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冉闵的动作
知道后赵有多少个郡吗?多到连石虎自己都可能记不清楚的地步。
在后赵这个政权中,州一个级别的有十二个,它们分别是冀州、并州、豫州、兖州、青州、司州、雍州、秦州、徐州、凉州、荆州部分地区、幽州部分地区。
每个州至少有十个郡以上,个别大一些的州甚至会有二三十个郡,可不像是两汉政权时期那样,郡这个行政级别有那么高。
另外,因为胡人不懂治国……,或者是石赵巴不得中原变成一个庞大的牧场,他们对于极多数的地方采取的是减少丁口策略。啥意思?就是将人口集中到比较重要的几个州,让那些不重要的州变得地广人稀。
其实,要认真算起来青州还算是不错了,换作是在司州或是幽州,整个州的人口还真不知道有没有十万人,好歹整个青州的胡人和晋人合起来还有个四五十万(数据不靠谱)。
整个后赵,相对繁荣的地方也就是在冀州了,概因后赵的都城襄国(邺城)就在冀州嘛。
说襄国繁荣,那是要对谁而言,张石来到襄国已经接近一个半月,丝毫没有感觉到所谓都城的繁荣到底是体现在什么地方。
襄国是都城啊!可是就在这个都城的街道上,看到了尸体却是非常频繁和普通的事情。什么尸体?有各种械斗,有骨瘦嶙峋的饿殍。虽说是胡人和晋人都有尸枕街头,但终究还是以晋人居多啊……
“王聪,你是世家子吧?”张石走路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选择很路边,他身上穿的不是正统晋人的款式,是一种……怎么说呢,该是汉部独有的束身款?
王聪身上穿的衣服也是汉部的款式,其实要是时间往后面再“挪”上数百年,那一身衣服就是隋唐时期的武士服,但跟现在的晋人款式真的不一样。
晋人喜欢风流倜傥,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当然,这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穿得起,平常人连一块布估计都买不起。
张石等人是身带使命而来,代表的是汉部,穿上有异于晋人的款式,腰上悬着战剑或战刀,不管是从装束或者是从精神面貌,看着就是不是晋人。这样一来,他们在襄国尽管还是有些麻烦,但总算不会被普通的胡人骚扰。
“回管事,聪虽然为王氏,但……只是很远的旁支。”王聪颇有些阴霾,或许觉得脸色不对,调整了一下转为苦笑:“若不然,也不会被丢下。”
张石只是简单地点点头,身在中原的晋人,被汉部收留的那些,谁身上没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比惨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增加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既然是被收纳进入汉部,还能被刘彦委以重任,该是思考着怎么把事情办妥,然后获得新生。
襄国比起其它城池略略好一些的是,看去不是那么破败,街道上的行人也显得更有人气一些。人是多了,认真观察的话,白种羯人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彰显出了身为“国族”的嚣张,他们无论是身穿什么样的衣服,或者是面对什么人,就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傲娇脸色。
什么人在街道中看起来是最显得小心翼翼?毫无疑问会是晋人。这些晋人不管是富贵的还会是贫穷的,不管是身为奴隶还是官员,他们基本上走路就是尽量靠在街边,走起路来经常是左右四顾,不用特意观察也能看出内心里的担惊受怕。
也对,除了有数的一些晋人,大多数的晋人在后赵政权之中连野兽都不如,他们哪怕是被杀也不过是杀人者赔几张羊皮的事情,哪能不是时时刻刻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恐惧之中?
张石和王聪等人这一次就是要去见一个稍微有身份的晋人,那人名叫蒋干。
这个蒋干与三国的那个蒋干同姓同名,但绝对不是同一个人。他是冉闵府中的一名门客。(注:因为方便辨认,直接称呼冉闵,现阶段其实应该叫石闵)
张石有打听过这个蒋干,打探到的消息是,蒋干与张乾、萧全、缪嵩、刘猗等人皆为冉闵之心腹亲信,亦算是冉闵所建幕府中比较重要的人物。
冉闵在后赵的地位并不低,应该说是武职中与李农混得最好的两人了。他们可以在一定事情上影响到后赵的国政,但要说石虎有多么信任则就是胡扯了。
事实上,历史到了晋朝的时候,又恢复了春秋时期的模样,各种显贵乃至于是大门大户又大肆招募门客和部曲,风气之盛行与服用五石散别无二致。
五石散是啥玩意?这东西是在东汉末年于一些名士之中流行,等于是一种另类的毒~品,名士们认为服从五石散可以强身健体,似乎还有放松精神的作用?
