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十六回 平安是福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逃亡了那么久的姜游一行人,生活在渐渐的安定下来。
虽说刘备会按月送来谷帛,姜游自己也还有不少钱财之物,但姜游也知道自己不能真的就什么事都不做的游手好闲,那样会让人看不起,而姜游还打算在刘备得徐州的时候混个小官什么的当当呢!

因此在几经考虑之后,姜游很明智的选择了……教书。

平原的局势相对来说还算是安定,不过由于早年间黄巾军的破坏,学者与学馆的还真没留下什么来。刘备令百姓安居乐业的本事是很有一手,可偏偏刘备却是个不怎么喜欢读书的主,因此平原城中在兴学馆办教育这一片就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断层。具体事项就体现在偶尔发布个什么榜文的出来,还得有人专门在榜文旁边为百姓解读才行。

姜游从来就不缺小聪明,看准这个空档就专门在居舍附近的某片空地上办了个露天学校,弄块石块立起来当是黑板,再找几块木炭充当粉笔……真正的学问姜游肯定是教不了的,不过教附近的百姓认认字儿、学学基本的加减乘除,来个扫除文盲活动却绝对的没问题。再说了,真要是碰上哪个不长眼的家伙敢来挑他姜游的场子,姜游的背后还有个蔡琰可以顶着呢!

笔墨纸(竹简)砚什么的是没有,没关系!你找根小树枝蹲那里,在地上跟着画就行了。

没课本……没关系!姜游也没打算花钱花时间花精力的去弄这些,所以是在某天的通讯中让李老头把古时的启萌读物,也就是《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什么的给发送了过来,自己再转手抄上一份,然后就攥着竹简,摇头晃脑的上了讲台。反正都是些文盲阶层,糊弄糊弄也就行了,再说也真不能指望着这些百姓能玩什么文章吧?能认得些字儿、会些加减乘除也就行了。

于是乎……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过……”

古有五敬,曰“天、地、君、亲、师”。现在姜游来了这么一手,就占着了“师”这一敬。而最重要的,是姜游很滑头的来了个不收学资,只要你想学,跟在后面念念写写就行。此外姜游还时不时的帮人免费写写书信,或是做点要涉及到文化方面的事,但全都一样的不收取任何费用。

因此时间稍稍一长,姜游就变得很受附近一带百姓的尊敬。虽然没有收过任何的学费,但院子里的木柴、清水之类的东西从来就没有缺过,时不时的还会有人送来些野味啦、鲜菜什么的。一来二去间,姜游这几个人的小日子过得虽不富裕,却也很是滋润。而且附近的百姓如果碰上点什么纷争之类的事,也都会来找姜游评理解决。用汉时的词汇来形容,姜游已经隐隐约约的成为了这一片地区的乡绅长老。

日子平淡而充实,蔡琰、韩柔也在渐渐的习惯。蔡琰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必要的话,一般不会出屋子在人前露面,不过有帮姜游默写下诸如《诗经》之类的书籍,毕竟姜游如果只是翻来覆去的教那几篇启萌文,听多了大家也烦。而在相比之下,韩柔却更像一个妻子,细心的照料着姜游的饮食起居。对此蔡琰没有发出过任何的异议,姜游也觉得没什么不妥之处。

刘备等人每隔一段时间会来拜访一下,除了问询姜游的生活如何之外,也会向蔡琰拜请弹奏。蔡琰仍然是从不出屋,只是在屋中弹奏一曲算是答谢刘备的收留。因为当时的礼教如此,蔡琰又终归是名人之后,所以刘备等人也没觉得有什么失礼的地方。而在看过姜游的教学之后虽然是大加赞赏,但对于收录姜游一事却仍没有下文,姜游也不好意思去提。

平淡而安定的日子是过得很快的,转眼间冬去春来,时间就已经来到了东汉兴平四年,公元193的秋季。

曾经经历过逃亡苦难的人,对安定的生活往往会格外的珍惜,像韩柔就曾经向姜游提及,以后的日子如果都能是这么的平淡而快乐就好。蔡琰那里虽然没有说过什么,但姜游从蔡琰在渐渐变得平缓的旋律中也能听得出来,蔡琰已经完全的习惯了这种近乎于隐居的生活。

不过姜游比谁都清楚,在平原城里这平淡而安定的生活马上就要到头了……

——————

这一日,姜游正在他的露天学校教着书,远远的就听见城中嘈杂声起,坊间百姓也都来露天学校这里唤各自的孩童回家。姜游散去学生,合上了竹简心中暗道:“听这声音,应该是刘备在调动兵马。再算算时间,北海来的太史慈应该到了平原吧?嗯,瞎猜也不是办法,反正这一年来我和简雍的交情算是攀得不错,过会儿兵马出了城,我就去找简雍问问。”

数刻之后,姜游便来到了平原属衙。因为姜游在平原城也算是小有名望,与简雍也时有交往,所以只是和门人打了个招呼,姜游便进到了属衙之中。简雍一见到姜游就迎了上来,笑道:“思归老弟来得正好!我知你精于算术,且助我将这些秋粮诉讼复演较验一番如何?”

姜游道:“宪和兄有命,弟自当遵从……哎?怎么不见玄德公与关、张二将?”

