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高丽和谈(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进了高丽皇宫,热情的山上王立马在一间正方形的大屋中,开设了国宴,招待使节团上下。
当然,都城尚且如此,国宴也不难想象,我就不细说了。但是要说去高丽吃饭,最好还是去普通人家,至少我觉得应该比国宴要强。

暖暖的屋子中,大家席地而坐。大地桌上摆放起朝族的各色泡菜――桔梗、糖蒜、小根蒜、豆腐丝、豆腐皮、海蜇丝、海带丝、辣白菜、小土豆中间放上一石锅又香又热的狗肉汤,一大盘烤的焦香冒油的五花肉,每人面前再放上一叠“群英荟萃”(萝卜开会,向赵丽蓉老师致敬!),喝着不像酒的朝族烧酒,那就叫一个“舒坦”。待到微醺,主人家漂亮的朝族小姑娘,一边唱着“倒垃圾歌”(《桔梗谣》,朝语中的“桔梗”用汉语发音就是“倒垃圾”。)一边端上热乎乎的炒年糕,每人面前再给添上一碗正宗的朝族冷面。吃着劲道烫嘴的年糕,就着清凉可口的冷面汤,换谁都会似刘禅一般“乐不思蜀”的!(朝族餐馆如果因为这段话火了,我希望以后他们能免费招待我!)

到丸都城的时候,已临近傍晚。吃罢国宴,天已经黑了下来。知道我们一路旅途劳顿,山上王没再安排什么节目,只是给我和蹇硕一人安排了一间又大又舒适的房间休息。万岁!由于高丽还没形成给主人的卧室外面加一个下人值班室的规矩(那守夜的下人在哪里呆着啊?门外站着啊!怎么这么残忍?所以说高丽是个讲礼数讲的有点变态的国家!),所以我终于又自己住了。可惜由于和蹇硕住的是隔壁,外加木制房间不太隔音的缘故。寂静的夜里,我仍能清晰的听见蹇硕的呼噜声!

清晨洗漱吃饭喝茶小休过后,直接步入了本次出使的正题――和谈。

在一间长方形的大房中,两国代表分列于一张大石桌的两侧,我、蹇硕、山上王和高丽翻译官坐在桌子旁。两国的答礼官先是搞了一堆乌七八糟的仪式,而后两国的书记官分别递给蹇硕、山上王、我和高丽翻译官一人一块白绸。我以为和谈仪式还要先吃饭,所以一人发了我们一块餐巾。但当我看到白绸上写有文字时,突然反应过来,这是和谈文书(我感觉此时肯定有人要骂我“吃货”!)。

结盟的条件,也就是和谈文书上的内容其实早在高丽使节团赴京的时候,就已经拟定好了。因为高丽方面有受庇于汉朝的意思,所以大部分条件是倾向于汉朝的,蹇硕和我来这里只是走个过场而已。蹇硕的那份文书是中文写的,我这份是朝文写的;想来山上王的那份和我一样,而高丽翻译官的那份则和蹇硕的一样,以便我们互做参照。毕竟和谈要让两国以不同的文字,在表达上产生一个意思。此外,前者我说过,朝语是我选修的小语种,不如英语学的好,所以很多生词我都不认识。不过还好脑袋不笨,大概的意思我是看懂了。

“东汉和高丽自古为邻,虽有小隙,但仍不失兄弟之谊。北方鲜卑,部族凶蛮,时常滋扰我两国边境,而今更是猖狂至极,欲有南侵之意。故此,体及两国国情,愿结永世之盟,待有外敌入侵,务须共抗贼顽!”(其实,高丽要是不和辽东打那场无聊的战争,辽东、鲜卑、高丽已成多年的鼎足之势。但是有时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战后辽东高丽实力大大受损,平衡之势不再,鲜卑便又开始蠢蠢欲动。辽东高丽又逼不得己,借东汉之手联盟抗敌,真是天大的讽刺!)

看完这冠冕堂皇的和谈文书,我瞅瞅蹇硕,心中不无迷茫的问道:“这和谈文书上说的都是共同防御鲜卑的问题,高丽离我们中原腹地十万八千里,结盟以后,主要还是辽东的公孙度和他们高丽互为呼应,怎么这次和谈,我们没把公孙度一起找来啊?”

蹇硕闻言,也不无迷茫的看着我问道:“你世居辽东,去年公孙度刚刚和高丽打过一场大仗,你不知道?”

