跟张尹两家一样把这产业垄断了,握在手里,慢慢的经营,别人固然无法分润利益,可这产业也就做不大。
李超选择做大规模,多拉朋友,一起分享利益。
其实除了做糖生意,马上还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意,就是盐。
上次李超已经向李世民提供了一个增加收入的办法,就是加征盐税,让朝廷重新控制盐业。
民产、官收、商运、商销,这就是他给李世民提供的未来盐业模式,百姓生产盐,官方收取,然后出售给商人,商人运输和销售,朝廷控制盐的生产,把产出的盐握在手里,商人只能在朝廷手里买盐,每斤盐都要加上盐税。
这等于朝廷向天下百姓加征了人头税,但并不直接向百姓征收,而是直接向盐商们征收。最终盐商们把这税,再转嫁到吃盐的百姓头上,朝廷收了税,但收税成本更低。
盐生意向来是极赚钱的,未来盐肯定会成为大唐商人们争夺的焦点。
不过卖盐不要什么技术,主要还是靠官与商的结合,李超觉得还是不急着去淌那淌浑水。
做糖生意,并不比盐生意差,何况李超还有着技术优势呢,这可是别人没有的。
2100月票,还欠11章!(未完待续。)
“钱多还咬手啊?”李超瞪了牛见虎一眼。
“钱多倒是不咬手,只是真没想到,咱这肥料厂还真能赚这么多钱。”
务本坊,西北隅,赵国公府。
长安城的坊,其余都差不多,最北边的各坊面积最大,中城区的坊面积最小。俗话说东贵西富,李家所在的务本坊紧挨着春明门大街,北面就是皇城前的广场。坊虽然不如东西两边的坊大,但坊内有国子监,也算是不错的地方。
尤其是如今这坊里还住着玄武门六位首功功臣中的三个,因此使得务本坊最近房价是蹭蹭蹭的上涨。
李府已经把后面的那片宅子全给纳入了自家,这是皇帝御赐,将作监亲自出面建成了花园。
李超对这片后花园很满意,时值三月初,可后花园里却成了一片花海。要看花,都不需要出门,家里都能看。
今天牛见虎四个上门来拜访,主要还是来感谢下李超。
因为李超上次玄武门一直把他们四个带身边,这四个家伙现在人人都封了个伯爵,还居然是个百户实封伯爵。另外今天大舅子崔琰也在,他也沾了李超的光,升伯爵了,实封百户。
李超老爹李铁枪,玄武门当天,一直为李世民守着他老婆孩子呢,因此论功,也授了个实封郡公,通前共三百户真封。李超估计这里面有他的一些功劳,要不然光凭老爹也不可能直接从伯就升到了郡公,三百户,这可是很高的封了。
李世民这次是真的很大方,一口气封了一百零多位实封贵族,虚封的更是封了三百多个。简直是封了一样,但随着封赏的颁诏,新的封爵规则也出来了。不管虚封实封,首先都能分到一份永业田,这份爵位永业田还是标准爵位永业田的两倍之多。
一个国公本来是四千亩爵位永业田,直接就能封八千亩。
一个县男,本来只有五百亩,也直通能得到一千亩。
而实封贵族们,封户换永业田,一户换五十亩。
一开始,不少人都兴奋的差点尖叫。这太子也太豪爽了吧,不过看到后面的备注时,大家又有点傻眼,因为这些永业田,全都要抽签,但不管怎么抽,都是在大唐的边疆各地。
过也正因如此,所以这次才封了这么多实封、虚封贵族,爵位还都封的较偏高。
李超他们六个并列第一的玄武门首功之臣,都封了国公,李世民还嫌不够,这次又下了道诏书,六位玄武门第一功臣,各赐一子郡公爵位。
还是实封郡公爵,三百户真封。
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都有儿子,李超儿子还有娘胎里呢。但李世民不管,爵位已经封了,李超有妻妾四人怀孕了,若正妻这次生的是儿子,那就正妻儿子封郡公。若是正妻没生儿子,那其它妾侍生了儿子,谁先生,谁的儿子就封这个郡公。
李超儿子的爵位封号都有了,临洮郡公。
不得不说,李世民的这一手,确实让朝野上下都振奋不已。一次性大封了四百多个贵族,简直就是普天同庆啊。
虽然实封没有以前好了,但毕竟实封的人少,而且这次明显封的较高,因此最后大家也就都接受了。
唯一不太高兴的,还是李家的那些宗室,他们爵位没升,可永业田、食封丁税这些要换成边疆的永业田。
现在李家是一门三爵,一个赵国公,一个上洛郡公一个临洮郡公。
如今大唐的大大小小一千多贵族,都在等着抽签呢。
按新出来的封爵规定,不管实封虚封,爵位大小,都要抽签。抽到哪块边疆,那么再时再在那里抽自己的封地。
陇西、甘南、河西、燕北、代北、辽西、以及岭南、剑南等许多边疆之地,各有不同,谁也不知道自己抽到的那一块就更好。
反正看运气,但大家也想早点抽下这个签来,看看自己运气如何。到时也能早点安排人过去看看,顺便看能不能经营起来。
其实不少人也想透了,比较原来实封的贵族相当少,一二百户实封已经较难得,一年算下来也没多少租税可收。现在爵位封的高点,实封给的高些,地多给些,就算那地不好,荒着也无所谓。
毕竟贵族又不只是那点实封租赋的好处,贵族的好处主要还是特权。比如免课,比如子孙承荫出仕,比如封妻封母,追赠先人等等。
反正拿到一个贵族爵位,得到的好处远不止那点采邑封户收入,那仅只是其中一小部份好处。
