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形势逆转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普布利乌斯的阴谋以及罗马党派之间的明争暗斗,无疑为卢基乌斯·奥雷利乌斯·科塔的光辉使命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元老贵族们更多的是愿意将执政官出征一事用作政治言论的攻击武器,而很少将精力用于马其顿事务上。他们各执一词,说法不一。或说科塔为了个人野心准备在马其顿扶植自己的势力;或说科塔急于在自己的执政官任期内获得一次凯旋;更有甚者,说科塔已经与凯乌斯·马略站在了一起,准备借用马其顿的力量壮大民主派的势力。凡此种种诋毁执政官卢基乌斯·奥雷利乌斯·科塔的言论纷沓而至,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普布利乌斯将马其顿这块烫手的山芋塞到科塔的手中,无异于将他往火坑里推,马其顿的危局在这些只顾着在内部争权夺利,玩弄权势的元老手中便成了一把杀人的利器,科塔在他们眼中只是一枚棋子。
这就是当时的罗马,无休止的内争愈加铸就了政客们的无情,贪婪和残暴的心性,并且加了元老院的**与无能,更是加剧了罗马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这一切无疑创造了军人势力崛起的条件,罗马的政权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掌握在军事强人的手中。

卢基乌斯·奥雷利乌斯·科塔出于对共和国的忠诚,在元老院的同意下迅征集了两个军团,于公元前119年的深冬季节适时地到达了伊庇鲁斯。

罗马,依旧是十分强大的。即使在两千多年前交通并不便利的情况下,只要罗马愿意,还是完全可以将她的战争机器——罗马军团在一个月内输送到共和国的任何角落。因此,科塔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就驻扎在了伊庇鲁斯的多多纳。随着罗马军团如此迅的到来,希腊的局势立刻变得缓和起来,伊利里亚人也开始感到无所适从。他们之所以犹豫不决,不是因为惧怕科塔所率领的两个军团,而是科塔这位执政官本身的到来,这意味着罗马不会轻易放弃在巴尔干的权威,即使在遭受重创之后,也仍然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兵力,这是问题的关键。

卢基乌斯·奥雷利乌斯·科塔不失时机地向埃托利亚,色萨利,阿卡迪亚,科林斯,阿戈斯,雅典和斯巴达等希腊邦国同时派遣了使者。这些能言善辩的人先褒奖了他们对罗马的支持,并表示作为共和国的友人,罗马需要他们的帮助,因此约定时间让希腊诸邦各自派出一定数量的步兵和骑兵到科塔的治所来。不得不承认,科塔这一招极其高明,这样做不仅表示罗马已经对希腊诸邦的意图了如指掌,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并且这些城邦国家根本来不及互相商议甚至是联合起来。在善于权衡的希腊人看来,结交一个强大的盟友远胜过独自冒险成为罗马的敌人。因为在科塔眼里,希腊人的自由精神早在亚历山大时期就已所剩无几了,自由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奢望,希腊人称霸地中海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事实证明了科塔准确的判断力,各邦使者带着援军如约而来,请求罗马的宽恕并表示愿意与罗马站在一边。

希腊的骚动既已平定,并且给外界成功地造成了一种错觉:希腊邦国无疑是加入了罗马的阵营。伊利里亚人不愿与如此众多的势力为敌,因此也向科塔派遣了使者,并缔结了和约。由于卢基乌斯·奥雷利乌斯·科塔的计谋,不但修复了与希腊,伊利里亚的关系而且在短时间内聚集了不少的兵力,这使得他兵不血刃地占据了拉里萨。

随着卢基乌斯·奥雷利乌斯·科塔短时间内的成功,马其顿人开始忧虑起来,这些刚刚摆脱罗马统治的自由民还没来得及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且内部的不和也导致了局势的混乱。在科塔看来,他们只不过是一群暴民,问题的关键取决于色雷斯梅迪部落的态度。佩利迪欧斯当然注意到了罗马的举动以及科塔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功,他深知这些大敌压境仍然争吵不休的马其顿人难以对罗马人构成威胁,而继续与罗马人作战是不明智的,如果科塔能真心诚意地签订和约。那么,这也是他所最终希望的。于是,佩利迪欧斯将军队带到了佩拉,继续注视着科塔的举动。

