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如意酒家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两天,由于杨霄和黄仲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到第三天上午的时候,整理帐目的工作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沈兰心以前整理这箱账册的时候,专门从外面聘请了五个资历很老的帐房先生,花费了整整五天时间才整理出来,而杨霄和黄仲不过两人,却只用了两天半的时间,差别之大,令人咂舌!

当然,这全凭杨霄教给黄仲的那些现代的整理方法,再加上杨霄娴熟的笔算,这才提前完成了二掌柜吴兴交代下来的任务。

此时,杨霄已经完成了手头所有帐目的计算工作,只待黄仲把最终的计算结果录入账本,他们二人也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杨兄,你草稿上面的那些奇怪的字符是什么?”

既知胜利在望,黄仲心情大好,一边录着帐目,一边神色轻松的问了一句,而杨霄也正翻看着写满阿拉伯数字的草稿本,听到黄仲发问,当即笑道:“这些字符叫阿拉伯数字,是我笔算的制胜法宝!”

“阿拉伯数字?”

黄仲生涩的念了一遍,摇头苦笑道:“杨兄,你所说的这些,小弟我是闻所未闻呢!唉!果真是山外有山,人上有人!”

杨霄将草稿本放下,略微瞥了黄仲一眼,笑呵呵道:“小仲,你若想学,我自可以教你!”

黄仲停下笔,稍稍迟疑片刻,旋即坚定的摇了摇头:“我与杨兄不同,我打小学的就是珠算,珠算一行,博大精深,而我窥得的,不过才冰山一角!杨兄的笔算虽然新奇,但我坚信,珠算不会比笔算差!”

黄仲所言,杨霄十分赞同,算起来,珠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既然存在,便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就算在现代的某些领域,珠算仍没有落后。

过了一会,黄仲斜眼望了下窗外,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说道:“杨兄,眼看又到晌午了,待我将帐目录完,咱们去外面喝酒如何?”

“好啊!”

杨霄正觉无聊,一听这话,当下便来了兴致:“这地界你比我熟,但凡有好吃的地方,你尽管说来,我请客!”

黄仲闻言,不觉眉头一皱,语气中自是透着几分古怪:“杨兄,先前咱们不是说好的么!小弟做东,请你去尝尝桂花酒!”说着,黄仲深深看了杨霄一眼,继续说道:“何况你上次在厨房替我解围,我还没有谢过你呢!这次一来是谢你,而来便是庆贺咱们完成了一项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杨霄自知失言,连忙打个哈哈,答应下来:“也好!这么一说,我倒真想尝尝桂花酒到底是何滋味了!”

忽然间,杨霄又想起了昨天清凉爽口的冰镇果子酒,当即舔了舔嘴皮,凑到黄仲跟前说道:“小仲,你说的那个桂花酒店中,可有冰镇的桂花酒?”

黄仲一窒,却是两眼发晕,差点没跌倒在地,他着实有点想不通,这几天接触下来,他觉得杨霄深不可测,但先前那番话,却又让黄仲觉得杨霄无知透顶,当即哭笑不得的说道:“杨兄,现在所用的冰块,都是在冬天从河里搬运回来,而后储存在地窖中,仅仅储存一项,就花费巨大,所以能在夏天享用冰镇美酒的,都是一些达官显贵,平头百姓自是想都不敢想的!”

说着,黄仲双手一摊,无奈的撇了撇嘴:“就拿小弟来说,若不是昨日有幸得杨兄馈赠,恐怕小弟今生都无缘在炎炎夏日中品尝一回冰镇美酒了!”

杨霄闻言,顿时有些汗颜,小小一块冰,却有这么多说道,登时,杨霄心中咯噔一下,如此说来,他在后院碰见的那个大管家应该与沈家有着不俗的关系,不然的话,就算他身为大管家,又岂能时常享用冰镇的果子酒?

“哈哈!终于完成了!”

杨霄走神之际,却见黄仲站立起来,先将毛笔放下,又略微在账本上扫了几眼,这才心满意足的将账本合起,递给杨霄:“杨兄,你且把账本收好,明日咱们便可以交差了!”

“好嘞!”

杨霄接过来,为了安全起见,他把账本压在床头铺盖下面,毕竟明天要拿着账本交差,万一弄丢了,他和黄仲两天多的心血可就白费了!

很快,两人略微收拾一番,便一道离开沈府,前往如意酒家。

据黄仲所言,在苏州,出售桂花酒的,只此一家!但如意酒家并没有坐落在苏州繁华之地,而是在略显便辟的花鼓巷,虽是如此,每日仍时常客满,若不早去,恐怕只能买上一斛,带回家里享用。

在北宋,交通工具比较匮乏,除了马匹外,也只有轿子和马车,一般来说,坐轿子的都是官员或者是一些有身份名望的人,而马车,通俗些说,也就是北宋时候的‘出租车’,但与现代的出租车,却不能同日而语,在现代,少有人坐不起出租车,但在北宋,或许一趟租车出行的银钱,就能让你两三天衣食无忧,所以大多数平常百姓,都是选择步行。

花鼓巷距离沈府,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原本杨霄打算叫一辆马车,但黄仲却死活不同意,杨霄知道黄仲的脾气,打着不走牵着倒退,索性也就随了他的心意,好在今天的天气,比起往常要凉快许多,一边闲聊着,一边观赏着路边的景致,倒也不会觉得无趣。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黄仲终于领着杨霄来到了花鼓巷!

