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新局面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895年6月22日,英国公使欧格纳在周海涛的陪同下,在景福宫与朝鲜国王李熙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外交、商贸等问题进行了商谈,朝鲜国王同意了欧格纳提出的大部分条件,但是在租界问题上,李熙却非常坚决的拒绝了英国的要求。
“欧格纳阁下,对于朝鲜国王的坚持,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办法。我想我们还是不要过分bī迫的好,以免朝鲜人对我们产生敌视,那样对我们今后的商业活动极为不利。”周海涛无奈的对欧格纳说道。

“真是难以理解,这些朝鲜人难道都是木头脑袋吗。”欧格纳也很无奈。

“阁下,我们还是放弃这一条吧,与其这样无谓的耗下去,我们不如多争取一些商业上的优惠比较现实,您觉得呢?”周海涛劝道。

“也许您是对的,我也不想继续和这些家伙僵持下去了,他们真让我头疼。”欧格纳考虑了片刻,决定接受周海涛的建议。

“那么陛下,我尊重您的坚持,我代表大英帝国放弃设立租界的要求。我们还是继续谈谈贸易和海关的问题吧。”欧格纳转头对李熙说道。他没看见,在他转过头去的时候,周海涛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笑容。

欧格纳对李熙的顽固毫无办法,在周海涛的劝说下,放弃了在朝鲜设立租界的要求,转而为本国商业利益再次与朝鲜君臣jī烈辩论。

朝鲜的局势逐渐明朗,日本多次要求与周海涛进行谈判都被拒绝,俄国公使喀希尼也赶到了汉城,与周海涛进行了两次会谈,最后都以不欢而散结束。美国公使随后赶来,同周海涛和欧格纳接触之后发现,周海涛并不排斥美国商人进入朝鲜,但他对周海涛宣布的税率不太满意,因此田贝只得多次与周海涛、欧格纳进行协商。

1895年6月日,兰芳政fǔ发布公告,宣布了周海涛的辞职要求及梁路义总统和元老院的答复意见。

在这份公告中,梁路义总统和元老院的诸位元老议员们,公布了《南洋安全保障条约》的部分内容,对周海涛在兰芳复国过程中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赞扬与评价,对周海涛给予兰芳复国的帮助表示了真诚的感谢。对周海涛建立中华自治区的行动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公告的最后,梁路义总统代表兰芳政fǔ表示,经兰芳元老院和人民院讨论,全体元老和议员一致通过,不接受周海涛元帅辞去他在兰芳国防军的职务的要求,授予周海涛兰芳终身大元帅军衔,请求周海涛以中华自治区大统领身份继续担任兰芳中华共和国陆海军大元帅,依旧担任兰芳国防委员会委员和国家安全高级顾问。

6月25日,周海涛接到消息后立即做出了回应,对梁路义总统和元老议员们的支持与信任表示感谢,但仍坚持辞去兰芳陆海军大元帅职务。

由于周海涛的一再坚持,兰芳政fǔ只得接受了周海涛的辞职请求,改授周海涛兰芳终身荣誉大元帅,但仍继续担任兰芳国家安全高级顾问的职务,并要求周海涛选定他在国防军职务的继任者。

周海涛反复推辞无效,只得接受兰芳政fǔ的这一决定,接受终身荣誉大元帅军衔,接受兰芳政fǔ要他继续担任兰芳安全顾问的要求,推举他在兰芳复国战争中的助手,率军占领泗水的刘西林将军,接任兰芳海陆军总司令职务。

6月28日,兰芳政fǔ通过了对刘西林的任命,宣布自即日起,晋升刘西林元帅军衔。

6月29日,兰芳政fǔ再次宣布了新的任职命令,由刘西林元帅担任兰芳国防军总司令,节制兰芳中华共和国全部武装力量。

一系列的变化,看的世人眼huā缭luàn,对于周海涛本人身份的转换,和兰芳的人事变动,各国反应不一。

6月30日,人在汉城的英国公使欧格纳首先表态,代表英国政fǔ承认了周海涛的新头衔,对兰芳政fǔ的决定表示赞赏。对周海涛担任中华自治区大统领,兼任朝鲜、琉球总督表示祝贺与欢迎。并一再表示,希望中华自治区和兰芳中华共和国继续为远东的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

紧接着,德国公使绅坷也代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德国政fǔ,对周海涛表示了祝贺。表示对中华自治区与兰芳中华共和国的决定,德国政fǔ非常高兴,愿意与两国继续保持友好关系,并希望三方能够继续增加贸易往来与合作,以便大家加深了解,共同维护亚洲的安定与秩序。

