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军与慰安妇(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君高遵守承诺。七十一团留守古龙岛。王一松成为古龙岛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王一松率兵收复古龙岛第三十一天,石开田就把一尊与王一松差不多一样高的石像立在一个山坡上。

傍晚,王一松、方秀兰、潘书及一些卫兵来到石像前。

潘书看着石像,又看着王一松:团长,石像做得太好了,石像很像您。

潘书已由秘书提升为副官,他中等身材,眉清目秀,像个书生。

王一松看着石像满意地点头:是啊,石像做得不错。

潘书:团长,从这石像可以看出,老百姓是用心来做的,从石像可以看出他们对你的爱戴。

王一松得意地:是我把他们解放的。四十五年来,我是第一个踏上古龙岛的**团长。

方秀兰看着石像,感慨地:战争结束了.我们幸运还活着。但愿从此之后战争远离古龙岛,这个地方再不要流血了。要让岛上的人民过上新的生活。一松,我们要让村民安心地种田,让孩子们能到学校上学。

既然成了古龙岛的第一夫人,方秀兰决心协助丈夫翻开古龙岛新的一页。

王一松:让农民安心种田可以做到,让孩子上学我是做不到的。古龙岛没有学校,就是有学校也没有老师。

方秀兰:一松。我们都是从学校出来的。无论如何岛上一定要办一所学校。法、日统治古龙岛几十年都没建学校,海龙岛人基本是文盲。我们一定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抚民,通过教育来辅政。你现在是这里的统治者,这个问题一定要考虑。

王一松:现在官兵的营房还不够,我到哪里给你找课室?现在到处都战火弥漫,你又到哪里找老师?

方秀兰:一松,我发现一个地方可以作学校,也发现一些人可以当教师。

王一松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妻子:是吗?什么地方?

方秀兰把王一松、潘书带到密林中的四合院。

王一松看着过去日本人这座慰安所,不解地看着方秀兰:你想把这里改建为学校?

方秀兰:以古龙岛现有的条件,要办学校,只能暂时利用这个地方。将来有条件了我们再另建一所像样的学校。

王一松看了潘书一眼,又看着方秀兰:这样的地方能作学校吗?

方秀兰:能。在房子里摆上桌子和凳子就能作教室。这里面有十二间房子,至少可以容纳500名学生。

潘书也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方秀兰:夫人,岛上的老百姓会把他们的孩子送到这样的地方吗?

方秀兰:只有少数军官知道这里过去是慰安所,大部份军人和老百姓并不知道这里过去是干什么的。一松,你要向军官们讲清楚,不能泄露这里过去的情况。

王一松想了想:好吧,我会下一道命令的。谁敢泄露这里过去的情况将会受到严厉处罚。

方秀兰:只要改造一下,这里和一所普通的学校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一松:老师怎么办?你到哪找老师?你不会让那些慰安妇当老师吧?

方秀兰:这些慰安妇都是日军的受害者。岛上这54名慰安妇都是被日军从各地抓到这里来的。其中有三名妇女念过高中。五名妇女念过初中,一位妇女过去还是一名小学老师。我初步测试了一下,有八名妇女可以留下来当小学教师。

王一松睁大眼睛:什么?你真让这些慰安妇当老师?

方秀兰:现在岛上的老百姓只有这八个人上过学。以岛上的条件,只能这样。我先给她们作些心理辅导,让她们的心能安定下来。

王一松:她们行吗?

方秀兰:肯定行的。我对她们要求太不高。让她们先教孩子们认些字。将来有条件再想办法到岛外招些老师。这是以后的事了。

别说王一松,就连一脸书卷气的潘书也觉得这样的事不可思议。不过,看见方秀兰的口气如此坚定。王一松、潘书再没说什么。

就这样,两个一个多月后,这座四合院终于改建成古龙岛学校。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国军团长与他的夫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国军团长与他的夫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