简雍为人比较随和,平时也很喜欢开玩笑,当下便笑了笑道:“北海孔文举为黄巾余党围城甚急,差一勇将太史子义透围而出,赶来平原向主公求援解围。主公闻事急,便急起兵马赶去北海相救了。唉,他们打痛快仗去了,这诸多杂务就全都落在了我的身上。实不相瞒,本来愚兄还正打算差人去请你来助我的,正好你就来了。”

姜游“哦”了一声道:“难怪我见到平原城中兵马嘈杂,原来如此啊!我还以为是哪里惊现贼寇,惹得玄德公亲往征讨,所以就赶来这里问询一下的。”

简雍笑而问道:“你赶来问这个作甚?”

姜游故作无奈的笑了笑:“我被当初的事给整怕了啊!如今好不容易在平原城中安定了下来,再遇上这种事,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简雍指着姜游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塞了一堆竹简给姜游之后开始埋头政务。

姜游帮简雍处理些琐事也不是第一次……为了拉近些关系嘛!这会儿姜游暂时按捺住了心境,再向侍从要来了沙盘,开始帮简雍演算帐目。一边检算着,姜游一边心中暗想道:“刘备救下北海之后,就会跑去公孙瓒那里借兵,从几个地方的路程上来看,应该会在十天左右打一个来回,然后再前往徐州解围。再满打满算一下,从现在到刘备按陶谦的意思进驻小沛为止,应该是一个月左右。但是简雍现在却留在了这里……

“嗯,没错了,简雍是不怎么会打仗的文官,打仗的事刘备当然不可能把简雍带在身边,那么应该是刘备进驻小沛之后,再把简雍给接了过去。对对对,我现在得想办法糊弄糊弄简雍,回头简雍被刘备接去徐州的时候,我混在他的队伍里,人身安全方面也会有着绝对的保障。”

一念至此,姜游便动起了歪脑筋。想了好一会儿,姜游忽然抬头向简雍皱眉问道:“宪和兄你颇晓阴阳,现今玄德公举兵击贼,宪和兄为何不袖占一课,以测玄德公此行吉凶?”

简雍停笔尴尬的笑道:“我会的那几下子你还不清楚?有时准,有时则是谬之千里……不过你为何会突然有此一问?”

姜神棍开始面露迟疑之色的忽悠人:“我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玄德公此去,有将欲兴隆之吉兆,亦有浅水之龙得入大海之态势……”

简雍也有些犯晕:“是吗?嗯……”

会占卜之术的人嘛,龟壳占币什么的一般都会带在手边,所以当下简雍便伸手入怀,把这些个道具给摸了出来。叮哩当啷的一通祈祷仪式之后,一幅卦相便呈现在了简雍的面前。

姜游也急探了个头过去,急问道:“卦上怎么说?”好不容易扯上了话题,而且还关系到姜游能不能顺利的跟着简雍一起跑路去徐州,所以姜游可不希望这个卦相不合他的要求。

却见简雍皱眉迟疑道:“怪哉怪哉,此卦相正如你所言及的那样,主公有龙腾长空之相,亦有移居他处之兆……”

“哦!?”姜游暗暗的松了口气,心说老天爷你还真帮忙。想到这里姜游便开始向简雍出起了馊主意:“既然卦相如此,宪和兄不如早作好些准备?等到玄德公将行之时,宪和兄也就不至于太过慌乱。”

简雍连连点头:“是极是极!”

姜游又故作犹豫的道:“宪和兄,你看介时,能不能把我这一家人给带上?”

“啊!?”简雍一时哑然。

姜游开始乱拍马屁:“我曾历经过劫难,直至平原方觉玄德公才是能安保百姓之人。再者这平原乃三州要冲,实属兵家必争之地,玄德公一但离去则必蒙兵乱。老实说,我是个贪生怕死之人,也再不敢去经受一番流离之苦,所以想跟在玄德公的治下,好歹生活也能图个安宁。”

简雍稍觉恍然的点点头:“此为人之常情,在下理会得。这样吧,若日后事态真如卦相所示,我定然会差人去报知于你。”

姜游连忙拱手礼道:“那就先谢过宪和兄了!”嘴上是道着谢,姜游却在心中暗说你小子可别再像荀攸那样晃点我!荀攸当初晃点我一下,害得我那是惨不忍睹!

杂七杂八的事料理完,姜游也就告辞离去了。不过姜游不知道,简雍在姜游走后却又看了桌上的卦相一眼,心中暗道:“我卜出来的结果,分明是下下之卦,可他却为何会有吉兆之言?于卜卦一事,我并不甚精,这卜多半不准,但看他的模样,却好像已经认定了什么事情一般……晚些时候再看吧。”

(《草根三国传》预定为每日两更,每更一般为三千或四千字左右,每天大概就是六千字打底吧。偶尔瓶子碰上点什么事要出门可能会只有一更,但会在每天的更新中说清楚。另外最近本瓶的作息时间有些变动,每天的更新时间改在晚上的十点至十二点之间,望书友们见谅!

点击啊!票票啊!收藏啊!这些可关系着本瓶能不能把这本草根给写下去的动力!大家别再手懒这一下了!跪求之!!)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草根三国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草根三国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