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天苍子传道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摆开架势,楚云轩与师父打得酣畅淋漓,太快胸臆,无数奇妙精微的招数纷至沓来。
楚云轩愈战愈勇,掌法不知不觉增进了一个境界。

静慧也大感匪其所思,赞叹他天纵之才,功力的提升蒸蒸日上,全在意料之外,心下顿感大喜。

实则楚云轩的掌法较一年前并无两样,只因飘渺掌法的特点是,遇敌愈强,掌法能发挥出的威力愈大,若对手平庸,反倒看不出这套掌法的精奥秘蕴,正如大水漂物,抗力愈强.冲力愈大,但这一点连楚云轩自己也不尽知,更不足为外人道也。

那静慧仍旧相让楚云轩,二十几招过后,虽然谁也未占上风,一个意外的场面出现了。

飘渺掌法乃阴至柔的武学,要旨在于以柔克刚,楚云轩虽未能将之尽善尽美地使将出来,但每一掌发出,内力均汹涌而出。

静慧避其锋芒,脚下连连踏步换位,不知不觉间已被逼出一丈开外;静慧醉心于化解楚云轩的掌法,频攻不已,掌法虽然精绝。却还未练到那般料敌先机的境界,徒然见招拆招而已,毫无克胜之道。

静慧脚踏八卦步,吐气开声,左掌一园,右掌穿出,直踏坤门而进,攻出威猛无穷的飘渺剑法。

楚云轩凝神应战,突然一记剑指刺出,此招如持剑在手,自能破穿掌风,攻破静慧的招式。

可是剑指刺出,犹如刺在一块钢板之上,这才恍然醒悟。静慧在陡然间发出了护体罡气,可挡任何功法。

云轩突然身子滴溜溜的一转,于间不容发之际横移了三尺,宛如先前站在那里一般。

这一式“移形换位”当真神鬼难测,其奇妙深奥,变化无方无言可喻,就连静慧心内也暗喝了声彩。

楚云轩猛攻巧击均未奏效,几招绵绵不绝的连环发出,一气呵成无比的连贯,每一掌均贯注全力,静慧脚下不住换位,身躯如风中之苇,左折右摆,说不出的风姿迷人,却堪堪避开了楚云轩的这威猛的几掌。

楚云轩探身而上,凝气手臂,提掌续发,掌虽推出,胸口忽感一窒,真气居然不能运转自如,登时如一桶冰水灌顶。

这飘渺掌法虽然威猛无恃,但使将起来所耗真力甚巨,只因对付等闲之辈,一两掌内便可解决,是以鲜少有真力不继之患。

楚云轩前十几掌被静慧逼得换招不迭,已然影响气机流传,但他内功纯厚,一时未感其弊。

后十几掌全力发出,真力所耗过半,他却又无暇调息蓄气,实已近强努之末,是以这一掌眼看便可以得手,真力却发不出来,不由的大感焦急。

蓦地里变拳为掌,楚云轩“提膝上冲拳”攻向静慧左肩,静慧笑嘻嘻的“虚步架拳”,化开攻势。

楚云轩次招“砍掌提腿、仆步穿掌”,两招一蹴而成,静慧连使两招“弓步左推掌、弓步右推掌”,与楚云轩对打。

师徒俩拳来掌去,打得好不热闹,俩人衣襟生风,头发无风自动,直激荡的地下尘土飞扬,竹叶盘旋。

楚云轩仰天长啸,“提膝按掌”,静慧身姿飘飞,转身“上步飞脚”,楚云轩回身还击,“弓步击掌”紧接着,俩人于拳法中的“虚步按掌、振脚下捶、弓顶顶肘、弓步撩掌、仆步立掌下按、虚步推掌”绵绵不绝的使来,拆的如行云流水,期间的精妙程度,无以复加,直把一旁的龙雨潇看得目瞪口呆。