一个原来的开国子开国男实封贵族,和一个现在的开国侯开国县公,哪个更有吸引力,大多数人都宁愿选一个开国侯开国县公。毕竟以前的制度,实封太难,而且还得降等袭封,甚至有的虚封还是个终身的,子孙降等袭爵,一般实封采邑也很难继承,得要特旨。
现在太子给大家封这么多贵族封号,其中就有一项,实封贵族多是世袭罔替,能够代代承袭的,那些永业田也不会收回。
而虚封的爵位,也可以降等袭爵,同样能够直接由子孙承袭永业田。
总之,反正太子给的好处很多,让步也不少。贵族们得到的好处也不少,因此便也就不再纠结那点禄米、封户租赋收入了。
反正对于这些贵族们来说,要赚钱的机会实在太多。
新晋为开国伯的牛见虎五个,年纪轻轻,他们就不在意百户真封的那点租赋。他们光是给李超做白酒的大区经销商就赚了不少钱了。
何况,李超刚刚告诉他们,他们的长安肥料厂,居然也有这么多的分红。
“其实呢,肥料厂现在口碑已经打起来了,几千贯的红利确实不少,但也不算多。我们这个产业,前景无限好。朝廷已经打算明年努力推广肥料肥田,以提高耕地粮食产量。这是我们的大好机会,我打算今年就不分红了,咱们把红利再投入到生产规模的扩大上去,多招人,多收肥,多加工肥,也把销售区域扩张更大,把肥料卖的更多更好。”
灞上张家沟去年梯田的丰收,可是着实震惊了关中的百姓,连朝廷的官员都惊动了。没半分,这年头,你们一亩地多收个一两斗,都足以得到官府重视,甚至是批红挂彩的奖励,让你去推广传播经验了,何况还在灞上种出了水稻,还产量如此之高。
简直是颠覆他们的认知。
就算今年李世民不上台,李渊也一样会让朝廷全面推广肥料。
“哥,我们都听你的,要不咱们把醉仙楼的红利也拿来投入肥料厂。”
去年,李超刚弄肥料厂的时候,这几个家伙可是嫌弃的很。根本不信这东西能有什么前景钱途。
但现在,事实说话。
“你们舍得投钱是好事,不过我打算建一个种子厂。”
“啥种子厂?”
“就是专门优先种子,麦种、稻种、粟种、豆种啊这些。精选出最上等的种子,然后卖给种地的百姓。”
“这个种子不都是大家自己种粮食成熟后留个种就是吗?”
“种子可也是门大学问的,种子好,自然就粮食长的好,产量高。”
后世的农民种地,可是很少自己留种的,多是购买种子公司的种。不说别的,就一个杂交水稻,就是相当的了得。一亩地种上一两千斤稻子,自己留种,可是种不出这样的杂交高产水稻的。
李超就打算也涉足这行,慢慢来,一点点来。
可以建一个育种基地,培养出更优良的种子,精选出上好的种子,然后出售给农民,让这庄稼,一开始就更好。
不过这得是个长期项目,得慢慢来。估计钱得投不少,见效不会那么快。但李超相信,一旦做出来了,那也肯定会非常了得的。
“哥,我们也不懂这些,但我们都听你们的。要多少钱,直接说,我们都投。”程处默相当豪气的道。
这几小子,如今一个个也是身家不菲了。跟着李超,也投了不少项目,钱真没少赚。
“回去问你们老子,还有没有闲钱,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做糖买卖。”
李超对几人道。
“做糖买卖?那不是你原来卖给张尹两家的买卖吗?”
“他们把这买卖还给我了。”
“哦,这样啊,算他们识趣。不过既然这买卖都给你们了,那以后自然你们家的,我们怎么也掺一脚分你的利呢。”李感笑着道。
“放心吧,糖买卖很大的,再多些人一起做,也不会对李家有影响,相反,还会更加的赚钱。”
李超的想法也很好,糖产业很大,李超控制关键的部份就好了。比如,大家都来建甘蔗园,都来种甘蔗,甚至李超可以交给他们榨取蔗糖的技术。
他们做甘蔗,甚至把甘蔗粗加工提炼出蔗糖后,李超再直接收购,然后精炼加工成白糖红糖冰糖。
各家是最上游的部份,李家掌握的是中间最有技术的部份,自然也是最赚钱的部份。然后他还能和各家一起做糖的贸易,内销外贸。
这生意,人越多越好,加入的人越多,甘蔗园就越多,甘蔗糖就越多,李家能加工的原材料就越多,就能加工出越多的产品。
真的让李家跟张尹两家一样把这产业垄断了,握在手里,慢慢的经营,别人固然无法分润利益,可这产业也就做不大。
李超选择做大规模,多拉朋友,一起分享利益。
其实除了做糖生意,马上还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意,就是盐。
上次李超已经向李世民提供了一个增加收入的办法,就是加征盐税,让朝廷重新控制盐业。
民产、官收、商运、商销,这就是他给李世民提供的未来盐业模式,百姓生产盐,官方收取,然后出售给商人,商人运输和销售,朝廷控制盐的生产,把产出的盐握在手里,商人只能在朝廷手里买盐,每斤盐都要加上盐税。
这等于朝廷向天下百姓加征了人头税,但并不直接向百姓征收,而是直接向盐商们征收。最终盐商们把这税,再转嫁到吃盐的百姓头上,朝廷收了税,但收税成本更低。
盐生意向来是极赚钱的,未来盐肯定会成为大唐商人们争夺的焦点。
不过卖盐不要什么技术,主要还是靠官与商的结合,李超觉得还是不急着去淌那淌浑水。
做糖生意,并不比盐生意差,何况李超还有着技术优势呢,这可是别人没有的。
2100月票,还欠11章!(未完待续。)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