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武卫 第五十二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天吃罢午饭,李全又去村里销了号,自回监狱不提。李王氏知道丈夫下月还能回来,倒也不是份牵挂,正好最近事情少,她便到周围的村子打听那母子的下落。各村落户的人家都有登记,打听起来也快,辗转了几个村子没有消息后,李王氏又到镇上问了几回,虽然还没有打听到要找的母子,却找到了几个当年黑虎寨的人。听他们说,黑虎被判刑后,民主政府又是实行一夫一妻制的,虽说对历史遗留下来的一夫多妻(妾)问题本着自愿的原则没有强制纠正,他的几个婆娘确实大多改嫁他人,不过那个带着黑虎半大儿子的婆娘好像没有改嫁,据说是要等黑虎回来的。再要问具体人在何处,那些人就不知道了。
虽然没有打听到确实的消息,这个阶段性的结果也算不错。李王氏下一次探监时,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全,让他转达黑虎,并告诉他,人,我李王氏还是会帮你打听的(此后不久,李王氏的影响扩大,还真帮黑虎把人找到了)。当晚黑虎知道这个消息后,乐得睡不着觉。他倒不担心那母子俩孤儿寡母的在外面生存艰难,只要她们在民主政府,再难也不会比以前更难。人这一高兴,嘴上就缺了把门的,反正这又不是什么不好对人说的事。很快,周围的狱友都知道:李家嫂子是个热心人,能帮着自己打听外面亲戚家人的消息。说起来,民主政府也就这一座正式的大狱,进了这个大狱的人原本都心如死灰,以前监狱里的黑暗大家都有耳闻甚至亲身经历,再加上能被判刑的都确是罪有应得,出于各种原因大多和亲人断了联系。等知道民主政府的监狱与众不同,心思活了可是和亲人的联系却很难在接上。现在有了李王氏,对他们来说,不亚于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多服刑的人都托李王氏帮忙,李王氏也不负众望,帮很多人找到了妻儿老小(她纵有天大的本事终归只是一个人,如何做得来这么多事,其中自有缘由后面细表),因此她在服刑的人员之中声望极高,几乎人人都认识她。

出外帮农的犯人们经过土坡,见是李王氏站在那里,纷纷向她点头示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队伍一时有些乱,那些监管人员知道原因当然不慌,对于李王氏为何能取得这样的地位,他们甚至知道的更多。

李全见了妻子,只招了招手便随着大队走了过去。这个月又快到可以请假外出的时间了,两夫妻又不急在这一时。因为在狱中的表现好,每次请假都能按时归队,现在李全已经可以请五天假。

李王氏也是忙完地里的活,回家的路上稍稍停留一下,和丈夫打个招呼。等丈夫走了,李王氏转下土坡,另有几个妇女在等她。见她下来,几个人期期艾艾的上前问起自家男人看起来怎么样。原来,这些人都是服刑人员的家属,自己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之下和自家的男人打招呼,躲在一边等人过去了心里又挂念,见李王氏下来你推我搡的凑上来问。知道有人有个家在外面等着自己回来,她们的男人在监狱里的表现一个比一个好,每月也都能请假出来。

“呦,怎么刚才狠话说的个顶个的响亮,现在都来问啦。这离月底还有几天呀,想得不行了吧。”李王氏和她们说笑了一番,回到家里一看,家里来客人了,除了陪同的村镇工作人员,还有胡兰夫妇和肖飞。

李王氏和几人认识,猛一见到,吃惊之余,连忙招呼晚饭。胡兰笑道:“大姐你别忙乎了,我们和孩子们都已经吃过了,你的饭给你留着呢快去吃吧。我到你这来还会客套?”经过清河的事,两人比较投缘,后来又有些机缘,胡兰和李王氏结为异姓姐妹。这次胡兰和众人一起来,知道李王氏忙,在村里吃晚饭的时候,特意嘱咐给李王氏和孩子也准备上。他们在村里用工作餐是要掏钱的,胡兰自己把李家的钱垫上。

李王氏本就是个爽快人,和胡兰也用不着多客套,自去吃罢饭招呼众人坐好。这么多人来,其中还有堪称民主政府巨头之一的肖飞,肯定有什么事情。

众人坐好肖飞开口道:“李大嫂,这次我来,主要是就新制订的民间组织法规征求你们的意见。具体的条文已经提前给你们看过了,不知道你们讨论的怎么样,对你们做事有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原来,李王氏帮着联系服刑人员家属,那些被她联系到的也慢慢有人加入进来。人越多打听起事情来也越来越快,还有不少人像李王氏一样搬到靠山村里。就这样滚雪球一般,竟然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民间团体。李王氏和民主政府的高层又有些渊源,她劝说那些心存疑虑的家属很有说服力。声势大了自然引起民主政府高层的注意。刘星羽等认为这是好事,既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可以把权利和声望分散到民间,应当大力奖励和提倡。肖飞首先是习惯性的提出要制定相关性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刘星羽起初不太赞同肖飞的意见,认为这种民间自发的行为公权部门和机构不宜干涉过多以免变成政府行为,只要适当的加以引导,比如对有利于社会的给以奖励等,让大家向整个社会希望的方向去就可以了。没想到刘星羽的不同观点倒让肖飞仔仔细细的思考了一番,再次坚定的提出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肖飞的理由主要是:像这种有利于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民间团体,当然希望它能够长久的保持下去,并发展壮大。可是一个团体要发展,必然涉及到需要的资源问题,像资金、场地、人员等等。对于这种公益性的团体来说,单纯靠个人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源。并且,即使不考虑获得资源的困难,如何保证团体的性质不变化,如果没有一套监督机制,完全靠团体自身的自发性与自觉性,长期下去也是一个解决不了的痼疾。

听肖飞这么一说,刘星羽也认为制定相关性的法律法规很有必要。不过考虑到这是新生事物,各方面都没有太多的经验,在参考民主政府企业、机关等的监督管理办事程序等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民间团体管理暂行办法》,其条文及管理权限都设置的很宽松。即使如此,刘星羽仍然担心《暂行办法》会影响李王氏等人的积极性。《暂行办法》制定出来先没有审议,他催着肖飞给这边送来,先让办事的人看看合不合理。这次肖飞来就是看她们的意见的。

李王氏已经和几个热心的姐妹商议过,大的方面也提不出什么意见,又和肖飞商量了几个细节,把这件事情谈完。最后肖飞笑道:“还有一件事我来的目的就全达到了。李大嫂,你们这个团体打算叫什么名字呀?”

李王氏迟疑了半晌,哎呀这个问题还真没有考虑过,急切间又想不出一个来。她又考虑了一会儿道:“这个还真不好想,要不肖院长帮我们想一个?”

肖飞可没想到这个结果,自己也挠了挠头道:“我原以为你们已经考虑好了,本想着问好了直接给你们登记上,我这里还有给你们的一笔捐款呢。这样啊,我看你们的成员主要以妇女为主,就叫‘中华妇女联合会’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王氏想了想,不是很满意,不过自己也想不出来,那就先用这个吧,等以后想到更好的再改。就这样,将来在民主政府影响力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第一个民间慈善组织“中华妇女联合会”正式定名了,虽然联合会的创始人之一李王氏对这个名字一直有点不满意,这个名称依然沿用了下来。其间几经波折起伏,联合会的历任领导者都坚持住了创始时非政府、非营利、帮助他人的理念,终于成为民主政府举足轻重的民间组织,所需资金的来源,也在创始第一天就确定下来――主要依靠捐款。这也开创了非宗教组织慈善募捐的历史先河,在场的众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意间成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者。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启明之回到南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启明之回到南宋最新章节