“喝”楚云轩叫了一声,“弓步冲拳”,静慧也娇呼连连“弓步架打”,瞬间俩人拆了五十多招,谁也不露败象,皆神采奕奕,似乎有使不完的招数。

静慧虚步进击,横扫楚云轩的下盘,但见无风起尘,向楚云轩笼罩而去。

楚云轩“提膝拍掌、大跃步仆步摆掌”,“霍霍霍”几招大开大阖,手臂所波及的范围极大,周围气流涌动,冲击的树上的竹叶簌簌摆动。

静慧“并步按掌”,粉拳快速急冲,令龙雨潇眼花缭乱,蹦蹦跳跳的拍手叫好。

楚云轩见后“虚步合掌”,紧接着“虚步亮掌”。

静慧嫣然一笑,“提膝亮掌、上步单拍脚”踢向楚云轩大下盘,楚云轩飞身而起,落地时“弓步横切掌”,化开静慧快速的攻势。

此刻,静慧突然飘飞后退,笑吟吟的对楚云轩道:“妙宇啊!经过此次比试,为师知道你的剑法和拳脚功夫比之以前大有进步,看来在外历练是对的,经历几次生死考验之后,对你全身的功力和心性修为是有好处的,总而言之,为师看到你今日的成就很是高兴,希望你能再接再厉,争取达到更高的境界,好了,今天就练到这里吧,呆会儿你去拜见你的大师伯和三师叔,再去你三师叔的墓前祭拜祭拜!”说道这里,神情转喜为优,眼圈一红,两道清雷从白皙的面颊上滚落而下。

楚云轩点点头,叹了口气道:“师父,弟子曾发誓,定要杀死紫月魔宫的金狮魔王,为四师叔报仇雪恨,否则誓不为人!”

静慧含泪凄然道:“你有如此孝心,四师妹她可以含笑九泉了!你去吧,妙妙随我来。”

随后,龙雨潇跟着静慧返回白云宫。楚云轩去拜见静虚和静月,又到静雪墓前祭拜,在墓前哭了一阵,随后萧翎儿上前安慰,他俩才离开墓前,渐渐红日西沉,楚云轩和萧翎儿被几个奴仆安排好住宿,当夜无话。

次日黎明时分,楚云轩让萧翎儿去找龙雨潇玩,他独自飞到苍月峰去找天苍子,至天苍子静修的石洞外时,不敢擅入,喊道:“师父,弟子妙宇求见。”

只听里面传出天苍子苍老的声音:“原来妙宇回山了,我等你很久了,进来吧!”

进洞后,楚云轩与他略道别来之情,随后俩人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天苍子便开始传授楚云轩更为高深的道法,助他修行之路更上一个台阶。

微开善口,口吐玄机,天苍子妙音甫发:“心无杂念意平和,收心求静有法决,初打坐,练静动,全身内外要放松。二目垂帘守祖窍,舌闭天池精自生。深细长匀调呼吸,心定念止是正功。身心两忘万籁寂,形神俱妙乐在中。掐子午,除杂念,祖?修足玄关现。脸似蚁爬丹田暧,口满津液要吞咽。下座拂面舒筋气,浑身上下搓一遍,筑基炼己全赖此,静极而动一阳现。”

念毕法决,天苍子又详解功法,道“所谓天人两忘,收心求静如古井无波,身处闹市而无杂念,乃道家的修身养性,打坐参道,也是性命双休的基本功。打坐时面向正东或正南道,盘膝端坐,脚分阴阳,手掐子午,二目垂帘,眼观鼻,鼻观心。闭口藏舌,舌顶上腭,呼吸绵绵,微降丹田。心神意念守祖窍,三花聚顶秋月圆。下座拂面熨双睛,浑身上下搓一遍。伸臂长腰舒筋气,静极而动一阳现。”

那楚云轩细心听讲,依照天苍子所传之法打坐,顿时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随后楚云轩手掐子午决,子午这两道脉通寸、关、尺,而寸、关、尺之脉通心,心通脑,掐此法决是为减轻动脉撞心的力量,使其少生杂念,有助于入静。丹经有云“手脚和合扣连环,四门紧闭守正中”是也。

随后他二目垂帘,即是二目似闭非闭,微开一线同观鼻尖,看似对眼。太闭则神气昏暗,太光则神光外驰。故古人有云:“日月合并,金木和合,回光返照,返观内视。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不空,是乃真空;观空乃空,是为顽空。”这是古人的所谓“长生久视之道”。

闭口藏舌,舌顶上腭,闭天池,一是方面是为了开玄膺(玄膺穴在巧舌之后),使真息往来畅通无阻;另一方面则是闭口免伤真?。再则,舌根下有生津两穴,左为金井,右为石泉,闭上天池易于生津。静坐往往津液满口,并有清而甜之感,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这样引吞,可直接入任脉,化为**,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呼吸绵绵,微降丹田:调理呼吸,又谓调息,乃是初步入静的重要环节。用功时既然是闭口,无疑要用鼻呼吸,要求深、细、长、匀。不论是顺呼吸还是逆呼吸,都要求腹式呼吸,这样才能深。所谓细,即连自己也听不到呼吸声。长,是将呼吸拉长,要息息归根,下降丹田,不要憋气,要放松自然。匀,即快慢均匀,务要心息相依,不即不离,达到息不调而自调。甚至,至虚极,守静笃,会出现呼吸顿断。初学者,要用自然呼吸。呼吸绵绵,深、细、长、匀,能扩大肺活量,促进和加强内脏各个部位的功能,尤其对消化系统功效更为显著。

