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烦恼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百一十四章烦恼
“幼樵,你?”李经方惊讶的看着张佩纶。

“别急大哥,听我把话说完。”张佩纶笑着向李经方说道,“我劝岳父大人出山,并不是去官复原职,而是有新的职位在等着岳父大人。”

“新的职位?你说的不适那个兵部尚书吧?”李经方疑huò的看看张佩纶,有看看父亲李鸿章。

“岳父大人?”张佩纶对着李鸿章躬身请示。

“你和他们说了吧。”李鸿章轻轻的点点头,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起来。

“小婿遵命。”张佩纶向李鸿章鞠了个躬,转身向三位舅爷一笑,张嘴说出了一番让李经方三兄弟大吃一惊的话来,“两天前,岳父大人已经答应了中华帝国周海涛皇帝陛下的邀请,出任陛下的特别国事助理,同时担任中华帝国参议院副议长兼国务院副总理,以及外交部高级荣誉顾问等职务。”

“啊!”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三人大张着嘴,直愣愣的看着张佩纶。

张佩纶没有继续往下说,面带微笑的看着已经石化了的李家三兄弟,等着他们从无比的震惊中恢复过来。

“父亲”李经方跟随李鸿章多年,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在三兄弟中最先恢复了镇定。

“嗯!”李鸿章没有睁眼,只是几乎是微不可查的轻轻点了一下头。

“呼~”见到父亲承认了张佩纶说的那些话,李经方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父亲这这是这是造反啊?”李经迈的声音颤抖着。

“父亲,您我们李家世受国恩您您怎么能怎么能”李经述最后一个反应过来,惊慌失措的看着他的父亲李鸿章。

“唉~”李鸿章长叹一声,依旧闭目不语。

“三位贤弟不要惊讶,自从岳父大人罢官返乡,陛下就派了人来联络岳父大人,岳父大人和我谋划了很久了,前几日岳父大人才最终做了这个决定,只待新皇登基,岳父大人和我就要进京赴任。”张佩纶看着李经方三兄弟说道。

“张佩纶你你这是谋逆你”李经述大瞪着眼睛指着张佩纶。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大清已经完了,我们不能为它陪葬啊。”张佩纶看着李经述说道。

“幼樵兄,不知你在这新朝中官居何职啊?”李经方突然问道。

“无职,新皇并未任命愚兄任何职务。”张佩纶微笑着摇摇头。

“伯行~”一直在闭目养神的李鸿章突然睁开了眼睛,瞪了自己的长子李经方一眼。

“父亲。”李经方规矩的躬身应道。

“接受周海涛的任命,是为父自己的注意。”李鸿章沉声说道。

“父亲,那周海涛真的要?”李经述试探着问道。

“我已经与你们大伯商量过了,他也是这个意思。这几日你们都不要出门,今天幼樵说的这些话也不要与任何人提起,有什么话过完年再说。”李鸿章没有理会次子的问题,自顾自的说着一些好似毫不相干的话。

李鸿章的话在三个儿子心中掀起了惊涛骇làng,他们没想到现任两江总督的大伯李瀚章竟然也同意了父亲做法,这是不是表示大伯和父亲全都不再看好当今的这个朝廷,咱们老李家从此与大清彻底分道扬镳了。

“是,儿子遵命。”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强压住心头的震惊,躬身应道。

“你们回去吧,我乏了。”李鸿章向三个儿子摆了摆手。

“您早点安歇吧,儿子们告退了。”三兄弟请安后退出了书房。

“小婿告退。”张佩纶向李鸿章鞠了个躬,准备跟着李经方三兄弟一起往外走。

“幼樵,你留一下。”李鸿章叫住了已经退到门口的张佩纶。

“请岳父大人吩咐。”张佩纶转身走了回来。

“你替我办两件事,拟一份辞谢的折子给朝廷,然后给杏荪发一封电报,让他不要为招商局的事太cào劳了,过年好好歇一歇吧,照顾好自己。”李鸿章说话时,手指有意无意的在桌上的那封电报上轻轻的扣了扣。

“是。”张佩纶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能不能留下你们母子一条命,就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老夫已经尽力了。”张佩纶离开后,李鸿章坐在书案后看着自己书房的房梁自言自语的说道。

北京,紫禁城

“翁师傅,你看李鸿章这次会不会奉旨呢?”上书房里,光绪正在和翁同龢商议着什么。

“依老臣看,没有老佛爷的懿旨,李合féi必不会回京。”翁同龢小心翼翼的看着光绪。

“哼~!老佛爷、老佛爷,朕这个皇帝在他们眼里就是个摆设。”脸sè苍白的光绪恨恨的说道。

“慎言啊皇上。”翁同龢赶紧制止光绪。

“外有强敌,内有佞臣,朕空有一腔抱负,却处处受小人挟制。这大清的江山,难道真就要败在朕的手上吗?”光绪的语气中透着不甘。

“皇上不要灰心,我以大清国朝三百年,教化万民仁政广布,朝野之中还是有很多忠君爱国的忠臣义士的,像这次上书的谭嗣同、康有为这样的绝对不在少数,只要皇上肯重用这些人,还怕没有国事振兴的那一天吗?只怕再现康乾盛世也不是什么难事吧。”翁同龢给自己的皇帝学生鼓劲道。

