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清帝逊位(三)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百五十一章清帝逊位(三)
众王公散朝后,政启招来袁世凯试探着请求:“若言虚君共和如何?共和后,皇帝不问国政,仍保留帝位,可行么?”

袁世凯则说:“此事我做不了主,得请示刘总理。”

他退朝后将政启的这一请求转告刘飞扬后,刘飞扬不耐烦地说:“你去告诉她,新军内部军心不稳,**党人屡屡来电相逼,要清帝退位。还想虚君共和?此路不通。欲共和只有皇帝退位,否则军心、民心难测,恐有不忍之事。”

袁世凯遂将刘飞扬的意旨回告政启,启政见虚君共和亦不可得,便问询溥伟的意见。溥伟见刘飞扬力迫清帝退位而求民主共和,便骂刘飞扬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是要效法法国**把国王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袁世凯见此急忙劝说,溥伟竟当面斥骂起他来。袁世凯则在事后放出口风,说要除掉溥伟,吓得溥伟连忙跑到天津租界躲了起来。

刘飞扬见清室王公还有人阻遏,政启皇帝总不愿宣布退位诏书,便又暗嘱刘洪恩联络新军将领,让林镇伟领衔以新军将领,让黄兴领衔效忠**党的军队,致电内阁代奏,促下政启退位之诏。

奏折云:共和国体,原以致君于尧舜,拯斯民于水火。乃因二三王公迭次阻挠,以至恩旨不颁,万民受困。现在全局威迫,四面楚歌。是陷于九庙两宫于危险之地,繄皆二三王公之咎也。三年以来,皇族之败坏大局,罪实难数。事至今日,乃并皇上欲求一安富尊荣之典,四万万人欲求一生活之路而不见许。祖宗有知,能不恫乎。盖国体一日不决,则百姓之因兵燹冻馁死于非命者日何啻数万。伟、兴等不忍宇内有此败类,岂敢坐视乘舆之危而不救。谨率全体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

内阁将林镇伟、黄兴电奏代奏后,各王公大臣见电奏语气凌厉,像是封问罪书,一个个面色如土。政启这才不得已宣布准备退位谕旨,并授刘飞扬以全权,商酌优待清室条件,安排退位事宜。刘飞扬得旨后,即将优待清室修正案提交资政院。

1907年12月26日,本来这个时候临近年终,资政院应早休会,只是由于对清帝退位之事一直悬而未决,而且各方正在角力之中,所以资政院的议员一直留在京城。这日,资政院对刘飞扬提出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之优待条件》八款进行讨论审议。

本来,清帝既能退位也算大功告成,优待清帝之条件也无可厚非。但刘飞扬不想在国内还留一个皇帝的尾巴,也不想再给清帝供奉。清朝皇帝享受太多了,凭什么共和后还要百姓供养。那王公宗室还可以世袭,都共和了还有什么不伦不类亲王、贝勒,这不是给人笑话吗。所以刘飞扬让孙中山领国民党去出头反对《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之优待条件》。

因此,在资政院的会议上孙中山等国民党议员极力反对《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之优待条件》的提案。认为一个共和国家还有什么皇帝王公等等为各国耻笑,并且民众无义务再去养一个退位的皇帝。

而保皇党鼓吹说,大清历代皇帝功于国家,值此时亦能上应天命、下顺民心,逊位共和,此乃为国为民之举。共和之后,给皇帝王公宗室之优待亦为对皇室王公之肯定。

国民党和保皇党针锋相对,议员们心想也都一把算盘。此时清帝退位已无变数,优不优待的结果都一样的。

之后,资政院对《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之优待条件》进投票。投票的结果令保皇党大惊失色,四百三十一名议员中,赞成的只有五十八票,弃权的二十一票,反对的高达三百五十二票。

由于《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之优待条件》没有通过投票,所以资政院和内阁紧急讨论对清帝退位的方案。

最后,结果只有三条:一、清帝必须在新年之前宣布退位。二、皇帝等必须在1908年4月前搬出紫禁城,入暂时颐和园居住。但在国家安排后皇帝等王公宗室必须按安排迁离。三、皇帝所用之物皆归国家,为安排皇帝生活所需,国家每年给皇帝优待一百万两,优待三年。

刘飞扬马上让袁世凯把资政院商议的结果进宫交给政启。政启一看资政院的条件如此苛刻,他不愿接受,大发雷霆。

袁世凯冷眼看着政启的表演,幽幽的说了一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政启顿时失言,默然坐在龙椅上,再也无话可说。

1907年12月30日,政启皇帝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礼仪。内阁大臣袁世凯、梁启超、达寿受刘飞扬委派,偕众官员向政启首次改行三鞠躬礼。政启垂着头将退位诏书、优待清室诏书和劝谕臣民诏书三道亲授给袁世凯。

清王朝统治者从关外入主中国二百六十四年,最终又丢失天下,是所谓“不有而有,有而不有”。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从进京勤王到新政,面上看国势似步步高升,可对清朝而言则实是势衰已成。故武汉**军一起,全国人民风从响应,刘飞扬弹指一挥清王朝顷刻覆亡。

政启退位后,在皇宫的御花园旁的隐居不出。御花园依林临水,景色静幽。退位一个多月以来,这位前皇帝就在皇宫中过着悠闲的生活,犹如当年刘飞扬被他开缺回上海过着野云闲鹤式的生活一样。

政启深恨刘飞扬,也为当年放虎归山后悔不已;但他深怕刘飞扬加害自己,犹如当年自己极想加害刘飞扬一样。政启也同样憎恨**党人,认为没有武汉变乱刘飞扬就不会复起,自己的皇帝之位可永久保持。

政启多少也有些恨自己不是刘飞扬和**党的对手,不是一个皇帝的料。虽然做过三年大清皇帝,可是他治国无方,计无所出。想到这里,政启对刘飞扬和**党的怨恨似乎顿消:大清国运尽了。

此时,政启站在皇城之上,只见半轮白日已隐落于西山,白日周围黑气如丝。他正奇怪时,转瞬间白日完全不见了,只见一团黑云如蒸如飘,慢慢升起后散落在四方。“这日头好像也七窍生烟,莫不是它也魂飘魄散了?”政启似想非想,自言自语。

这时天色完全黑了下来,没有北风,但寒气逼人。不一会,雪雹相杂着从天而降。

政启幽幽的自言了一句,“从此就好了,我也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第二百五十一章清帝逊位(三)

第二百五十一章清帝逊位(三,到网址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中华狂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中华狂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