心神意守祖窍:祖窍,在二目中心只有守定祖窍,才能使瞬息万变的活动思想安静下来。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做到心静念止,身如槁木,心若止水,意似寒灰,一念不起,一意归中,万籁俱寂,身心两忘,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此时感到一股电流在身上奔腾咆哮,犹如触电,全身酥麻,其舒服感妙不可言。这正是形神俱妙,了在其中。此景过后,但觉眼明心亮,神清气爽,精神振奋。如能得到五分钟的真静,足能消除一天的疲劳。如能每日坚持坐功,即使得不到真静,有时也会感到手脚出汗、丹田发暧、脸似蚁爬、头顶气旋。这些现象,都是坐功的收获,日积月累,祖?修足自然玄关出现。

所谓三花聚顶秋月圆:三花即精花、?花、神花。只有精?神修足,才有三花聚顶秋月圆的现象。秋月即玄关。玄关与祖窍同样都是过去道家三口不说、六耳不传之秘。玄关与祖窍往往连在一起,实际玄关是玄关,祖窍是祖窍。可以说:祖窍是玄关出人的门户。玄关不在身上,祖窍不在身外。玄关者乃玄妙之机关也,不在身上,离身难寻。

这时,天苍子见楚云轩已经能悉数领会其中的要旨,便传他“收?降龙,安炉立鼎”之法,又讲精微奥妙的法决:“一阳初动本无心,收?必须先提根。吸从督脉升泥丸,呼由任脉降会阴。以神领?行周天,后升前降转法轮。七口呼吸阳不缩,无孔笛吹要紧跟。无孔笛,两头吹,一提一降自然回。收?古称是降龙,龙归大海不乱飞。玄酒味淡休妄动,静等二侯响春雷。珍惜自身活子时,逢动必收?不亏。”

法决念毕,天苍子道:“安炉立鼎。鼎,又谓玉鼎,在大脑中心,内藏一胞为先天真性所居之处,即元神室也。其两边各有一管,联于眼珠,下通于心,故曰:性者,心也,发于二目。实际鼎原无鼎,真?发时与性合一而得名。炉谓金炉,又名真?穴。前对肚轮后对肾,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是存神养?之所,又叫丹田。炉原无炉,气发则有此名。玉鼎、金炉是道家炼内丹假设的无形器具。

“一阳初动本无心,收心必须先提根。在初步收心求静的静坐中,当坐到一念不起,身心两忘,虚极静笃之时,自己的外阳勃然兴起,这是自身的活子时到来。因其无念,是先天性的产物,机不可失,不等念起,急用转法轮收?法即刻收回。

“原坐式不动,收气必须先提根,即用力一提会阴,鼻根吸气,眼往上翻看,以神领气,心意随之。再由子位生死窍即会阴穴向后走尾闾、夹脊、玉枕至午位百会一停。吸时:鼻吸、眼看、神领、意随同时并举,协调一致。一吸由督脉上来稍停,再一呼鼻根呼气,眼往下看,以神领气,心意随之,由午位百会下来,走祖窍、绛官、?穴(即丹田),直达会阴子位。后升前降正一圆周。简单说,一吸一呼转一遭为一次,如此三至五个呼吸,如用得准确,外阳即可缩回,这即是后升前降转法轮收?法。日积月累,身体越来越强壮,精力越来越充沛,活子时越来越勤,而外阳兴起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大。如果从一次呼吸至七次呼吸,外阳仍然不倒,应改用无孔笛颠倒两头吹降龙法来制之。

“当转法轮七次降服不住外阳时,原坐不动,立即凝神生死窍,会阴一提,鼻根吸气,意想由生死窍提到脐下一寸三分丹田穴,再用绛宫之气,下沉丹阳,鼻根呼气,心神意随之一沉,一提一降为一次,如此一至三次外阳立缩。

“若用了七次仍不缩回,就应用第三步功法开通奇经八脉的。等二候到来,虎由水中生,似黄河决口,有一泄千里之势,就用下手炼精化?的伏虎手段,将欲破关而出的元精化成元?,仍为我所用。”