“唉~难啊,那周海涛的大军现在已经近在咫尺虎视眈眈,朝中重臣对朕阳奉yīn违,朕这个皇帝无权、无兵、无钱,想要用几个一心为国的人都不能如愿,想要振兴,谈何容易啊。”光绪叹了口气。

“这个”翁同龢想起最近发生的那些事,心里也是充满了无奈。

光绪下旨要在北洋之外再编练一支新军,没想到遭到了孙毓汶、徐桐等人的坚决反对,声称户部无钱,无法负担如此大额的开销,光绪要他们从编练北洋新军的款项中供给,他们又说北洋征召的五万新兵尚且拿不出钱来购置武器弹药军服等各项装备,哪还有能力再支援别处。皇帝要破格提拔谭嗣同、康有为等主张变法维新的举子,这些家伙又说不符合朝廷选拔官员的惯例,这些人有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能力,对朝廷没有什么功劳,破格提拔师出无名。总之就是,你想干什么都不成。

“与西洋各国的交涉有眉目了吗?”光绪不想让自己的老师为难,只得岔开话题。

“英格兰与法兰西两处回话,借款可以,但利息要的很高,还要朝廷拿出担保,才能商借,所以”翁同龢摇摇头。

“这些家伙都是贪婪狡诈见利忘义之辈,整天的就想在我大清占便宜。”光绪恨得咬牙切齿。

“洋人重利,和他们讲仁义道德都是对牛弹琴。”翁同龢点头道。

“海关那边也无钱吗?”光绪突然想起他的大清朝好像还有个海关,据说一年收的关税也有一两千、两三千万两银子之多来着。

“海关税务司赫德说,那些钱他都按时交给户部了,海关现在没钱,而且他还说,按规矩就是有,皇上您也不能直接向他要,只能等他将这些税收交给户部之后再说。”翁同龢想起赫德那张讨厌的面孔就气不打一处来。一个洋máo子小小道台衔总税务司,竟然和我这当朝一品打起官腔来了,真是可恨之极。

“钱都给了户部,可孙毓汶那老贼却和朕说没钱,朕要问问他,每年这几千万两银子,他都给朕huā到哪去了!”阁下狠狠的在龙书案上拍了一下。

“那孙毓汶是太后的人,皇上您问他要钱,他自然说没有。”翁同龢也管过户部,对里面的猫腻门儿清的很,甲午之前,李鸿章曾向他要钱给北洋水师添船置炮购买军火,他翁同龢那会儿子也是这么对李鸿章说的。

“这些hún账,朕早晚要和他们算账。”光绪被气的脸都红了。

“各省督抚那边也是哭穷,张之洞、刘坤一、李瀚章全都是一个腔调,没有钱,嘿嘿,要是太后要,他们谁敢这样。”翁同龢在光绪面前给那些与他不对付的封疆大吏们扎针儿。

“算了,要是和这些逆臣认真,朕早就气死多少次了。”光绪咬着牙说道。

“皇上您说的对,是不能跟他们生气,没的再伤着龙体就不值了。”翁同龢假惺惺的劝道。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说说招抚周海涛的事吧,你们下去议的怎么样了,有没有个章程?”光绪不想再提这些让他烦心的事了,可是不烦心就腻歪,总是没什么好事。

“章程嘛还没拟好。”翁同龢摇摇头。

“按照恭王说的拟不就好了吗?还有什么别的吗?”光绪不耐烦的问。

“没那么简单,我和礼王爷、孙毓汶他们议了几次,没次都是吵成一锅粥,照这样下去,再议上多少次都白搭。”翁同龢诉苦道。

“唉~他们眼里只有自己,哪有朕这个皇帝和这大清的江山社稷呐。”光绪气氛而又无奈。

“皇上不必动气,等过完年,老臣再去和他们打擂台,要是还不行的话,您看是不是可以请恭王爷”翁同龢出主意道。

“皇叔身体不好,你们自己能办,就别去劳烦他了。”光绪摇摇头。

“过了年老臣再想法子吧。”翁同龢也苦恼的摇了摇头。

“好了,今天师傅您也劳累一天了,跪安吧,早些回去休息,不要累坏了,好多事朕还要指着师傅呢。”没有商量出什么好办法,光绪有些意兴阑珊了。

“谢谢皇上关心,老臣没什么的,倒是皇上您,不要过于忧烦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皇上早些回宫安歇吧,老臣告退。”翁同龢跪倒磕头告退。

“师傅好走。”光绪一直看着翁同龢瘦消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又过了好一会儿才起身向后宫走去。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1895年2月10日在所有人的睡梦中到来了,离除夕又近了一天。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大海盗1895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大海盗1895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