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节黯然销魂,唯别而己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四十三节黯然**,唯别而己
随着晨曦一起来到练功场的还有徐静川和盘山,昨晚郑浩没有回吊脚楼歇息,两人心知肚明,也有点担心。所以一早就来练功场看个究竟,他们刚到练功场就看到郑浩用阴阳掌将铅汞大球从石槽中搓了起来,又用太极听劲将其送回石槽这一幕,两人既惊又喜,没想到徐静川刚以“虎豹雷音”来给郑浩试了一下劲,他就将太极听劲练成了,这也太快了一点啊!现下的郑浩与徐静川、盘山境界上比起来是差了不少,但是动起手来,盘山年老体衰,筋骨退化,根本不能成为郑浩的对手了,即算是徐静川,生死相搏的话,鹿死谁手也未可知!毕竟这五年来,郑浩拳不离手,日夜苦练!而徐静川则不可同日而言了,更何况这生死相搏之际,又讲究个练武搏杀的天赋,徐静川自问自己在这方面应该是远远不如这个弟子的。

看着这个天资聪慧的弟子,徐静川百感交集,他既盼望郑浩能练成“熊鹰合击”、太极听劲,心里又不希望郑浩真的这么快练成,因为越早练成,分离的日子也就越快。五年来,师徒俩可以说是相依为命。两人分开的日子可能没有一个月,在朝夕相处中建立的感情只怕是亲生父子也比不了。

随着郑浩练成“熊鹰合击”、太极听劲,徐静川知道自己与这个心爱弟子分离的日子不远了,虽然心内万分不舍,但他知道能教给郑浩的都教了,再说把郑浩留在身边教他什么东西的话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现在国家改革开放己经开始两年多了,徐静川从报纸、广播等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可以知道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该是让郑浩出去见见世面了,闯一闯的时候到了,是让雏鹰展翅高飞的时候了,毕竟领袖有句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那句话当时是对知青下农村这一事讲的,可现如今反过来了,永江这个小池塘怎么会有郑浩大展身手的地方?该准备让郑浩回到父母身边,回到潭洲去了,想着要与郑浩分离,徐静川黯然神伤,要知道这五年来,除了来千家峒安排整理练功场,以及回桃川办退休手续这两件事外,师徒两人可说是朝夕相处,从不分离,在郑浩的身上,徐静川付出的心血比郑栋辉彭向红这对亲生父母对郑浩的付出都要多的多。郑浩这些天也沉默了许多,只是更努力的练武、学习。

分离、死亡对于郑浩而言不是个陌生的东西。在他前世二十几年的生命中,就曾真切感受过,家中长辈的去世,自己的遇害,但那些痛楚远不及这次还未到来的分离。家中长辈去世之时,他或者因为年纪太小,或者与去世的人感情还不够深,都只是一种礼节上的悲痛;而自己的遇害,父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楚,他能体会,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己是无法挽回的悲剧;总之,这种分离、死亡多数时候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概念,是抽象的,空洞的甚至可以说是理智上的悲痛,并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哀伤,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的。而在这世,上次与父母亲的分离虽然有些舍不得,但也知道团聚的日子不会太远,应该只有二三年而已,最多不过四五年。而这次即将到来的与徐静川的分离则让郑浩暗自神伤,毕竟徐静川年事己高,这一次分离,等他回到潭洲,那时候与永江就是山高水长,两地相隔千里了,想要与徐静川再见上一面,就不是件简单事了。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的不测之事发生,郑浩想见徐静川一面都不容易,想着就要与这几年来朝夕相处,不断聆听教诲着自己的师父分离,郑浩心头就涌起一种莫名的伤感。在他心目中,徐静川是最踏实的依靠,是无时不刻都在身边的保护神,是前世的父母的某种形式上的替代品,但又远远超越了那个意义的存在。他关心着,爱护着,培养着自己,让自己成为了一个众人心目中的天才。这些天来很多个清晨起来早练的时候,徐静川的影像会忽然从某处毫无征兆的冒出来,这时候的郑浩,难过和伤心虽是淡淡的,但让郑浩真切感觉到心里的某处因为即将到来的分离空出了一块,那一霎常常会让郑浩产生一种意兴阑珊的感觉。

知道郑浩过段时间可能要回潭洲了,他老僮何猛牛不像平日间经常跟在郑浩左右,而是与他父亲老何这段时间陪着郑浩的师伯盘山在忙碌着,也不知在干啥?这天当郑浩从练功场回到与徐静川的住的吊脚楼,却发现吊脚楼里坐着好些人。他有些诧异地问站在门口地何猛牛:“老僮,今天怎么都来了?”听到郑浩的声音,在屋内聊天的徐静川大声叫他:“浩子,来试试师伯给你做的几件护具。”原来,上次去打猎时猎获的青蛟皮被盘山用瑶家密诀硝制好后,制成了好几套护具,今天送一套来给郑浩带回潭洲。郑浩走入楼内,正好看见盘山将一只护手套在一根木棍上,让老何抓住木棍一头,盘山举起腰刀一刀砍在护手上面,只见木棍断了,而护手却没事。在徐静川的啧啧赞叹声中,郑浩换好护具:护手、护腿、背心、腰带。将这些护具一一带好,郑浩活动了一下,走了一趟八卦掌,感觉完全没影响。徐静川满意地点点头,“好生谢谢你师伯。你记住,以后把这些东西穿好,说不定真有什么不测的时候可以救你一命!”