双方就这样怀着同一个愿望而彼此地揣测着对方的统帅。基于佩利迪欧斯进驻佩拉的军事行动,科塔认为,如果强行向塞萨洛尼基进军,势必会迫使马其顿人和梅迪人联合起来,这样做是很冒险的。经过仔细的权衡,卢基乌斯·奥雷利乌斯·科塔终于向佩利迪欧斯派出了使者,抱着一丝希望,带去了和平的许诺,并以执政官的名义保证不再挑起战端。因为罗马的处境实在不能再承受一切不必要的战争了。佩利迪欧斯明白这是罗马最大的让步了,于是提出只要罗马能处理好马其顿行省与色雷斯人的关系,双方可以就此签订和约。

卢基乌斯·奥雷利乌斯·科塔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智略,不但粉粹了普布利乌斯的阴谋而且和平地处理了马其顿事务,并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危机。于次年118Bnetbsp;科塔的策略从长远上看无疑是富有远见的,和平的局面持续了近十年,而罗马在巴尔干的势力也得到巩固和展。

——————————————————————————————————————————————————————

在这一时期里,罗马正生着巨大的变化。平民反对贵族的运动愈演愈烈,暴力和愤怒使罗马人忘记了一切与共和国相邻的外敌,借着贫民的怒火对贵族派进行猛烈抨击的民主派势力日益强大。一位平民出身,早年投身行伍,军功显赫并在罗马政坛迅上升的“新贵”——凯乌斯-马略就是个典型的代表。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小西庇阿转战南北的马略不仅满腹韬略,有着相当丰富的军事经验,而且战功卓著,这使得他在军界享有极高的声望;而后转入政坛的马略在119Bc——114Bc又先后担任保民官,司法官和西班牙总督等职务,贫民不光崇拜他,更是视其为“救星”。这使元老贵族们感到极大的不安。

平民阶层日益拥护凯乌斯-马略,在出身高贵的元老们看来是一件极其可怕且不可容忍的事情。共和国不需要罗慕路斯,更不需要一人做大。为了挽救贵族的利益和声誉,贵族派需要军事上的胜利以愉悦民众,从而转移平民的注意力,缓和罗马的内部矛盾。

公元前111年,罗马元老院以努米底亚生王位之争,朱古达在王位继承战中击败并杀死了罗马人扶持的政敌为借口,公然对这个长期的盟友宣战。可是,事与愿违,面对深通兵法的努米底亚国王朱古达,罗马一年之内屡次失败。元老们本想取得一个迅的胜利,却不料战事陷入胶着,这更使得他们在平民面前威严扫地。

为了扭转这一尴尬的局面,元老院不得不先将非洲的战事搁下,寻找新的目标

终于,在11oBc,罗马执政官马尔库斯·米努基乌斯·鲁弗斯为元老院带来了新的契机。这位出身名门的贵族在大会上提议:是到了重振罗马荣耀的时候了——九年前马其顿总督波蒂图斯的死以及四个军团的覆灭使罗马一直蒙羞,共和国的尊严依旧被野蛮人践踏着,只有血与火的战争才能恢复罗马的名誉。鲁夫斯的提议果然凑效,因为元老们觉得这一战事将比朱古达战争要容易的多,而且更容易激起民众的战斗热情——羞耻心是最能催人奋进的感情。马尔库斯·米努基乌斯·鲁弗斯愿意以执政官的名义领兵亲自去征讨梅迪人和斯科迪希人。为了这一目的,他弃卢基乌斯·奥雷利乌斯·科塔当年的和约于不顾,甚至不惜攻击科塔的做法,认为科塔使罗马尊严尽失,元老院完全可以对一个使国家蒙羞的人与野蛮部落之间的协议不予承认

以鲁夫斯为代表的贵族元老为了新的利益使出一切手段,甚至不惜颠倒是非,背信弃义,总之,他们要挑起一场新的战争了。为此,执政官马尔库斯·米努基乌斯·鲁弗斯对罗马做出了庄重的承诺,并以先祖的名义起誓,他将摧毁梅迪人和斯科迪希人的军队,洗刷共和国的耻辱,并要将这两个部落的领袖——尤其是佩利迪欧斯带到罗马来接受最“正义”的审判。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斯巴达克斯传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斯巴达克斯传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