法国公使施阿兰代表他个人,向周海涛表示了祝贺,不过在贺电中,施阿兰对东亚现在的动dàng表示忧虑,希望周海涛大统领能够尽快结束这种húnluàn状况,为各国的商业往来打开方便之门。

俄国公使喀希尼的表现就不是那么友好了,他先是再次对周海涛占领辽东和朝鲜表示抗议,对周海涛的好战表示担忧,重申了他那个所谓的,伟大的俄罗斯帝国远东利益不容侵犯的主张。

美国公使田贝表示,他尚未接到美国政fǔ的指示,不便对此发表评论。

日本政f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对周海涛的野蛮行径以及英法德等国对其的态度表示遗憾与失望。

欧洲各国接到消息后,除荷兰政fǔ对远东这一系列改变不予承认外,其他各国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表示对远东事态谨慎观望。

与这一切息息相关的大清国离得最近,反应却是最慢的,直到7月3日,清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才做出了反应,恭亲王、总理大臣奕代表大清朝廷,对周海涛占领辽东、台湾和朝鲜行动表示强烈抗议。称周海涛等人不念国朝之恩义,君父之仁德,竟行此无父无君之事,实乃忘恩负义狼子野心之辈。表示大清对周海涛成立的中华自治区绝不承认,希望西洋各国主持公道,助清国收回辽东和台湾。

清廷一表态,朝中重臣、各地督抚、京中八旗满人和他们的包衣奴才们,再加上酸腐文人,纷纷痛骂周海涛数典忘祖,欺君罔上。俄国公使喀希尼也马上跳了出来,表示俄国愿意帮满清联络各国进行干涉,并愿意借款给满清购买军火训练新军,还可以出兵协助清军收回失地。

清、俄两国的态度,又引发了新一轮的húnluàn,英、法、德、美纷纷表示严重关切。

7月第六师发生冲突,战斗很快从零星交火变成大规模jī战,在中华军强大的炮火和密集的机枪火力打击下,清军伤亡惨重迅速崩溃。败兵抛枪弃甲,两昼夜狂奔二百余里逃回锦州城,中华军紧追不舍,趁势迅速向前突进百余里,兵锋越过辽河进抵大凌河边。(原驻守汉城的陆战队第八师,各部重新编组后改为中华军第六师。因第一师防守月光岛,已改为近卫第一师。第二师现在成了兰芳国防军,人员已经分散至兰芳各部成为骨干。所以原陆战队第三师改为中华军第一师,以此类推。)

7月5日,中华军两个师从牛庄出发,向辽阳方向攻击前进,目的明确直奔奉天而去。

7月6日,四艘中华军巡洋舰出现在锦州湾,击沉一艘清军风帆巡逻船后向南驶去。

7月7日,四艘中华军巡洋舰炮轰山海关后继续向南而去。

中华军咄咄bī人,奉天、锦州、山海关告急,辽西各处清军惊慌失措,各营头儿逃兵不断,各级将领官吏惊恐之余,纷纷收拾财务准备逃跑,哪还有心思去管理部队。

清廷接到报告后大惊失sè,本来只是想打上几枪做做样子,吓唬一下辽东的百姓,让他们不要跟着反贼周海涛胡闹。没想到周海涛竟然借机大打出手,不但一下把清军赶回了锦州,还出动重兵直扑奉天,炮轰了山海关。

恭亲王紧急约见各国公使,请求各国出面调停。结果除了俄国和美国表示愿意出面外,英、法、德等国均推三阻四不愿出头。

光绪皇帝气的躲在宫里大骂,骂洋人贪财好利毫无信义,骂完就呆呆的坐在那里发傻。

恭亲王跑到颐和园面见慈禧,要求召去职的李鸿章回京与各国交涉,争取洋人出面斡旋,以解朝廷如今的危局。

7月9日,中华军前部出现在奉天城下,奉天将军依克唐阿派骑兵出城驱赶,双方短暂交火后,中华军退走。

7月10日,中华军主力到达奉天,依克唐阿再次派五千骑兵出城,企图趁中华军立足未稳给予杀伤,不想反中了中华军的埋伏,五千人马全军覆没。依克唐阿懊恼之余,不敢再出城进攻,只得紧闭城门凭城据守。

7月11日,俄国公使喀希尼与美国公使田贝致电周海涛,要求中华军停止军事行动,接受两国联合调停,周海涛不予理睬。

----分割线----

盗贼码字的速度比较慢,最近又比较忙,实在是没有时间写书,所以更新只能保证一章,希望大大们谅解。

这一章写的不怎么好,像是流水账,但这是为后面的情节做的一点儿铺垫,大家先凑合着看看吧,如果有时间,盗贼会尽力改一改。

祝大家愉快。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大海盗1895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大海盗1895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