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创业唯艰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经过了十数日的努力,刘致远终于铸出了有生以来第一门火炮:定远炮。这名字还是张静妤拟定的,它以缴获的虎蹲炮为蓝本,不过也有此改进。
这定远炮重达三百多斤,巨腹长颈,腹有修孔,前有准星,后有照门,可从照门孔内进行瞄准,有炮架,可上下左右转动调整射击方向和距离。腹部彭大,留有长口,炮身外面用木包住,并加以防炸的铁箍。

另外,刘致远还特地弄出了5个简易的子炮,在子炮内预先装填弹药,安入腹部的长口内用以试射。

其实,定远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相对红夷大炮而言,佛郎机大炮的炮管较薄,口径小(最大的一种也在85毫米以下),重量轻许多。佛郎机大炮独有的炮腹相当粗大,一般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

对于子母炮这种火炮的概念,就好比是枪与子弹的关系,以后代的定装药枪弹为对照,空的子炮相当于弹壳,火门相当于底火,当子炮内装入火药与弹丸后就和子弹的功能一样了,此外炮腹可视为枪支的弹膛。

刘致远所改进的部分,其实是根据张静妤所提供的佛郎机大炮的构造来改进的。其实明朝早就大量生产佛郎机这种后装炮,这种后装的子母炮可以说是后世金属定装弹药的原型,这种子母炮有有4大优点:

一.射快。以明朝本身就有的重型佛郎机大炮“无敌大将军”为例“每炮母炮载以炮车,配子炮3门,射时子炮装入母炮,射毕取出。再装填第二个子炮。”根据张静妤所说,前三炮射击总共费时不到2o秒,这在这个时代是很了不起的。

二.散热快。由于后装炮前后相通,空气流通,且炮管较薄,易于散热。散热快可以使火炮增加持续射击的能力,也减少了火药自燃的可能性。

三.子炮的容量确定。容量决定了火药的装填量,因此不会生因过填装而导致的炸膛事故。

四.子炮是铁铸的,可以承担一部分火药压力,使炮腹的寿命增长,此外子炮损坏了(多是出现裂缝)一个,不影响火炮的射击性能。

定远炮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1.后装炮2.定装弹药。不过,限于此时的技术水平,子母炮也有一个难以克服的缺点: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公差大,气密性不好,因此不具备红夷大炮的远射程。如果能克服这一缺点,刘致远自信能凭借定远炮这种先进的后装炮在世界独领风骚。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船载火炮为了获得较远射程,一般都采用前装火炮。而这种前装火炮是没有可能提高射的,因为射一次以后,必须灌水入炮膛,熄灭火星,以干布帮在棒子上伸入炮膛去擦干,再填入火药,助燃物,塞进去炮弹,然后再点放,这些动作相当缓慢和烦琐,最少也要两分钟,这还不包括修正炮位所用到的时间。

相比于子母炮的2o秒打完三炮,简直是一个天下一个地下。如果子炮充足,母炮的性能好可连而不过热,那前装火炮刚完一炮,就被子母炮连轰了二三十炮了,这仗还用打吗?

“阿远,试试看?”大炮架好了,张静妤一脸期待地在旁看着。

从刘致远明制造了望远镜开始,先后制造了钻船用的雷公钻,鼓风吹火的大型手推拉式鼓风机,炼铁用的土窑。这些东西,又一不比张静妤所见的要先进,而且很实用。至于这门新出炉的定远炮的威力,她是很看好的。

为了试验新炮的最大射程,刘致远将炮口调致45度仰角。上子炮,点火,只听得“轰”地一声巨响,火炮中的弹石呼啸而出,不多时就纷纷落到了海上。

“把望远镜给我。”刘致远伸手从张静妤手中接着望远镜,观察弹石落水范围的大小,“据目测,最远射程有八百余米,有效射程估计在四百米左右。”

刘致远报出这一组数据,心中多少有些泄气。相比于红夷大炮那数千米的射程,这八百米实在是太近。如果用这种大炮来打海战的话,还是讨不到好处。

“怎么样?”张静妤对火炮的性能不甚了了,她见刘致远眉头上的皱纹并没有散去,就问道。

“不太理想,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四百米的有效射程,不是刘致远想要的,最少也要有个一千米的有效射程,才能让他稍微满意。

“你都忙了十几天了,先休息几日,等小君把良匠招回来了再细做研究。”

“嗯,现在也只能这样了。”刘致远挠了挠头,突然想起什么事来,向张静妤问道:“战船改造得怎么样了?”