楚云轩凝神细听,他本就绝顶聪明,经人稍微点拨,对其中的诸般奥妙便尽数领会。天苍子随后有传他“开通奇经八脉”之法,法诀云:“开八脉,聚精神,以意领气贯全身。一吸督脉升泥丸,二呼任脉降会阴。三吸带脉至肩窝,四呼阳腧到手心。五吸阴腧胸前定。六呼至带归一根。七吸冲脉到降宫,八呼阳?涌泉停。九吸阴?升?穴,十呼还原入窍中。吸呼深长凭意领,水到渠成赖气行。八脉开通身属阳,阴?开时百脉通。

“开通奇经八脉,又叫十口呼吸调八脉。初学者,因盘腿打坐,两腿受压不习惯,定有两腿麻木之感。用此法立即消除麻木。其功法的主要用途,是用以开通奇经八脉,驱逐阴邪之气,消阴长阳,进而达到全身属阳,百病全无。

“奇经八脉,道家用以行?、通关以达到延年益寿。通人脉,又称玉液炼形。

“奇经八脉,即前任、后督、中冲、横带、阴维、阳维、阴?、阳?,也是道家行气八脉。开通八脉法,是用十口呼吸,以意领气,心到、意到、神到,气亦随之而到。平时必须经常练习,把心、神、意合而为一。八脉线路要记熟用灵,达到心想哪里,哪里就有所感触。最好每日清晨练习两遍,日久天长,就能随心所欲。

“小周天、下手连精化?伏虎法,法诀云:二候到,春雷动,猛虎怒吼要出洞。顺则出去可生人,逆而回来延寿命。手点虎额虎伏地,剑插三峡水倒行。收?定要收元?,炼精必须炼元精。顺减寿,逆添油,养生至宝莫外流。下手点住生死窍,急用巽风六候收。橐龠动时阖辟转,升住起止四正求。会得还精补脑法,功夫更上一层楼。

“下手炼精化?法,是在以下情况下采用的:在初步静坐的基础上经过静功的开源节流,增长元?,日积月累,静极而动、阳生?发,不等念起,用二步转法轮收?法收之。当用完七口吸呼,后升前降转够七周,外阳不缩,继用无孔笛降龙法,也转够了七个提降,而外阳依然不倒,此刻应用勒阳关,调外药。调到药产神知,外阳不但不倒,反而似鲤鱼打挺一跃而起,元精突然欲破关而出,这即是二候。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火候不老不嫩之时,如依熟路顺去,则是生人之道;若逆而回来即是炼精化?的养生之道。古人有云‘顺生人,逆生仙。’只在中同颠倒颠,正此之谓也。也正是在这一发千钧的关键时刻,不等思维活动,即不等念起,急速下手,剑插海底,向左侧身,左腿蜷曲,右腿伸直成半躺半坐势,用小周天炼精化气法诀,将这欲夺关而出的元精(因无思欲从静而来)化成元?。

“古人所谓‘巽风运坤火,风吹火化。’即以鼻呼吸(巽风即鼻中呼吸之气),头转眼随,由自身会阴子位起,向自身左上方旋转,用鼻连吸三吸,眼随头转,走子卯午,眼看头顶午位。从午位眼随头转向自身右下方向,鼻子呼气,连呼三呼,即午酉子。连吸三吸,是由子位向后,上走身后督脉三关,即尾闾、夹脊、玉枕,是为子进阳火。连呼三呼,是由午位向前,走前任脉三田,即祖窍、绛宫、?穴,此为午退阴符。鼻子呼吸,眼随头转,必须同时并举,协调一致。下边一度一度地精撞阳关,上边则子卯午、午酉子地急收。来得急,收得快,来得缓,收得慢。如磁石吸铁,不即不离。精来多少度,而收炼多少度。待精不动时,即精已化?,药已归炉。此时仍不撤剑指,身躯由半躺半坐而坐正,再用封固口诀,照前两步转法轮收气法,连收三次,是为牢封固。然后撒手撤剑,下边干干净净,一滴不漏,行将顺出的有形之精,经风吹火化已成为养生保命的无形之?、这就是小周天下手炼精化?法,也是道家千古不传之秘。

“外文武火金木合并法,法诀为两手捧香肩臂松,眼观香头二自睁。聚精会神屏呼吸,涕泪交流即收兵。闭目养神应求静,心存已?门自生。渣滓提净药方纯,泪管输通眼更明。文火七,武三成,药采之后好用功。日月同宫金木合,心火下降肾水升。眼球常转眼不花,耳鼓常敲耳更灵。