张石本来是已经放弃掉接触冉闵,改为去从那些比较贪财的朝中文官入手,可是昨日他却突然得到了招呼,说是一个叫蒋干的人约见。
后赵政权的文臣并没有太大的权力,特别是张宾那一代文士该死的全死了之后,也是石虎压根就不喜欢儒生,曾经在石勒那一朝混得风生水起的儒士们能干的事情已经不多。
蒋干自然没有明晃晃地留下帖子或是报上修成侯家门的名号,他相信那个汉部的什么人肯定会去查探清楚。
修成侯是冉闵的爵位,冉闵现在官拜北中郎将,又有一个游击将军的衔。事实上后赵的官职略乱,一个人身兼数职很平常,越是显赫的人脑袋上的官帽就越多,比如姚弋仲还是十郡六夷大都督和冠军大将军呢。
是什么事情让冉闵起了与汉部接触的兴趣?大概就是数日前有消息从青州的高密郡传回,说姚弋仲的儿子姚伊买率军征讨一个新兴部落,结果连续两次兵败,姚伊买纠集起来的杂胡死伤超过七千,一度召集起来的三万众两战四散离裂。
新兴部落什么的,还有战胜姚伊买之类的,冉闵对这些不会有什么兴趣,中原这片大地上每天都有新的部落出现,然后又会有老旧的部落破灭,又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他们重视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无意间从柜县那边发现汉部出产兵器和食盐,似乎数量还不算小?
兵器啊,哪怕是朝廷在兵器制作上规模都不大,一个新兴的地方部落竟然除了武装自己之外,还能够向外进行贩售?
除了兵器,竟然还有食盐?知道什么叫“盐铁之政”吗?哦,对,胡人不会懂什么叫盐铁之政,要是懂,不会将国家治理得这么糟糕。但是,冉闵懂,并且非常懂,那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可以使国家兴盛,也可以让国家衰弱。
冉闵知道朝中的那些大儒之中肯定也会有人懂什么是盐铁之政,只是汉部派过来的人用黄金牢牢地堵住了那些大儒的嘴,没有喂饱之前大儒会拖一下汇报的时间。他要趁那些大儒没有改口之前,先将可以拿的好处拿在手里,这样一来本来不屑一顾的举动就该变一变了……
…………
《崛起北宋》美人心,兄弟情,小看风云
在后赵这个政权中,州一个级别的有十二个,它们分别是冀州、并州、豫州、兖州、青州、司州、雍州、秦州、徐州、凉州、荆州部分地区、幽州部分地区。
每个州至少有十个郡以上,个别大一些的州甚至会有二三十个郡,可不像是两汉政权时期那样,郡这个行政级别有那么高。
另外,因为胡人不懂治国……,或者是石赵巴不得中原变成一个庞大的牧场,他们对于极多数的地方采取的是减少丁口策略。啥意思?就是将人口集中到比较重要的几个州,让那些不重要的州变得地广人稀。
其实,要认真算起来青州还算是不错了,换作是在司州或是幽州,整个州的人口还真不知道有没有十万人,好歹整个青州的胡人和晋人合起来还有个四五十万(数据不靠谱)。
整个后赵,相对繁荣的地方也就是在冀州了,概因后赵的都城襄国(邺城)就在冀州嘛。
说襄国繁荣,那是要对谁而言,张石来到襄国已经接近一个半月,丝毫没有感觉到所谓都城的繁荣到底是体现在什么地方。
襄国是都城啊!可是就在这个都城的街道上,看到了尸体却是非常频繁和普通的事情。什么尸体?有各种械斗,有骨瘦嶙峋的饿殍。虽说是胡人和晋人都有尸枕街头,但终究还是以晋人居多啊……
“王聪,你是世家子吧?”张石走路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选择很路边,他身上穿的不是正统晋人的款式,是一种……怎么说呢,该是汉部独有的束身款?
