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管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管子
pipe

编辑本段]

乐器~管子

乐器管子一种双簧吹管乐器,历史非常悠久。收藏*~网管子起源于古代波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在中国古代它曾称为"筚篥"或"芦管"。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管子已经成为中国新疆一带通用的乐器,后来,管子传入中原,经过变化发展,它的演奏技艺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现在,管子广泛地流行于中国民间,成为北方人民喜爱的常用乐器。

管子的音量较大,音色高亢明亮、粗犷质朴,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管子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管哨、侵子和圆柱形管身三部分组成。管子的用途很广,可用来独奏、合奏和伴奏。尤其在中国北方的一些乐种里,管子是非常重要的吹管乐器。管子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除了一般经常运用的颤音、滑音、溜音、吐音和花舌音外,还有特殊的打音、跨音、涮音和齿音等。除手指的技巧外,哨子含在嘴里的深浅也决定着管子发音的高低,吹奏时,利用口形的变化,还能模拟出人声和各种动物的叫声。运用循环换气法可不间歇地奏出长时值音型。

管子,古称筚篥、觱篥、笳管。古代曾有一种称为“管”的吹奏乐器。《诗经·周颂·有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尔雅·释乐》:“大管谓之簥”。《说文解字》:“管如箎,六孔”。《宋书·乐志》:“……蔡邕章句曰‘管者,形长尺围寸,有孔无底’。其器今亡”。此种管久已失传。现代管子原为古龟兹乐器,西汉时期流行于新疆库车一带,大约公元四世纪传入内地。北魏以来开凿的云岗石窟中有吹管形象。《旧唐书·音乐志》:“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其声悲”。隋开皇初年(581年左右)在宫廷乐队中使用,后在隋唐九、十部乐中应用颇广,有大筚篥、小筚篥、双筚篥、桃皮筚篥等形制。管子在宋代教坊大乐中自成一部,有头管之称。早期管为竹制。唐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南山截竹为筚篥”。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筚篥歌》:“剪削乾芦插寒竹”。宋《乐书》:“觱篥,……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元史·礼乐志》:“燕乐之器,头管制,以竹为管,卷芦叶为首,七窍”。至明代,管身改用木制,《明会典·大乐制度》:“头管,以木为之……,两末以牙管束,以芦为哨”。木制管的音色更为淳厚。明清两代,管子广泛流行于民间。

现代管子由哨、侵子和管身组成。小管哨芦苇制,一端用细钢丝扎住,另一端烙扁,直接**管身上端,发音较高;大管哨芦竹制,**侵子里。侵子铜制、锥形,**管身上端。管身用长茎竹或红木制作,呈圆柱形,上开八孔(前七后一)或九孔(后二孔)外表涂漆侵腊,两端套金属圈防裂。

管子有大、中、小三种。管身长18—24厘米,内径0.9—1.2厘米。小管又称高音管,是乐队中有特色的领奏乐器。中管比小管低八度。大管又称低音管,比中管低八度,在乐队中担任低音或作节奏型强拍演奏。音域:小管a1—c4,中管a—d3,大管A—d2。

管子用于河北吹歌、冀东吵子会、山西八大套、西安鼓乐等民间器乐合奏、民族乐队、戏曲乐队和宗教音乐中。河北吹歌使用大管和小管,小管音色高亢明亮,宜表现活泼、热烈的旋律;大管音色深沉、浑厚、略带凄怆,长于抒情性描绘。各种管可更换不同的哨子升降音高。

传统乐曲有《万年欢》、《雁落沙滩》、《茉莉花》、《放风筝》、《柳青娘》、《放驴》等。

单簧管又名竖笛、黑管或洋萧,为圆柱形管体,上端是形状特殊的吹口,上附单簧片,底部则有喇叭口的扩音管。一般以黑檀木、塑胶、金属为材质。他也是唯一高低音域音色有明显不同的木管乐器,乐器的表现力突出,因此使单簧管又有“管弦乐团演说家”的称号。根据德国巴伐利亚乐器工艺博物馆记载,近代的单簧管的前身为夏鲁摩(Chaulumeau)。这是一种无键的圆柱管乐器。是由德国乐器制造家邓纳(JohannChristophDenner)发明。他在1689年将一种状似直笛的单簧管乐器加以改良,并于吹口下方加上了两个键,使乐器音域可超吹到第三泛音。在当时还有一种两键的单簧乐器,它和夏鲁摩在音色上有显著的不同;这种被称为Clarino的乐器声音明亮尖锐,由于代替巴洛克小号来演奏高音旋律,据说也Clari一字的字源。当时的演奏者通常是依乐曲音域的要求,来交互使用这两种乐器,之后就把单簧管的高音域称为Clarino,而低音则为Chalumeau。