我一听,不无尴尬的急忙解释道:“我们的村子位于深山之中,除了出来采买必需之物,或者和鲜卑高丽的边民做些小生意外,很少与外人接触,所以并不知晓此事!”

蹇硕因与我多日的相处,对我早没了戒心,听我顺口急智编出来的瞎话,信以为真,说道:“哦,原来如此,这也难怪!”

为了让蹇硕不再细想,我连忙又继续岔开话头的说道:“既然他们两家刚打了仗,那更应该把公孙度叫来,也好为他们说解说解啊!”

蹇硕闻言,摇了摇头,笑道:“呵呵,你有所不知,北方边境离京较远,若有边情不便往回传递。故自前朝(西汉)武帝(汉武帝)始,便给予了塞北诸州高度的自治权。州牧只听调动不听宣召,凡事自处,无需上报。辽东居于塞北之北,比之其他边州,与北方部族战事更为频繁,故自本朝(东汉)祖帝光武皇帝(刘秀)开始,历代先皇体恤边民疾苦,不再向辽东收缴赋税。仅每年新春,让辽东太守委派专人来朝述职一次,顺便进贡一些土特产而已。”

我听蹇硕这么一说,有些莫名其妙,顺口说道:“那辽东还不是和独立了一样?高丽国直接找公孙度谈判不就得了!”

蹇硕听了我似有不解的说话,慢慢解释起来道:“你的想法确实没错,辽东是和独立了差不多。不过你可知道为了避免与北方部族的冲突,陛下三次南迁北部边境,辽东却不曾丢得一寸土地的原因吗?”

三次南迁的事情,我听吕布和我说起过。吕布他们家就是北境之人,南迁至并州的。汉民以种地为生,对于东汉北部边境肥沃的草原并不能加以充分利用。而这些草原对北方以游牧为生的鲜卑人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故此,鲜卑常常借故来犯,明是夺财,实是抢地。初时,灵帝年轻气盛,也曾与鲜卑进行过几次战争,奈何北方部族放牧时是民,打仗时是兵。小股部队去了,鲜卑人便真刀真枪的和你拼;大部队去了,鲜卑人就化整为零,和你打游击。由于补给的困难,这么打了几次,国力已然衰弱至极点的东汉,就耗不下去了。也是有“明白人”看出来了鲜卑的真实目的,故向灵帝献了边境后撤的“绥靖政策”。灵帝采纳此策之后,发觉得了沃土的鲜卑,果然会消停上几年。为此,越当皇帝胆子越小的灵帝竟然把这变相投降的政策,连用了三次,而今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对于蹇硕问我辽东为何没有退让的原因,我一时想不明白,所以摇了摇头。

蹇硕见我摇头,解释道:“辽东实质上的独立,使辽东之主守的是自己的国土,你说他能不寸土必争吗?”

蹇硕这么一说,我马上就明白过来,“是啊,谁都会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付出最大的努力的!”但仍不无疑虑的问道:“那辽东哪天要是真的独立了,把矛头指向我们,却该如何是好啊?”

蹇硕呵呵一笑,说道:“王成,你怎么一时糊涂一时明白的。虽然边民不易归于王化,但作为炎黄子孙已历万世,哪天你要是不再让他们当中国人,而是去做辽东人,就算他们的主子愿意,你说他们会愿意吗?”(手心手背都是肉,祖国两岸心连心,希望台湾的同胞们,早日回到祖国的大家庭来!)

我一听蹇硕这么说,似有所悟的说道:“您是说,这样的放任辽东自守,是为我大汉在西北边陲竖起一道不可逾越的城墙。”

蹇硕见我终于醒悟过来,接着说道:“是啊,如此就是辽东对我中原最大的贡献了。此外,虽然辽东实为独立,然而名义上仍为我大汉臣属,你让人家高丽国王去找我国的一个臣属谈判,不是让人家自折身价吗?待回国中,请陛下发旨安抚公孙度,让辽东和高丽和解,互为唇齿永不相争就是了!”

听了蹇硕头头是道的解释,我心中不由升起一丝佩服。看来果如王允所说,这蹇硕确实有一定的能力,我还真是学到了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而后,两国分别在中朝文对照的四份和谈文书上签了字,盖了印章,又各自收了两份不同文字写就的和谈文书作为结盟凭证。此次高丽和谈,就算圆满结束了!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三国志秦王本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三国志秦王本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