当郑浩练成了“熊鹰合击”、太极听劲之后,徐静川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再呆在千家峒练功了,本来准备在千家峒过春节的,但徐静川决定带上郑浩回桃川小学,准备收拾一下行礼让郑浩回潭洲。这个春节,郑浩过得很郁闷,完全不像前两年在千家峒那样热闹。这几天里,师徒俩人话都很少,经常有意回避对方一样,有时候两人碰在一起,双目一对,就各自避开了对方的眼神,可经常一回头就发觉有双关注的眼神在看着自己。快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了,徐静川说:“明天就给你收拾行李,收拾好后你就回潭洲,正好可以赶上下半年初中开学。”郑浩默默听着徐静川的话,没有回答。

从这天起,徐静川和郑浩开始收拾行李,可两人不知怎的都收拾的极慢,经常是徐静川收好一样东西,郑浩又翻出来说要重新收拾一下。可这行李收拾的再慢经过这几天也收拾好了,何况永江本处南方,郑浩又是练武之人,常年是一件单衣,衣裳本就不多,最多的是郑浩在这十年间收集的邮票,郑浩作为重生者,自然知道在后世收藏界中极有影响、地位的领袖像章、邮票等极为值钱,可他受种种条件约束,只能把收集邮票作为爱好。在桃川农场时就千方百计地收集邮票,知青们知道他有这个爱好,都把寄来信上的邮票给他,有的甚至要家里人专门找不重样的邮票贴在信上寄来,然后再给郑浩。拜徐静川为师后,徐静川心疼弟子,更是通过各种渠道给郑浩收集邮票,甚至把他几十年前家书上的邮票都弄了下来给郑浩。所以郑浩淋淋总总邮票都有上万枚了,平日里宝贝的不得了。望着一堆用油纸包裹好的邮票册子和少少几件衣服,徐静川对着正在吃饭的郑浩说了一句:“明天县里有车去潭洲办事,你跟着车一起回潭洲。”

郑浩吃完最后一口饭,收拾好饭桌,“我不想坐车回潭洲,我想一个人走回潭洲去!”

听郑浩说要走回潭洲,徐静川吃惊不小,从永江到潭洲沿途要经过永州,涟源,娄底,湘乡,湘潭,五个市最后才到达潭洲,差不多有一千多里路,这一路上阳明山、锡矿山、癞子岭、参机山、红军寨、雪峰山脉、龙山山脉等一系列岑山峻岭,透迤起伏,峰峦重叠。郑浩虽然学武多年,精明强干,身体虽然长得高大强健,看起来完全是个棒小伙子了,但到底实际年龄只有九岁多,不满十岁。穿过这么多座山,就这样让他一个人走回去,徐静川实在是有点不放心。可郑浩却坚持这个决定,他把他的打算一说,徐静川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再说他也怕郑浩犟脾气发作,阳奉阴违,口里答应坐车,出了永江再下来一个人走回潭洲,那反倒麻烦了,不如答应郑浩的要求,把准备作完全一点,反而可以安心!于是,徐静川找了经常跑永江到潭洲的司机老陈,上次就是他送郑栋辉彭向红回潭洲的。让他找来张地图,仔仔细细地给郑浩标示着路线以及各个可以落脚歇息的地点。弄熟了路线,徐静川,郑浩两个人又去了一趟千家峒,在这里,郑浩将他后世作驴客背的登山包的设计拿了出来,让千家峒的瑶家妇女用她们的巧手帮他做一个出来,徐静川则让老何给郑浩准备几套瑶族服饰,一杆鸟枪,一把腰刀,总之就是让郑浩装扮成一个瑶族猎手,从永江到潭洲一路上有不少的大山,这样一个装束不会太引人注意,麻烦也少点。没想到老何竟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只汉阳造,子弹足有几百发,徐静川是哭笑不得,也只好随他了。在千家峒呆了三天,一身瑶族猎手装束的郑浩背着瑶族姑娘们连夜赶出来,用加厚的瑶家土布做的结结实实的登山包出发了,就这样郑浩告别了师父,踏上了回潭洲,回父母身边的路途。从此,一个永江山野间成长起来的少年在一个叫潭洲的城市里放出了耀眼的光芒!那个城市很多年后都有人讲述他的传奇。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重生之激扬江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重生之激扬江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