到了巴洛克时期,乐器大多以黄杨木或黑檀木制造。外型有分两或三节,吹头的设计不一,但以邓纳的设计较宽大,约有40mm到50mm之间。

演奏方式也与今日习惯将簧片和上唇接触的方式不同,这种吹法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音量,但是却无法控制声音的质感;所以这时期的单簧管只能算是乐团中,强奏时使用的效果乐器。到1730至1740年之间,单簧管出现了第三键,为了奏出这个低音,于是出现了加上喇叭口的单簧管。这项改良为使原来只能超吹降B的乐器,可以和新增的B音连接在一起,而让Chalumeau与Clarino两种音域的单簧管结合成为一种乐器。这时期的乐器形式上仍带有许多实验色彩,因为工艺水准的因素,使乐器的管径、吹口、簧片尺寸都较现代单簧管大,音质略嫌粗糙,一般常见D与C调两种乐器。在1750年时出现了五键的单簧管,这第四、五键,分别为左手和右手音;这四个键已能让单簧管勉强的吹出半音阶。在同一时期法国人罗特(G.Lot)发明了低音单簧管(BassClari),它具有浑厚的音质,及特殊的诙谐感。较特别的是,这是首次出现运用右手大拇指的机械装置,来控制额外的最低音。1770到7180年之间在英国出现吹嘴及乐器中间的调音管,同时演奏者已开始如今日的吹奏者一样,使用一个吹口来交替吹奏其他音调乐器的方式。

到1791年巴黎竖笛家雷菲佛为竖笛加上了第六键,其他的演奏者也开始效仿。这个时期乐器的制作日趋精良,例如:黄铜的按键、象牙的吹口、精确的音孔与内管的制造,已经可吹出令人满意的音色。1806年德国人米勒开始构思,如何增加乐器运动性的问题。将原有的半圆球形音孔垫,改良为皮革绷制圆饼状,这使音孔的气密度变得更好。另外他还在乐器上加了右手拇指扣环,这是一项极具巧思的装置,自此以后演奏者不用再使用不牢靠的方式演奏,而米勒式单簧管也逐渐成为德式单簧管的原形。而在这时期一些德国演奏者,已开始尝试用簧片与下唇接触的方法吹奏,并成为现代演奏者的标准方式。1832年德国人波姆(TheobaldBoehm)发明了长轴连杆并用在改良长笛上。1837年法国人包菲(AugustBuffet)发明乐器用的弹簧针。之后法国竖笛家克劳斯与包菲运用上述发明,合力开发出“克劳斯·包菲单簧管”。这款乐器有一项米勒单簧管所没有的环键装置,这项发明让手指运指按住音孔时,能同时借波姆长轴连杆去控制其他音孔这样一来使乐器在指法上变的更合乎逻辑了。克劳斯·包菲竖笛用在机械构造上非常复杂,他们共使用了十七个按键与六个环键,而到了1870年这型乐器已成为法式乐器的标准型,并在美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大为风行。

紧接下来,西班牙人古梅兹在1885年伦敦发表全波姆式单簧管,他在“克劳斯·包菲”系统上加上第七个按键,改善右手的颤音外,又加上左手与上管的机械装置。之后法式单簧管不论在转调、半音阶、颤音等方面,都已经符合各方面的要求了。1860年德国著名单簧管家贝尔曼(CarlBaermann)开始构思,如何改善米勒单簧管上诸多不合理的运指法。于是和乐器制造家欧坦斯谭纳合作,将环键与长轴连杆的优点运用在乐器上。之后这款单簧管就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初。虽然他的运指法比起波姆式略显不便,但因在管身上的开孔数较少,也使得音质较为干净。就浪漫后期以前的乐曲,米勒与波姆式单簧管的性能,是不分轩轾的。但浪漫后期的音乐,米勒单簧管的音量张力上与操作性方面,则略显不足。在1900年欧德开始针对这两项缺点开始开发新的系统,他在尽量保持原德式传统的音色外,也希望解决操作性的不便,而在1920年研发出欧德式系统,一共有27个按键和5个环键。这个款单簧管在音准上比起法式乐器更为优秀(法式单簧管通常有低音太低,高音太高的音准问题),在指法的便利性也与法式相当,但是有些音孔的距离较远,对于某些手掌太小的人则有演奏上的限制。

编辑本段]

人物~管子

管仲(公元前7年-约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管子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后来孔子感叹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也要穿异族服装了”。

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管仲晚年曾感动地说:“我与鲍叔牙经商而多取财利,他不认为我贪心;同鲍叔牙谋事,我把事情办糟了,他不认为我愚蠢;我三次从阵地上逃跑,他不认为我胆小怕死;我做官被驱逐,他不认为我不肖;我辅佐公子纠败而被囚忍辱,他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的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管仲的传记,载於《史记·管晏列传》。

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

《管子》76篇﹐分为8类﹕《经言》9篇﹐《外言》8篇﹐《内言》7篇﹐《短语》17篇﹐《区言》5篇﹐《杂篇》10篇﹐《管子解》4篇﹐《管子轻重》16篇。书中《韩非子》﹑贾谊《新书》和《史记》所引《牧民》﹑《山高》﹑《乘马》诸篇﹐学术界认为是管仲遗说。《立政》﹑《幼宫》﹑《枢言》﹑《大匡》﹑《中匡》﹑《小匡》﹑《水地》等篇﹐学术界认为是记述管仲言行的著述。《心术》上下﹑《白心》﹑《内业》等篇另成体系﹐当是管仲学派﹑齐法家对管仲思想的发挥和发展﹐学术界也有人认为是宋钘﹑尹文的遗著。