这十几天来,不是外出做战,就是闭门造炮,刘致远已经很久没过问过战船改造之事了,自然不知道进展如何。上次进攻弥陀岛,拉回了十几门火炮,还有一些铁器,刘致远二话不说,就把些东西都拔给那些船工。现在,也不知道火炮装好了没有?

“咱们先吃过午饭,再去看看。”

“嗯,好的。”刘致远点点头,回头对黄宝定等人喊道:“你们收拾完这些东西,都回去休息。”

在工房里连续奋战了多日,就算是铁打的汉子,也吃不消了。那几个家伙此时又累又困,只怕一躺到床上就能睡着。经过了这一次苦役,刘致远相信这帮汉子打死他们也不敢不遵守军令了。

+++ooo+++

“刘公子,您来了。”老船工正在指挥手下安装螺旋桨,见刘致远与张静妤来了,马上过来请示汇报。

这老船工姓林,祖上曾是下西洋所用宝船的船工,造船技艺世代相传,虽说有些技艺已经遗失,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林老汉的造船技艺在众人当中还是屈一指的。

“这螺旋桨试用过没有?”刘致远看着这个由铁打造的脚踏式螺旋桨被众人缓缓地放入船艏的水仓中,不无担心地问道。

毕竟这套东西可是以后用来打海战的,马虎不得,如果在开战的关键时刻掉琏的话,那就有可能酿成惨祸。

“公子请放心,这一套螺旋桨是完全按照公子给的图样做出来的,已经在小船上试用过了。”林老汉双眼钦佩地看着刘致远,接着说道:“这套螺旋桨一共有二十个水手位,如果满员合力踩踏,再加上顺风顺水的话,船一个时辰能跑上八十里。就算是逆风逆水,一个时辰也能跑五十余里。”

“比之一般的战船如何?”刘致远一听到这组数据,下意识地就觉得慢。时二三十里的船,相比于后世那些几天就踏破重洋的轮船,简直可以用龟来形容了。不过,这话要说回来,现在还是木帆船时代,不能跟后世的机械驱动的轮船比。如果比朝廷还有海盗所用的战船快的话,这就是占优势了。

机动灵活,跑得快本身就是一个无比巨大的优势,打不过还可以跑嘛。

“一般的战船在顺风顺水时,每个时辰能前进四五十里,如果是逆风逆水的话,基本上就是举步唯艰。如果公子的战船在海上遇敌的话,完全可以克敌制胜。”林老汉自豪地说着,仿佛这船就是他设计出来的一般。

“哦,这就好,等你们把这艘般改装好了,本公子就上定海军试航,看看新战船比一般的战船究竟有多强。”

“刘公子,铁还是很缺,这艘船要是想镶上铁皮的话,估计还要上万斤熟铁。”

一提到铁啊,钱啊之类的话题,刘致远的头就无比地疼。上次打劫弥陀岛,他带人把海盗的老窝翻了得底朝天,连一枚小铁钉都不放过,这也就找到了几千斤铁器而已。用来铸炮用掉了一些,大部分都让船工用来造螺旋桨了。

“先把铁集中起来造螺旋桨,等以后有铁了,再给战船镶铁皮。”刘致远叹了一口气,心说:哎,这龙头岛上要铁没铁,要煤没煤。前几天为了烧炭炼铁铸炮,这岛上的树都快被一扫而空了。照之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得尽快找一个有铁有煤最好还有粮的新窝才行。

看着螺旋桨安装完成了,刘致远在林老汉的带领下,参观新设的炮位。由于只有十六门火炮,而一共又有十条船。所以,每条战船只有两门火炮,另外的两艘坐船就连炮也没装。

创业唯艰,刘致远看着自己这寒酸的家业,脸上不禁浮起了阵阵苦笑。

“火炮还是太少,不过,将士手中很有数百支火绳枪,如果训练得好了。就算是海上遇敌,咱们未必就不能一战。”张静妤当然清楚自己丈夫心中所想,她轻声地安慰他。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重生之海上霸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重生之海上霸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