王聪身上穿的衣服也是汉部的款式,其实要是时间往后面再“挪”上数百年,那一身衣服就是隋唐时期的武士服,但跟现在的晋人款式真的不一样。
晋人喜欢风流倜傥,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当然,这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穿得起,平常人连一块布估计都买不起。
张石等人是身带使命而来,代表的是汉部,穿上有异于晋人的款式,腰上悬着战剑或战刀,不管是从装束或者是从精神面貌,看着就是不是晋人。这样一来,他们在襄国尽管还是有些麻烦,但总算不会被普通的胡人骚扰。
“回管事,聪虽然为王氏,但……只是很远的旁支。”王聪颇有些阴霾,或许觉得脸色不对,调整了一下转为苦笑:“若不然,也不会被丢下。”
张石只是简单地点点头,身在中原的晋人,被汉部收留的那些,谁身上没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比惨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增加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既然是被收纳进入汉部,还能被刘彦委以重任,该是思考着怎么把事情办妥,然后获得新生。
襄国比起其它城池略略好一些的是,看去不是那么破败,街道上的行人也显得更有人气一些。人是多了,认真观察的话,白种羯人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彰显出了身为“国族”的嚣张,他们无论是身穿什么样的衣服,或者是面对什么人,就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傲娇脸色。
什么人在街道中看起来是最显得小心翼翼?毫无疑问会是晋人。这些晋人不管是富贵的还会是贫穷的,不管是身为奴隶还是官员,他们基本上走路就是尽量靠在街边,走起路来经常是左右四顾,不用特意观察也能看出内心里的担惊受怕。
也对,除了有数的一些晋人,大多数的晋人在后赵政权之中连野兽都不如,他们哪怕是被杀也不过是杀人者赔几张羊皮的事情,哪能不是时时刻刻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恐惧之中?
张石和王聪等人这一次就是要去见一个稍微有身份的晋人,那人名叫蒋干。
这个蒋干与三国的那个蒋干同姓同名,但绝对不是同一个人。他是冉闵府中的一名门客。(注:因为方便辨认,直接称呼冉闵,现阶段其实应该叫石闵)
张石有打听过这个蒋干,打探到的消息是,蒋干与张乾、萧全、缪嵩、刘猗等人皆为冉闵之心腹亲信,亦算是冉闵所建幕府中比较重要的人物。
冉闵在后赵的地位并不低,应该说是武职中与李农混得最好的两人了。他们可以在一定事情上影响到后赵的国政,但要说石虎有多么信任则就是胡扯了。
事实上,历史到了晋朝的时候,又恢复了春秋时期的模样,各种显贵乃至于是大门大户又大肆招募门客和部曲,风气之盛行与服用五石散别无二致。
五石散是啥玩意?这东西是在东汉末年于一些名士之中流行,等于是一种另类的毒~品,名士们认为服从五石散可以强身健体,似乎还有放松精神的作用?
张石本来是已经放弃掉接触冉闵,改为去从那些比较贪财的朝中文官入手,可是昨日他却突然得到了招呼,说是一个叫蒋干的人约见。
后赵政权的文臣并没有太大的权力,特别是张宾那一代文士该死的全死了之后,也是石虎压根就不喜欢儒生,曾经在石勒那一朝混得风生水起的儒士们能干的事情已经不多。
蒋干自然没有明晃晃地留下帖子或是报上修成侯家门的名号,他相信那个汉部的什么人肯定会去查探清楚。
修成侯是冉闵的爵位,冉闵现在官拜北中郎将,又有一个游击将军的衔。事实上后赵的官职略乱,一个人身兼数职很平常,越是显赫的人脑袋上的官帽就越多,比如姚弋仲还是十郡六夷大都督和冠军大将军呢。
是什么事情让冉闵起了与汉部接触的兴趣?大概就是数日前有消息从青州的高密郡传回,说姚弋仲的儿子姚伊买率军征讨一个新兴部落,结果连续两次兵败,姚伊买纠集起来的杂胡死伤超过七千,一度召集起来的三万众两战四散离裂。
新兴部落什么的,还有战胜姚伊买之类的,冉闵对这些不会有什么兴趣,中原这片大地上每天都有新的部落出现,然后又会有老旧的部落破灭,又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他们重视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无意间从柜县那边发现汉部出产兵器和食盐,似乎数量还不算小?
兵器啊,哪怕是朝廷在兵器制作上规模都不大,一个新兴的地方部落竟然除了武装自己之外,还能够向外进行贩售?
除了兵器,竟然还有食盐?知道什么叫“盐铁之政”吗?哦,对,胡人不会懂什么叫盐铁之政,要是懂,不会将国家治理得这么糟糕。但是,冉闵懂,并且非常懂,那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可以使国家兴盛,也可以让国家衰弱。
冉闵知道朝中的那些大儒之中肯定也会有人懂什么是盐铁之政,只是汉部派过来的人用黄金牢牢地堵住了那些大儒的嘴,没有喂饱之前大儒会拖一下汇报的时间。他要趁那些大儒没有改口之前,先将可以拿的好处拿在手里,这样一来本来不屑一顾的举动就该变一变了……
…………
《崛起北宋》美人心,兄弟情,小看风云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