《水地》提出水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学术界有人认为这是管仲的思想﹐也有人认为是稷下唯物派的思想。

《心术》上下﹑《白心》﹑《内业》中﹐提出了精气为万物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精气说﹐认为万物﹑人都产生于精气﹔精气是一种精细的气。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文中也讲“道”﹐认为道是“虚而无形”﹐不能被感官直接感知﹐口不能言﹐目不能见﹐耳不能听。道与精气的关系﹐讲得不明确。

管仲学派认为﹐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最小颗粒﹐又是构成无限宇宙的实体﹐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

《管子》在唯物主义的方向上朴素地解决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认为﹐有意识的人﹐是由精气生成的。他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这是把物质摆在第一位。

《管子》没有否定鬼神﹐但它认为鬼神也是由精气生成的。说精气“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把鬼神视为普通一物﹐否认它是超自然的存在﹐反映出唯物主义的泛神论思想。

《管子》认为﹐认识的对象存在于认识的主体之外。它说:“人皆欲知﹐而莫索其所以知﹐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又认为﹐在认识过程中﹐主体要舍弃主观臆断﹐以外物为认识根据﹐要反映外物的真实情况。它称这种认识方法为“静因之道”﹐说:“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这在认识论上属于唯物主义。

《管子》的精气论在中国唯物主义宇宙观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唯物主义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后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如王充﹑柳宗元等﹐都受过它的影响。

关于《管子》的基本重要研究专著:

戴望,《管子校正》。

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等:《管子集校》。这本书出版时当作郭沫若先生的独著,曾收入“郭沫若全集”的“历史编”。

黎翔凤:《管子校注》。

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校诠》,这书对管子成书的年代估计得比较晚,但理论不充足。

编辑本段]

工业~管子

用于管道中输送各种流体的零件。管子断面通常为圆形,也有制成非圆形截面的异形管。一些金属管子如钢管和铜管等也可用做结构件或装饰元件。制造管子的材料很多,常用的有钢、铁和铜等金属以及陶瓷、塑料和橡胶等非金属。管子也可采用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复合材料制成。竹管是使用最早的管子。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中国人就已在输水管道上使用了竹管。

铸铁管采用离心铸造法或砂型铸造法生产,口径一般为75~1500毫米。铸铁管的价格低廉、耐腐蚀性较好,但强度比钢管低、管壁厚、重量大。一般铸铁管承受的压力不大于0.75兆帕,球墨铸铁管能承受更高的压力。铸铁管主要用在给水、排水和城市煤气管道上。

钢管钢管强度高,表面光滑,工艺性好(可焊接、切割和弯曲),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管子。钢管分为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两大类。水和煤气用钢管是大量使用的一种带有纵向直焊缝的焊接钢管,按管壁厚度分为普通型和加厚型两种,口径一般为5~150毫米,公称压力不大于1.6兆帕。这种钢管的两端有带螺纹和不带螺纹的两种。钢管的表面也有镀锌和不镀锌的两种。镀锌钢管习称白铁管,较耐腐蚀,在给水管道中使用很普遍。螺旋焊缝钢管的口径一般为100~700毫米,大多用于供热、供煤气和输油管道,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的焊接钢管的最大口径已超过1500毫米。无缝钢管材料和壁厚范围较宽,广泛应用于各种压力管道中,口径一般为4~630毫米。最常用的是碳钢无缝钢管,压力和温度较高时使用合金钢无缝钢管,对于腐蚀性流体则使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无缝钢管除在动力工程、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用作压力管道外,还是飞机、船舶、钻机和自行车的重要结构材料。

有色金属管主要用铜、铝、铅、钛和它们的合金制成,一般是冷拔的无缝管。有色金属管的特点是耐腐蚀。铜和铜合金管具有良好的良热性,常用于换热器、化工管道、船舶管道和机器的供油、供气管道等。铜材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也常用于低温管道。铝和铝合金管重量轻、导热性好,可用于化工管道、飞机结构、低温装置和换热器等。铜合金和铝合金管还广泛用于建筑工程。铅和铅合金管有很好的抗酸腐蚀能力,主要用于某些酸液管道。钛和钛合金管耐腐蚀、强度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非金属管一般使用于温度和压力不高的场合,种类较多。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用于给水排水管道。陶土管耐蚀性好,用于排水管道和化工管道。橡胶管的用途很广,用织物增强的橡胶管的强度较高、柔性好,用作给水、输油、供气的柔性管道和化工管道。塑料管和增强塑料管耐腐蚀、重量轻、易加工,除了在化工、轻工等工业管道上广泛使用外,还用作电线的保护套管。在需要对管道内部的流体进行观察时,常使用玻璃管或有机玻璃管。纤维编织的柔性管用于消防,有时也用在过滤装置中。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楼兰情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楼兰情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