花鼓巷狭长幽静,两侧红砖高墙上遍布厚厚的青苔,有的地方,经过雨水的冲刷,已经严重腐蚀,显现出错落而斑驳的空隙,一看便知,花鼓巷已年代久远。

起初,杨霄偶尔能碰见几个走街串巷的货郎,越往里走,沿巷摆摊的小贩越多,小至胭脂水粉,各味调料,大至绫罗绸缎,摆设家具,总之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乍一看,还以为来到了集市当中。

大约半盏茶的功夫,二人便来到了如意酒家,杨霄略微扫了一眼,酒家两侧是各色的小吃摊点,酒客们完全可以带着小吃进去喝酒,而此时,酒家里已是人满为患,酒客们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这正是应了一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而且酒家周边的集市,十有**是因为如意酒家的存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小九!酒菜照往常一样,这次上两人份的!”

黄仲眼尖,刚一进来,就瞅见店中角落处有一张空桌,先是朝着柜台喊了一声,便拽着杨霄走了过去。

桌上杯盘狼藉,多半是酒客们刚刚离去,很快,就见一个歪戴着小帽的伙计跑了过来,一边忙活着收拾桌面,一边热情的朝黄仲打着招呼:“二愣子,许久不见你来吃酒了!最近在哪里发财呢!”

杨霄却是一怔,敢情黄仲和这个伙计认识啊!

黄仲原本脸皮就薄,一听小九唤他小名,当即脸色微红,却是懊恼的瞪了小九一眼,没好气说道:“我还能做什么,自然做着老本行!”

“你就知足吧,若我小九能有你这好命,学的一身本事,也去弄个帐房先生当当,多体面!”

小九半开玩笑的搭着话,说话间,桌子已经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当即,小九瞥了黄仲一眼,笑道:“二愣子,闲时咱们再聊,酒菜马上就给你送上来!”

说罢,小九客客气气的朝杨霄打了声招呼,便端着一盆子残羹剩菜走了回去。

见杨霄目中含笑,黄仲脸上颇为尴尬,解释道:“不怕杨兄笑话,我与小九是打小一起玩到大的玩伴!相互之间甚是熟稔!”

“看得出来!”杨霄岂会介意,当自微微笑道。

很快,酒菜便全部端了上来,一盘面筋,一盘时蔬,半只酱鸭,另加一壶桂花酒,菜虽简单,却也精致。

杨霄伸着脖子望了望还在柜台前排队的酒客们,顿时有些目瞪口呆,看来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有关系才是王道!

“杨兄,先尝尝这桂花酒滋味如何?”

黄仲似乎时常享受这种后来先吃的待遇,早已见怪不怪,当下给杨霄斟上一杯。

“好!”

杨霄不由分说,先喝下一杯,酒刚入口,酷似山泉,竟能品出丝丝甘甜,刚一下肚,喉咙处便至下而上涌起一股桂花般的沁香,满嘴芬芳,令人心旷神怡,仿佛喝的不是酒,而是仙露一般,黄仲所言不假,桂花酒果真是名不虚传。

见杨霄一脸享受之意,黄仲颇为得意,先自嘬了一口,吧咂着嘴说道:“杨兄,实不相瞒,这桂花酒乃是小弟家乡吴县的特产!虽然好喝,却不能多饮!”

“这是为何?”,杨霄奇怪的问道。

黄仲笑道:“只因桂花酒后劲十足,如若贪杯多饮,恐怕很快就会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黄仲平常沉默寡言,但若遇到他感兴趣的话题,也能如江水一般滔滔不绝,推杯换盏之际,却让黄仲打开了话匣子,当即兴致勃勃的说道:“关于桂花酒,还有一段佳话呢!桂花酒乃是吴县一户姓柳的人家酿制,听说是祖上传下来的秘方,柳掌柜过世后,便有他的女儿柳月蓉继承,这柳月蓉人如其名,长得花容月貌,十里八乡中,无人能与之媲美!背地里,大家都喊她‘桂酒西施’呢!”

杨霄眉毛一挑,打趣道:“即是如此,你为何不去追求她呢!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嘿嘿……!”

黄仲脸色一窘,却是略带惋惜的摆手说道:“柳月蓉指腹为婚,不知断了多少人的念想,听说今年年初刚完婚,丈夫姓杨,好像还是个读书人呢!”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宋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宋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