“外文武火,是用后天之火引出先天之火。二火合一,既能提出在炼精化气中的渣滓,澄洁药物,又能化五谷饮食之精,提出五脏之病,使人益寿延年。了空祖师曰:‘外武火者是移火也;外文火者是以火也。’这是专为提出五脏内之渣滓化泪流出之法,又是炼四相和合、五行攒簇归根、回光返照、日月合并之功。其用法如下:

“在初步静坐的基础上,收心入静十分钟后,夜间须燃香一炷(白天可用红头筷子一根),双手捧香或筷子,放在目前三寸许,高低与二目齐平,二目睁开同视香头。约两、三分钟后,两眼似辣椒水洗一样难受,此时必须坚持强睁二目,待眼泪鼻涕一同流出来为止,然后将香火捏灭,眼泪擦净,闭目养静,是为文火。坐到无人无我、身心两忘是为正功。久之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口中津液清而且甜,吞下入十二气嗓管,再降到?穴化为气机,由春弦入睾丸化为阳精。阳精出输精管,上至膀胱顶分两边,至尿道口入内肾,即藏精之所。善养生者百倍珍惜口中津液,津液常足,也证实肾水常足,肾水足而两眼炯炯有神,皂白分明,这样人身就健康无病。所以说:外文武火不但能使二目有光,保持眼睛不花,而且能提出五脏之病,治五脏之病于未发之前,除病根于未萌芽之时。

“外文武火是专炼二目,古语有云‘父母初结胎时,细胞内先生二目,至十二日后用显微镜看内有黑睛。’古经亦云;‘人初结胎时,天一生水生黑睛而有瞳仁通肾,地二生火而有两眦通心,天三生木而有黑珠通肝,地四生金而有白珠通肺,天五生土而有上下眼胞通脾,故五脏之精华皆聚于二目,而人之灵神在脑,亦发之于目。’人的两眼又谓心灵的窗户。道家认为,人之一身皆属阴,谁独两眼属阳(指男子),仰仗这点真阳,方能不被群阴所剥。修士必须由此入手修炼,利用这点真阳来战胜群阴,而进一步达到纯阳之体。

“外文武火,有文七武三之别。比如从两眼同视香头到涕流用了三分钟,闭目静养时要用七分钟,当然静养时间越长越好。越是心静念止,越感觉神清气爽。?从已门生,身如在云端,万籁俱寂,神形俱妙,事后眼睛特别清亮。

“千峰老人曰:‘外武火者,是将神火注于炉中,为火中火引也。古名移火。移者移动身内病管开张,即是移动内里真火,二火相磨相激,阳火必胜乎阴火,精融灌溉周身,而渣滓出净,病从何来。’外文火者,是温养恢复还原之法。因在用武火时,五行攒簇,内管张开,渣滓提出后,必须用文火使其恢复原状。文火又谓以火,以者以温养之法,闭目塞兑,意守正中,气降真?穴,身空意空方为正功。

“外文武火,是非常有效的炼眼法。但也要伴之以熨眼、转睛、眼呼吸等法。所谓熨眼法在初步养静中已谈到,不再重述。

“转睛:每天晨起,坐立皆可,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眼看极下方,由极下方向左上方转到极上方,由极上方向右下方转到极下方为一周。如此转九周一停,再继续转四个九周,共三十六周。再由右上左下转四个六周,共二十四周。如此使两眼的脑?筋、输泪管活跃有力,畅通无阻,使两眼灵活而有神。

“眼呼吸:用此法应在空气清洁之处,最好在树林内或河边。早晨面向东方,两脚并立,两臂下垂,浑身放松,二目平视前方。两眼与鼻根部同时吸气,徐徐将气吸足,然后两眼与鼻根同时呼气,连做九次吸呼。这样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吐故纳新,既锻炼眼睛,又增强五脏新陈代谢的功能。眼呼吸与转眼球,都是为了促使两眼通脑的脑?筋灵敏活跃,畅通无阻,保持二目常明。久而炼之,还可用以上同样方法看早晨、中午、日落时之太阳。这必须有明师指导,自己不要无师自通。如照此法炼之,日久可目视中午的太阳如看月亮一般。少者可目视太阳一两分钟,久炼可目视半小时,斯时两目寒光四射,无人敢于对视。这只是道家秘法的前五步,共十三步,时机未至,余下的八步现在还不能传授于你,所谓贪多嚼不烂,你先把这前五步融会贯通,我在传你余下的秘法。”

如此长篇大论,天苍子整整讲了三天,期间不住的指点楚云轩依式而为,好在楚云轩记诵能力和领悟能力极高,对天苍子所讲的也明白了七八成,更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魔霸苍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魔霸苍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